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中取栗

周天子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中取栗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在法克看来,姬定的战略,渐渐变得有些没有章法,反正就是东打一枪,西挖一坑,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就闪。

就没有一个具体的路线。

但他并不知道,姬定的路线,没有别的,就是要制造混乱。

若是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打,那还要打野干嘛。

对于姬定而言,是越乱越好。

而宋国可是姬定计划中的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也是中原局势的突破口,不管是蜀地,还是越地,就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

那些地方只能用于猥琐发育,宋国则是一个门户。

姬定非常希望楚国与齐国在宋国展开斗争,就好似楚国与秦国在蜀地竞争。

那样的话,他才有机会火中取栗。

这其实也是他为什么选择楚国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他看来,楚国是最合适这种局部斗争的,楚国的体质就不是统一的,如果是打国战,楚国将处于劣势。

而打局部战争,楚国将处于优势。

他建议楚国将战争化整为零,其实是有利楚国的,也唯有如此,楚国才会坚持这个战略,他才能够取得成功。

由于宋国至关重要,他其实是很想前往濮阳,亲自参与宋齐的商业战,但可惜被楚威王否决,他只能让法克传信濮阳,时时刻刻盯着宋国。

而楚威王做得也没错,对于楚威王而言,国内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楚国国内不出问题,谁也难以击败楚国。

但由于楚国维持着分封制度原因,楚国是不可能不出问题的。

在姬定回来的第二日,屈易为和司马昭鱼便找上门来。

姬定主动问道:“我听大王说,好像新法又遇到一些问题?”

屈易为和司马昭鱼相视一眼。

“是...是遇到一些问题。”司马昭鱼讪讪点头。

姬定狐疑地瞅他一眼,道:“好像还不是小问题?”

司马昭鱼点了下头,道:“当周客卿的变法计划传出去之后,有一些封邑就想以此为条件跟周客卿谈判。”

“谈判?”

姬定愣了愣,十分纳闷道:“在我的变法中,好像没有这个选项,他们要谈什么?”

屈易为解释道:“周客卿的变法是要顺河流而延伸,以水域为主,而有些封邑刚好就在河道的要冲上,他们就想借此多要一些好处。”

姬定听得眉头一皱,心想,这林子大了,果真是什么鸟都有,地方上竟然要收朝廷的过路费。

司马昭鱼又道:“还有一些封邑周边并不在水域边上,故此他们拒绝接受大小法,他们更愿意不缴农税,而商税任由朝廷收取。”

姬定皱眉道:“这可不是小问题,但是大王并未跟我提及。”

屈易为讪讪道:“周客卿有所不知,这种事可大可小,若是我们能够解决,尽量先不要惊动大王。”

司马昭鱼又补充道:“如今许多贵族都是支持周客卿变法的,但如果由大王出面来处理这事,只怕会引起那些贵族的戒备之心,反而不利于变法。”

由于楚国扩张太大,又缺乏先进的政治制度,导致很难采取制度去有效控制,楚王就学习周朝的封建制度,打下来一块地,就直接分封出去。

这与秦国在蜀地情况很相似,秦国也是在极短的时日内,消灭蜀国,但是要消化这块地需要很长时日。

如今秦君也被迫招降蜀君,还是让蜀君在治理当地。

而这对于秦国而言,只是个例。

但是在楚国确实常态。

楚国就是一个个小公国组成的,而姬定变法是商业,而商业需要流通,一些君爵就认为,你的货往我家走,你不得留下一点什么吗?

如果这事上报给楚王,就会演变成王与贵族的斗争,那姬定变法能够这么顺利,就是因为王权并没有直接介入,屈易为、司马昭鱼他们都是贵族,自然也想避免此类矛盾。

姬定心里也非常清楚,但是这个口,是决不能开的,大小法,已经是做出妥协,若还能够随意更改**,那这变法就毫无意义。

他思忖半响,道:“我也不想大王为此劳神,那么大家就得讲道理,否则的话,这事就没法解决。”

屈易为、司马昭鱼点点头。

姬定又问道:“不知是哪些封邑想要以封锁河道来与我们谈判。”

司马昭鱼如实告知。

共有三个大封邑,比较嚣张,且都是在武汉与南京的中间,因为姬定目前就是要将这两个地区打造出两个工商业圈,那么这一段河道是至关重要。

姬定点点头,道:“我是这么想的,到底这河道该怎么算,全由他们做主,如果他们说河道也属于他们的领地,这也是可以的。那么货物往他们家走,给一点钱,这当然也是合情合理得。”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道:“好在我们是处于上游,那就不用担心。”

上游?屈易为听得是一头雾水,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就说我之前选择的那块地,不是经常闹水患么,故此我打算在那里修建堤坝,在少雨季节,咱们就将水给屯起来,在洪水季节,就将水给放出去。”

屈易为大惊失色,道:“那岂不将下游都给冲了。”

姬定道:“我只保我家,别人家可与我无关,这河道是我家的,我爱怎么干就怎么干。”

屈易为和司马昭鱼相视一眼。

人家只是想要一点钱,你却是要命。

真是够狠啊!

姬定瞧他们二人一眼,道:“二位也别怪我绝情,只是这事,他们确实太不讲道理,发展商业,为得可是大家,而不是某一个人,我也不是要削弱贵族的权益,他们也可以拒绝接受新法,拒绝建设码头,但他们却要趁火打劫,这将会影响大家的发展,那只能用不讲理方式去对待。”

屈易为点点头道:“周客卿言之有理,此事确实是他们做得不对,我也赞成这么做。”

姬定又道:“至于那些远离河道的封邑,就先别去管,咱们变法也得一步步来,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若不能给他们带去好处,那也不好意思让他们缴纳更多的税。”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令屈易为、司马昭鱼是无话可说。

在河道边上的封邑,肯定是收益的一方,却还以河道要挟朝廷,想要得到更多,这是很过分的行为。

强盗都没有他们这么狠。

远离河道的封邑,不愿意以**来缴纳农税,这就情有可原的,因为之前很多封邑都不常缴税,一般都是意思意思。

但是**中要求,每年必须缴纳多少税。

他们暂时得不到新法的好处,那他们为什么缴这税。

姬定在这里退一步,显然更令人信服。

我没有给你带来好处,我也不要求你们缴更多的税。

其实就经济角度来看,那些远离河道的地区,也没法缴纳太多农税,毕竟运输成本太高了。

粮食运到楚都去,可能路上就吃完了。

但也由此可见,楚国内部其实是一盘散沙,大家都是各自为政,各谋私利,反正能捞一点是一点。

楚威王为什么能够南征北战,就是因为他跟昭氏、景氏、屈氏的关系非常紧密。

姬定走得其实也是这一条线,选择跟这些大贵族合作。

屈易为认为姬定这个说法,也非常合情合理,不是针对他们贵族,他也支持姬定这么干。

与姬定商议之后,屈易为、司马昭鱼又与朝中的那些大贵族交涉,如果大家都能随意截断河道,那对大家都不利。

河道必须归国家控制。

国家不就是他们这些大贵族组成的么,等于还是控制在大家手里,只不过是公与私的区别。

这些大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商定之后,屈易为就选择几个刺头,然后下达政令,要在这些刺头所在封邑的上游修建堤坝,亦或者挖掘新得河道。

这几道政令一下,那些刺头顿时就焉了,赶紧道歉认错。

这堤坝一筑,河道一改,别说趁火打劫,可能就连地都没法种了。

关键还有传言说,如果有洪水,就往他们封邑冲。

这是要命啊!

经此一事之后,各地的贵族也明白,姬定可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仗着楚威王的信任,狐假虎威,而是真的有许多大贵族是支持他的。

这是与吴起变法最大的不同。

那么反对新法,可就得掂量掂量。

另外,姬定对于许多地方,又是采取怀柔政策,若不在发展圈内的封邑,那就先不管,他们也可以暂时不执行大小法。

就还是你情我愿。

其实在圈内的也可以拒绝,但是谁也不傻,这要拒绝的话,就是把钱往外面推啊!

而事到如今,楚威王也全然知晓,不过楚威王也没有声张,他只是单独召见姬定。

“唉...原来这里面还发生了这么多事啊!”楚威王叹道。

姬定道:“这都是在臣的预计之内,变法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麻烦的。”

楚威王问道:“可是寡人已经下令全国变法,你也不必太迁就他们。”

对于姬定默许那些人不接受大小法,他认为是自己没有给姬定足够的支持。

有些时候,还是可以动用强权的。

不能一味的迁就他们。

姬定忙道:“大王勿忧,即便那些贵族不站出来拒绝接受大小法,臣也得等两三年后,才会在他们那边推行大小法。”

“是吗?”

楚威王有些不太相信。

姬定点头道:“是的,因为臣的变法,就是先发展几个关键的区域,然后以这些区域为中心,慢慢往周边发展。

如果全国同时执行,那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国疆域广阔,臣也忙不过来,朝廷也不具备处理这么多事务的基础,这事还得一步步来。

而且在臣看来,只要完成这几个区域变法,那么就等于是完成全国变法,国力将远超秦国、齐国,而那些地方完成变法也都只是迟早的事。”

楚威王点点头,又道:“你要记住,此次变法,乃是寡人亲自决定的,事关我楚国兴衰,寡人又怎可能置身事外,所以有些问题,你无须一人承担,寡人一定会给予你支持的。”

姬定道:“大王如此支持臣,臣也绝不会令大王失望的。”

然而,楚威王对于变法的迫切,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年事已高,而是他也看到如今外部环境非常利于楚国变法。

中原各诸侯国暂时都无力掀起一场大战。

而与秦国在江州的战争,还是他们楚国先挑起的,秦国只是被迫应战,秦国暂时可不想在江州继续打下去。

就是还在可控范围内。

各诸侯国自顾不暇,尤其是宋齐之争愈演愈烈,谁还有功夫去关注楚国变法。

就连远在西方的秦国都被卷入进来。

由秦国派来驻扎濮阳的官员甘茂,刚到不久,连濮阳城都还没有逛遍,立刻就面临这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对于秦国而言,宋国中立,对秦国最为有利。

而如今宋国放出风声,如果齐国再咄咄逼人,那宋国将与楚国结盟。

这绝不是秦国想见到的。

如果宋国倒向楚国,那意味着秦国在巴蜀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甘茂先是约见齐国大夫田浑。

“贵国最近做得一些事,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难道贵国是想亲手将宋国推向楚国吗?”

这甘茂出身虽远不如田浑,但到底秦国国力强大,他不但没有在田浑面前显得多么卑微,反而盛气凌人地质问道。

到底上回秦国可是战争国,而齐国只是战败国。

田浑见这甘茂年纪不大,语气倒是够强硬的,心里也有些不爽,但他也不至于因为这事,引发与秦国的外交矛盾,只是道:“甘使是不是找错人了,可是那宋国商人先借我国援助魏国一事,想从中谋利,如今我国给予反击,再正常不过了,反倒是宋国因为商业争斗,而利用国家战略来威胁我国,真是将国事视如儿戏。

如果我国妥协,那我们齐国还有何颜面立足于中原,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因为一点小事,而利用投靠楚国来威胁我国。”

甘茂哼道:“田大夫莫我欺我无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里都清楚,我无权给你们决断是非,但是宋国若倒向楚国,贵国只会得不偿失。”

田浑语气坚决道:“若是宋国违背中立的承诺,我齐国必然出兵。”

甘茂一愣,他没有想到齐国这么狠,都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

田浑突然神色一变,又是笑道:“这样一来,你们秦国不是又能占便宜吗?”

甘茂冷冷笑道:“田大夫又能保证你们一定会两败俱伤吗?”

田浑又瞧了眼甘茂,心想,看来此人还真是不好对付啊!

齐楚打起来,秦国当然乐于见到,但问题是你们别在宋国打,谁占领宋国,秦国都非常头疼。

上回齐国差点占领中原,关键因素就是宋国,齐国得到宋国,对于各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楚国若得到宋国,那更不得了,尤其是对齐国而言,那是绝无可能接受的。

齐国如今视宋国如肉中刺,眼中钉,一定要想办法除掉公子偃。

然而,秦国目前的战略,就是要拉拢这些二流强国,以此来制衡中原各国。

两国战略显然是敌对的。

甘茂见田浑态度坚决,不惜开战,也没有太多办法,于是又约见宋国大夫宋庆。

宋庆态度也很坚决。

表示齐国就是在打压宋国,迫使宋国再度向齐国臣服,而他们这回是绝不会屈服的,如果齐国再咄咄逼人,宋国将被迫与楚国结盟。

而楚国自然是乐见其成。

屈善也接到楚威王的信函,楚国将非常乐于与宋国结盟。

屈善立刻懂了。

开始拱火。

公然指责齐国以大欺小,报复宋国,楚国将支持宋国不屈服强权。

当然,这只是嘴上支持。

实际上还得看宋国的诚意。

齐国也不甘示弱,表示这都是楚国在后面搞鬼,其目的借宋国来对付齐国,齐国绝不会忍气吞声,如果宋国违背中立承诺,齐国将采取一切措施应对。

其中当然包括战争。

齐国没慌,楚国没慌,魏国先慌了。

惠施刚刚从韩国回去,又火速赶来濮阳,想要调解宋齐纷争,但可惜如今魏国国力衰微,影响是很有限的。

......

临淄。

“真是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啊!”

邹忌乐呵呵笑道。

田婴跟着笑道:“是呀!亏我们还准备了那么多计划,结果这第一个计划,宋国就招架不住。如今宋国国内已经彻底分裂,一派主张与楚国结盟,另一派则是主张维持中立,咱们只需要再给他们添一把火,估计他们国内就乱了。”

邹忌呵呵道:“那就让大将军领兵去宋国边境巡视一番,务必要趁着宋国正式与楚国结盟之前,令国内先发生动乱,如此我们才能够让戴剔成回去继续担任国君。”

......

齐国立刻给出回应,一方面开始向宋国边界集结兵力,而同时在濮阳则是表示,决不允许宋国违背中立承诺。

楚国也不甘示弱,立刻向徐州增兵。

表示只要宋国与楚国结盟,楚国就不会坐视不理。

顿时风起云涌。

距离上一次大战才多久啊!

各国神经又绷得紧紧的,谁也不想开战,濮阳去往各国的信使,比往日要多了十倍。

虽然大家都不想打,眼看这局势又朝着难以控制方向发展。

各国也被迫开始备战。

而作为万恶之源的宋国,国内局势更加不可控。

当初宋国为何要保持中立,就是不想再打仗,而当时主张停战的一部分,如今却又要掀起一场战争。

这让许多人都不干了,他们是坚决反对与楚国结盟。

因为齐国的态度非常明确,只要你们结盟,我们必然出兵。

那么只要不结盟,那大家就还是商业竞争,好聚好散,盈亏自负。

但是另一派认为,齐国如今摆明就是要报复我们,就是不接受我们的中立,这回忍了,下回又怎么办,不能总被齐国欺负啊!

其实两派都有道理。

齐国摆明就是要整宋国。

可谁让宋国夹在楚国和齐国中间。

刚刚即位的公子偃,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如今这国内又动荡不可,他这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

在宋国子民眼里,你上任之后,发展还不如上一任。

他的威望是急剧下降。

而就在这时,宋相陈吾悄悄来到濮阳,会见甘茂。

“我们秦国也想帮助你们,但是你们也得听我们秦国的劝,此时必须要忍耐,否则的话,你们只会被齐楚瓜分。”甘茂非常郁闷地说道。

陈吾叹道:“甘大夫有所不知,其实我们君上根本就不想与齐国去争一日长短,只因被那些商人所胁迫,如此才动用国家之力,去与齐国争。”

甘茂一惊,忙问道:“此话当真?”

陈吾点头道:“千真万确。甘大夫也知道,我们君上能够即位,全凭那些大富商的支持,而他们却借此胁迫吾君。”

甘茂沉吟少许,道:“可事到如今,你们君上必须得站出来,主持大局。”

陈吾立刻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如今齐国和楚国都在干预我国事务,齐国更是希望推翻吾君,另立君主。若想要彻底解决此事,可能要动用武力,但是我们君上又怕国内一旦动乱,齐国和楚国会趁虚而入。

故此我们君上希望贵国能够给予支持,确保我们国内动荡之际,齐国和楚国不会趁机入侵我国。”

甘茂立刻明白过来,他思忖半响,道:“此事我可能无法做主,还得由我们君上决断,不过你放心,我立刻写信回国。”

陈吾道:“那可得赶紧一点,我们君上坚持不了多久。”

......

甘茂的信使在咸阳都没有耽搁一日,就立刻快马返回濮阳。

嬴驷表示只要宋国中立,秦国将确保楚国和齐国都不能入侵宋国。

得到秦国的保证后,陈吾立刻赶回商丘,向宋君戴偃汇报。

“君上,秦国方面表示,只要我们保持中立,那么秦国将会联合三晋、燕国向齐楚施压,确保他们不能趁机入侵我国。”

“很好!”

戴偃冷冷一笑,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名单递给陈吾,道:“立刻将这些人逮捕处决,他们的家业也全部充公。”

陈吾接过名单一看,顿时面色骇然,这上面的名单,许多可都是当初支持公子偃上位大贵族,小心翼翼地问道:“处决?”

戴偃道:“若不这么做,他们又岂会臣服于寡人。”

在此次斗争中,戴偃一直表现的卑微软弱,但是他一出手,可真是雷霆万钧。

他突然命令军队,直接冲入大臣、贵族的府邸,将他们以谋逆、叛国罪,就地处死,其家人也全部贬为奴仆。

一日之间。

朝中四十多名官员、大夫遭到株连,而在商丘、彭城、陶丘三大都会,一共三十六个大家族,是杀得杀,贬的贬。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