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七十四章 迷失方向和心灵迷航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在寒冷的季节,唐兴在这片无人的港湾,停留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对外探索毫无意义,因为这里是满目荒凉,林木参天,缈无人迹的地方,船员在这个寒冷时节,利用这里满地香龙血树,对船只破损的桅杆、夹板、船板进行了加固和维修。

香龙血树是一种硬木,木纹直而且木质非常致密坚韧,其坚硬程度堪比桃心木,就是大明皇帝手持骑枪枪托所用的桃心木,香龙血树还有另外一个让人骨子里颤抖的经济价值,它富有红色染料,大明火德尚红,红色染料极其昂贵。

大明最常用的红色染料是赭石,但是这种染料是粉末状的,对于丝织品、皮草、绒的附着性极差,而且不耐光热、不耐水洗、色泽沉暗、容易褪色。

另外一种则是皇家专用,是茜草,这一种染料需要在高温下才能染色,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香龙血树,得到水溶性红色的染料,附着性极佳,色泽鲜艳、耐光热、耐水洗、极不容易褪色,除非把衣服扔进水里煮沸才能褪色。

香龙血树的木材的气味,带着一股天然的植物芳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又能得朱红色,砍一刀流出的汁液,就像是流血一样,最终得名,香·龙·血·树。

而这种树,在这片海岸遍地都是,满坑满谷,这些是天然的染料,是天然的枪托,是财富,而海的那边有无数的阉奴,海的这边,有无数需要开垦的土地,相得益彰。

这两个月的时间,唐兴从来没见到过土着,但是他从未松懈,大明的军士们,维持着高度的战备,防止土着人的偷袭。

这天早上,一名军士急匆匆的报告了唐兴,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这个脚印大抵半个成年人手臂那么长,这个发现,让所有的船员,都为之惊愕。

这么大的人类的脚印,至少得有一丈高才对。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唐兴,面对这样的脚印,也是背后升起了一股冷汗,在泰西广为流传的巨人族传说,难道是真的?那些不可名状的怪物难道真的存在?

“唐指挥,风向变了,我们明日就可以启航!”舟师范德行看着手中的风向标,终于确认信风改变,到了继续南下的时候,无论这些大脚印的背后有怎样的巨人,大明远洋舰队,都可以无所畏惧了。

“那是什么?”唐兴微眯着眼看向了远处,那里出现了一个人影。

这个人影十分高大几乎和唐兴一样的高,倭人只能到他的腰部。

这个人影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体格魁梧,四方脸膛,上面涂着些红道儿,眼睛周围画着黄色眼圈,面颊上有两个心状的白色斑点,短短的头发有一半涂成白色,衣服是由兽皮缝制成的。

这个人影小心翼翼的接近,他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伸开双手边舞边唱,慢慢地向舰船走来,同时还不断地把沙子撒在自己的头发上。

唐兴和土着有所接触,他知道这些举动是表示要相互友好,想要互相了解,因此唐兴也手舞足蹈,并把沙子也撒到自己的头发上,虽然唐兴不懂,为何把沙子洒在了头上代表友好,但这的确是这些人的风俗。

很快,唐兴就和这个壮汉凑到了一起,碰了碰肩膀,唐兴往下一看,才看到了对方的鞋子。

他所穿的鞋很特别,把皮子先套在脚上,从膝盖以下直到脚底,把皮子缝制成软底鞋,软底鞋外面再套上大皮靴,大概就是因为这样,这种鞋留在地上的足迹很大。

没有巨人族,只是他们的鞋子因为套了一层大皮靴才导致脚印极大。

范德行作为舟师,作为读书人,大抵能和这种土着沟通一二,既不流畅,但还是将这个土着人的来意摸索清楚了。

这个土着是酋长,在大明水师驻扎之时,这个酋长就已经知道了有异乡人来到了此处,而后一直在观察,在经过了反复观察之后,作为酋长,终于来到了这里,要和大明人接触。

初次见面,是极为友好的交流,如果不是那些涂抹在脸上的染料,唐兴和这些土着的相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长时间在海上漂流,唐兴的皮肤甚至比这个酋长更深一些。

土着拧下了腰上的牛皮袋想要将自己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大明,来见识这份情谊。

但是唐兴连连摆手选择了拒绝,这种水,名叫死藤水,一种被称之为‘森林中的脐带’的古怪藤蔓,拧出来的水,这种水带有强烈的致幻性,其勐烈程度,甚至超过了福禄三宝,正因为如此,唐兴将其命名为死藤。

一个阉奴就曾经受命饮用了这种死藤水,而后对着一棵树疯狂耸动,还看到了一种半人半马长着角的巨大怪物,当然这个土着,开始拉肚子,拉出了不少的肚子里的寄生虫,这种死藤在船上也有,主要用来治病。

范德行和土着进行了一番驴唇不对马嘴的交流,唐兴才知道了对方的来意。

第一,土着观察了很久,知道大明远洋水师只是过客,所以希望得到允许,让他们的部落,使用大明水师驻扎留下的营寨,大明水师扎营,是硬寨,对于土着人而言,住在这些硬寨里,就是天赐的家园。

第二,土着希望大明水师能够播种,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播种,因为高度封闭,导致这里的畸形儿极多,希望这些孔武有力的壮汉们,能够留下子嗣,让部落繁衍下去。

第三,这些都不是白白索取,他们将会送上他们的粮食作物和奴仆作为交换,对于奴仆唐兴不感兴趣,对于粮食作物,唐兴可真是太感兴趣了!

在经过了一番复杂的交涉之后,倭人们兴冲冲的跑去播种去了,播种的地方既不在敌方的部落,也不在大明的营寨,而是选择了一片沙滩。

而大明水师保持了高度的戒备,大明水师对这些土着仍不信任,他们不会去,也不会让那些女子进到营寨之中,更对参加这种露天的交流,毫无兴趣。

因为生产力的落后,这里的女子也要参加狩猎,她们会把胸前的四两肉切掉二两,方便拉弓射箭,凶悍无比,手持香龙血树制作的弓箭,极为精准。

大明曾经和一个部落发生过冲突,虽然以大明大获全胜而告终,但大明水师从上到下,对这些部族常怀警惕之心。

这里的弓箭材料好归好,但是技术极为落后,连蒙兀人的反曲弓都无法对明光甲的破防,这种小破箭更不在话下。

景泰十四年六月初二,大明水师带着大堆的种子,开始扬帆起航,倭人们全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了船上,倭人清楚,这里虽然可以妻妾成群,但是这里是落后的蛮荒世界,他们并不卷恋这里的生活。

具体环境决定了道德的规范,伦理道德是手里的黏土,可以随意摆弄,土着的生活环境,就决定了在大明的秩序里,仅仅只是八荒之地,生活在这里,便没有文明可言。

向南真的有绕过大陆,回到大明的路吗?

这个问题困扰着船上的所有人,包括了天生的航海家唐兴,唐兴第一次产生了迷茫,因为一路南下,全都是绵延的土地,没有尽头一般。

航海是一件极其枯燥而无聊的事儿,很容易被一些模湖不清的错误信息引入了迷途,很多时候,人都会倒在胜利前的最后一刻。

在那胜利在望的时刻,即便以唐兴那洞察海洋一切的目光,也蒙上了一层云雾,使这个决心探索天边奥秘的自由的男人,即使在胜利时刻的前夕,仍在接受着痛苦的折磨和无情的考验。

水和食物并不短缺,范德行甚至学会了一些土着的话,船上多了十几个壮汉,这些巨脚人,是之前那个酋长送到船上的礼物。

而后,在唐兴都打算返航,再次回到沃景岛,穿过风高浪急的大西洋回到自由之城,再回到大明的时候,消亡边界出现了。

消亡边界,就是出现群岛的地方,作为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唐兴非常确切的知道,一旦出现了消亡边界,意味着大明水师找到了继续向西的水路。

“东经149°,南纬52°一个可以通航的海峡就在眼前,风力十一级,有浮冰飘过,唐指挥,取个名字?”范德行取得了精准的坐标,并且让舰队的总指挥为这里赋予属于大明的名字。

唐兴看着那土着人留下的一堆堆的篝火痕迹,笑着说道:“就叫火地群岛吧。”

范德行无奈的说道:“唐指挥取名一如既往的无趣。”

“你不服气,你取个好听点的!”唐兴拍着桌子,这个读书人,居然嘲讽他肚子里没墨水,他可是和李宾言谈笑风生的人物!

范德行非常确信的说道:“要我说这片消亡地界的群岛就叫唐兴岛,这条贯穿的海峡就叫唐兴海峡!”

唐兴一脚狠狠的踹在了范德行的腚上,耻笑的说道:“兜了个圈子,就是要拍马屁是吧。”

范德行颇为确信的说道:“不不不,我觉得应该如此命名!日后无论是谁,通过这里,都要说一声,唐指挥保佑。”

“这里是唐指挥带领我们知道找到的,否则我们很难通过那片恐怖的海域,你知道的,罗盘都无法指引方向的海域,会让船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之上迷航。”

唐兴十分确信的说道:“这条海峡有名字了,就叫宾言海峡,你看它弯弯曲曲的延伸,像不像李宾言那个措大肚子里那些弯弯绕绕?日后但凡是路过这里的船只,都要大喊三声,李宾言保佑!”

“你读的书多,编个故事,让人信以为真,你知道,海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即便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宾言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最窄处仅二千丈不到,海峡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无数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会发出雷鸣般巨响。

范德行以为唐兴会将这处海峡命名为雷鸣海峡,宾言海峡当然也不错。

范德行的脑海里立刻构架出了一篇故事来,颇为俗套的故事,船只在这里遇险,是松江巡抚李宾言那把椅子抵住了落下的冰川,才让船队顺利通行,既然是传奇志怪故事,那自然是怎么传奇怎么来。

“你这个故事好啊,不如再加点内容,比如夜间托梦斩龙王之类的?”唐兴喜笑颜开,又做了补充。

在范德行和唐兴一言一语中,这个故事的雏形变得完整了起来,融合了多种神话传说的志怪故事。

讲的是大明水师找不到归途,迷茫至极,唐指挥梦李宾言,李宾言神游太虚而来,一剑噼碎火地岛为大明噼开航道,两剑斩野龙王平波擒龙,一椅破龙王冰法,庇佑船队通过海峡,神归大明的故事,便构建了出来。

这个故事不能说合理,只能说离谱。

但是完美的树立了一个航海符号,这个地标至此之后,就拥有了文化基础。

在海上最怕的就是迷航,不仅仅是找不到方向,还有心智迷失,这等传奇故事,也算是符号,可以让人在绝望的时候,还有个虚无缥缈的念头作为期盼。

这个期盼,大抵就是在最绝望时,划破黎明黑暗的曙光,看似无足轻重,却可以温暖心灵。

两艘船在总指挥的命令下,脱离了舰队,开始向前探航,到了第四天傍晚时分,这两只船带回了好消息。

探索船只向旗舰鸣炮以表庆贺,这是约定好的信号,代表可以通行,而且对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骤然间,一种激昂、欢乐的气氛笼罩着原来缺乏生气的不毛之地,所有船只开始对天鸣枪,一下、两下、三下,火炮轰鸣,山谷中回声振荡。

船队缓缓地向海峡中行驶,两岸悬崖峭壁,死一般的寂静,光线阴暗,显得有些阴森,使人觉得毛骨悚然。

这里从来没有船队通行,也从来没有船只经过,人迹未至,岸上黑黢黢的山冈,空中阴云低垂,海峡的空气十分沉闷,风呼啸着像是冤魂在哀嚎,船只在海峡里航行,宛如行驶在黄泉之上的一叶扁舟。

海峡夜色沉沉,但可以看到闪烁的火光,那是土着人的篝火,透过崖壁射入船窗。

所以,唐兴将这里命名为火地群岛,不是没有原因,正是这些火光,让船队不至于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外航行。

这里的土着,不懂得如何保存火种,只能日夜燃烧干草和树枝,而这些火光也成为了枯燥旅途中指引。

“我们行驶了两天,海水深度没有变化,至少以我们船上的工具,测不到底深,海岸连续延伸,水路没有中断,而是迂回曲折地延伸到很远,水仍然是咸卤,证明这不是条河,的确是海峡,所以,这里通向了另外一处海洋,我们的经度在缓慢变化。”范德行一如既往的汇报了航海日志,作为舟师,他需要判断自己行驶在海上还是河上。

次日的清晨,黎明的晨光洒下的时候,大明远洋舰队顺利的通过了这满是海风、冰川和暗礁的海峡,抵达了风平浪静的海洋,迎面撞上了一只漂流鸭。

唐兴命人打捞起来了漂流鸭,看着已经掉了半个脑袋的漂流鸭,眼中噙着热泪。

虽然离家仍然还有数万里之遥,但是这只不显眼的鸭子,却告诉所有人,他们和大明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

在海上,容易迷失的不仅仅是方向,还有人心,那些古怪的传说不足为信,却可以当做人们作恶的借口。——大明首辅、松江巡抚李宾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