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八十四章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贵人不履贱地,但是大明天子带着兴安,来到了顺天府的午作房里,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顺天府衙门从上到下打扫了一遍,甚至连砖缝都拿猪毛刷刷了一遍,整个午作房里,各种凶器消失不见,反而有一股檀香的味道。

迎检这种事,古今中外,莫过如此。

朱祁玉看着躺在冰坨子里的也先,这是镇西关巡按柯潜,给也先特别发明的冰箱棺,每天都要添加冰块,防止冻得梆硬的也先腐化。

大明皇帝示意兴安将御书房拿来的灵牌放在桉上,他点了三株香,插在了香炉之上,香火缭绕之下,似乎有冤魂在香火之中游荡。

冤魂当然不是真的,那只是大明皇帝的心病。

一只亚马逊河上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在北美引发一场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而朱祁玉这个大扑棱蛾子,不停的扇动翅膀,导致也先这个瓦剌的头子,多活了几年。

“你到底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王复不肯杀你,不是他对大明不忠不孝,而是大明重开西域,需要一个稳定的边疆,防止干扰到大明海陆并举的国策。”朱祁玉坐在了长椅上,看着住在冰箱里的也先尸体满是笑意说道。

“你应该再等等,朕的刀已经磨的足够锋利,正打算抽个时间,扑到撒马尔罕去,要了你的狗命,但是你没死在大明的刀下,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也先当然该死,瓦剌人也该死,只是瓦剌西进后,大明鞭长莫及。

好不容易等大明磨好了刀,康国乱了,也先死了,甚至连杀死也先的凶手,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也死在了镇西关前。

不过没关系,死了就是死了,不得善终,就是不得善终。

“现在啊,鞑靼人过得很好,兀良哈人过得也不差,你就安心地去吧,你那个大元再兴的梦,终究是不可能实现了。”朱祁玉抽出一个方巾,放在了金刀之上,想要拔出来,试了几下,冻得结实,他也懒得再拔。

朱祁玉看着三炷香终于燃尽,笑着说道:“兴安。”

“臣在。”兴安赶忙俯首说道,陛下平日里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唯独点香的时候,最是凶戾,即便是近侍,也有些胆战心惊。

朱祁玉端起手,打量着也先的尸体说道:“着礼部起草悼文,然后带着也先的尸体到土木堡,祭奠大明亡魂,就在英烈祠,把也先的脑袋割下来,送回京师,挂在德胜门上,暴晒十日,把尸体剁碎了喂给野狗,把脑袋鎏金,埋在金山陵园稽戾王墓前。”

“让他们俩做个伴儿,好好唠唠轻敌冒进的后果。”

“臣遵旨。”兴安赶忙领旨,大明皇帝向来说到做到,大皇帝说要割脑袋挂城头暴晒,绝不会少一分一秒。

朱祁玉走出了午作房,看着烈日当空,看着等在房门外的一众大明朝臣,笑着说道:“也先死了。”

“礼部尚书姚夔,给当时以身殉国的大明文武们准备谥号,恩荫子嗣。”

“户部尚书沉翼,给当年殉难的军士和百姓们,按大明制丧葬抚恤。”

“也先这一死,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绩。”

朱祁玉一步步的走出了顺天府衙,向着讲武堂而去,也先的死,只是大明蒸然盛世的一个小小注脚罢了,他的死可以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土木堡天变中,文武臣子和大明军士等历史定性问题,大明精锐一战倾覆,因为稽戾王指挥失当,导致军民臣勋贵们,始终死不瞑目,战败的耻辱始终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这些家卷的身上。

直到今天,终于能够画上一个句号。

而大明重开西域的征程,仍旧坚定不移的向前推动着。

户部用了最短的时间,优化了劳保局关于劳动报酬保障的条例,对于执行,户部更是下达了地方诸司不能执法,那就执行地方诸司的行文,大明劳保局风气为之一变,相比较势要豪右的死活,有司诸官并不想去天山放牧,或者去极北之地捕鱼。

的确是官不聊生,犯的错误不大,才能捞到流放爪哇的待遇,这不是官不聊生是什么?!

大明三年一科,每次会试,都超过了五千余举人参加,每一科录取不到四百人,而这三百余人,还要在吏部排很久的队,才能捞到一官半职。

大明一个坑,三个人等,以前还能打点一二,现在不要钱,要门路,更麻烦,有的人等个三年五载,都不是稀奇事。

而大名府知府刘守义和葛大官人,万万没想到,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车夫,倒了血霉,刘守义被流放到了极北之地,到群岛上捕鱼去了,而葛大官人,三法司的意见比较一致,斩立决。

陆老四被释放,他在牢里,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

大明远洋舰队此时并没有开始远航,仍然停留在印加王国。

这个王国当然不能和大明和罗马相提并论,甚至不客气的说,这里更像是村社群落,是一个极其狭长,没有任何纵深的国家,延着南大陆山脉西麓而建。

这里的人并不友好,确切的说,唐兴等一众刚刚碰到这里的土着,就遭到了袭击。

印加王国的人,大喊着:卡努、卡努,驾驶着涂着五颜六色的小船,就连船帆都是用树叶编成的,冲向了唐兴的大船。

这是一群纯朴天真的大自然之子,甚至连衣服都少得可怜,这些印加人,根本不懂得什么交往中的礼节和原则,冲到了大船之侧,就开始登船。

唐兴果断下令开火,大明水师挂在船舷上的碗口铳,对准了来犯的敌人,碗口铳,更像是个碗,并不以精准度而闻名,火药上塞满的铅子,在接舷战中,碗口铳的铅子,会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杀伤敌人。

碗口铳的爆鸣声,终于让这些不穿衣服的自然之子们,冷静了下来。

在滞留的这半年的时间内,唐兴探听到了可靠的情报,并且顺着印加古道,找到了传闻中的矿都,印加国王修建了一条印加古道,就是为了把山中的、铁、铅、锡、铜,运送到印加王国的都城,供国王挥霍使用。

矿都,除了有铁铜铅锡之外,还有银,而且是品质上乘的银山。

唐兴耽误了这么久的时间,就是为了探查这座银山的情报,为此还亲自跑了一趟,最终带着样本和画好的堪舆图满意的离开了这个名叫秘鲁的地方。

秘鲁银山,一定会和倭银一样,在大明的财经事务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船帆在海风下猎猎作响,而唐兴的手比划着港湾,对舟师范德行说道:“这个印加古道,因为印加人的平整,已经初步有了修路的可能,我们在这个地方,修建一个总督府,而后将矿山上的白银运送到山下总督府,装船运往大明。”

“这个地形很不错,易守难攻,只需要防备海上之敌。”

“番都指挥,这里似乎是印加王国的领土,我们是不是要跟他们的国王商量一下?”范德行颇为善意的提醒着唐兴唐指挥,这不是大明的领土。

唐兴比比划划的手为之一顿,指着荒芜的银山方向说道:“我说范德行,你就每天给我散德行是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里是不是普天之下?”

“是普天之下。”范德行抬头看了看天,的确是天底下。

唐兴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不就结了,那这里就是王土,既然是王土,王土上面的银山,就是大明之物,这个道理,很合理吧。”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范德行无奈的说道:“唐指挥说的很合理。”

唐兴想了想才开口说道:“其实不合理,但是大明缺银,他这里有银子,印加王国,挡不住大明的坚船利炮,就只能把银山交出来,在海上,拳头大才是道理,大明四方之地的那套礼义廉耻,放在海上,不适用。”

“大明要不要这座银山,不是印加国王说了算,而是看大明想不想要。”

“大明要不要,一定要。”

范德行认真思考之后说道:“无论他同意不同意,大明需要大量的白银,通衢百货。”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道德的枷锁正在逐渐松绑。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毫无生气的赤道无风带的航行,这种航行对于大明的十三艘船而言,着实是无聊至极。

因为这三个月的时间,连风变得有气无力,即便是天生的航海家,唐兴也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枯燥的赤道无风带,因为天气过于炎热,唐兴连钓鱼的兴趣都没有,整天躺在船长室里摆烂。

三个月,着实是枯燥无比。

按照倭人的说法,如此枯燥无聊的海上航行,他们经常碰到,因为不曾掌握牵星过洋术,所以迷航对于倭人而言,是家常便饭之事。

迷航超过一个月起,船上的食物就开始变质,酒也会喝光,澹水会随着储存时间变长而变得发黄发臭,喝下去就会生病,即便是这种发黄发臭的澹水,在没有降雨之时,每人也只能分到一小杯。

唐兴当时就问,为何不捕鱼呢?捕鱼不就可以吃饱了吗?食物这东西,海上会少吗?

唐兴作为自由的航海家,曾经单帆出海,食物什么的,海里捞就是了。

倭人支支吾吾的解释了半天,唐兴才明白,在小船上捕鱼,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儿,即便是捕到了鱼,也不能喂饱肚子,反而会更加劳累,入不敷出。

最美味的食物是拆开船板的船蛆,最难吃的食物是保护缆绳的牛皮煮着吃,用拆开的船板生火,船上若是有老鼠,那是难得的美味。

“为了不被饿死,就得吃这些牛皮。”

“这些牛皮因为风吹日晒、雨大,硬的已经跟石头一样,通常是放在海水里浸泡,稍微软和一些,再烤熟了拿来充饥,会死人,死很多很多人,死人也会被吃掉,有的时候会烤着吃,有的时候会生吃。”一个倭人啃着馒头,就着烧酒兑的水,对着唐兴如是说道。

倭人对唐兴是感恩戴德的,大明水师的伙食在海上,已经不能用好去形容,哪怕是经过了三个月赤道海航,依旧能吃到馒头这种食物,喝着烧酒兑水,是航海中最幸福的事儿。

倭人用力的咬了一口馒头,继续说道:“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长期缺乏新鲜的食物,可能是喝的水过于肮脏,船上的人会开始生病,最开始的时候,是牙床变得肿胀,而后开始出血,牙齿松动脱落,再过几日,满嘴生疮,最后即便是嘴里有食物,也无法下咽,最后绝望的死去。”

“有些人即便是没有牙齿出血,两条腿也会肿的像个萝卜一样,只能拄着拐杖,像个鬼一样晃荡,而后不知道倒在哪里,迷航之后,就会互相残杀,最后看不到任何希望,从船上一跃而下,跳进海里,把自己沉海。”

“迷航后,就会自相残杀,这种船的遗骸就会在海上一直飘荡,很多老船员都说,不能碰到这种船,因为这种船,带着不祥。”

唐兴拍了拍倭人的肩膀,狠狠揉搓了一下倭人光光的脑袋说道:“你既不会饿死,也不会生病,更不会腿肿的像个萝卜,老子还要让你们给老子冲锋陷阵!”

“把药吃了,别不识好歹啊!这不是毒药。”

“我就知道你们这群狗东西,把老子描绘成了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妖怪,说不吃老子的药七天之后就会七窍流血而亡,说什么吃下了老子的药,不听话,就会万毒穿心。”

“认识这几个字吗?!太医院出品!大明司礼监监制!外面买到买不到上等货!一群没心肝的白眼狼。”

唐兴骂归骂,但还是把药分了下去,看着倭人把药吃了,才离开了船舱。

船舱里的倭人一水的大光头,这不是秃了,大明水师也是人人光头,唐兴也是光头,实在是赤道航行了三个月,船上的澹水不够用。

海贸,在这个年代,是一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死亡是一件极为寻常之事,只有大明水师才能幸免,大明的出海方式,实在是太过于奢侈。

大明水师即便是出海,依旧沐浴在大明皇帝的恩泽之下。

除了那些棉衣棉服、除了无数的米粱之外,大明皇帝还赐下了无数的药丸,这种名叫凝血丹的丹药,每天一粒,大如龙眼,乃是大明太医院出品,由冉宁妃独家赞助。

凝血丹的主药是山东泰州的柿子树叶,取新鲜榨汁,辅药是大明四川安岳未成熟的柠檬和柑橘,是专门对付倭人所说的败血病的神药。

柿子树叶入药在北宋《本草衍义》就有记载,其中以山东泰州最佳,这也是郑和下西洋时代的凝血丹的主药,而辅药,是四川安岳未成熟的柠檬,则是太医院的成果,毕竟宁妃千岁就来自贵阳播州,而播州和四川离得很近。

唐兴给倭人吃的药丸子,不是百毒穿心的毒药,而是凝血丹,这玩意儿,大明皇帝每条船准备了四千瓶,吃到过期都不成问题。

“真酸。”唐兴咬着凝血丹,这玩意儿和龙眼一样大,得咬着吃,每次吃都要把牙酸麻,但是大明皇帝有旨,每日一颗,不得有误,导致唐兴只能这么生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