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二百零七章 序幕

周天子 第二百零七章 序幕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想当年,姬定一手促成楚魏联盟,由此拉开了合纵连横的序幕。

虽然如今楚魏联盟已经破裂,但是合纵连横的主旋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因为如今没有一个国家有着超群的实力。

若想变强,就必须联盟。

楚国的外交变化,带来的只是一轮重新洗牌。

在楚国断绝与魏国的同盟关系,以及秦国宣称支持楚国出兵越地后,齐国方面是立刻就向魏国递出橄榄枝。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秦国与楚国似乎已经走向新得连横,那么就必须以新得合纵来抗衡连横。

双方其实都有结盟的诉求。

齐国就不用说,即便楚国与秦国联盟,齐国也不会任由楚国整合越地的。

而魏国的话,由于楚国的态度,令魏国上下都非常担心,害怕楚国会入侵魏国,同时魏国还得担心秦国进攻河东地区,故此魏国迫切的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

双方是一拍即合!

同时齐国也分别向韩国和赵国递出橄榄枝。

赵国在今年春季,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兵中山国,打响了今年的开幕战。

只不过关注度不高而已。

而周边唯一能支援中山国的,就只有齐国。

秦国也只能通过燕国来进行干预,但如果齐国支持赵国,赵国也就不惧怕燕国,毕竟燕国在需要防备齐国的同时,已经抽不出多少兵力去支援中山国的。

为了避免齐国出兵救援,赵国方面就一个要求,只要齐国不干预赵国攻打中山国,赵国将愿意加入齐国的阵营。

这煮熟的鸭子可不能飞了呀!

齐国方面也承诺绝不干预。

而韩国的话,就回应的比较暧昧,并没有明确拒绝,但也没有直接答应,毕竟韩国还是希望顾及与秦国的关系。

楚国方面,虽然姬定失势,但此时的楚国也是人才济济,他们可也没有闲着,楚怀王一方面派遣昭阳统军三万进入越地,另一方面又派司马昭鱼出使宋国,希望能够拉拢宋国。

如果齐楚交战的话,宋国的地理位置将变得是至关重要。

齐国也派大臣出使宋国,表示只要宋国答应加入齐国的联盟,那么齐国将承认戴偃。

什么戴剔成。

老子才不认识。

戴剔成是继中山军之后,成为齐国的第二个受害者。

“目前局势尚不明朗,虽然齐国拉拢了魏国和赵国,但是秦楚联盟亦不可小觑,不管我们加入齐国,还是楚国,都必将身先士卒。”宋国相邦陈吾分析道。

不管宋国加入任何一个阵营,对方阵营必然先出兵宋国,牵制住宋国的主力,否则的话,后方就没有保障。

戴偃轻松惬意地笑道:“既然不明朗,那就再等等看吧。寡人才不稀罕齐国承认与否,你去告诉他们,我们宋国将继续保持中立。”

“遵命。”

......

宋国继续对外宣称中立,这个结果令齐楚都还能够勉强接受,但是这对于二国而言,这宋国始终是一个隐患。

因为他们都知道宋国内部也在积极备战。

宋国已经憋了好几年,国内是兵强马壮。

戴偃可不傻,齐国和楚国都已经摆开阵势,显然是要开战,宋国不管是攻打齐国、魏国,还是攻打楚国,可都没有任何障碍。

这必须得趁乱捞一笔,或者坐地要价,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而那边姬舒在得知宋国中立后,立刻派遣富术出使齐国。

临淄。

“郑国要帮我们牵制宋国?”

邹忌略显惊诧地看着富术。

富术点点头道:“据我们所知,宋国一直都在积极备战,此时选择中立,无非是想等局势明朗之后,再做决断,我敢断定,宋国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这对于齐国而言是一个隐患,而我们郑国之前收留了不少宋国的贵族和富商,这些人都是戴偃的眼中钉、肉中刺,我们郑国内部也非常担心宋国会趁机报复郑国。

既然如此,就不如主动出兵。一旦我们与宋国打起来,那么贵国就能够专心与楚国周旋。”

邹忌很直接地问道:“但是你们郑国能打得过宋国吗?”

富术道:“不试试又如何知道。另外...。”

说到这里,他欲言又止。

邹忌道:“你有话但说无妨。”

富术道:“另外,我们也担心,万一贵国与楚国开战,贵国为了顾全大局.....我们郑国可不想当第二个中山国。”

邹忌抚须尴尬一笑。

这个担忧绝非庸人自扰,郑国收留了太多来自宋国的通缉犯,这些人天天在濮阳骂戴偃。

不管是出于个人,还是出于政权稳定,戴偃都不可能会放过这些人的。

如果齐楚开战,并且在关键时候,宋国极有可能趁机要挟齐国允许宋国进攻郑国。

就跟之前赵国一样。

这个预判是很有远见的。

邹忌突然问道:“你们公主与楚相关系匪浅,郑国愿意站在我们这边吗?”

富术道:“回齐相的话,我们郑国可不是公主说了算,即便是的,我们公主也会答应的,因为对于我们公主而言,郑国才是最重要的。”

谁都知道郑公主此生都在为复国而奋斗,如今好不容易复国成功,郑公主自然也不想见到郑国又亡在自己手里。

爱情?

去T...M的爱情。

牛奶和面包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郑国还不是公主独揽大权。

邹忌点点头,又道:“你们可有与魏国商量?”

富术道:“殷大夫此时应该在大梁,我相信大梁方面也会支持我们郑国的,因为宋国亦可威胁到魏国。”

邹忌沉吟少许,道:“此事我还得慎重考虑一下,也需要问问魏国方面的想法,这样吧,你先回去,到时我让田大夫答复你们的。”

“是。”

......

虽然邹忌表现的十分慎重,但其实他对于这个计划非常动心,如果郑国能够在关键时候牵扯住宋国的话,那齐国将无后顾之忧,可全力对付楚国。

他唯一考虑的是,郑国能否牵制住宋国。

毕竟郑国相对比较弱小的。

邹忌一方面派人去询问姜佐、田浑等常年待在郑国的人,问清楚郑国到底能否抵挡住宋国,而另一方面则是派人去跟惠施交涉。

魏国方面当然也乐意见到郑国能够帮忙牵制住宋国。

以前楚魏同盟时,魏国不太忌惮宋国,但如今楚魏联盟已经破裂,魏国现在要积极防备楚国,如果到时魏国与齐国一道出兵进攻楚国,宋国也是可以直接将魏军的后路给截断了。

但是魏国方面也有同样的担忧,郑国能否抵挡得住宋国。

双方一合计,不约而同想到赵国。

齐魏两国都与楚国接壤,如果打起来,那必然是主力输出,而且他们还得笼络宋国,不可能出兵支援郑国。

而赵国地处北方,与楚国相距甚远,但邯郸又离濮阳比较近,如果赵国光对付一个中山国,这就有些不公平,大家如今可是盟友。

齐国和魏国都希望赵国能够看着一点郑国,必要时刻给予支持。

目前赵肃侯正在统兵攻伐中山国,国内是年幼的公子雍执政。

但是这公子雍却有着不符合同龄人的老辣、成熟,郑国在邯郸下面,邯郸基本上不需要派重兵布防,可全力处理北方战事,且不说郑国实力孱弱,关键郑国需要官员都是赵国人。

但如果是宋国的话,那赵国就必须派重兵防守,宋国虽然不如赵国,但可也不弱。

公子雍自不愿意见到宋国将郑国吞并,而赵国与郑国联合,对付中山国和宋国,显然是占有优势的,故此公子雍答应了齐国和魏国的要求。

而与此同时,楚国大司马昭阳已经统兵进入越地,协助姒蹄作战。

这楚军一到,越地战局立刻就发生变化。

昭阳很快就帮助姒蹄政权稳定住局势,并且积极准备反攻。

那匡章再厉害,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齐国的兵过不去,光姒玉的军队,面对强大的楚军,还是有些力不能支。

这问题又扔给了齐国。

如今楚国已经出兵,齐国出不出兵。

之前嚷嚷地那么凶,如今要是不出兵的话,那齐威王可就尴尬了。

其实齐国早已经做好准备,只是邹忌还是希望先将宋国处理好,解决这个后顾之忧。

另外,他早已经想到对付楚国的计策。

他并没有宣布直接出兵,而是告知天下,那楚王残暴不仁,屠杀越地平民,齐国不会坐视不理,将断绝与楚国的贸易来往,并且在国内下令,即日起,任何与楚国有贸易往来的,不论你是商人,还是贵族,甚至于他国的贵族,只要在齐国被抓到,一律格杀勿论,且没收所有就家产。

魏国作为盟友也立刻下令封锁边境,断绝与楚国的一切往来。

而另一方面,齐魏两国秘密派人再度出使宋国,表示只要宋国愿意站在齐国这一边,齐国和魏国将不再保护郑国。

言下之意,就是将郑国那块地赠予宋国。

毕竟郑国能够存续,完全是依靠齐国和魏国的保护。

这也是齐国一贯的尿性。

该出卖时,真是毫不手软。

商丘。

“当真?”

戴偃激动地都站起身来,道:“齐国当真愿意将濮阳赠予寡人?”

陈吾点头道:“齐使是这么说的。”

戴偃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又问道:“那魏国呢?”

陈吾道:“齐国表示魏国也答应了,只不过魏国要收回自己以前赠予郑国的县城。”

戴偃冷笑一声,道:“那几座小城,寡人倒也不在意,寡人在意的是那些背叛寡人的逆臣,以及...以及那郑公主。”

陈吾错愕道:“郑公主?”

戴偃哼道:“当初那楚相在濮阳三番五次的羞辱宋国,羞辱寡人,寡人可都记在心里,如今寡人就要夺他的女人,双倍奉还。”

陈吾有些无语。

好色就好色。

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戴偃见陈吾不做声,稍显尴尬的咳得一声,又道:“不过邹忌那老狐狸也不能尽信,你且先答应他,等到他们与楚国真得打起来,咱们再出兵,如此便可确保万无一失啊。”

......

楚都!

“关键不在于齐国,而是魏国,毕竟我们与齐国只在徐州接壤,而我们的货物主要是从魏国进入中原地区,如今魏国封锁边境,这令我们的货物难以进入中原,而我们的新法多半都依赖于贸易,如果贸易受阻,这新法也将岌岌可危啊。”

屈易为满脸忧虑地说道。

虽然齐国暂时还是没有出兵,但是齐国和魏国突然宣布封锁边境,并且下达非常严格命令,谁也不给情面。

楚国与中原的贸易瞬间断了。

然而,楚国的新法可是基于工商业,工商业受阻,新法立刻就变得岌岌可危。

楚怀王听罢,也面露焦急之色。

他虽然不喜欢楚魏同盟,但可也很看重新法啊!

潘郢立刻站出来道:“我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周济的阴谋,谁让你们信任周济,我们的封地就没有什么影响。”

屈易为瞧了眼潘郢,竟不知如何反驳。

他也是支持废除楚魏同盟的,他就没有想到,魏国会直接封锁边境。

上官纵道:“大王,事实已经证明,这都是周济的阴谋,他的新法只是让我们楚国受制于魏国,好在新法还未完全执行,即便断绝来往,我们所受到的伤害也是有限的,臣建议立刻废除新法,处死周济。”

废除新法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啊!

屈易为反驳道:“令尹一直以来都是支持楚魏同盟,他变法也是基于此,暂时可不能断定这都是令尹的阴谋。”

“真是笑话!”

上官纵冷笑道:“有哪个国家变法是基于其它国家的支持?这分明就是一个阴谋。”

屈易为争辩道:“当初秦孝公启用商君变法时,可也与魏王于杜平会盟,为秦国换得一时和平,若年年打仗,这国内又如何能够安心变法。”

“行了!”

楚怀王打断了他们二人的争辩,道:“战争在即,买卖不好做也是很正常的,即便魏国不封锁边境,难道那些商人会冒着战火前往做买卖吗?等我们消灭姒玉,结束战争之后,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屈易为皱了下眉头,沉吟少许,突然道:“但是大王,如今魏国已经表态支持齐国,如果秦国能够从河西出兵,进攻河东,我们面临的压力将会小许多。”

楚怀王突然看向潘郢。

潘郢立刻道:“大王请放心,秦国早就想夺取河东之地,我们都不用开口,他们也会出兵的,待臣回去之后,立刻书信一封给秦相。”

楚怀王点点头,他也知道秦国一直都想夺取河东之地,而如今楚国在东线帮助秦国牵制住齐国和魏国,河东之地对于秦国而言,已经是碗里的肉,秦国如何会愿意放过,他对此倒也不担心。

然而,他却低估了楚国如今商业规模。

以往打仗,确实会令各国贸易受阻

但是船只的出现,扩大了交易规模,其中已经发生了质的不同。

屈易为是知道的,各大家族招收了那么多工匠,那么多船夫,买了那么多船,这买卖突然停止,这谁受得了啊!

只不过潘郢他们在,屈易为不太好说,怕潘郢他们借机攻击新法。

但是各地已经人心惶惶啊!

少赚点钱,大家还能忍忍,但问题是这么多人怎么办,他们中不少人可都是拿着工钱的呀!

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姬定。

“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无事可干,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在姬定面前,屈易为也不在掩盖什么,是焦虑万分地说道。

“不用说,我比你清楚,我是最惨的。”

姬定郁闷地叹了口气,又道:“如今只有赌。”

一旁的昭鸣赶忙问道:“怎么赌?”

姬定道:“赌战争打不了多久。”

昭鸣疑惑道:“这是何意?”

姬定道:“工匠的作用就是生产货物,虽然如今没有了客户,但是我们继续生产货物,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卖。”

屈易为显得有些犹豫。

昭鸣立刻道:“这怎么行,谁知道这战争打多久,谁又能保证这战争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情况,到时生产这么多货物,万一卖不出去,那可怎么办,关键我们可以没有这么多钱啊!”

姬定皱眉思索半响,道:“那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昭鸣又问道。

姬定道:“就是让朝廷来帮我们承担。”

屈易为道:“别大王会不会答应,潘郢他们肯定会阻止的。”

姬定道:“可不见得。打仗其实就是消耗,只是消耗的东西,跟平时不一样而已,我们将所有的作坊改为军备生产作坊,生产军备卖给朝廷,这钱可以给少一点,毕竟非常时刻,但至少可以保证国内安定。”

屈易为听罢,皱了下眉头,正欲开口,昭鸣却抢先道:“令尹此策真是高明,打仗消耗更快,这可是一个赚钱的好买卖,而且更多的军备也能够确保战争获胜,可真是一举两得啊!”

姬定苦笑道:“这只是下下之策,到底这只是自己赚自己的钱,又不是赚别人的钱。”

昭鸣呵呵道:“这非常时刻,非常手段,况且我们也不是要赚朝廷的钱,只要不亏就行。”

姬定笑道:“若是老先生能够这么想,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随后姬定又告诉他们如何改造作坊,将什么作坊改为生产什么军备的作坊。

商定之后,昭鸣与屈易为便起身告辞。

“先生,你不是希望楚国乱起来么,又怎将这么好的办法告诉他们。”法克走过来,一脸困惑道。

显然姬定是要弄乱楚国,但是这么搞的话,可就乱不起来。

姬定反问道:“我帮助楚国变法,令楚国变成强大起来,这算不算是好办法?”

法克道:“先生的计策自然是非常高明的。”

姬定又问道:“那为何我现在闲赋在家。”

法克眨了眨眼,不知如何回答。

姬定道:“办法不在于好坏,而是在于人性,这天下不乏聪明人,若是自作聪明,只会适得其反,我将最好的解决之法告诉他们,才不会被人怀疑,至于他们会不会照做,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那边屈易为上得马车,便立刻向昭鸣道:“老先生,令尹的计策虽然可行,但...但不一定能够做得到啊!”

昭鸣点头道:“我知道,你想要说的是,大王不会花这么多钱购买我们生产得军备。”

“正是如此。”屈易为点点头,突然问道:“既然老先生知道,那为何方才不说!”

昭鸣反问道:“如果不用钱帮朝廷生产军备,朝廷是否愿意?”

屈易为道:“不用钱?”

昭鸣叹了口气,道:“这钱我们可以少赚,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安置那些工匠,那些工匠可不是家奴,得花钱养着,如果朝廷能够征召所有的作坊去生产军备,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花太多钱养着那些工匠,也可以置身事外,等到这战争结束之后,再来接手。”

屈易为眼中一亮,点点头道:“如此倒是可行。”

如今可是战国时代,哪年不打仗,昭鸣也都习惯了战争的到来,导致贸易无法进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往都是家奴生产,现在都是工匠生产,需要支付工钱的。

经济繁荣的时候,大家都无所谓这点工钱,因为他们能够赚得更多。

这经济萧条的时候,那这可就成问题。

如果抛弃他们,等战争结束之后,那谁还会愿意来,关键一下子这么多人失业,怎么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不抛弃,那得花多少钱养着。

假如朝廷征召所有作坊生产军备,那是属于劳役,是义务,可就不需要支付前,朝廷给他们一口饭就行。

屈易为就去到宫中,先向楚怀王表明问题所在,这么多工匠若不安置好,是很可怕的,就连新法都难以维持。

这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下令征召作坊,如此便可一举两得。

楚怀王觉得很有道理,平时朝廷要征召那些作坊,那些大家族肯定不会答应,如今他们主动要求,这当然接受啊!

一旦齐国出兵,这战争规模就肯定小不了,朝廷本来也就需要劳役。

楚怀王并没有考虑多久,立刻下令征召开发区的作坊,用来为朝廷生产军备。

姬定在得知这消息后,立刻入宫求见楚怀王。

“令尹急着求见寡人是为何事?”楚怀王问道。

姬定道:“大王,关于征召作坊的建议,乃是臣告知屈大夫的。”

楚怀王点点头道:“寡人也猜到了。”

他如今可是派人监视着姬定,屈易为他们去姬定,他岂能不知。

姬定又道:“但是臣的建议并非是如此,臣是建议由朝廷与那些大家族商量,让他们转而生产军备,然后朝廷以低价购买,如此可确保那些作坊继续存活下去。”

楚怀王问道:“这有何区别吗?”

姬定道:“当然有区别,前者是属于义务,后者属于买卖,若朝廷以义务来取代买卖,这是难以成功的。”

楚怀王不以为意道:“之前一直都是如此,未见失败。”

以前打仗都是征召,平民不就是奴隶么,给口饭吃就行。

姬定道:“但是如今不同了。”

楚怀王问道:“有何不同?难道那些工匠现在就不是寡人的子民,而且寡人也不是征召他们为寡人修建宫殿,满足寡人的私欲,此乃为了国家打仗,若仗打败了,什么都完了。”

说到这里,他瞧了眼姬定,道:“令尹莫不是不想为寡人出力?”

姬定忙道:“臣绝不是这么想的,之前臣已经将所得之利,都上缴给朝廷,又岂会在乎这点钱。只不过这建议是臣出得,臣必须得将其中隐患告知大王。”

楚怀王想想也是,姬定对他可真是不吝啬,神色稍稍缓和几分,又问道:“那令尹是否愿意将作坊暂时借于朝廷。”

姬定道:“臣当然愿意,但是其中是隐患......!”

楚怀王摆摆手道:“令尹的顾虑,寡人到时会慎重考虑,不会出乱子的。”

......

咸阳!

“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

嬴驷颇为激动地向张仪问道。

张仪道:“君上请放心,魏章已经秘密率领五万精锐分批进入蜀地,而那昭阳已经去到越地,我们突然增兵五万,江州的楚军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另外,公子疾也已经前往武关,届时将与韩国一道进攻邓地。”

“好啊!”

嬴驷直点头道:“被楚国压了这么多年,寡人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怨气,如今终于可以狠狠的一口恶气。”

这就是熊槐与嬴驷最大的区别。

嬴驷是真的是沉得住气。

原本秦国最近几年是要大展身手的,嬴驷也是意气风发,却突然陷入蜀地,进退两难,导致秦国近几年是非常沉寂,也不知道能干些什么。

蜀地战事一直在消耗国力,但同时又没有得到一寸土地。

如今他的忍耐也终于换到了回报。

此战若胜,什么都回来了。

正当这时,一个文吏走了进来,在张仪耳边说了几句。

张仪笑道:“回封信给潘大夫,告诉我们正在调兵遣将,马上就会进攻河东地区。”

“是。”

“等等!”

张仪突然又叫住那文吏,笑道:“算了!不用麻烦,也许这信还未送到,就已经打了起来。”

嬴驷突然道:“还会一封信吧,寡人都能够想象得出,他们收到相邦的信,是怎样一副表情。”

张仪笑了笑,道:“既然君上这么说,那臣就亲笔写一封信给他们。”

嬴驷哈哈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