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 第459章 病夫之名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第459章 病夫之名

作者:长夜未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2:35 来源:书海阁

刘彻惊奇地说:“如此说来,这张衡竟是个全才?”

这世上的奇才不在少数,但本领如此全面的奇才却很少见,更别说张衡这样横跨各个领域的人了。

他的脑海并非只有治国打仗的,他对这些也很感兴趣。

嬴政渴望地看着天幕,心道你别光说,倒是给我一个张衡这样的人才啊!

我只能看着,却不能得到,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这个张衡发明的东西,看上去都很有用啊!

他看向殿上群臣,问道:“我大秦可有这样的人才?”

扶苏神情肃然,显然对此也很重视:“还请陛下下旨寻访,天下之大,总会找到这样的人。”

李世民笑眯眯地说:“我们古人的奇思妙想,也不比后世之人差嘛!”

人所能得到的知识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渐渐发展的,张衡也不是开始就懂这么多,还不是经过研究得来的?

后世之人拥有的一切,未必不是基于他们创造的基础之上。

他们能做到的,古人未必做不到,只不过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罢了。

后世之人若是因此轻视他们,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和帝摩拳擦掌道:“这等人才,不为我大汉效命,岂不可惜?”

张衡或许无法与他谈论治国之道,但谁能说他没有用处呢?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我大明也要多多注意些这方面的人才了!”

虽说读书是正道,其余是小道,可笑道未必没用,天幕如此关注这些事情,说明这很重要。

张衡听到自己的名字,反而是最不吃惊的那一个,他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也不过微微一愣,就接着伏案书写。

虽然他知道了自己未来的成就,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若他现在懈怠了,世上恐怕也没有科圣了。

【有句诗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在古代被认为是正道,而一些更实用的技术经常会被斥为“歪门邪道”,这是时代的悲哀。如果我们能有更多像张衡一样的人,或许近代就不用落后西方世界百年,我们曾拥有先进的文明,但由于思想上的僵化,一些像张衡这样的人被打压、被排斥,我们从科学技术的领先者成了旁人口中的病夫,何其可悲又可笑。】

【如今,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明,各种职业百花齐放,为了纪念张衡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一九七零年,联合国天文组织用张衡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这是着名的科学家们才有的殊荣,除张衡之外,还有八位我国的科学家也得到了这项荣誉,譬如宋应星、祖冲之、蔡伦和沈括等人。古人可能愚昧,但一定不傻,他们的智慧也不容小觑,如果当时的社会能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对国家有利无害。】

嬴政勃然大怒:“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然叫我们病夫?”

他看了看殿上的大秦男儿,个个精神抖擞,没有一丝病弱之气。

看来这病夫之称,与天幕所说的近代落后西方百年脱不了关系,说不定就是所谓的西方世界在搞鬼!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照这么说来,武将开疆拓土,自然也是下品,比不上清贵的读书人了。”

他既是文采飞扬的翩翩公子,也是纵横沙场的一代名将,对于这种言论,他一向是不屑的。

若没有武将保家卫国,何来文人们饮酒赋诗、指点江山?

他越想越生气,暗暗道:“绝不能让华夏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落后于人!”

刘彻冷笑道:“有些人书读多了,傻了不成?”

什么唯有读书高,若真是这样,大汉早就把匈奴打得找不着北了,他们难道缺读书人么?!

还有那些叫他们病夫的“旁人”,活腻了是吧?!

赵匡胤怒气冲冲地说:“我大宋的确是唯有读书高,然后呢?”

“金人烧杀抢掠,皇帝公卿们吓破了胆子,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

哲宗神情复杂,说道:“这句诗,是汪洙的《神童诗》吧?”

汪洙自幼有神童之名,元符三年考中进士,还受到了王安石的看重,官职观文殿大学士,在当时威望颇高。

他欣赏对方的才华,但对这句诗却不敢苟同,因为大宋不缺读书人。

若读书人可以革除朝中积弊,抵御外侮,那才称得上唯有读书高呢!

朱元璋眉头紧皱,越听脸色越难看:“什么叫落后西方百年?”

所谓的旁人又为何要叫他们病夫?!

朱棣可受不了这委屈,堂堂华夏子民,怎么能被称为病夫?

他脸色铁青,恨不能生吃了那些辱骂华夏子民的人。

但他也明白,无能狂怒是没有用的,只有改变这样的局面,才能驳斥加诸于他们身上的屈辱。

张衡听到最后,终于提起了兴趣:“用我的名字给月球上的环形山命名?”

虽然不知道这环形山是什么,但他很喜欢这样的荣誉。

【三圣为华夏文明所做出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也有邓绥的一些有意无意的推动。邓绥在成为皇后以后便下令郡国只需进献纸墨,为蔡伦的造纸术提供了物质条件。永初四年,因为经书的解说太过混乱,邓绥便命字圣许慎等人前往矫正五经传记文字,由蔡伦进行监督,当时《说文解字》的初稿已经大致完成,但迟迟没有正式定稿,而许慎在校书的过程中,研究越发深入,《说文解字》也随之随之越来越全面,直到建光元年才将最后的版本献上。】

【永初五年,邓绥征召张衡入朝,担任太史令这一职位,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等便是张衡在任上发明创造的。既然张衡、蔡伦和许慎为三圣,邓绥自然也要有个称呼,正好在元初五年,平望侯刘毅在奏疏中称赞邓绥有“大圣”之姿,依我看来,不应该是三圣同朝,而是四圣同朝才对。】

喜欢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