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流年不利

周天子 第一百七十二章 流年不利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这一番突如其来的大清洗,令整个浮躁、动荡的宋国陷入了沉寂之中。

之前还十分嚣张跋扈的大贵族、大富商们,此时正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甚至有好几个上了年纪的人,都活活被吓死。

因为之前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就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可也没有这么狠啊!

关键,这...这也没个由头啊!

要知道其中大部分人可是当初支持公子偃上位的大功臣。

说杀就杀!

这种突如其来,且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实在是太可怕了。

就连齐国都被整懵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是错过了哪个环节吗?

怎么会变成这样。

那齐威王也吓得一跳,赶紧出来主持大局。

你们怎么玩成这样?

田婴很是惭愧地说道:“目前根据宋国传来的种种消息,这极有可能是那公子偃早就谋划好的一场阴谋。”

齐威王沉眉问道:“阴谋?”

田婴点点头道:“从目前公子偃的举动来看,这显然是早有准备的,而我们的人也打探到,原来在这期间,公子偃一直在暗中撤掉一些将领,又笼络了部分将领,如今宋**队有七成是在公子偃的控制之中。”

邹忌紧锁眉头道:“也就是说,公子偃是利用我们齐国,消灭当初那些帮助他获得政权的功臣。”

田婴点点道:“应该是这样的,当初公子偃能够即位,全凭那些大贵族、大富商的支持,但也因此受制于他们。

然而,在此之前,那些大贵族、大富商为了与我们齐国竞争,已经损耗不少实力,而公子偃却在暗中积蓄力量,再加上他出其不意,且手段又狠,以至于宋国许多大贵族都未反应,就被他连根拔除。”

邹忌听罢,不禁闭目一叹,是懊悔不已道:“我...我怎会忽略了那公子偃的野心。”

事到如今,他已是彻底醒悟过来。

那公子偃到底是得位不正,以至于他并没有任何统治基础,完全是靠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厌战的情绪,令他上位的。

就不是依靠实力上位的。

在这种情况下,君权必然是非常衰微的,而权力都集中在那些大贵族手中,可公子偃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怎么可能甘愿当这些贵族的代言人,或者说傀儡。

而公子偃其实早就看穿齐国的阴谋,但是他认为这是他的机会。

当时那些大贵族要求以国家之力去与齐国对抗时,他表现的是很勉强,就不是那么情愿,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以为他其实是不支持的,是被那些大贵族所胁迫的。

如今公子偃便可轻易的与那些人划清界限,甚至于痛下杀手。

同时也造成一种假象,就是那些大贵族、大富商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是为了宋国。

也使得朝中分裂。

在当时不少有识之士就站出来反对。

这两派相争,他从中得利。

当时公子偃的确将国家的财政,都拿出去跟齐国拼,反正那些东西也不是控制在他手里的,他自己的财力,可是一点也没有动,并且还趁机偷偷吸取国家财政,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军政可是需要要财政支持的,这财政都拿去跟齐国火拼,他就趁机借此渗透军政,以军费不足的原因,撤换了一批将领,又暗中拉拢了一批将领,从而控制住国家军队。

这邹忌真是玩了一辈子的鹰,今儿却被鹰啄了眼。

他以为他是棋手,却没有想到他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对方才也不过三十岁,这真是奇耻大辱啊!

挫败感胜于之前那场失败。

之前那是大国之间的较量,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就纯粹被智商压制。

田婴道:“如今公子偃在国内大开杀戒,这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不少人暗中传信给我们,表示愿意迎回戴剔成。”

这真是唯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相比起公子偃而言,戴剔成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国君,毕竟戴剔成不会这么杀人啊!

宋国国内很多贵族,为求自保,就希望迎回戴剔成,重新回到齐国的怀抱。

怎么也比现在要好。

如今那些人可真是朝不保夕。

齐威王看向邹忌道:“相邦对此怎么看?”

邹忌非常坚决地说道:“此人不能留啊!”

齐威王点点头。

这个时候,是铲除公子偃的最佳机会,毕竟公子偃一下拔掉那么多贵族,国内必然是乱成一团,再加上宋国国内还很有着许多亲齐派,可里应外合。

如果等到公子偃整合完国内势力,那想要再除掉公子偃,可能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

正当这时,一人入得殿内,“启禀大王,方才田大夫传来一封急函。”

说着,便将一份密函呈上。

齐威王看罢,又看向邹忌,道:“秦国和三晋都表示只要宋国倒向楚国,他们必将对宋国出兵,但同时如果宋国继续保持中立,那么他们也将确保不准任何国家入侵宋国。”

田婴眉头一皱,道:“看来公子偃事先已经征得秦国的支持。”

这话摆明就是偏向公子偃。

你不中立,那我们都揍你,但如果你中立,我们都保护你。

这显然更有利于公子偃。

当然,这都是秦国在背后推动的,但是魏国、韩国、赵国都不愿意见到齐国吞并宋国,更不想发动战争。

确保宋国中立,符合他们各国的利益。

邹忌叹道:“秦国支持宋国,这在意料之中,但是魏国...唉,他们这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这里,他突然问道:“大王,信上可有说楚国是什么看法?”

齐威王摇摇头道:“信上只是说,自公子偃诛杀大臣、贵族一事传到濮阳之后,楚国似乎就不热衷于介入。”

邹忌皱眉沉吟片刻,道:“如今有秦国和三晋的介入,那么只要公子偃维持中立,我们就没有借口出兵宋国。不过。”

稍稍一顿,他道:“不过如今宋国人心惶惶,尤其涉及此事的一些大富商,他们一定非常害怕,我们可以协助他们逃去郑国。”

齐威王好奇道:“这是为何?”

邹忌道:“但凡逃出去的人,必然会坚决反对公子偃,而郑国就在宋国边上,且各国名士皆聚集在那里,这些名士可都反对滥滥杀无辜,公子偃杀了这么多人,且都是贵族,如果这些人天天在郑国骂公子偃,公子偃也必然受不了,要是能够引宋国去攻郑国,那么楚国、魏国必然也不会坐视不理。”

......

果不其然。

在一番军事行动之后,公子偃就站了出来,他向宋国臣民表示,这是他亲自下得命令,而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这些人不顾国家,不顾宋人,只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欲将宋国又拖入战争之中。

而他曾也劝阻过,但却无能为力,只能被迫使用这种手段。

他的这一番表态,立刻得到宋国许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因为这事还真就是那些大富商挑起的,原本也只是商业行为,但是后来他们又要求公子偃以国家之力去跟齐国竞争。

当时公子偃被胁迫样子,在这时候就浮现出来了。

令他的话更具可信度。

而如今那些商人更是过分。

又要求与楚国结盟,对抗齐国。

国内很多有识之士,本就对此感到不满。

只不过公子偃出手太狠,他们也被吓到了。

如今听到公子偃这么解释,他觉得公子偃也只是被逼到这份上。

可以理解。

基于是商人掀起这场纷争的,公子偃认为商人是自私自利的,不能给予商人太多的权力。

他又顺势宣布效仿秦制,推行法家,重农抑商。

他的这番表态,国内反对的也不少啊!

毕竟宋国是有着长久的经商传统,突然效仿秦制,重农抑商,这对于传统势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是支持的人要更多,一方面由于两派之前争斗的非常激烈,差点又令宋国陷入战争中,导致一些名士也都认为商人自私自利,对于国家危害太大,而由地主组成的新贵族,更是成为公子偃坚定的拥护者。

原本宋国的传统势力是很强大的。

但由于之前他们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郑国,以及公子偃之前又诛杀了一大批朝中权贵,令传统贵族是元气大伤。

一时间,难以再与公子偃抗衡。

公子偃十分顺利的发动变法,全国效仿秦制,建立郡县,颁布法令。

这公子偃是凭借商人上位得,而商人借着公子偃得到权力,而如今公子偃又将商人给铲除。

这权力紧紧拽在他手里。

一看这形势,大量的宋国商人选择出逃。

而他们首要的目的地自然就是郑国,其次才是齐国。

而这也为郑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外交危机。

濮阳!

各国驻濮阳官员齐聚于会议室。

而代表宋国出席的并非是宋庆,而是一个名叫戴源的老者,此人乃是公子偃的堂叔。

而那宋庆却成为此次谈判的焦点。

原因就是公子偃要召回宋庆,但是宋庆却不愿意回去,因为宋庆可是跟传统贵族一派的。

这回去不就等于送死么。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布匹,因为齐国当初将布匹都往濮阳扔,宋商收购之后,也就先屯放在郑国,并没有立刻运回郑国。

这可是一笔巨款。

公子偃就要要回这些布匹。

但是待在这的宋国商人,认为这些布匹都是属于他们的,不肯交还给公子偃。

戴源语气平淡地说道:“我只想知道,这濮阳是不是包庇各国罪犯的权力?”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顿时令殷顺且做不得声。

倒是那齐国大夫田浑道:“濮阳当然没有这个权力,但是人家宋庆只承认宋君,而非是公子偃。”

戴源瞧了眼田浑,道:“田大夫何必拿戴剔成说事,何不直接说承认齐王,宋庆是吾君派来濮阳的,而非是那戴剔成,他若不承认吾君,他为何来这里?”

说着,他目光一扫,道:“我们君上是很讲道理得,我们君上只是想知道,如果发生这种事,郑国是否有权收留这些反叛的官员。

如果各位都承认郑国有这个权力,那我们宋国也不会追究的,但如果大家不承认,那么就请郑国将人交还给我们。”

甘茂立刻道:“郑国自然没有这个权力,这人必须交回去。”

其余官员也稍稍点头。

他们内心当然是希望郑国有这个权力,但是他们嘴上都必须否认郑国拥有这个权力。

如果他们敢承认的话,那他们也就回不去了。

戴源又问道:“那关于我们宋国囤放在郑国的布匹,郑国是否有权力不交还给我们?”

各国官员面面相觑。

这种问题真的非常致命啊!

甘茂突然看向殷顺且,道:“要不这样,此事你们两国先商议一番,若能够商议出结果,那固然最好,若有争议的话,我们再商量商量。”

其余人官员纷纷点头。

殷顺且是一脸郁闷,如今这压力一下子全部压在郑国身上。

会议结束之后,田浑立刻吩咐侍从,道:“你立刻安排人将宋庆送去我国。”

“是。”

......

而那边殷顺且也赶紧回到宫中,将此事汇报给姬舒。

姬舒听得也是一个头,两个大,道:“当初可并未商议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不知你们有何建议?”

当时商议最多的是,各国官员在濮阳违法,该如何处置,但如今宋庆违反的是宋国律法,导致宋国跑来要人。

富术道:“宋庆身为宋国官员,我们理应交还给宋国,不能包庇,否则的话,这会引起各国的不满,到时谁也不会派官员来我们郑国。

关键还是在于那些布匹,那些商人来我们郑国做买卖,图得可就是一个安全,而那些布匹如今控制在宋国商人手中。

说不清这到底归谁。

根据我国律法,我们官府又没有权力,在他们未违法之前,去扣押他财物,如果我们强制将布匹交予宋国,那可能会令很多商人都离开我们濮阳。”

绁错道:“可是不交的话,宋国肯定不会罢休,以我国实力,难以与宋国抗衡。”

殷顺且道:“而且各国君主肯定是希望我们能够交还布匹。”

这个问题,可真是令郑国不知所措。

交还吧!

那身在郑国的商人肯定会非常不满。

不交吧!

各国君主都会不满。

得罪不起啊!

戴源为什么那么平静,并没有以国力咄咄逼人,就你一句话,你说不给,且大家都同意,那我也无所谓,就是吃定郑国不敢不还。

姬舒一时也不敢轻易做主,这事可大可小,处理不好,就可能会令郑国坠入深渊。

表面上郑国非常繁荣,但由于国力弱小,隐患可也不小。

姬舒思索半响,觉得这事还得让姬定来决定,于是道:“先将人交换给宋国,至于布匹的话,就说我们调查清楚之后,会给宋国一个满意的答复。”

......

而楚国之前配合宋国,闹得也是很欢腾,但是自公子偃行动之后,楚国就完全不做声了。

原因是楚国一时间也手足无措。

一直主导此事的姬定,也没有料到公子偃敢走这一步,一下子杀这么多人,宋国可不是楚国,楚国当时因吴起,杀那么多贵族,内耗非常大,但毕竟国力摆在这里,能扛得住。

但是宋国走这一步,那可就非常危险,宋国国力本就不如周边国家,如果此时齐国入侵,宋国可能就会亡国。

姬定是很期待齐国出兵,只要齐国出兵,楚国必然出兵。

但齐国若不出兵,楚国也不好出兵。

然而,秦国这时站出来,并且还说服了三晋,导致齐国也不敢出兵。

楚国就更不敢轻举妄动。

“臣以为若是不及早防范,那宋国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可怕的威胁。”姬定面色凝重地说道。

楚威王问道:“卿此话怎讲?”

姬定道:“因为那公子偃效仿秦制,而秦制的关键,可不在于重农抑商,而是在于他的军功制,军功制会促使宋国铤而走险,对外发动战争。”

楚威王神色一松,笑道:“卿不必过于担忧,即便如卿所言,寡人也不担心,毕竟那宋国国力远不如我楚国,只要我们楚国变得更加强大,何惧之有,卿说是吗?”

言下之意,你目前还是要以变法为主,这些事就别操心。

姬定心里有苦说不出,道:“大王说得是,臣也并非是害怕宋国,只不过臣以为宋国效仿秦制,我们就必须要防着宋国铤而走险。”

楚威王点点头,道:“寡人会派人盯着宋国的一举一动。”

其实他和秦国想的一样,只要宋国中立,他就能够接受,至于效仿秦制,他并不担忧,楚国如今可还在跟秦国交战。

秦爹都不怕,还会怕他宋儿吗。

他现在的重心,就盯着变法,就盯着姬定,之前姬定又想去濮阳,但又被他否决。

殊不知姬定要赶去濮阳,并非是为了楚国,而是为了他自己啊!

出得皇宫,上马车时,姬定忍不住骂得一句,“真TM流年不利啊!”

他很少直接爆粗口。

但是今年对他而言,真是诸事不顺。

蜀君被招降,已经令他很郁闷。

而宋国这盘棋,干脆直接崩盘,而他却无能为力。

他早就反应过来,公子偃是要夺权,要彻底掌控宋国。

但是他的计划,可是要分裂宋国,在宋国制造混乱。

他比邹忌还要痛苦一些。

然而,他回到家就受到姬舒的来信。

这宋国已经算是丢了,要是郑国再出问题的话,那他真就不玩了。

“是呀!我差点忽略了郑国。”

姬定紧锁眉头,心想,那公子偃效仿秦制,绝非是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可能藏有更大的野心,而郑国就在宋国边上,这真的非常危险,我这可真是作茧自缚啊!

要知道公子偃可就是他扶植上去。

结果完全失控。

他思索了半日,终于写好了回信,又让法克立刻送去濮阳。

.....

濮阳!

“魏溪见过公主。”

魏溪拱手一礼,心中却是非常好奇,他们在濮阳驻扎这么久,很少与公主打交道,今日姬舒却突然召见他。

姬舒就道:“今日请魏大夫前来,主要想与魏大夫商量一下驻军一事。”

“驻...驻军?”

魏溪惊诧道。

姬舒道:“是的,我希望由魏国、齐国、赵国派兵来帮助我国防卫他国入侵。”

魏溪道:“公主指得可是宋国?”

濮阳就跟他们四国交界,让他们三国派兵来驻扎,防得肯定就是宋国。

姬舒点点头。

魏溪道:“可是因为布匹一事?”

姬舒道:“也不仅仅是布匹,还有如今在濮阳的宋国商人,魏大夫也知道,我其实没有什么权力,许多权力都在商人手里。

而如今他们都反对我将布匹交给宋国,其中也包括你们魏国商人。”

魏溪讪讪道:“此事确实非常棘手啊!”

姬舒道:“但是我们郑国凡事都依法而论,据我所知,宋国国君确实动用了财政来购买布匹,这部分布匹,理应是属于宋国,只要他们提供充足的证据,我们就会归还,但是其余的话,我真无法从命啊!

但是我又担心宋国会因此迁怒于我国,魏大夫也知道,我国地域狭小,若不事先防备,只要宋国出兵,不出半月,我国可能就会灭亡。

即便到时各国出兵援救,那...那也为时已晚啊!”

郑国完全没有纵深,又没有兵马,宋兵冲上来可就完了呀!

魏溪纠结不语。

姬舒又道:“齐国方面肯定会愿意的,但是我也不想完全依赖齐国来保护我国。”

魏溪一怔,心道,这可不行啊!你们郑国可是我魏国的势力范围,若完全由齐国来保护,那迟早会被齐国吞并的。道:“如果我国派军队驻扎的话,这钱粮......。”

姬舒道:“我愿意出部分军粮。”

“部分?”

魏溪瞧着姬舒。

姬舒讪讪道:“魏大夫应该知道,我郑国虽然看上去富裕,但我并没有太多钱,这钱都在各国商人手中,他们是否愿意一直出这钱,我也不敢保证,关键齐国方面,愿意无偿保护我国。”

商人很现实,齐国愿意无偿,那我们为什么花钱请魏军来保护。

魏溪道:“此事我无法做主,还得奏请大王,但是在此之前,公主可不能答应齐国驻兵。”

姬舒点点头。

......

当魏惠王收到魏溪的来信,差点吐血。

我还去保护别人?

我自己都保护不了。

关键还得负担大部分军费,难道你公主就不知道我魏国现在有多穷吗。

不仅仅是魏王不答应,就连魏国大臣也觉得这很离谱。

自顾不暇,到处低声下气,只求不冲突,如今却还要派兵去郑国驻扎,防备宋国入侵,这是疯了吗!

惠施道:“大王,若是我们不答应的话,郑国只能央求齐国帮忙,齐国目前视宋国为眼中钉,他们一定会答应的,那到时郑国将沦为齐国附庸。”

这时,成陵君突然站出来,道:“这事也真是好笑,郑国那么有钱,为什么他们不自己保护自己。”

惠施瞧了眼成陵君,是好气又好笑道:“是我们不让郑国拥有太多的军队。”

成陵君反驳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们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保护郑国,即便我们三国都派兵过去,齐国也会依仗国力慢慢控制郑国,那何不让郑国拥有军队,到时还能够帮助我国。”

魏惠王觉得成陵君说得无比有道理,如今魏国国力衰微,对于郑国的影响力肯定也会减弱,齐国必然会趁势扩张自己在郑国影响力。

既然如此,何不让郑国拥有军队。

到时说不定还能够帮助他魏国一把。

妙哉!

惠施忧虑道:“可是让郑国拥有军队,这也会令我们难以控制郑国啊!”

成陵君立刻道:“郑国毕竟太小,即便拥有军队,也不可能对我国造成威胁,况且我们可以确保郑国只拥有防备宋国的军队。”

惠施思索再三,也觉得根据魏国的情况来看,是应该让郑国拥有军队保护自己,如此也能够避免齐国趁虚而入。

郑国的地理位置太关键,决不能让齐国独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