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514章 手段

晚唐浮生 第514章 手段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封彦卿也进了城。

他是老江湖了,在浙东幕府任判官时,亲身经历过兵乱。河中城内所发生的事情,他一点都不奇怪。

武夫们就这个德行,而且他们一般也没什么太大的野心,抢完后基本就满足了,能消停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等到下一次矛盾爆发。

铁林军入城,手段狠辣,怕不是杀了千余人,或者有两千。

封彦卿懒得数,很快在指引下,来到了都虞候司。

衙署内到处是焦黑的痕迹,几乎三分之一的建筑被烧毁。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一些亲兵在清理地面上的血迹。

封彦卿暗叹一声,象征着藩镇最高军权的衙门,居然被一群乱兵给屠戮焚烧了。

这年头的武夫,到底有谁是安全的?

可能没有。连天子都不安全,这世道还真是……

“令公不妨接着讲。”邵树德坐于桌案后,说道。

“嗯?”封彦卿一愣。

大街上隐隐还有兵刃交击声,这都不管么?

“之前讲到哪里了?”封彦卿不自然地咳嗽了一下。

“建中都的事情。”

“哦,中都……”封彦卿也坐了下来,理了理思绪,道:“大帅可知,自前隋时起,河中便是京邑所资?”

所谓“京邑所资”,主要是供应长安粮食的意思。

“开皇三年,运汾、晋之粟以给京师,蒲州是转运地。”封彦卿继续说道:“国朝咸亨三年,关中饥,运晋、绛仓粟以赡之。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为江淮转运使,然其还兼督运晋、绛仓粟入关中。河北诸州之粟麦,一并运到蒲州,并晋绛粟米一起,输往京师。当时是也,晋、绛、汾三州出粮,蒲州出运丁,共赡京师。”

二人坐在这边讲,还有人上茶。在他们身后,亲兵还在搬运尸体,怎么看怎么违和。

“晋绛汾确实是好地方。”邵树德点了点头,同意封彦卿的这个说法。

奇怪的是,蒲州也是平原居多,但在河东道西南这一片,粮食产量却比不过晋、绛、汾三州,这可能与汾水流域水利工程较多,且没有那么多盐碱地有关。

比如粮食产量最高的龙门县,属绛州。贞观年间,长孙恕当县令时,凿石垆渠、马鞍坞渠,灌溉良田,亩收十石(?),开元二年专门在龙门县置龙门仓贮粮。

艰难以后,绛州水利工程建设反倒越搞越大。

德宗时,韦武任绛州刺史,凿十三条水渠引汾水入绛,“环绛而开辟”,整个绛州“皆沐其泽”。

总的来说,就是绛州境内有汾水、绛水、涑水、鼓堆泉,水资源丰富,平原众多,同时又摊上不少好官,水利工程兴修得很勤,故粮食产量大增——京兆韦氏现在在绛州百姓中的口碑都很好,甚至给他立碑纪念。

“抓住粮食这一条,蒲州就翻不了天。”封彦卿直截了当地说道:“若不养官吏、衙兵,蒲州当可自给自足,甚至略有盈余,可若养数万衙军,则不够。”

这个“不够”,当然不是不够吃,而是不够用。

衙兵月给粮赐两斛,他真吃得了这么多吗?吃不了。事实上这是俸禄的一部分,时下官员大部分的俸禄也是用实物支付的,甚至被称为“俸食”。

五万衙军,一年要支付粮赐120万斛,加上在营消耗,一年至少要170万斛以上。光靠蒲州,可不够!

“抓住粮食,确实妙。”邵树德说道。

同时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晋、绛这么富饶,是否可以让部分朔方军在此安家呢?不过这事需要谨慎操作,万一弄得军士们不开心就麻烦了。

“粮之外,还有盐利。”封彦卿继续说道。

亲兵十将郑勇又在关键时候进来,禀报道:“大帅,天使来了,王瑶已经出城迎接。河中军校封藏之在门外,求见大帅。”

邵树德冷笑一声,王瑶可真是心急啊。

他的部队从另一个门进城,趁机收编了不少乱兵。城内大部分军士并未参与劫掠,这些人,多半也是要投向王瑶的,这是志得意满了么?

王家小子,叔叔得让你知道引狼入室是怎么一回事。

“让封藏之进来。”邵树德说道。

封藏之很快来了,行完礼后,见厅内没有外人,直接跪下,道:“封藏之唯大帅之命是从。”

邵树德亲自起身搀扶。

这年头,让一个武夫五体投地跪倒,可是很难的。单膝跪下已经很尊重了,遑论五体投地。这表明了一种绝对的臣服。

封藏之这么干脆,邵树德也不想故弄玄虚,直接说道:“河中兵乱,宿将凋零。昔年王重荣为河中马步都虞候,惜此职后不再设。而今大乱新平,正当任用新人,封军校可愿任河中马步都虞候?”

封藏之感觉自己被幸福击中了,有些晕。

“下僚职官甚卑,如何能担此重任?”

“昔年孟方立不过一介副将,军乱之后,便自任昭义留后。君亦副将,如何当不得马步都虞候?”邵树德说道:“至不济,也能当个都头。此事,我来操办,你只需好好练兵。河中这些武夫,有些过分了,你可能整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自当用心治军。”封藏之回道。

若平时,确实不好整顿。但如今不是大乱方平么?军士们心中惴惴,一时间倒也很老实。趁此机会加以整治,徐徐图之,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好!”邵树德笑道:“还有一事,河中将佐,你给我一一道来。”

……

大乱之后的河中府,家家户户仍然紧闭大门。

外镇兵马入了城,能有好果子吃?他们抢掠妇女怎么办?

老百姓有自己的生存哲学,现在看似安定,但其实最是危险,还是等等再说吧。

振武军日夜兼程,秘密抵达了河东县。

城内几处军营之外,河中军士卒正鱼贯而出。

大街上站满了手持弓刀的铁林军将士,气氛看起来非常肃杀,但河中军士们表情轻松。

他们没参与变乱,被军官苦口婆心劝住了,现在到了领赏的时候。

领赏的地点在城外,一人四缗钱、两匹绢。

初闻之时,人人破口大骂,比答应的足足少了将近一半,如何让人不恼?

随即又叹气,如果是正常拥立王瑶当节度使,那一人十缗钱确实不是奢望。可惜不是,事到临头还来了场兵乱,被人镇压了,面上须不好看。

所以,能有四缗钱、两匹绢,也不错了。

军士们出城之后,副将及以上将佐都去了都虞候司。

临走之前,众人挤眉弄眼,大笑不已。

少了这么多空位,即便王瑶要安插自己人,但还有很多机会不是?说不得,大家都得挪一挪,副将升十将、押衙、虞候,十将升兵马使,兵马使当都头、都虞候、都押衙,多好!

抵达都虞候司后,门外站满了夏军士卒,目不斜视,这让众人稍稍有些不喜。

夏贼,赶紧滚蛋吧!河中不是你们该来的。

“诸位!”衙厅之内,王瑶与邵树德并坐于上首,邵树德居左,显然地位更高一些。

王瑶扫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蒲州居两京之要,有羊肠底柱之险,浊河孟门之限。国朝以来,邑居相望,人文荟萃,兼有盐池之利,故得雄州之美名。今大乱新平,户口流散,仓廪空虚。晋兵还在攻霍邑,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王瑶先说了一番客套话,随后终于进入了正题,道:“前次兵乱,军中宿将一扫而空,今——”

“慢着。”邵树德突然说话了。

王瑶一惊,转头望去,却见邵树德身上居然穿着铠甲,此时起身,慢悠悠地说道:“军乱之事,尚未了结,侄男何急于论功行赏?”

“叔父这是……”王瑶心中起了不好的感觉。

“十将李师苗、十将张游仙、副将宋可曾、河中府押衙刘复昌、虞候孙承……”邵树德一口气点了二十余名中级将官的名字。

而就在他说话的当口,数百甲士从衙厅内外涌出,将这些人团团围住。

被点到名的脸色大变,没被点到的下意识让到一边,一脸惊惧。

“侄男不是说还有乱兵同党未被搜捡而出,请我帮忙么?事到临头,怎又后悔了?”邵树德脸色一肃,道:“尽屠之!”

箭矢离弦,惨叫遍地。

甲士凶狠地扑了上去,三人一组,长枪短刀弓箭配合,杀这些只携带了随身横刀,身上亦未着甲的军校简直如砍瓜切菜一般。

“王瑶,你不得好死!”

“勾结外人,我真是眼瞎了!”

“早知道死保王珂了!”

王瑶一屁股坐回了胡床,面色苍白。

这事他是真的不知情,有人相信他吗?

他把目光转向躲在厅内一角,未被波及的将校。那些人也正抬眼看他,目光中满是迷茫、畏惧以及——仇恨。

完蛋了!

艰难以来,太多将帅借着酒宴、发赏屠戮将校军士了。

昔年,徐镇军中有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都,精锐勇悍,但也跋扈桀骜。军士稍不如意,一夫大呼,其众皆和,犯上作乱如家常便饭。

王式任武宁军节度使后,假意不追究,好言安抚,麻痹众人。

随后令银刀都军校分拨参见。

王式衩衣坦坐胡床,受军校参拜,礼毕,责问参拜者逐帅之罪,命武士斩于帐前,不留一人。第二拨来参拜,如法炮制,直到将所有参拜者杀净。

同时,他还将刚刚平定浙东裘甫起义的忠武、义成、昭义藩镇兵带到了徐州,命其突袭银刀都军营,将军士杀戮殆尽。

银刀都自都头邵泽以下数千人皆死。

这个事情太出名了!

王瑶的身躯不自觉地有些颤抖。

骗军校进都虞候司,随即捕杀,用的都是外镇兵,这与徐州之事何异?

外人看来,岂不都认为是王瑶的主意,而铁林军只是帮凶?

杀桀骜军校,安插自己人,完全说得通啊!

完蛋了!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