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八十五章 远洋舰队抵达珊瑚宫海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唐兴在风平浪静的赤道无风带上航行,总觉得自己航行在世界之外,没有疾病、食物、饮水的困扰,让船上的生活,有些索然无味,就连那些倭人也只会恭敬的跪在地上,虔诚的赞美大明皇帝、番都指挥和大明水师的康慨。

在这个过程中,唐兴思考了几个问题,并且在和范德行进行沟通之后,得到了一些答桉。

三百余艘三桅大船,是在大明密州市舶司建立之前,大明海商们所拥有的海船的数量。

在陛下率领大军南下平叛的时候,有无数的船只前往密州市舶司登记,这里面的三桅大船只有一百三十多艘,当时,整个大明绝对不超过四百艘三桅大船。

受船只限制,在正统十四年的时间里,大明海商每年只能输出价值不到七十四万两银子的货物,这意味着,在正统年间,每年最多只能输入七十四万银两入明。

而正统十四年每年仅仅南衙折银,就超过了一百一十万两银子,这代表着大明朝廷折银需要向猪圈里的银子发起攻势,这是极其困难的。

三百余艘的数量,并不是大明的巅峰数字,甚至还不如永乐年间的零头。

也就是说,自从永乐十九年起,大明官船官贸的活跃期结束,大明海商的三桅大船们并没有填补大明官船官贸的空白,大明海商三桅大船的数量从三千余降低到了三百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海贸的衰落呢?

什么原因,造成大明海商们在没有官船官贸的垄断之后,仍然无法填补海贸的空白呢?

答桉是,没有武装商舶,更加确切的说,缺少海上武装力量。

景泰二年,唐兴和李宾言至密州组建密州市舶司,李宾言武装商舶时,仅限制入港不得张弓填药,收敛刀兵,便可以入港,自此之后成为了定例。

毫无疑问,大明海商在海外经营贸易时缺乏有效的保护,甚至没有自保手段,是大明海贸在永乐年后快速萎缩的根本原因。

而大明水师的恢复速度并不缓慢,但是依旧无法为海商听提供充足的保护。

单枪匹马、赤手空拳的大明海商,面对强大的仗剑经商的大食、葡萄牙、西班牙商人,真的能够搏出一条生路来吗?

而即将完成环球航行的唐兴,深刻的意识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水师,鞭长莫及。

这个世界真的太大了,大明水师即便是能够保护南洋海商利益,那么西洋、大西洋、东洋和大东洋呢,所以武装商舶成为了一个不太完美的答桉。

除了武装商舶之外,大明海商出海并没有完整的利益同盟,用陛下的话说,大明的势要豪右只想躺着收租,自己不赚钱也要打垮对手,这种做法真的赚得到钱吗?显而易见,很赚钱,但是前期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刘永诚曾经在交趾和交趾商贾商谈过粮食价格,若是大明海商们有利益同盟,还需要朝廷出面去商谈此事?

大明海商在很多时候根本无法保护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哪怕是委曲求全,只能遭受更多的羞辱罢了,所以,大明的海商们需要一个主心骨,需要一个利益同盟,来维护大明海商的利益。

而这个利益同盟,需要大明朝廷去主持。

大明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力,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商品优势,而这种优势不能转化为胜势,甚至不能转化为利益,是大明朝廷的失职,是大明朝廷的失道。

所以,大明在海贸事上,要坚持不断的振兴水师、要武装大明商舶、要组建利益同盟,要将商品优势转化为利益,进而转化为胜势。

大明海贸衰败的后果是什么?

是倭寇横行。

倭寇这玩意儿,就跟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就像是之前安南国的老四黎思诚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武装了商舶,拥有了利益同盟,商贾们岂不是要联合起来,横行海上,成为倭寇,侵扰大明海疆了吗?

看似如此,但是现实世界的逻辑是,永乐年间,放眼望去,连西洋都没有多少海盗,大明的海商忠心不二,大食国、倭国的海商们摇尾乞怜,连室町幕府的将军,都要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才能坐得安稳。

武装商舶冲击大明水师的战座舰?

大明水师的战座舰眼中,武装商舶,和印加王国那些不穿衣服的自然之子驾驶的小船,没什么本质区别。

商贾逐的是利,不是为了送命。

唐兴能理解现象,但是让他在秩序的层面去论述此事,他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不完整的秩序比没有秩序更可怕,大明之前的海贸事儿,就是典型的管了,但只管了一点点。

大明海贸衰亡的后果是造成倭寇横行,因为海贸的衰弱,会造成了大量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以及雇佣劳动者失业,而这种广泛的失业,无以为继的,只能落草为寇,成为倭寇的一部分,四处烧杀抢掠,进一步的加剧了海贸的衰亡。

这是一种循环。

秩序、制度设计的不完整,造成大明海上武装力量衰弱,海上力量的衰弱,进一步导致了大明海贸的衰弱,而衰弱造成了更多的海商和无田佃户无以为继落草为寇,进一步扩大了倭寇横行的局面,海上环境进一步恶化,致使海贸进一步的衰亡,造成大明海防体系的进一步瓦解。

当唐兴思考清楚了关于海贸衰亡和海贸衰亡后恶劣后果之后,唐兴思考更进一步,那便是生产关系。

这便是唐兴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思考的又一个重要问题,缺少海洋武装力量,大明在世界的生产体系中,商品优势会一直存在吗?

答桉是否定的。

如果将全球比作一个生物链的话,大明将会从食物链的顶端,一步步的向下滑落。

而大明商品经济的蜕变,也会从高附加值的丝绸、茶叶、棉布、笔墨纸砚、铁锅等等,逐渐走向低端。

由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向土地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下蜕变,即便是生产出了高附加值的商品,也无法行销全世界,航路因为武装力量的缺位,被掌控在他人手中,商品的利润大头,会被强行朘剥。

一旦大明从食物链的顶端,向下滑落到了低谷,商品优势不复存在,只能依托土地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原始积累的那一天,大明上下要承受怎么样的屈辱和苦难?

屈辱和苦难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时才能爬出谷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能不能爬上谷底。

宣德九年之后,大明停罢开海事,一直到景泰二年,密州市舶司建立再次开海,大明开海事仅仅停罢了十七年的时间,大明的倭寇就又开始泛滥了起来,大明海贸衰亡的速度,远超唐兴的想象。

好在,景泰二年起,睿哲天成的大明皇帝,不顾一切反对,再次开海,时至今日,十三年时间过去了,随着大明水师的不断恢复,武装力量的不断补位,大明海事,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新的时代:一个大航海、大发现、大探索、大积累的时代。

唐兴知道,自己回到大明,大明的新时代就会到来。

“起风了?”一个百无聊赖的哨兵,看着风速仪开始转动,立刻架上了千里镜,看向了天边,面色剧变。

“起风了,三级,十三级!”哨兵大声喊着,从桅杆顶部的哨塔勐地跳下,踩着桅杆向下滑动,哨兵身后的滑索,拽着他平稳的降落来了船上。

唐兴立刻站起身来,将自己的题本塞到了木桶之中,看向了天边。

乌云密布,这是一场罕见的风暴。

“指挥!”范德行面无血色的冲到了唐兴的身边,惊骇的说道:“前所未有的风暴!”

大东洋别名太平洋,因为这里过于风平浪静,丝毫不像是在海上,不过这平静的背后,就是掀起了的风浪,连见多识广的范德行都吓坏了。

“莫慌,听我指挥!”唐兴紧了紧自己的腰封,走出了船舱,看着远处的风暴,眼神中都是兴奋,只是他看着天边的乌云,稍微退了一步,面色大变,大声的喊道:“全舰听令,左满舵!左满舵!左满舵!”

“这是海龙王发飙啊!”

在天边,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气旋的边缘,但是仅仅这个边缘,唐兴就看到了水混合着乌云在天空卷动翻涌着,一层雾气在海面不停的升腾,在海风下变幻莫测,风速正在快速攀升,从三级到四级仅仅用了不到一刻钟,而在这股气旋的北面,有个锐利的锋面,似乎要将天噼开一般。

“吧嗒。”豆大的雨滴滴落在了甲板之上,甚至还有一条海鱼,从空中勐地砸落,那是被水吸龙卷到天上的海鲜。

“快快快!”唐兴大喊着,极其惊恐的看着那天边的气旋。

为了摆脱这个巨大的气旋,大明远洋水师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转向,即便是在边缘地带,海浪依旧有两丈多高,船只被海浪高高抛起,又勐地落下砸在了海面上,几近要沉下去。

三日之后,大明水师才彻底的摆脱了那股毁天灭地的气旋,十三艘船保存完好。

“李宾言保佑!”

唐兴对着李宾言的太师椅颇为郑重的鞠了一躬,香炉还点着三根香,极其郑重。

唐兴是旗舰,是舰群的领头羊,一次抛飞中,掌舵的官校被抛了出去,好巧不巧,太师椅卡在了船舵之上,航向才没有发生偏转,否则那样的风浪下,旗舰一旦撞向了其他舰船,那后果不堪设想。

唐兴心有余季的上了香,这次真的是李宾言的太师椅帮了一手。

天生的航海家产生了一丝后怕,上一次产生这样的情绪,还是他架着单桅船冲进了大雾之中,彻底找不到方向那一次。

“咱们现在这是到哪里了?”唐兴上完了香,这三天就跟过了三个月一样的长,他有些疑惑的看着面前广阔的海域,又发现了消亡地带的典型特征,无数的岛礁。

许多礁体在低潮时才会显露,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环绕岛屿或镶附大陆岸边,透过清澈的海水,能看到海底洁白的沙滩,随着水流不停的变化着形状,巨蛤、海星、对虾、扇贝、海龟、海豚、鲸鱼,见过的没见过的海洋生物在色彩斑斓的珊瑚中,不停的游弋着。

天空之上,数不清的海鸟在飞翔。

“这就需要唐指挥命名了。”范德行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奇景。

“珊瑚宫海(大堡礁的珊瑚海)。”唐兴稍微斟酌了下,看着水面下的珊瑚,确定了这里的名字,这里的风景极美,而唐兴最迫切的想要知道的是这片消亡地带的背后,有没有新的大陆。

这里显然已经临近了大陆架,这个发现让唐兴颇为兴奋,凝血丹千好万好,但就是不好吃,实在是太酸了,找到新鲜的水果,就不用整天啃药丸了,再啃下去,唐兴怀疑自己牙都要被酸倒了。

“东经45°北纬8°,距离大明京师一万四千二百三十里,距离松江府一万两千一百六十里,此处属于赤道的边缘,有信风,南驰道沧溟流稳定。”范德行计算着自己的位置,这是舟师每日的工作,他将每一天的记录都写在了纸上,而且都会塞入一个密封的桃心木匣之内。

即便是哪天沉了船,只要船舶被打捞起来的那一天,他的航海日志也会保留下来。

范德行将珊瑚宫海的位置标在了地球仪上,笑着说道:“快到家了,按照之前的航行速度而言,我们只需要走四个月就能到吕宋,再走两个月就可以到松江府了。”

唐兴看着范德行颇为疑惑的问道:“我非常好奇,你到底是怎么算出距离的,就这么一掐手指头就可以吗?”

范德行眉飞色舞的说道:“唐指挥要学吗?这个非常简单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球面几何的问题,只需要知道经纬度,就可以准确的计算距离,只需要将球面几何展开…”

“打住,打住!你会就行了。”唐兴立刻摆手,算学这玩意儿,他尝试过,真的不会。

唐兴的牵星过洋术极好,他判断方向和测定经纬的能力还是有的,他还观测洋流,但是让他算信风,算距离,还是太难为他了。

范德行颇为遗憾的说道:“只是一个简单的球面展开,还有勾股弦,顶多再有些开平方,这都很简单的…”

别说倭人了,大明水师的军士们,有时候看范德行这些舟师,就像是看道士一样,能掐会算的,着实厉害。

“范德行,我命你带三条船探索大陆,找到后就回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返航了。”唐兴对范德行下了命令,大陆一定是要找到的,而且从消亡地带寻找大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

只要找到就好,找到就立刻返航,这一趟出来,已经四年之久,再不回去,大明还以为天生的航海家唐兴喂鱼了!

别说唐兴想家了,大明水师谁不想家?只有倭人不想家,他们都是足轻,并没有家,那些有家的武士已经被唐兴沉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