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二百零一章 捅自己一刀

周天子 第二百零一章 捅自己一刀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王宫!

前几天还卧病在床的潘郢,此时站在大殿里面,可真是神采飞扬,精神奕奕,时不时还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瞟向对面的姬定。

他身边的上官纵嘴角也露出一丝抑制不住的笑意。

然而,他们的神情令姬定身边的屈易为、司马昭鱼感到有些忐忑不安。

“令尹!”

坐在正上方的楚怀王突然开口道。

“臣在。”

“听闻前两日那魏国来的曹大夫曾去找过你?”楚怀王问道。

姬定点点头道:“是的。”

楚怀王又问道:“不知他找你是为何事?”

姬定道:“回大王的话,都是一些私事。”

“是吗?”

楚怀王神色微微一变。

姬定点头道:“是的,大王为何这么问?”

这时,潘郢突然言道:“令尹,要不要将那曹孚请上来,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只谈了私事。”

姬定点头道:“可以啊!”

楚怀王稍显怀疑地瞧了眼潘郢。

潘郢当即道:“我且问你,你当时可有与曹孚谈及贩盐至秦国一事?”

姬定点头道:“有的。”

潘郢又问道:“你是不是为魏国出策,如何让秦国再向魏国买盐。”

姬定点点头道:“确有其事。”

屈易为、司马昭鱼闻言,不禁大惊失色。

巴中盐利可与他们家族息息相关,姬定这么做,无异于背叛啊!

潘郢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又向楚怀王道:“大王,臣没有骗你,这可是他亲口承认的。”

楚怀王微微皱眉,问道:“令尹,这是私事吗?”

姬定道:“回大王的话,这原本是公事,但是上回议论此事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是私事,故此臣才将此事归于私事。”

楚怀王一时哑口无言。

上回就魏国抱怨楚国贩盐至秦国一事,楚国内部曾有过争论,但是争论的结果就是,这是私人买卖,与朝廷无关,不予理会。

但这显然是一个借口。

巴中贩盐到秦国,都是贵族,甚至包括许多大将军,朝廷也都因此得利,这怎么可能私事。

但楚怀王已经下了定论,这就是私事,现在倒也不好收回来。

上官纵道:“私事也好,公事也罢,你身为我们楚国令尹,竟然帮着魏国来对付我国,你这显然是通敌叛国。”

姬定反驳道:“首先,魏国是我们盟友,可不是敌人。其次,我虽是楚国令尹,但同时也是魏国客卿。”

楚怀王听罢,眼中闪过一抹不爽。

上官纵瞧在眼里,道:“大王,我早就怀疑令尹乃是魏国派来我国的奸细,他做得所有的事,可都有利于魏国。”

楚怀王没有做声,显然是在等姬定的解释。

姬定笑道:“上官大夫未免太瞧不起人了。”

楚怀王问道:“令尹此话怎讲?”

姬定笑道:“大王,其实上官大夫说得也没错,臣做得很多事,都是有利于魏国的,这臣并不否认,但是更有利于楚国。”

楚怀王是若有所思。

“至于说魏国派臣来楚国当内奸。”

姬定微微一笑,突然向楚怀王问道:“敢问大王,大王可愿派臣前往秦国做内奸?”

楚怀王稍一沉吟,道:“令尹乃我楚国之栋梁,又肩负重任,寡人自是不舍得派令尹前往秦国做内应。”

“大王圣明。”

姬定道:“那魏王虽不如大王,但也不至于傻到,派臣这种人才来楚国做内奸,臣留在魏国对于魏国的帮助,要远远大于留在楚国对于魏国的帮助。”

“那可不见得。”

潘郢哼道:“当时魏国四面树敌,若非我楚国相助,魏国只怕早已被秦国吞并。”

姬定笑道:“潘大夫果真是年纪大了,容易忘事,当时魏国的情况的确是不容乐观,但是楚国也不容乐观,最终是两国携手才扭转当时的困境,时至今日,我的合纵战略是非常成功的。”

楚怀王稍稍点头。

当初楚威王被张仪骗惨了,是姬定帮助楚国扭转了局面。

潘郢赶紧道:“你休要在此混淆视听,不错,你的确是魏国客卿,但更是我楚国令尹,关于贩盐一事,事关两国利益,你却毫不犹豫地站在魏国那边。而且,之前每当我国与魏国发生矛盾时,你都是更偏向魏国。

如当初我国同时与秦国与宋国作战时,不少人建议魏国出兵,帮助我国分担,也是你制止了。”

姬定道:“但是最终结果就是我们赢了。”

潘郢道:“但是魏国也赢了,你倒是说说,为何当我国与魏国发生矛盾时,你始终偏向魏国。”

楚怀王也望着姬定。

贩盐这事到底能够影响到楚国多少,其实也就皮毛,但是当两国有共同的诉求时,姬定好像每回都比较偏向魏国。

楚威王在世之时,就有不少人抱怨这一点。

姬定道:“敢问潘大夫,当你与你的孙儿都想吃鸡腿时,且鸡腿只有一个,你会与他争吗?”

潘郢笑道:“依令尹的意思,那魏国是我们楚国孙子?”

姬定道:“这只是一个比喻,我想要说的是,我们楚国远比魏国强大,这点盐利对于我楚国而言,可算不得什么,但是魏国而言却非常重要。”

说到这里,他又向楚怀王道:“大王,这事当时臣就建议与魏国好好商量一番,可见臣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当时那种做法。

因为河东地区对于我们楚国而言,是至关重要,而与魏国的盟友关系,更是我国的首要的外交关系。

正是因为有魏国挡住秦国,才能够在之前的几次战事,屡屡得胜......。”

“老夫真是听够了令尹的这番言论。”上官纵打断了姬定的话,道:“不错,与魏国结盟,的确有利于我国,但是更有利于魏国,按理来说,魏国更需要我国,为什么每回都得是我们退让,而不是魏国。”

姬定笑道:“但是魏国还可以选择给秦国当小弟,而我们楚国是不可能给人当小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给予魏国好处。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各位信不信,如果魏国此时选择与秦国结盟,秦国立刻就会封锁武关,不会让我们楚国的一粒盐流入秦国。

我们楚国可是要争霸天下,这目光要看得更加长远,为了这一点点盐利,去与我们最为重要的盟友闹翻,这真的值得吗?”

“行了!”

楚怀王制止还打算继续争论的潘郢,又向姬定道:“令尹虽然考虑的很周详,但是寡人希望下回遇到这种情况,令尹还是要先与寡人商量一番。”

姬定点头道:“是。”

楚怀王走后,潘郢冷冷瞧了姬定一眼,便与上官纵拂袖而去。

他们都走了,屈易为才开口道:“令尹,你这事做的可真是糊涂啊!”

姬定道:“我一点也不糊涂,而且我也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无非就是想说,这盐利涉及到许多贵族的利益,我这么做,会引起他们的不开心。”

司马昭鱼问道:“既然令尹知道,为何还要这么做。”

姬定道:“因为我不希望贵族与秦国的关系太好,这秦国和齐国始终是我们楚国最大的敌人,而且目前我们在江州还在与秦军对峙。”

屈易为道:“话虽如此,你令尹也理应与我们商量。”

姬定道:“我当时想与你们商量,但是你们根本就不给我机会。不过你们也大可放心,将盐运回国内来,照样有得赚。”

......

刚回到家,在门前守候的法克,立刻迎上前来,“先生,曹大夫在屋里等了你多时了。”

姬定笑道:“这就叫做猫哭耗子假慈悲。”

入得大堂,曹孚立刻起身,一脸自责道:“哎呦!楚相,真是对不住,我当时喝多了,一不小心,就说出去了,连累了楚相,真是该死,该死啊!”

姬定笑道:“没事!我也没有打算隐瞒。”

“没...没事?”曹孚差点咬着舌头。

姬定问道:“难道曹大夫希望有事?”

“没有!没有!”

曹孚连连摇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我就怕连累了令尹。”

“之前我就说过,我身为魏国客卿,此乃我分内之事,这又不是什么肮脏的勾当,还不能对人说。”

这还不算?

曹孚都有些怀疑人生了。

姬定轻松地笑道:“曹大夫回去之后,告诉大王,楚国非常看重与魏国的关系,还请大王放心。”

“哦,是,我会如实转告大王的。”

曹孚直点头。

又坐得片刻,曹孚便告辞了,出得大堂,他便小声嘀咕一句,“这楚王未免也太大度了。”

姬定看着曹孚落寞的背影,不禁笑道:“这魏国也真是没人才,竟然派这么一个人来。”

法克却道:“可若是真派一个精明的人来,又岂会轻易将这消息透露出去。”

姬定偏头看向法克,笑道:“这回算你机灵。”

法克嘿嘿一笑,又道:“不过先生,您这么对付自己,万一到时跑不掉怎么办?”

姬定道:“现在还不至于考虑跑路的事,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楚王最多也就是稍稍怀疑我。

但是潘郢他们肯定收集这方面的证据来对付我,那么如此一来,这主动权就落在我手中,我可以制造证据给他们,也可以不给他们。只不过如今这楚国还不够繁荣,火候还差了一点。”

说到这里,他眯了眯眼,突然问道:“目前那些封闭的县城是什么情况?”

法克道:“目前他们那边才刚刚采取封闭政策,我们所得知的消息并不多,不过有一个现象,可也非常有趣,在未封闭时,出逃的人并不多,但是封闭之后,反而有更多的人想要出逃。”

“这不是有趣,而是合情合理。”姬定笑道:“越多人想走,那么他们就更会采取极限的手段来制止他们,这矛盾只会越发激化,让我们的人帮他们出逃,以此来渗透这些县城。”

法克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他设计的。

只不过他设计的比较复杂而已,他是先让人将给张仪献策,利用盐利来离间楚魏关系,让身处中间的他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而目的就是要引起楚怀王的猜忌,以及给予对手一个攻击他的理由。

显然,他的这个计划非常成功。

......

“真是岂有此理,姬定摆明就是魏国派来我国的内奸,大王竟然就这么放过他了,真是气死我了。”

回到家里的潘郢,气得吹胡子瞪眼。

一直在此等候的钟骏却道:“潘兄,勿要生气,说到底周济到底是魏国的客卿,此乃公开的,大王也是知晓的,故此他这么做,也的确是无可厚非,谈不上通敌叛国。”

潘郢道:“原本还以为可以借此事干掉周济,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捞着,真是瞎忙活一场。”

钟骏笑道:“那也不至于。”

潘郢问道:“此话怎讲?”

钟骏道:“这盐利与昭氏、屈氏都息息相关,周济这么做,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另外,这事也给予我们启发,要对付周济,不见得要跟他们争什么变法,这咱们是争不赢的。”

潘郢好奇道:“那争什么?”

钟骏道:“这周济一直以来,都坚持与魏国结盟,对付秦国,如果我们建议与秦国结盟对付魏国,并且征得大王的同意,那么周济在我国的地位必然大不如前,在此基础上,咱们再对付他,可就要容易的多啊!”

潘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可是张仪上回欺瞒先王,咱们楚国上下可都不太信任张仪,想要与秦国修好,可不是容易的事。”

钟骏道:“那是先王,可非当今大王,如今与魏国结盟,事事都得迁就魏国,但如果与秦国结盟,更有利于我们的楚国的话,那么大王极有可能与秦国结盟。”

潘郢道:“可是秦国也非善类,与秦国结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钟骏立刻道:“潘兄难道忘记,之前我就建议与秦相张仪联合,那张仪比谁都要恨周济,如果与我们合作,能够铲除周济,张仪绝对愿意。”

......

昭府。

“当真?”

昭鸣惊诧地看着屈易为。

屈易为点头道:“令尹当场承认,这不会有错的。”

昭鸣皱眉道:“岂有此理。”

昭氏可是巴中最大的盐商,这关乎到昭氏的切身利益,这令昭鸣很是受不了,关键令尹还真是厉害,这一策还真有可能迫使秦国转而向魏国买盐。

景秀道:“要真说起来,在很多与魏国的问题上,周济还真是不遗余力的帮魏国说话。”

昭鸣闻言,又看向屈易为和司马昭鱼道:“你们以为呢?”

二人相视一眼,皆是摇头。

“这我们也不敢确定。”屈易为道。

从始至终,姬定是一心维护魏国,虽然每一次他都能够讲出道理来,但这肯定引起大家得猜忌。

正当这时,下人突然来到门前,“启禀主人,令尹求见。”

昭鸣皱了下眉头,又向屈易为和司马昭鱼道:“你们先去后面坐一下。”

“是。”

等到屈易为、司马昭鱼入得后堂后,昭鸣才道道:“请令尹进来吧。”

过得一会儿,姬定来到大堂,他拱手一礼,又左右看了看,问道:“左尹和右尹不在吗?”

昭鸣反问问道:“他们应该在吗?”

姬定道:“我之前委托他们传话给二位,但又怕他们有事耽搁,故而我亲自前来,看来我是来对了,他们果真是有事耽搁了。”

“是吗?”

昭鸣问道:“不知令尹有何吩咐?”

“吩咐倒是不敢当。”

姬定道:“相信二位我也听说,我向魏王献策,令秦国继续从魏国购盐。”

昭鸣笑道:“这事我们已经听说,不过我们也能够理解,毕竟令尹乃是魏国客卿。”

姬定笑道:“老先生真的能够理解?据我所知,昭微可一直在巴中掌管盐泉,若无法向秦国贩盐,昭氏损失不小啊!”

昭鸣笑道:“令尹说得是,可谁让令尹还是魏国客卿,咱们也没有办法。”

姬定突然神情一变,正色道:“一直以来,大司马都非常支持我,若非当时大司马愿意聘请我去他的封地变法,新法也难以在楚国展开。

我周济是一个懂得感恩图报之人,纵使魏王对于我也有知遇之恩,但我也不会做出对不起大司马的事。”

昭鸣好奇道:“这老夫就有些不太明白。”

姬定道:“不错,魏国的确会因此收益,但是昭氏也会身后其益,真正损失的是潘郢等人。”

昭鸣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姬定笑道:“因为我们楚国吃盐的人变多了。”

昭鸣摇摇头道:“老夫还是不明白。”

姬定道:“就以船坞为例,以前船坞里面许多工匠,他们都吃不上盐,可如今他们人人都吃得上盐,换而言之,即便我们楚国一个人都没有多,但是对盐的需求却增多了。”

景秀道:“话虽如此,但是从巴中贩盐到这里来,运输成本也很高啊!”

姬定笑道:“首先,这成本不全由我们来承担;其次,船来船往,可都离不开吃喝拉撒,沿途各县,将深受其益,然而,许多州县都已经封闭,将会集中在各位的地盘上。

最后,我当初提出的政策,是以粮食换盐,如果贩盐至秦国,那么运送过去的粮食将会减少,各位会损失更多的利润。”

景秀与昭鸣相视一眼,觉得姬定说得也颇有道理!

首先国内需求增长,盐价上涨一点点,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样就可以分摊一点运费。

另外,船来船往,可都是需要消费的。

最后,敌对派如今都是封闭政策,他们可以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甚至于抢夺敌对派在巴中的盐利。

姬定瞧他们二人一眼,笑道:“当然,这嘴上说谁都会,但是我希望二位先不要妄下定论,待秦国关闭武关,我今日所说的一切,将会一一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