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最风流 > 第130章 晓入洛阳群臣迎(中)

三国之最风流 第130章 晓入洛阳群臣迎(中)

作者:赵子曰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4:37:44 来源:书海阁

却是说了,既然刘备已对徐荣说,张济、段煨、杨定三人,“各为其主”,很可能不会简单地只被徐荣几封信、所谓旧情说动,那么又为何建议徐荣再给段煨去书?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句话概括之,即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事情大概率的不会成功,可若是分出主次,区别重点以对待之,则也许就会收到奇效。

回到那天,刘备向徐荣献策之时。

徐荣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刘备回答说道:“将军,段忠明与张济、杨定颇有不同。不同之处有三,其一,段氏在凉州累世二千石,其族兄段颎,前朝之太尉也,忠明身世,非张济、杨定可比;其二,段忠明在华阴,不扰民,劝农耕桑,百姓安之,其所作为更是与张济、杨定截然两类;又其三,……备闻之,贾文和机谋深远,经达权变,能料事在先,有良、平之奇,敢问将军,不知传言可对?”

“忠明”,是段煨的字。尽管张济家称是凉州豪族,杨定则是凉州“大人”,可他两人的家世出身,却如刘备所言,的确是比不上段煨的,——尤其杨定,“大人”也者,胡人酋率、贵族的称呼,他其实是个汉化的胡人。

至於“贾文和”,便是贾诩;“良、平之奇”,良、平者,张良、陈平是也。

徐荣说道:“贾先生确实是智深不可测,谋远不可识,昔荣在卓军,凉州将士皆云文和先生算无遗策,无不畏惮之。”

刘备说道:“贾文和与段煨同乡,备听说旧年间,贾文和因病辞官,还乡至汧(qian),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唯文和自称‘段公外孙’以吓诸氐,遂得生脱,……‘段公外孙’云云,固是虚假之辞,然贾文和与段煨却的确交情匪浅

“将军,这其三嘛,即是将军在这一次给段煨的去书中,不妨可以对段煨说,他如对将军的劝说拿捏不定的话,大可询问一下贾文和的意见。”

“询问一下文和先生的意见?”

刘备笑道:“贾文和既有深谋远识,我料李傕、郭汜之必败,那他就一定是能够看得到的,而只要他能看得到这一点,以他之智谋,他又岂会不为他自己寻个退路?将军,恰於此时,段煨请教於他,要不要阻将军,换言之,也就是要不要阻我兄镇东入河南尹,请将军试想,贾文和会怎么对他说?”

徐荣沉吟片刻,说道:“如君所言,贾先生若是为他自己的退路着想,他或许会愿意帮镇东说话?”

刘备说道:“正是如此!”

今之天下诸侯中,论名望,袁绍居首当之无愧,但论实力,荀贞已是丝毫不逊色於他,甚至还可能已经强过他,——并且荀贞帐下还有徐荣这个贾诩的旧识,则若是给自己找后路的话,荀贞确然是贾诩一个好的选择。

徐荣说道:“君教我去书段忠明之意,我大概已然明了,可即便是因此说动了段忠明,尚有张济、杨定二将,又该如何应对?”

刘备笑道:“只要能把段煨说定,张济、杨定二将,备料之,十之**,他俩也就不会出兵阻挠将军为我兄镇东取河南尹了。”

徐荣说道:“这是为何?

刘备说道:“段煨、杨定,现共屯兵於华阴,而段煨安抚百姓,杨定部兵士残害地方;又杨定,胡酋也,段煨颇轻之,却杨定官在段煨上,因我闻说其两人内不相合;两个月前,李傕、郭汜又迫使朝廷降旨,迁杨定为安西将军,比三公,位愈高於段煨,段煨与他由是亦就更不和矣!

“如果段煨被将军说动,不肯出兵,那么杨定为其自身安全考虑,又怎会肯尽起精锐,来与将军战?……弘农而下的凉州兵总共就是这三支,段煨、杨定不动,张济孤军矣,他定然也就不会出兵了。”

华阴县属弘农郡,在弘农郡的最西北角,西邻京兆尹。

张济、段煨、杨定,正好是三支兵马,故此刘备说“弘农而下共有凉州兵三支”。

是乃为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弘农郡中,三支凉州兵,只要说动一个不动,那么其余两个也就不会动。

比之徐荣的三个人一起去书,不分主次地劝说,刘备的此策的确是高明许多,也就难怪徐荣称赞不已,并从善如流,就按照刘备的此条建议落实起来。

话再说回来。

如此,则徐荣遣去见段煨的使者,却又为何迟迟不见回音?

原因也很简单,还真是被刘备料中了,在看到徐荣信中建议自己不妨征询一下贾诩的意见后,段煨经过犹豫,最后果派人去长安见贾诩,询问贾诩的意见。

从华阴到长安虽说不远,亦有两百多里地,路途来往,耽误时间,因此段煨的回信到现在还没有送到颍川。

……

长安城里,贾诩府邸。

贾诩写完给段煨的回信,将墨水吹干,细细地用印泥封好,把之给了段煨派来的心腹,打发了他回华阴去给段煨复命。

服侍贾诩写信的,是个年轻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相貌与贾诩有几分相似,此人是贾诩的长子,名叫贾穆。等那段煨的心腹离堂出去,贾穆问贾诩,说道:“阿父,河南尹既是洛阳之所在,且又临我关中,此地若被荀镇东得去,徐州之势必然大涨,并还会对我关中长安造成不小的威胁,却不知阿父为何建议段将军对徐荣进兵河南尹,最好不做阻挠?”

——段煨和李傕、郭汜不太算一路人,故是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掌权以今,他的官职还仍是之前董卓授任他的“中郎将”。

贾诩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观镇东以往行事,足可见其人胸怀大略,当世之英雄也,河南尹现在早已是荒废之地,他却派徐荣领兵来取,他之目的,又怎会是单单为徐州涨声势、威胁我关中?”

贾穆问道:“若非是为此目的,阿父以为荀镇东是何意也?”

贾诩说道:“用意不外乎二者。”

贾穆说道:“敢问阿父,是哪两个?”

贾诩说道:“拿下河南尹,就能形成对冀州的两面包围,在战略上,对袁本初形成优势,此应是荀镇东要取河南尹的目的之一。”

贾穆问道:“之二呢,阿父?”

贾诩犹豫了下,说道:“这之二,我现下还有些拿不准。”

贾穆笑了起来,说道:“居然尚有阿父拿不准的事情!”

贾诩说道:“我又非神人,镇东且英杰也,我一时拿不准他的所思,有何奇怪之处?”

贾穆说道:“那敢问阿父,拿不准的这一点是什么?

贾诩说道:“你适才所言不错,河南尹是洛阳所在之地,镇东遣徐荣取河南尹,或许……?

贾穆问道:“或许怎样?”

贾诩说道:“非仅仅是你所言之欲胁我关中,我猜他或许是迎天子,还洛阳!”

贾穆吃了一惊,说道:“迎天子,还洛阳?阿父,他若真是有此目的,那河南尹就更不应该让给他了啊!”

贾诩说道:“不让给他,又有什么办法?你且看着,李、郭二位将军,早则今冬,最晚也不过明年,必然就会发生内讧。他两人一旦发生内讧,势必两败俱伤,我手下无兵无将,你我又非武勇之士,则我父子两个,到时该如何自保?”

“阿父是说?”

贾诩说道:“我之旧主董卓废立天子、焚洛阳、杀名臣,已是惹得天怒人怨,现下李、郭二人所为,更甚董卓,更被千夫所指,真到了他两军内斗,我凉州军覆败之际,你我父子,若是没有一个新的靠山,只怕也就唯有死无葬身地这一个下场了。”

贾穆说道:“阿父,李、郭二将军不是挺听你的话的么?虽然二将军是有些不和,但以穆愚见,倒也不至於会生内讧吧?”

长平观之战,击败了马腾后,李傕、郭汜、樊稠三将,就借助此胜之势,分别给自己加官进爵,并皆开府如三公。亦即,朝廷现下不止有三公之府,实乃是共有六府。公府有举荐官吏之权,李傕等人各欲用其所举,如不如意,就愤恨恼怒,主者患之,难以平衡,畏彼辈淫威,便只好满足他们,凡任官用人,先从李傕举荐的人开始用,继而郭汜所举,继而樊稠所举,真正的三公所举,则是终不见用。

如此行为,岂能得朝中众心?此贾诩认为李傕、郭汜必败的缘故之一。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权势大增后,互相之间争功争权,差点刀兵相见的情况已经常出现过好几次,贾诩每次都以“大体”,也即整个凉州军团的利益责之,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彼此间内虽不能相善,表面看来,还算是能够坐在一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的内讧早晚会发生。

贾诩岂会看不出这一点?此贾诩认为李傕、郭汜必败的缘故之二。

从初夏四月起,一直到这个月,长安城一滴雨没有下过,城中的谷一石已经值钱五十万,长安城中百姓人相食,这样的背景下,李傕、郭汜等没有想着尽力赈灾,养护百姓,反而却还纵兵劫掠,搞得民怨沸腾。

这样的为政又岂能长久?此贾诩认为李傕、郭汜必败的缘故之三。

贾诩是个智者,他早就把这一切都已经看透,而之所以现在还没有离开李傕、郭汜,仍旧身在长安,其原因不外乎就是他刚才所说的,他之前是董卓的谋士,现在是李傕、郭汜所倚重的人,换言之,他身上凉州军团的痕迹太重,他现在委实是无人可投,无处可去。因而,虽然是已经看到了危险,可也还不得不暂时留於长安。

而就在此时,段煨向他请教的书信来到。

确确实实如同刘备所料,他果然是从中看到了一丝他以后去处的曙光。

如果他现在帮一下荀贞,那就算是与荀贞结了个善缘,说不定,在他日后无处可去的时候,就能借此投奔荀贞,在荀贞那里重新找到安身之所了。

贾诩把这番话与贾穆说了一遍。

贾穆十分佩服,说道:“阿父在回信中,对段将军说,朝中群臣、关中百姓对李、郭二公现皆是极有怨言,狡兔尚且三窟,况乎智者?今徐荣既将军之故交,其来取河南尹,何妨且由之,亦是为将军预留一后路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阿父原来不只是在为段将军找后路,也是在为咱们家找一条后路!”

贾诩叹道:“以为父智谋,设若於太平之时,为一州、郡长吏,以取富贵不为难也,而今却也只能把我的智谋用到这些地方,以希望能使你我父子苟全性命於乱世吧。”

……

贾诩的回信送到段煨处,便是李傕、郭汜对贾诩的谋略都佩服到忌惮,何况段煨?

段煨於是不再犹豫,便就给徐荣回信。

在信中答应,如果徐荣进兵河南尹,他绝不出兵阻挠。

……

颍川郡中,终於收到了段煨的回信。

徐荣阅罢大喜,适逢孙策的兵马来到,——孙策没有亲自将兵来,任了程普为主,将便就两军合作一部,於这日出颍川郡,西入河南尹。

河南尹骆业接到急报,大惊失色,一边赶紧飞书长安求援,一边遣吏逆迎,至徐荣军前,责问他:“将军无故犯我郡界,是何因也?洛阳,汉家之东都,天下瞩目之所在,将军就不怕朝廷发兵来讨,及激起袁本初、袁公路等群雄之众怒么?”

徐荣回答说道:“自被董卓焚毁,洛阳至今未得修缮,宗庙荒芜已久,又前闻天子令旨,改葬灵怀皇后入文昭陵,虑及洛阳於下民力不足,我是专门带兵,来帮助骆府君修缮城池、改葬灵怀皇后入文昭陵,及为朝廷清扫、祭祀宗庙的!”

程普怒声说道:“我主追循父迹,亦欲为汉家重整宗庙,以表忠诚,也有错么?”

“灵怀皇后”,是今天子的生母,本为美人,因为得到了灵帝的宠爱,被灵帝的皇后何氏,即何进的妹妹忌恨,被迫服药自尽,早已故世。今年初时,今天子追谥她为灵怀皇后,下旨改葬入文昭陵。这件差事,骆业是协办者,才办成不久。

明知道徐荣、程普这是借口,骆业所遣之吏却也没有办法,只好还回洛阳,去向骆业回禀徐荣的答复。

河南尹境内如前文所述,没有多少兵马驻扎,徐荣、程普率兵入境以后,长驱直入,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挡。出颍川西北界,到洛阳只有百余里之遥,行军两日,已至伊水东岸,过了伊水,再往前行过洛水,便是洛阳城了。

……

黄河北岸,河内郡郡治,怀县。

袁绍接到了紧急的军报,立刻传令张扬,命他出兵南下,阻止徐荣兵进洛阳。

张扬却是按兵不动。

……

又过两日,徐荣、程普所部渡过洛水,兵近洛阳城。

这个时候,骆业派去长安求援的使者才刚进入弘农郡。

张济闻知此事,便忙传檄段煨、杨定,令他俩带兵来与他合,共往洛阳迎击徐荣、程普所部,但是段煨却推脱,不肯奉令,段煨不动,杨定本来是要出兵的,也不敢出兵了。张济没有办法,遂亦只好勒兵不出,等待李傕、郭汜的命令下来。

……

洛阳城,东城门,城门大开,百余官吏鱼贯而出,迎接先至城下的徐荣等骑。

那为首之人正是骆业。

……

捷报传回,先到了孙策处。

孙策接报,其父孙坚之前讨董时曾入洛阳的往事浮上他的心头。孙策转入密室,打开了一个匣子,那匣中有一物光彩盈盈,却可不就正是孙坚从井中所得的玉玺。

喜欢三国之最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