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515章 整顿

晚唐浮生 第515章 整顿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城外校场之上,军士们毫不知情,一个个欢天喜地地领完赏赐,谢过粮料使王延,然后列队回营。

王延很认真地做着发赏的工作,不停指挥小使们仔细点,声音都有些嘶哑了,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感恩。

在都虞候司被乱兵揪住的那一刻,他是真的万念俱灰,以为自己要死于非命。他还有老父母要养,还有娇妻美眷要照顾,还有年幼的孩儿,怎么能死在此时此地呢?

可没想到,武夫们认为他发放军粮、赏赐从未短少,人还不错,便放过他了,只杀了他的随从。

陶建钊等人都死了,整个都虞候司活下来的将领中,就数他王延级别最高。

这不感恩,什么时候感恩?

“河中的天,要变了。”王延只用他一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王瑶这人,还不如王珙,居然也敢引狼入室。邵树德此人,是那么好相与的?罢了,都是他们王家子孙自己造的孽。”

收拾东西回城后,王延去节度使衙复命。

“大帅?”王瑶的脸色有些差,这让王延有些奇怪。

他出身龙门王氏,严格来说,与祁县王氏并不是同一支,他们属于太原王氏。

祁县王氏的开基人是后汉名臣王允,太原王氏的开基人是后汉将军王柔、王泽兄弟。

两脉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众说纷纭,但实际上已经是两路人,而且几百年来还争斗得挺厉害。

河东还有几个大家族,如闻喜裴氏,历代以来,出过59位宰相、14位中书侍郎、59位大将军、55位尚书、刺史、太守以百数计。

另外,汾阴薛氏、解县柳氏、夏县司马氏、安邑封氏等也算大家族,但这会其实都不如祁县王氏,因为王纵、王重荣、王重盈、王珂、王瑶这三代武夫,掌握着河中军权,这比什么都重要。

如今看来,祁县王氏有势衰的苗头了,便与汾阴柳氏、夏县司马氏一样。相反,安邑封氏开始迅速崛起,闻喜裴氏继续如日中天,河中一府四州的世家格局,变了!

“哦,王使君啊,赏赐都发下去了吗?”王瑶的声音有些嘶哑,不停地在对身边几位军校说着什么,只抽空回了他一句。

“回大帅,都发下去了。计发放钱——”

王瑶摆了摆手,道:“我已知晓。还得劳烦一下王使君,调钱四万缗、绢八万匹至都虞候司。朔方军远道而来,需要犒赏。”

“遵命。”虽然府库空虚,但这点钱帛还是拿得出来的,夏军也是武夫,如果没有拿到赏赐,天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王延对此十分理解。

“既已知晓,便从速办理吧。”王瑶挥了挥手,又继续与属下交谈。

王延行礼后出了帅府,然后——他不知道该去哪了。

都虞候司好像被夏军占着,他回去吗?况且同僚也没几个了,军府一时间竟然瘫痪了。

罢了,回去看看,然后再去供军使衙门。

都虞候司门前多了许多如狼似虎的军士,正一具具往外搬尸体。

王延看了心一颤,仔细瞄了一眼,更是冷到了心底。

十将张游仙,临晋县人,他认识!

又出来一具尸体,解县人孙承,幕府虞候。

王延已经麻木了。

这些人职位不高,副将、十将、押衙这个级别,在一个藩镇中只能算中层,但也是中坚!

这些人都被邵树德杀了?

王延不敢往下想了,在夏军士卒的危险目光下,他硬着头皮进了都虞候司。

“再说盐利。丧乱以前,国朝对盐利并不上心。制与前隋一样,官与民共之。”耳边传来了交谈声,王延低着头不敢看,顺着墙根往自己的衙署走,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占了。

只是——盐利?为什么在谈盐利?

王延当然知道,在安史之乱以前,朝廷确实没想过在盐上面赚百姓的钱。那会的河中盐池,“官与民共之”,谁都可以用,随便采。毕竟朝廷开支也不大,除了战争之外,就是官员俸禄了。

但官俸这一项,着实不多,盖因国朝的官员、杂任(胥吏)数量,就历朝历代来说,真的算是少的,开支不大。战争么,主要发生在南诏、突厥、契丹、吐蕃、西域这些地方,举国最多时也就58万军队,还有部分军屯补贴,所以财政方面能应付——官僚机构堪称精简,兵也少,外加精打细算。

安史之乱后,武夫数量突破百万大关,加上户口减少、战乱频发,所以才需要在盐上面做文章了。

这两人为什么拿盐说事?莫非要动河中府的这个财源?

“蒲州盐利,本有七十万缗,这些年被大帅的关北盐所扰,已降至不足六十万,然仍不失为一大财源。朔方盐利,如果老夫所料不差,应在三十万上下吧?”

“差不多。”

“河中盐利,若全数拿来养军,可养两万衙军。大帅自然是不缺盐的。在丰州之时,老夫看到盐池大量征发役丁。宥州、盐州、灵州、丰州,盐池众多,甚至可用大河运输,盐质还好,自然看不上河中盐。然河中地方好啊,河东、河南、山南皆仰赖之。甚至部分河北州县,亦用河中盐,而不食义昌军之海盐。此一项厚利,不可全让于蒲州。”“盐利我有大用。迁移灵州军士家人,需要很多钱。”

“其实蒲州百姓的负担真的很轻。有晋绛之粮,有解县盐池,养五万军负担很大吗?非也。大帅只需抓住钱、粮两项,蒲州便只能养两万军,最多三万。另,河西县税关、蒲津关三城、风陵渡税关再握于手中,王瑶便会很难受,或许三万人都养不了。强行养了,军士不满,三天两头闹饷作乱,纯属自寻烦恼。养得少了,便不足为虑。”

这老货是谁啊?王延心中奇怪,出的都是釜底抽薪之计!

公然议论新帅王瑶,一点没放在眼里,是朔方军的人无疑了。但听他口音,似是河中府的,唉,这就有人投过去了。

他偷偷瞄了一眼,心下恍然,原来是封彦卿,他在河中府、陕州一带也是名人了,经常出席各种集会,很多人都认识。

有这种地头蛇投过去,呵呵,难怪邵树德在打盐池的主意。

封氏投过去了,裴氏还会远吗?

已有衰落之势的司马氏、柳氏、薛氏是不是也要上赶着投靠?

呃——龙门王氏,这……

王延溜到了自己的衙署内,令人意外的是,居然看到了同僚、出身柳氏的柳弥。

“柳巡官你还活着?”王延有些惊喜。

“在茅厕里躲了两天,水米未进。”柳弥一脸心有余悸的模样,道:“朔方军今日便离开都虞候司。”

“那他们去哪?”王延奇道。

“灵武郡王暂住陶建钊家中。”柳弥说道。

陶建钊全家都被乱兵杀了,已是空无一人,确实很合适。

“陶氏算是倒了血霉了。”柳弥神神秘秘地说道:“今日听朔方军士说,陶氏的府邸、田地都要发卖,所得财货供流人路途膳食、医药所需。”

“流人?哪来的流人?”

“五千户乱兵,尽皆发配河西。”柳弥只说了一句,便不再言语。

王延倒吸一口凉气,这可真是暴政了。不过刚刚过去的兵乱,铁林军据说杀了两千人,绛州军入城时也杀了千人,这五千户人家大部分失了主心骨,不然绝对要闹起来的,半途作乱是必然之事。

这边厢两人在聊,那边邵树德与封彦卿二人则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河中盐利,一年六十万缗,邵树德打算拿来做一件事,那就是人口大迁徙。

五千户乱兵家人,全部发往河西镇,这或许也是短期内最后一次往河西移民了。

之前王卞在华州干得很出色,流放高门豪族万余人去凉州,今年这厮又杀数百人,流放河西万人,以至于邵树德不得不给他下令悠着点。

河西镇接收的中原移民,还有五千汴军俘虏。如果再算上即将流放过去的五千户河中乱兵家属(假设到达六成),河西镇的编户人口将达到25万余人,其中凉州约余户、15万余口,甘州余户、10万7000余口。

凉州的户口,已经略微超过国朝盛时,可见移民及蚕食胡人丁口的力度之大。

甘州户口,更是远超国朝盛时。彼时不过二万多人,现在十万,已经十分夸张了。虽说甘州回鹘时代,甘州号称住了三十万人,但这是作为“国都”才有的人口数量,如果以普通州郡而言,十万出头差不多就接近极限了。

河西镇,不宜再接收移民,剩下的就靠自然繁衍兼且化胡为夏。再胡乱塞移民过去,或许也能生活,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一定相当大,邵树德不想这么做。

而有人往西去,还有人往东来,这事还非常棘手。

东出攻河洛两年,邵树德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洛阳离灵州太远了。

军士走过来要两个多月,回去又要同样的时间,实在不堪其扰。

而你也不能一直把军士留在中原,那样他们长期见不到家人,会不满,会愤怒。

邵树德不想测试自己军队的底线在哪里,不想看他的儿郎们会忍到什么程度才鼓噪乃至作乱,没必要,这消耗的是自己的威望。

而既然在中原待的时间不长,那攻击的持续性就会产生问题,也无法同时调用太多的兵力,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他决定分批将军士家属迁出灵州,搬到晋、绛二州。但这事很敏感,一不留神就会产生动乱,于是他决定从简单的做起。

赤水军已经完成在删丹的两年戍期,他们组建的时间短,成家立业的没那么多,与朔方的羁绊也没那么强,正好调来绛州安家。

接替防务的则是振武军,正好护送五千户河中流人前往凉州,然后开往删丹戍守。

固镇、武兴二军刚刚结束在兴凤梁的两年戍期,邵树德已令他们开往河中。

接替防务的是河源军李仁军部、积石军李一仙部,前者戍守兴元府百牢关,后者戍守兴州固镇。

离开之前,这两支军队将开往河中接受整编,即以铁林、振武二军为基干,完成对河源、积石这两支旧军的重组。

今年,注定是整顿年。

军队、户口、财政、体制,大整顿,同时抓紧时间消化河中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帅,河东传来消息,李克用于妫州大破燕、胡之兵后,趁势入居庸关,于昌平再胜,俘斩万余,目前应已进抵幽州城下。传闻李匡筹败退回幽州后,军乱被杀,军中推高思继为主,投降李克用。”刚刚遣人将封彦卿送往驿馆,邵树德便收到了军报,还是陈诚、赵光逢二人一起送来的。

“哦?义兄这运气,简直和我一样好嘛。”邵树德哈哈一笑,接过军报仔细阅览。

李匡威玩了弟媳,幽州上演“兄友弟恭”,城头变幻大王旗,但军中士气也被搞没了,人心混乱。义兄趁着这个时候打过去,这运气确实不错。

义弟邵树德这里的剧本是“引狼入室”。

王珂、王瑶兄弟把面善心黑的邵叔叔引了过来,河中多半要离王家远去了。

但还有第三个剧本:兄弟阋墙。

霍邑正在进行无聊的攻防战,李克用、邵树德二人的关系,似乎也不太和睦。

我大唐,兄弟们之间实在太乱了!

“幽州降顺,必是有条件的。”邵树德看完后说道:“燕兵善战,钱粮充足,李克用有什么实力吃下幽州?”

历史上李克用攻幽州,先在新州城外野战击败李匡筹,斩首一万余级,生俘将校三百余人。然后将这三百人绑起来,在新州城外示众,新州兵少,开城请降。

当月又攻妫州,李匡筹搜刮大军,再度前来,又败。

这两场野战,把燕军主力折腾得元气大伤,幽州城内无兵,遂降。

但就整个幽州镇来说,外镇军、驻外衙军、州兵的数量还极为庞大,山后还有附庸部落,李克用任刘仁恭为节度使,固然有老派军阀思维作怪,但也有实力不足的因素。

你人口没人家多,军队没人家多,钱粮没人家多,一口吞下幽州镇,确实也有点夸张。幽州那些大头兵,你又不能全杀了,他们是堪比魏博衙兵的桀骜存在,不如扶持个代理人,搜刮钱粮算了。

这一次,李克用依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有没有勇气一口吞下幽州?还是与幽州本地军头妥协,收个附庸便算了?

义兄弟二人,现在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邵树德已经走出了第一步,狠狠坑了一把王瑶,还打算流放五千户乱兵家人去河西,决心十分坚定。

他想看看李克用如何选择,敢一口吞下吗?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