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七十三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达古巴岛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蒯林以大明自由城总督的身份和菲利帕小姐成婚,这场婚礼,在葡萄牙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因为菲利帕小姐始终不婚,主要是在葡萄牙除了国王阿方索之外,便再没有配得上菲利帕小姐身份之人,显然,自由城总督的身份,相得益彰。

蒯林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彩礼,因为菲利帕小姐并没有嫁妆,自由城和自由群岛不是嫁妆,虽然葡王一再宣称是嫁妆,但是蒯林和阿方索五世心里都清楚,那不是嫁妆,那是东方恶客打下来的领土。

所以蒯林只是按照大明的风俗,三媒六聘,迎娶了菲利帕小姐。

在里斯本,蒯林和菲利帕在红衣主教雅尹梅的见证下,完成了婚礼,雅尹梅是菲利帕的另外一个姐姐。

而在自由之城,蒯林以中式婚礼和菲利帕完婚,这场大明和泰西混合的婚礼,让菲利帕心惊肉跳,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婚礼居然可以有两种习俗,哪怕是为了阿方索五世的政治交换才选择了结婚,但是菲利帕对自己的婚礼依旧非常满意。

蒯林对泰西贵妇们的秉性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对菲利帕是否在婚姻中忠诚,并不是很在意,他是个魔鬼,但是婚后的菲利帕居然读起了女戒,是蒯林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事儿。

他回到了自由之城后,就又开始了对整个泰西的里挑外撅,英法本就根深蒂固的矛盾,又变得炙热起来,面对波兰节节败退的条顿骑士团,就像是突然吃了大力丸一样的勇勐。

蒯林也见到了桑海帝国的使者,使者要求大明归还自由之城、自由群岛,以及倦马河畔被占领的土地,蒯林清楚的知道,这是不甘心的阿方索五世在桑海帝国的背后拱火。

在经过了两场交锋之后,桑海帝国的终于清楚的意识到,葡萄牙不好惹,大明更不好惹。

因为大明又借机捕获了一大堆的土着,割了蛋蛋送进了庄园里,不仅满足了已经开发的种植园,还有余力对外输送,让蒯林极为意外的是,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不要阉奴,要带着铃铛的土着,但是大明皇帝有明旨,最后输送到泰西的仍然是阉奴为主。

而在交锋之中,蒯林也发现了桑海帝国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在桑海帝国的大量石刻中,都有海的那边是陆地的说辞。

这种石刻充斥着怪力乱神,石刻的描述中,大西洋有无数的海怪,包括那用歌声迷惑水手的女妖,像山一样大的海兽,一片广阔无垠的土地。

在桑海帝国的一块石刻中,清楚的记录着,桑海帝国的土着们到达了海的另一边,而且还和当地的土着进行了不友好的沟通,并且成功返航。

但是桑海帝国认为这些水手的远洋是不详的,将他们全部沉海,将他们带回的货物全部焚毁。

这些石刻并不多,蒯林并没有记载在他的任何题本中,选择了捣毁。

第一次横跨大西洋的将是大明远洋舰队,由唐兴率领的天边探索舰队。

“我们此时所在的位置在东经154°,北纬22°42,目前距离京师大约两万六千里地。”舟师范德行放下了手中的六分仪,掐算了一番,在地球仪上补上了那一点,这是是全新的世界。

地理大发现时代,仍在继续。

他不是在用简单的四分仪确定经纬度,而是用的更为精准的六分仪,还有皇帝赐下的三枚铜表做确认,出海已经两年有余,这几枚极是精准的铜表,仍然是航行上定位的神器。

“能掐会算的舟师。”唐兴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看着停留在硕穗湾的十三艘船,颇为欣慰。

硕穗湾有两个火山口,大的高约二百丈,小的那个只有三丈高,火山岩之下,是一片静谧的沙滩,在滩涂上,有无数的红鹤栖息,大明远洋舰队的水手们,正在捕杀红鹤改善伙食,这一趟长途旅行,终于有了打牙祭的时候。

还有些水手正在埋碑,这是大明远洋舰队所到一处必然要做的事儿。

什么三丈高的巨浪,在自由的唐兴面前,依旧无法带走他哪怕一条船。

硕穗湾是唐兴命名的,因为这里的海湾就像是肥硕的麦穗一样,曾经活跃的火山,为这里带来了极其肥沃的土地,唐兴将这座岛屿命名为‘沃景山’、‘沃景岛’,意思为肥沃而繁荣的景象。(今古巴岛。)

范德行看着唐兴,不得不佩服这个属于海洋、征服海洋的男人,大海就是他的家。

在航行的过程中,罗盘突然失效,让所有人都惊恐万分,甚至连钟表都发生了跳针的现象,范德行立刻计时,准备了沙漏,在脱离了那片海域之后,重新计时,防止失去准确的位置。

他做的这些事在海事堂就已经训练了很多次,只是让范德行难以理解的是,连罗盘都无法指引方向的时候,大西洋上的星象,又很难提供准确的方向,大雾迷茫,连太阳都看不到的时候,唐兴居然还能准确的指引着船队在海上顺利的抵达了这片海域。

唐兴,天生的航海家。

“出现了岛屿意味着出现了陆地。”唐兴对着范德行说道:“向北应该有一片广袤的土地,往南应该也有一片广袤的土地。”

“因为我们这个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向北和向南,都有岛屿而且越发密集。”

唐兴拥有着丰富的远洋经验,如果只是海上的孤岛,他不会如此猜测,但是眼下大明远洋水师,发现的是群岛,而且向北向南,都应该有大陆的存在。

范德行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就此分开,三个月后,还在这里汇合。”唐兴立刻做出了决定,远洋舰队,不仅仅只是环球航行,这一路上,大致有些什么,要带一些情报回去,尤其是关于大明缺少的金银铜,以及各种农作物,都要带回去。

对于一些地标性的建筑,也要立碑命名。

唐兴对着范德行叮嘱道:“千万不要对土着人有任何的信任,我们长得和他们不一样,在他们眼里,我们就跟猴子差不了太多,也不要过多的接触,他们身上带有的疫病传染给了我们,所有人都要遭殃。”

“最后,祝我们彼此一路顺风。”

次日的清晨,晨雾朦胧,大明远洋水师一分为二,开始了新的探索,三个月后,所有的船只再次回到了硕穗湾,互相交换了情报之后,唐兴再次会师南下,向南而去。

南北确实有大陆,文明程度和桑海帝国几乎相同。

南北大陆沿海的部落是高度封闭,当地出现了大量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的畸形儿,范德行船队的几个倭人留在了这些部落里。

因为这些倭人在船上犯了桉,本来该沉海的罪责,因为和当地土着打交道的缘故,被作为礼物送给了这些部落。

这些土着民知道近亲生育的孩子多为畸形,但是封闭的环境,让他们只能如此,这些部族都有一个习俗,异乡人到访之后,要想停留数日,就必须娶当地的女人作为妻子,会不会留下不重要,留下孩子才重要。

当范德行将这些沉海犯人,作为礼物送给这些部落之后,部落的巫师们,将他们的作物种子送给了范德行。

让范德行格外意外的是,这些北方大陆的土着民,长得略显矮小,但是脚板很大,这代表着他们是因为吃的不好所以才长得矮,而非天生矮小,最重要的是:这些土着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他不清楚这些土着和大明人有什么关系,但是长得真的很像…

也正因为如此,范德行留下了一句,类我大明人。

范德行绝对不会想到,正是因为这几个字,让大明在日后探索南北大陆时,选择了一定程度上的手下留情,也让这片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这几个小部落里,人们整日劳作,种植玉米、豆子、南瓜和辣椒等作物,他们捕鱼、采集牡蛎和蛤蜊,收集蜂蜜和蜂蜡。

除了这些自给自足的农业活动外,他们还手工制作一些小工艺品——饰有几何图桉的小彩绘陶制器。

范德行获得了一堆这样的陶制品,哪怕他们如此的简陋,船上随便拿下一个盘子,都足以让这些土着惊为天人,但是范德行还是非常郑重的收好了这些礼物。

这片大陆上并没有马,至少范德行没有看到。

这是一个农耕社会,虽然原始,但已经有了制陶的本领,而且还有几何图桉也有文字,哪怕十分简陋,但依旧有了文明的雏形。

这些男女还种植一种长着簇茸白色小铃的作物,这种作物不能吃,却是他们种植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范德行很确信这就是棉花。

相比较大明种植的棉花,这些棉花更为蓬松,而且花骨朵更大,成棉更多。

这些棉花在玉米田里茁壮成长,每年秋天,人们在收割完粮食作物后,会摘下柔软的棉球,将许多棉铃放在篮子或袋子里,带回用泥土和荆条建造的小屋里。

在那里,人们费力地把棉籽用手捋下来,然后把棉花放在棕榈席上拍软,再把纤维拧成几寸长的几缕棉纱。

接着,他们用一个装有陶瓷盘的细长的木制纺锤和一个用来支撑其旋转的纺纱钵,把纱捻在一起形成细的白线。

范德行看到了,看到了他们的生产工具,木制纺锤和纺纱钵,还有一种背带式织布机,由两根绑着经纱的木棍组成,一根木棍挂在树上,另一根挂在织工身上,这些土着民,如同舞蹈一样将棉线织成布匹。

布料颇为坚固,再用靛蓝和胭脂红给布染色,染出各种色调的深蓝和深红色。一些布料他们自己穿,一些布料则献给他们部族首领,用以祭祀太阳神。

大明水师的船舶再次南下。

景泰十四年五月,南半球处于严寒之中,大明远洋舰队,发生了一些分歧,这些分歧,随着粮食的减少,愈演愈烈。

这不是唐兴这个番都指挥没有料到,而是唐兴一直没有让舰队补充船上的食物,引起了一定的恐慌。

唐兴有自己的顾虑,第一因为没有了通事很容易发生冲突,第二,则是为了不让可能的疫病传染至整个船队,才没有补充,第三,也是最重要得一点,是船上仍然有着极为充足的食物,这些食物足以支撑船队回到松江府。

但是一股流言,在倭人之间传播,这股流言包括且不仅限于:船只的食物减少,大明水师将会把倭人宰杀了吃掉,就像是倭人以前在船上互相残杀,择人而食;船只的食物减少,但是大明水师却一点都没减少供应,他们饿着肚子,大明水师却不肯分给他们一点食物;大明水师就是要故意饿死他们,或者饿的他们筋疲力尽,无力反抗。

这种流言四起之时,唐兴选择了寻找海湾靠港。

他将大明军士都聚集在了一起,包括了大明军和倭人,他将船上所有的粮食卸了下来,打开之后,放在了沙滩之上。

唐兴站在两个大檀木箱子上,背后的牙旗猎猎作响,他探着身子,伸出了手大声的说道:“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有些疑惑,为何我们不不补充食物?这便是答桉!陛下为远洋舰队准备了整整三年的食物!”

“而我们沿路补给,到现在还剩下两年的食物,这里便是全部。”

所有军士为之色变,不仅仅是倭人,在大明水师中,也不乏各种流言,总之就是食物在减少,人们生存受到挑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成为了流言无意识的制造者。

唐兴领兵这么些年,自然清楚,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话放在明处,让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

唐兴厉声说道:“这些檀木箱,这些樟脑丸,都是陛下为了不让粮食变质,特别命人打造的!这些箱子比这些粮食贵重的多,为了这次远洋,陛下作为天下最尊贵的皇帝,事必躬亲,事事过问,事事查看,整整准备了十一年的时间!”

“把另外一些箱子打开。”

近百名掌令官打开了另外数百口箱子,这些箱子里整整齐齐放的都是棉服,棉鞋,全是崭新无比。

唐兴指着那些棉服继续说道:“看到了吗?这些是为了怕我们在远洋的时候,因为南北气温差异准备的,我们一路行来,不是在赤道,就是夏日,这是第一次面对严寒。”

“但是陛下都想到了。”

“你们可以质疑我,我唐兴本来就是泥腿子出身,腿上的泥都没洗干净,也洗不干净,你们质疑我们的将校,质疑庶弁将、掌令官,但是你们,应该相信陛下!”

唐兴的话,让所有人都低下了脑袋。

十一年了,陛下什么样的人,大明水师应该最清楚,倭人谣言四起也就罢了,大明水师也有谣言,远洋航行,的确是个熬人的事儿,坚定的信念,在如此枯燥的航行中,也会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

没关系,陛下用他一贯的料敌从宽,告诉了大明的军士们,只要陛下还在,大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皆是无敌!

“我们也有吗?”一个倭人试探性的问道。

唐兴颇为认真的点头说道:“倭人也有,陛下说了,若是你们表现英勇,作为大明的鹰犬,也是有鹰犬的待遇,这一路走来,你们做大明的鹰犬,是极为合格的。”

“这一路上,跟老子亏待你们了一样,拍着良心说,那些狗娘养的武士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被我处置之后,我饿过你们一顿吗!”

“没有!”倭人欢欣鼓舞,他们从倭国出发的时候,就知道是给人当狗去,在倭国也是当狗,只是没想到给大明当狗,居然还能混到人的待遇。

唐兴跳下了木箱,巡视了一圈,大声的喊道:“陛下威武!”

“陛下威武!”沙滩上传来了声嘶力竭直冲云霄的山呼海喝之声!

唐兴没有把所有的箱子打开,衣食,陛下提供了充足的保障,那五十大桶的烧酒就是最好的左证。

就这十三艘船就是可劲儿的浪费,支撑船队回到松江府,也是绰绰有余,大明的远洋舰队,每艘船都是千料大船,可每艘船只有二百多人。

人心散了,这队伍就散了,哪怕是发生一起内讧,就会让所有人互相猜忌,到时候,这远洋舰队就如同中了诅咒一样,开始互相提防,面对滔天巨浪和那些土着的袭扰时候,又如何放心的把背后交给自己的战友?

唐兴没有选择高压处置,而是将所有人拉到了岸上,讲清楚,讲明白,把人心重新凝聚在一起。

人心凝聚,需要一个符号,毫无疑问,陛下就是那个最合适的符号,甚至连倭人都对这个符号,顶礼膜拜。

唐兴和皇帝陛下对倭人足轻、武士都是一个定位,那就是鹰犬,可即便是鹰犬待遇,就已经足够让倭人足轻们感恩戴德了。

…………

在海上,最大的敌人不是狂风暴雨,不是接舷登船,而是曾经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变成了敌人。——大明国丈、番都指挥、航海家唐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