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二百零六章 大厦将倾

周天子 第二百零六章 大厦将倾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以往姬定来到濮阳,都是舍不得离开,如果在条件允许下,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拖延,但是这回可是不同,他并未在濮阳逗留太多时日。

他在与各国相邦一一会面之后,便立刻打道回府。

对此他是真的已经尽力了,但是结果依旧是很不理想的。

这还真不是口才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各国都不愿见到楚国比现在还要更加强大,因为这两年楚国实在是太过繁荣,不仅在经济方面开始影响着中原地区,甚至就连文化方面都已经开始渗透中原。

比如说椅子,腰带,新式的裤子,等等。

各诸侯是切身体会到楚国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张。

而楚国之前可是被视为蛮子,导致这一切都变得非常刺眼,如果是齐国的话,可能大家还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因为齐国一直都在经济、文化方面影响着中原地区。

而楚国一直都是被影响的。

故此大家都对此非常警惕。

而楚国企图吞并越国的这个事件,对于大家都没有好处,毕竟如今的越国威胁不到中原任何一个国家,只能威胁楚国。

那人家凭什么支持楚国。

而其中最有可能支持楚国,就是魏国,毕竟双方是同盟关系,但是张仪、邹忌巧妙的利用魏国想要团结三晋的心理,迫使魏国没有出声支持楚国。

但是魏国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是选择沉默。

真是一个沉默的盟友啊!

可韩国和赵国都出声支持。

如果楚国出兵越国的话,他们都将会出兵干预。

.....

等到姬定回到楚都时,已经是寒冬时节。

大殿上与外面的天气也差不多,是一片肃杀的氛围。

“令尹此行有何收获?”坐在正上方的楚怀王是面无表情地问道。

左边的昭阳、屈易为、司马昭鱼是略显担忧地看着姬定,而右边的潘郢、上官纵等人则是眸藏冷笑。

显然,他们已经知晓姬定此行的结果。

姬定却是自信地笑道:“回禀大王,臣此行收获颇多。”

楚怀王当即一愣,睁大眼睛地问道:“收获颇多?”

“是的。”

姬定点了下头,道:“臣原本还想努力争取各国的支持,但是当臣知晓秦国和齐国的诡计后,就觉得没有必要浪费唇舌,于是早早回来。”

楚怀王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回答道:“大王应该知晓,臣一直以来的战略,就是合纵,而齐国和秦国此番是铁了心要阻止我们出兵越国,臣也没有过多与他们交涉,那么关键就在于三晋。”

楚怀王问道:“令尹已经争取到三晋的支持?”

这不对呀!

他收到的消息可不是这样的。

姬定摇摇头道:“臣并没有争取到三晋的支持。”

楚怀王神色一变,稍显不悦道:“那为何令尹说收获颇多?”

姬定道:“因为三晋之中,韩国是支持秦国的,而魏国是支持我们的,关键就在于赵国的态度,但是秦国和齐国为了争取赵国,不惜支持赵国吞并中山国,这是我们楚国无法给予的,故此赵国选择站在他们那边。”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是笑道:“但臣以为此绝非长久之计,一旦赵国吞并中山国后,这情况就会有所改变,拥有中山国的赵国,将会威胁到齐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么赵国自然希望能够削弱齐国。

故此我们此时一定要忍,忍到赵国吞并中山国之后,臣有十分的把握,能够说服赵国支持我们楚国。”

昭阳、屈易为、司马昭鱼皆是稍稍点头。

这个不难理解。

赵国吞并中山国,直接就能够威胁到燕国和齐国,而失去中山国的齐国,自然也难有更多的筹码去换得赵国的支持。

“令尹果真是口才了得。”

潘郢抚须笑道:“这无功而返都能说成收获颇多,难怪令尹每次出门,都是凯旋而归,郢钦佩之余,又是自愧不如啊!”

说话时,他装模作样地拱拱手,但随后又道:“不过我对于令尹的这番话,倒是有所怀疑,此番令尹就连与我们有着盟友关系的魏国都未有说服,又凭什么保证以后能够说服赵国?”

姬定道:“我与惠相见过一面,魏国方面表示只要我们能够说服赵国,那么魏国必将为支持我们。”

上官纵呵呵道:“原来我们与魏国的盟友关系,中间还有一个赵国,这我还真是第一回知晓。”

“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我就问令尹一句。”

潘郢直接打断姬定的话,问道:“如果赵国不支持我国,魏国是否还会支持我国?”

姬定道:“这外事又岂能.......!”

“寡人亦想知道这个答案。”这回打断姬定的乃是楚怀王。

姬定立刻道:“大王......。”

楚怀王又再问道:“如果赵国不支持,魏国会不会支持寡人?”

姬定沉默少许,道:“魏国虽未有表态支持我国,但也没有表态反对我国。”

楚怀王当即勃然大怒,道:“那便是不支持,当初我楚国支持魏国的时候,可有考虑到齐国、赵国、韩国和秦国的感受。并没有。为什么魏国却要先考虑到赵国和韩国。

既然魏国此番没有支持寡人,那寡人也就不稀罕这个盟友,寡人决定要断绝与魏国的盟约。”

姬定立刻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

楚怀王一听姬定反对,当即是怒不可遏,道:“寡人可还没有说你,记得你临去时,寡人可是再三嘱咐你,是否出兵越国,这个可以另说。

但是务必要魏国一个态度,如今魏国已经表态,而你却还在为魏国说话,你可是我楚国令尹,但你却处处为魏国着想,你到底是心向哪边的?如今寡人对此也有所疑惑。”

姬定是据理以争道:“大王怎能质疑臣的忠心,关于为什么要容忍魏国,臣已经解释过无数回,以如此小的代价,换取一个诸侯国不倒向齐国或者秦国,这就已经是我们楚国的胜利,大王如此鼠目寸光,将来又怎能争霸天下。”

“岂有此理。”

楚怀王当即勃然大怒,拍桌而起,指着姬定道:“你一个外臣竟敢骂寡人鼠目寸光,当真寡人不敢杀你么。”

姬定毫无畏惧道:“这忠言逆耳,若是大王不信任臣,那就不如将臣给杀了。”

“你...!”

“大王还请息怒。”

昭阳突然站出来,道:“令尹虽然在处理与魏国的关系上,有所令人不解,但是令尹也并未做出任何损害我国利益的事,且帮助我国变法,使得我国国力增长,这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潘郢冷笑道:“令尹是否没有背叛我楚国,这谁都不知道,但是令尹确实帮助大司马赚得不少钱,这倒是有目共睹的。”

昭阳回首冷冷看向潘郢,“潘大夫有话不妨直说,何必在此拐弯抹角。”

潘郢对昭阳还是有着几分惧意的,毕竟昭阳手握楚**政大权,且背后还有楚国第一大家族昭氏的支持,也未敢再多言。

楚怀王瞧了眼昭阳,神色稍稍缓和几分,道:“不管令尹是不是为楚国着想,但如此盟友,不要也罢,寡人已经决定断绝与魏国的盟友关系。”

姬定道:“大王一定会为此后悔的。”

楚怀王眼中闪过一抹怒气,道:“是吗?令尹可莫要太自以为是,好似楚国就离不开令尹,寡人倒想瞧瞧,没有了魏国这个毫无用处的盟友,我楚国是不是就不行了。令尹最近几年为楚国东奔西跑,也够累的,就先在家休养一段时日,变法之事暂时先交由左右尹处理。”

言罢,他便起身离去。

其实一直以来,楚怀王是比较信任姬定的,但是也架不住小人的谗言,在这期间,潘郢他们经常在他面前,直言断定姬定绝不会强迫魏国表态的。

楚怀王还与他们争执过,如今是狠狠被姬定打脸。

这已经令楚怀王非常不爽,同时也引发了楚怀王对于姬定的怀疑。

关键还是此事对于他的打击可是不小。

作为盟友,楚国是处处支持魏国,但在关键时候,却得不到魏国的支持,将心比心,这谁受得了啊!

而且,这可关乎他的颜面,以及楚国的国家利益。

楚国是难以容忍越国统一复兴的。

但也不是说楚怀王立刻就要出兵,目前越地的局势,还是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不能说秦国和齐国不准他出兵。

这对于刚刚即位的楚怀王而言,可真是当头一棒。

如果魏国给予楚国支持的话,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然而,在魏国没有给予楚国支持的前提下,姬定竟然还帮着魏国说话,这令楚怀王脑中不断响起潘郢他们的谗言。

确实。

姬定显然更维护魏国的利益,而非是楚国。

待潘郢他们走后,昭阳立刻向姬定道:“令尹怎能如此讽刺大王?”

姬定气急不过道:“我也不想呀,但是大王老是以做买卖的思想来看待国家外事,一钱就得价值一钱的大米,可此非大国国君所为,我可不是来帮大王赚钱的,我是来帮大王争夺天下得。”

昭阳微微皱眉,倒也没有继续跟姬定争辩。

一旁的屈易为突然道:“令尹,这回我也不站在你这一边,在出行前,我就曾提醒过你,大王要的是魏国的一个态度,但是魏国连一个态度都不愿意给,凭什么让我们楚国继续相信魏国。”

姬定翻着白眼道:“我到底要说多少遍,你们才能够明白,我们要得可不是魏国的态度,这没有什么用,当今诸侯谁又说话算话,我们要得是魏国不能倒向秦国,这才是关键,只要魏国不倒向秦国,那就足以,吃这么一点亏算得了什么。”

屈易为道:“韩国为何支持秦国,不就是因为当初秦国给予韩国不少援助么。而我们给予魏国的援助远比秦国给予韩国的要多得多,如今韩国愿意表态支持秦国,而魏国却不愿意表态,这又算得了什么盟友。”

姬定道:“这我已经解释过,魏国之前一直帮着我们楚国说话,但关键在于赵国,如果赵国和韩国都支持秦国,身在中间魏国,所能做的极其有限,魏国不可能与韩国和赵国闹翻的,因为那么样一来,魏国就必须完全依仗我们楚国,这对于魏国不利,而且,这对于我们不利,我们要的是合纵,而不是与魏国楚魏同盟。”

说到这里,他挥挥手,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如果我们楚国要争霸天下,就必须削弱秦国和齐国这两个威胁最大的对手,如果大王真的与魏国断绝盟友关系,而选择秦国的话,大王一定会后悔得,而楚国也必将会付出代价。如今大王已经不再信任我,三位若还惦记着先王恩情,就一定要阻止大王这么做。”

屈易为道:“即便令尹说得有理,但也是令尹将此事给搞砸的,大王是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越国统一,那么唯有破坏秦齐联盟,我们才有机会出兵越地,阻止越地统一。”

姬定都懒得跟他争,又看向昭阳。

昭阳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姬定叹了口气,道:“我先回去休息了。”

言罢,他便落寞地离开了。

可要真说起来,这还真怪不得楚怀王,因为不止是他,楚国上下很多人都对楚魏同盟抱有怨言,认为楚国付出太多,而魏国什么都没有付出。

是不对等的。

只不过姬定屡屡能够令楚国也受益,那自然也没有人说什么。

但是这一回,魏国令楚国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姬定也没有阻止得了,故此不仅仅是潘郢等人,就连屈易为他们都认为魏国太不厚道,没有必要继续维系这段关系。

昭阳虽然对此抱有疑虑,他可是一直记着被张仪欺骗的事,但是他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去阻止楚怀王放弃与魏国结盟。

而楚怀王让姬定休假,其实就是暂时收回他的权力。

可见他还是舍不得杀掉姬定,另外,他也是非常支持姬定的新法,只是外交方面,楚怀王可是不认同姬定坚持合纵的思想。

合纵可以,但不能固守不变,

姬定的失势,并没有令新法戈然而止,但是楚怀王还是放弃姬定所坚持的合纵,转而连横,他对魏国非常不爽,甚至都想报复魏国,他是立刻派潘郢出使咸阳,表示愿意与秦国巴蜀划线而治,但秦国必须支持楚国出兵越国。

同时派人传信给屈善,断绝与魏国的联盟。

然而,潘郢他们的最终目的,可不是要与秦国联盟,而是要打倒姬定,废除新法,但如果此番外交成功的话,那就足以证明姬定之前说得都是谎言,只是魏国派来的内奸。

潘郢怕迟则生变,是冒着寒风赶往咸阳。

而回到咸阳不久的张仪,也是虚席以待。

相比起扭扭捏捏的魏国,这秦国可就要爽快多了,毕竟秦国的外交,这完全可以自主的,不需要看谁的脸色。

潘郢与张仪谈得是非常愉快,不但商定江州归楚国,且以此为界限,秦楚瓜分巴蜀,同时张仪承诺越国将归楚国所有。

顺便他们还将魏国的未来也给商定了。

河东地区属秦国势力范围,大梁这一边,就属于楚国势力范围,并且秦国还将会支持楚国对付齐国。

同时间,魏国方面也接收到楚国的告知,楚魏同盟将成为过去式。

也许真的是习惯了楚国的大度和容忍,故此楚国突然跑来要求废除楚魏同盟,使得魏国上下极为震惊。

宛如回到了数年前,四面树敌的状况。

“是我害了周济啊!”当惠施得知姬定失势之后,不免深深地自责道。

不得不说,他们确实过于贪婪。

在很多问题,他们都处理得不太妥。

但其实他们都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这都是姬定一直以来有意安排的,是姬定从不让魏国付出什么,真是体贴入微。

你都不要求,那我为什么要付出。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直到此时,才幡然醒悟,在许多问题上,确实处理的不太好。

公孙衍道:“事已至此,惠相应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

惠施问道:“不知犀首有何看法?”

公孙衍道:“我怀疑这可能是秦国的阴谋,目的就是要破坏我们与楚国的关系,如今他们已经得逞,迟早秦国会对河东地区出兵,我们要先做好打算。

首先,我们必须要巩固三晋同盟,以此来抗衡秦国、齐国和楚国,其次,我们也要拉拢齐国,因为对于我们而言,与秦国有着难以缓解的矛盾,因为秦国必将会夺河东地区。”

公孙衍在秦国当过官,知道嬴驷的野心,河东地区对于秦国而言,可真是如鲠在喉,不拿下河东,秦国始终难以去争夺天下。

惠施稍稍点头,道:“如今看来,还是赵侯深谋远虑,如今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赵侯一直以来都是追求自强,别多逼逼,挥起大棒。

只要实力够强大,一切外交都将会变得顺利。

反之,举步维艰。

......

楚国的战略改变,也使得各国外交随之发生变化。

这个冬天有点冷啊!

......

春暖花开时,潘郢终于从秦国回到楚国,并且将谈判的结果告知楚怀王。

楚怀王大喜,当即下达军令,命昭阳统兵进入越地。

既然巴蜀那边已经与秦军谈妥,自然就不需要昭阳在那边坐镇,楚怀王也打算将战略重心从西线转移到东线,将对手锁定在齐国。

就事论事,这并非是昏招,而是楚国一贯的战略方针,就是就尽量避免自己两线作战,拉一打一,而姬定合纵战略,必然是要两线作战。

只不过姬定采取的策略不同,他是要分割战场,化整为零,利用小规模的冲突去消耗秦国或者齐国,这种战略见效慢,但同时代价小。

但这并不符合楚怀王的雄心壮志,他认为拿下江州,已经没有必要跟秦国继续在巴蜀耗着,反之也见不到好。

他就没有想到,其实秦国现在非常难受。

商定之后,楚怀王单独留下屈易为。

“最近卿可有去令尹府上?”楚怀王问道。

屈易为道:“前几日去过一回。”

楚怀王问道:“令尹可有反省?”

屈易为稍稍迟疑了下,道:“臣与令尹只是谈及新法一事,其它的倒是没有多谈。”

楚怀王微微皱眉,道:“卿若有空闲,再去一趟令尹府,将此次谈判的结果告知令尹,且看他如何说。”

屈易为点头道:“臣遵命。”

楚怀王又道:“记住,可别说是寡人让你去的。”

“是!”

......

周府。

花园内,百花含苞待放,觅食蜜蜂是焦急难耐,雀儿立在树枝上放声高歌。

只见一对俊男美女正在花丛间漫步。

“我就说妇公他们的多虑,只要辛勤耕种,还是能够开花结果的。”姬定一手揽着荆夫人地腰肢,瞄着那微微隆的地肚子,笑吟吟道。

“什么辛勤耕种,胡说八道。”

荆夫人满面羞红,娇媚地白了姬定一眼,旋即又道:“也真是难为你天天陪在我身边。”

姬定呵呵道:“夫人可真是凡尔赛。”

“凡尔赛?”

“呃...我的意思是,难道夫人不知道,成天陪在夫人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是吗?”

荆夫人问道:“外面那些事,夫君当真放心得下?”

姬定摇摇头道:“放心不下也没有办法。另外,夫人可有听过一句话?”

荆夫人问道:“什么话?”

“只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姬定笑道:“从始至终,我都在告诉大王,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我始终无法用事实证明,什么是错误的道路,毕竟没有发生过,只有发生过后,大王才能够清醒过来,故此这对于我而言,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荆夫人稍稍点头道:“夫君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可是......!”

说到这里,她眉宇间透着一丝担忧。

她非常清楚政治的残酷性,对方又会不会让姬定等到那一日。

姬定似乎看出荆夫人的担忧,笑道:“夫人无须担忧,我想证明我是对的,大王也想证明我是错的,在没有出结果之前,大王是不会轻易动我的。”

荆夫人稍一沉吟,道:“若是这样就更加危险,如果夫君你是对的,也许大王不会想让夫君见到他的失败。”

姬定稍稍皱了下眉头,道:“夫人说得不错,还真得防着一些,毕竟世上最难估计的就是人性。”

这时,小莺突然走了过来,道:“先生,屈大夫求见。”

荆夫人叮嘱道:“夫君,可得好生说话,莫要太过强势,大王如今也还很年轻,血气方刚,该退让时,还是应该退让。”

姬定笑道:“我究竟是休了几世的福,能够遇见夫人这位贤妻。夫人放心,我会收敛一点的。”

不得不说,荆夫人的建议,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楚怀王不是老辣的楚威王,如果是楚威王,不管他信任姬定与否,都不会在大殿上与姬定争论。

故此当屈易为将此次谈判的结果告知姬定后,姬定只是微微一笑,道:“这是大王让你来告诉我的吧。”

“当然不是。”屈易为忙道。

姬定倒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道:“屈大夫,你与我共事这么久,也知道我的性子,我不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

事关国家大事,我也从不争强好胜,我不是非得要证明我是对的,我只是在为楚国着想,如果这样做真的有利于我们楚国,那我也会为大王开心的。”

屈易为听罢,心里稍稍松了口气,道:“其实大王也只是怪你总是维护魏国,并非是真的记恨于你,大王如今可还坚持你的新法,你若诚恳地向大王道歉,兴许大王会原谅你的。”

姬定故作犹豫,过得好一会儿,才道:“潘大夫刚刚立下大功,我现在回去,只怕他们会处处刁难我,讽刺我,还是等些时候再说吧。新法方面有你们在,我也放心。”

屈易为稍稍点头道:“如此也好。”

屈易为走后不久,法克就回来了。

“先生所料得一点没错,秦国果真是在继续加大购买楚国的货物。”

“呵呵!”

姬定笑得两声,道:“张仪可不是屈易为他们能比的,对于秦国而言,威胁最大的是楚国和齐国,在没有削弱这两国的同时,就举兵攻伐三晋,非明智之举,如今有这么大好的一个机会放在张仪面前,张仪岂会愿意放过。”

法克道:“那先生,我们是不是得先做些准备?”

姬定反问道:“做什么准备?”

法克急道:“当然是准备大事啊!”

姬定笑道:“还不到时候。”

.....

而那边屈易为从周府出去之后,便可去到王宫向楚怀王复命。

“他当真是这么说的,你没有骗寡人?”楚怀王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屈易为点头道:“臣绝没有欺瞒大王,令尹确实是这么说的,他只是觉得现在回来的,难免会被人嘲笑,大王也知道,令尹其实是一个很高傲的人,想让他主动承认错误,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楚怀王得意地笑道:“他就是喜欢自以为是,好像全天下就他一个人有脑子,寡人要他知道,寡人和楚国可不是非他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