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 第578章 险登帝位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第578章 险登帝位

作者:长夜未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2:35 来源:书海阁

元丰二年,宋神宗皱着眉头看完《湖州谢上表》,明白了;“就是这个吧?”

苏轼是个文人,而且还是年少成名,举世皆知的文人,因此字里行间免不了会有一些文人意气。

就像这句“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稍加曲解,便可以视为对皇帝的不满。

他笑着摇了摇头:“苏子瞻这人啊……”

写完奏表不久后的苏东坡:“……”

他也太惨了吧?只是写奏表不太严谨,就被这么迫害。

不过王安石居然会救他,看来对方的人品真的很不错嘛。

熙宁年间的宋神宗深深皱眉,新党怎么回事,不好好想着辅佐君上,迫害一个文人做什么?

一个个的,都比不上王安石!

王安石摇头叹息:“苏子瞻洒脱不羁,却忘了世间人心险恶,最是可怕。”

苏轼反对过他,但这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也罪不该死,施以援手也是应该的。

若是司马光被人大作文章,意图置之死地,他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无关党派,只因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朝中有些人,确实太过分了。

【刘娥在位期间,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视,创办谏院、重视水利……着名的交子也是在她手下发行的。交子是一种纸币,也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时间最早的纸币,极具开创性,最初是因为民间利用铁钱来交易,但如果购买大量商品,流通就会十分不便,于是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名为交子的纸币。而交子最开始,也只是一种存款凭证,但随着使用越来越广泛,用途也多,于是纸币出现了。】

【但民间自己发行交子,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法,毕竟你不能保证商人们一直有钱,一旦商人们破产,交子就无法兑换了。后来交子便于天圣元年,由政府开始发行了,但其中也有不少波折,有时政府会无限制地发行交子,导致通货膨胀,北宋末年就出现了纸币贬值的现象,明朝的大明宝钞也是如此。到了元代,纸币制度开始完善,当来自意大利的外国人马可波罗来到明朝,发现了纸币,便写进了他的着作《马可波罗游记》之中,纸币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毫不夸张地说,欧洲纸币深受我国的影响。】

嬴政若有所思:“纸币?”

听上去似乎挺方便的,可他连纸都没弄明白,遑论发行纸币?

朱元璋震怒:“我的大明宝钞怎么了?不好么?!”

朱标说道;“纸币虽好,可无限制发行,自然会出现贬值的现象。”

纸币流通得多了,就不是原来的价值了,一味发行纸币并不会让国家的钱变多。

朱棣轻咳两声,装作没有听到老爷子的丑事。

赵祯忧心忡忡,说道:“如今可有交子泛滥的情况?”

左右呐呐不敢言,赵祯什么都明白了,不由苦笑。

哲宗这边也在听着大臣的汇报,交子泛滥确有其事,听得哲宗眉头深深皱起。

绍圣年间,官府就曾大量印发交子,数额庞大,也没有定数。

钱印多了,自然就会贬值。

徽宗在位时,交子更是变成了官府敛财的工具,反倒失去了原本作为纸币的价值。

【刘娥虽然政绩颇多,但她恋权的事情也备受诟病,她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子。某日上朝,刘娥询问大臣们对武则天的看法,大臣们自然说武则天是李唐的罪人,刘娥顿时沉默了。即使武则天是百年难遇的圣主明君,她女人的身份都足以让后世朝代的人们警惕了,而刘娥身处的位置,与当时的武则天何其相似?或许在大臣们眼里,刘娥本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又问出这样非同一般的问题,如何不感到警惕呢?】

【大臣的回答,或许就是在暗示刘娥不要做武后,否则便是大宋的罪人。虽然大部分人都不认可女帝,但也有些人在其中浑水摸鱼,试图从中获利,殿中丞方仲弓请刘娥效仿武后,大臣程琳也献上一幅《武后临朝图》,意味深远。对他们来说,女子称帝虽然大逆不道,但也有利可图,也有大臣认为,这样做置皇帝于何地呢?最终,刘娥也没有效仿武后,而是将《武后临朝图》扔在地上,表示她不做背弃祖宗的事情。】

赵恒惊讶地看着刘皇后,她立时问道:“莫非官家觉得我会做武后?”

赵恒有些尴尬,欲言又止。

刘皇后叹道:“官家放心,纵使我有这个想法,朝野上下也不会答应的,我如何能够逆天而为?”

赵匡胤“啧”了一声,没想到他们大宋的女子也有如此野心。

也是,武后之前,哪位太后想着做女帝?武后可以说为许多后妃提供了一种新的道路。

赵祯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心有余悸,武后称帝后,李显是他的亲生子都不免遭到迫害。

若刘娥称帝,他这个不是亲生的皇帝又该如何?

武后不屑地想,罪人又如何,横竖她已经做过皇位,还怕这些人的口诛笔伐么?

他们忌惮她,也惧怕她,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份上,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明道元年十一月,刘娥决定在次年祭祀太庙的时候,身穿帝王服饰到场,这引起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尚书、礼部侍郎薛奎直接说,太后到时候怎么行礼呢?行帝王之礼还是后妃之礼?刘娥无言以对,但次年祭祀太庙的时候,刘娥仍然选择身穿帝王的衮服祭祀太庙,但为了不把事情推向无法遏止的地步,也为了不彻底激怒大臣们,刘娥将帝王衮服上的十二章图案减去两章,不佩戴帝王所需要的佩剑,以此作为区分。】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患病,召回了曾经贬斥的大臣,不久后病逝,死前好几次扯了扯身上的衣服,赵祯不解,大臣说太后大概是不愿意穿帝王服饰与赵恒相见,于是赵祯让人为她更换后服下葬。刘娥的谥号章献明肃,也是有来历的,从前的皇后谥号只有两字,自刘娥开始,凡是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都是四个字。】

喜欢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