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

周天子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这往年的寒冬,是许多人生命的终结,但是今年的寒冬,却如同温暖的春日,就连刺骨的寒风也如同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因为战争比寒冬更为可怕,更为残酷,能够终结更多人的性命。

同时,许多人心里都清楚,待寒冬过去,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将会到来。

人们抗拒春日的到来。

但春日终究还是降临了。

未等春日那和煦阳光,战火便已经融化了残留的冰雪。

秦韩联军对入侵的魏郑的联军发动反攻。

同时秦楚联军也在江州对蜀军发动进攻。

齐国大举入侵宋国。

赵国一方面从北边进攻齐国,减轻宋国面临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则是与魏郑一道对抗秦韩联军。

燕国......。

燕国还在左右摇摆中。

燕国与秦国一直都是传统盟友关系,基本上都是站队秦国,比当初的楚魏联盟都要紧密。

但是这回燕国的选择有所不同,燕国方面并没有急于站队。

首先,当然是因为此次局势比较复杂,而且比以往任何一场战斗都要激烈。

但更为关键的是,燕国政权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今真正掌握大权的乃是相邦子之,他可是有很大的野心。

而苏秦也知道这一点,故此苏秦向子之献计。

秦燕关系为何非常要好,其中就包括两国君主的联姻关系,如果继续维持这个关系,那燕君的地位将会非常稳定。

子之觉得苏秦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也不会傻到直接反抗秦国。

他选择拖。

看看再说。

南边楚国是最为积极出兵的,这冰雪未化,昭阳便统帅楚国十八姓贵族,供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金陵。

这可以说是近百年来,楚国贵族最为团结一次。

而姬定......!

姬定似乎已经忘记了这这茬,他此时正在田边视察新农具的使用情况,这春天万物复苏,其中也包括经济。

而这是新会占据江南地区的第一个年头。

今年的收成,是非常关键的。

故此在去年的冬天,作坊都没有放假,工匠们都是在没日没夜的干,当然,工匠们其实也愿意待在作坊。

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暖和。

主要他们是生产铁质工具,故此作坊里面有着许多大火炉,那真是非常爽,谁都不愿意回家,家里实在是太冷了。

“以往要耕种这片土地,至少也需要十二三人,而如今两人便可完成耕种,如果再给我们三年,只怕谁也难以击败我们。”

子让看着田里那头耕牛拉着最新式的耕具,不免感慨道。

这全是耕具便是犁。

要知道前不久,这里的野人都还在用石器木器耕地,一年之内,就进化为用耕牛拉犁耕地。

水车灌溉早就出现,此时整个江南都已经普及。

这都不能说是鸟枪换炮,应该是弓箭换炮。

这也使得从集体生产,变成个体生产。

生产力决定制度。

如果姬定无法令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他这个制度根本就玩不下去的。

没有这些工具,那就必须集体生产,就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人,带领大家去集体生产,这个领头人就是贵族。

贵族的出现其实是生产力决定的,而不是人的能力和野心能够决定的,人的能力和野心,只能决定你是王还是民,但是制度是一定生产力决定的。

要推翻贵族制度,就必须要发展生产力。

甚至可以说是,生产力也直接决定民智开化程度。

同时生产力还将决定士气。

如今江南地区真是士气高昂,都不用劝农桑,百姓们都是拼了命的干,让他们休息他们都不愿。

幸福啊!

他们从来就不敢幻想,这么大片土地都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且我还能够耕种这么大一片土地。

每个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姬定笑道:“可是不能等着三年啊!”

子让偏头问道:“为何?”

姬定道:“这种大规模普及的技术是瞒不了多久的,他们迟早会学了去,而他们的疆域、人口都比我们多,拖下去更多是对我们不利,我们必须要速战速决。”

子让又问道:“如今楚国已经出兵,你打算如何应对?”

他以前看得很淡,但如今这番盛世初露的景象,令他非常珍惜,故而也变得忧心忡忡。

他希望能够拖三年,其实就是想询问如何应对楚军。

姬定轻描淡写地笑道:“他们的兵要是能够打到金陵来,那就算我输。”

这口气......?

子让疑惑地看着姬定,道:“关于前线的情况,我也去找那翟拘问过,虽然发展的不错,但也抵挡不住对方十几万大军。”

姬定充满自信道:“不需要抵挡,而是应该敞开怀抱去拥抱他们,此战将彻底扯下楚国贵族最后的遮羞布。”

说着他偏头看向子让,笑道:“老先生,这出来混的,终归是要还的,如今就是他们还债的时刻。”

而就在姬定与子让闲聊之际,那昭阳统帅的大军,都已经来到荆州,这荆州在之前可是被称为“楚尾吴头”。

而姬定所占领的地区,基本上以前的吴越地区。

再往东走,就进入新会势力范围,当然,这中间有着一块很大的缓冲区,新会主要集中在江苏、江浙地区,以及安徽和江西小部分地区。

虽然新会去年趁着楚国与秦国交战之时,已经渗透到整个安徽、江西地区,但毕竟没有占领。

这是一块很大缓冲区。

司马昭鱼一脸沮丧地来到中军大帐。

昭阳一瞧他神情,便皱了下眉头,问道:“又跑了多少人?”

司马昭鱼道:“昨夜一共跑了五百余人。”

昭阳微微一惊道:“五百余人?”

司马昭鱼稍稍点头,道:“我们越靠近新会的势力,出逃的人就越多。”

昭阳不禁哀叹道:“如此士气,又怎能打赢仗。”

他们一路过来,已经跑了五六千人,当然,其中有一千多人出逃失败,并且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可这并没有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促使有更多人出逃。

虽然这人不多,但是天天有人逃跑,这对士气可是有着致命的打击。

昭阳就没有打过这种仗。

明明自己是占据绝对优势,可士兵们却寻思着如何出逃。

而且越往东走,就跑得越多,好像他们只是搭顺风船过来投靠敌军的。

这其实也是楚军最致命的弱点,如秦国、齐国、赵国、魏国他们的军队组织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秦国。

近几年大战,秦**队其实没有怎么输,只不过没有达到战略目。

但是楚国不一样,昭阳统帅的这十五万大军,都是各个贵族从自己封邑里面征召出来的壮丁,然后拼凑在一起。

其中只有小部分是常备军,楚国的兵种是各国中,最为齐全的,其中最出名的是水师,但是常备军比例又是最少的。

这些士兵都是被剥削,是被强逼着来的平民或者野人。

此时他们内心并不愿意为这些贵族而战。

他们更加倾向于曾今的楚相,如今的新会。

向来足智多谋的司马昭鱼,此时此刻,也有些不知所措。

他知道这原因出在这里,但这个原因恰恰是他们所捍卫的东西。

“将军。”

只见一名将官急匆匆入得帐中,喘着气道:“方才黄乡(今湖北黄冈市)那边传来消息,当地发生野人动乱。”

昭阳大惊,这黄乡可是一个通往楚都的关键要冲,就在汉口北边,此地若丢,楚都都将受到威胁。

昭阳赶紧命人率领五千士兵前去平叛。

同时昭阳认为继续拖下去就完了,这军心已经受到动摇,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于是立刻发兵进攻松阳。

这松阳可是新会在前线的桥头堡。

至关重要。

可是楚军抵达松阳之时,发现只是一座空城,连一个人都找不到。

兵不血刃的夺回松阳,昭阳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也在想,这人都跑哪去呢。

因为也就预示着,大家宁可离开自己的故乡,也不愿意再被楚军统治。

而就在当晚,占领松阳部队中,又有三百余人出逃。

然而,楚都又传来告急信,大后方黔中郡被巴蜀的新会所占领,并且有着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正在北上。

这黔中郡当初一直负责支援蜀侯和新会,故此这片地区早就被巴蜀的新会渗透,新会在蜀地扩张那么快,其中有一部分生力军就是来自黔中郡。

黔中郡那些酋长,个个都是目光短浅,且贪财好色,当时被姬定用钱砸的他们是晕头转向,一直都在新会服务。

毕竟这货物往他们那边过,他们也得刮一层走,那些酋长非常乐意帮助新会。

结果现在就被反噬了。

由于楚怀王希望能够早日消灭新会,这一次是主力尽出,楚都南边的防卫是非常空虚的。

昭阳只能又调派兵马回楚都防卫。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陆陆续续各地传来消息,各地区都出现一定规模的动乱,尤其是水域发达的地区。

甚至不少运往前线的粮草都被动乱地区给劫走。

昭阳又得调派兵马去平叛,去守护河道。

这都还没有见到新会的军队,楚国大军就已经从十五万锐减到十万。

更加要命得是,好不容易团结一心的贵族,如今又变得一盘散沙。

动乱地区,也包括他们的封邑。

这家里都乱了,谁还有心情去打仗。

昭阳连一个敌军都没有遇见,就已经是进退维谷。

自拿下松阳,大军就没有再动过,每天他所处理的事情,都是分兵去各地平乱。

同时,每天军中都有士兵直接出逃。

然而,越平越多,越是阻止士兵出逃,就有更多的士兵出逃。

整个楚国大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昭阳已经想到会出现动乱,但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地区发生动乱。

他感到不解。

感到困惑。

新会这么厉害吗?

他派人去打探消息,为什么有这么多动乱。

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去年打了一年的仗,不但各地得野人活不下去,贵族的日子也非常难过,他们消耗太大了。

但是为了消灭新会,贵族还是拼命筹集粮食,打这一仗,毕竟新会的威胁太大,同时他们心里对于新会是恨之入骨。

可是贵族当然不会让自己饿肚子,他们是更为凶狠的奴役野人,不给吃不给穿,还得让他们干活。

这个冬天各地都饿死许多人。

这以往也就罢了,但是如今可不同,如今野人们有了另外一个选择。

他们纷纷逃往金陵,但路上也饿死不少人,非常非常惨。

再加上新会墨者在里面宣传。

导致各地都出现非常激烈的反抗,且规模是越来越大。

就算不反抗,他们也会选择跟着新会的墨者逃往新会所占领区域。

到了那里,就给土地,给粮食,孩子还能够读书。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很多地方都能够开发,有得是地,姬定都已经划好区域,就等着他们来。

金陵传来的消息是,金陵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作战准备,新会的常备军只是守在几个关键的要冲,且以水师为主,这百姓还是如往常一般生活。

这跟楚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楚国贵族为了打这一仗,是玩命的剥削,新会则是不遗余力帮助百姓安顿下来,可以说是能给的都给了。

而新会的大小官员,都没有土地,全都是拿固定俸禄。

令昭阳更无语的是,姬定现在都已经跑去徐州,安排船队支援宋**备。

真的是将他的大军视若无睹。

这不但是一种羞辱,同时也是一种讽刺。

新会一兵未出,并令楚国大军待在松阳,是动弹不得,昭阳现在是真的害怕,要是到了金陵,一天不得有几万人跳到河里游去对岸。

这仗到底该怎么打?

......

徐州。

“真是多谢楚相...哎呦,你瞧我这嘴,真是多谢会长的慷慨相助。”

陈吾激动地向姬定连连拱手。

姬定笑道:“宋相无须言谢,我们是盟友,而且齐国进攻宋国,其目的也是为了进攻我们新会,是宋国帮助挡住齐军,故此我们也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援宋国,而这弓弩是我们最新研发出来的,相信可以帮助到贵国。”

陈吾方式已经见识过那新式弓弩,可真是宝贝,他也从未遇见过这么讲义气的盟友,成船的兵甲武器往宋国运。

大气啊!

但同时陈吾也很好奇,问道:“听闻楚军正在进攻金陵?”

你们自顾不暇,却还给予我们这么多支援,这合适吗?

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姬定笑道:“多谢宋相关心,楚军虽众,但是金陵那片地区,河道才是关键,在水军方面,我们新会不惧怕任何敌人。”

陈吾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姬定又道:“我的船队抵达贵国之后,还会帮贵国运送粮草,减轻贵国后勤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会从徐州出兵,协助贵国作战。”

陈吾眼眶都湿润了,哽咽不语。

回去之后,一定要告诉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宋君,今后一定要做楚相的盟友,决不能做他敌人。

等到陈吾走后,景翠带着一丝乞求道:“副会长,我们景氏家族......。”

他如今已经知道是个什么状况。

不等他说完,姬定便反问道:“将军,我们新会可有迫害这片地区任何一个贵族?”

景翠摇摇头。

姬定道:“我不会伤害任何一个贵族,只不过他们若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如将军一样,用自己的实力说话,所以将军不需要担心太多,我回去之后,就会跟大司马谈判。”

景翠道:“我很了解昭兄的为人......!”

姬定再一次打断他的话,“但我了解的是人性。”

......

然而,最先感受这弓弩威力可不是齐军,而是身在江州的秦楚联军。

秦楚联盟之后,魏章就将主力从北线调往南线,由守转攻,进攻入蜀的要道。

但是却被蜀军那满天的箭矢给射了回去。

如今他们面对的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支军备更为精良的精锐之师,尤其是山地战,几乎无敌于天下。

新会这么多年,一直都盘踞在深山老林中,他们随随便便在山中待在一个多月,都不会饿死,而江州是被群山包围着,要入蜀,必经山道。

在山道作战,秦楚联军可真是吃紧苦头。

蜀军的作战方案非常简单,就是依靠新式弓弩,以及精良兵甲死守主要通道,然后派遣小规模军队,在各个小道上去袭扰敌军。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往山林里面钻。

个个都非常骁勇善战。

他们可都是在地狱门前历练出来的,当初他们是天天被围剿,能活下来的,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组织能力还要强于秦军。

另外,宣传方面,放眼天下,可能也就不如姬定所在金陵。

经过整个冬天的宣传,目前蜀地可真是士气高昂。

他们终于夺回属于他们的土地,并且还翻身做了主人。

他们发誓要将秦楚统统驱逐出巴蜀。

他们对于新会的支援,是不遗余力,是不顾一切的。

母亲推着自己孩子上战场。

真是上下同仇敌忾。

而在去年冬天之时,大家都判断主要战场是在楚国,楚国和新会是一个零和游戏,关乎双方生存问题。

秦国和齐国还是在谋求霸业。

但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各国都在死战,唯独楚国内部没有打,动乱不能算是战争,徐州方面也是对外战争。

金陵地区是一片太平。

昭阳现在也反应过来,于是召开军政会议,要求各家族都只保留家将,常备军,征召来的士兵,全部遣返。

并且要求贵族停止剥削野人,且将土地给野人耕种。

“将军,若是将人都遣返,我们就只剩下三万左右的兵力,这......。”

“我已经打听清楚,金陵方面的守军,还不到三万。”

昭阳道:“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得退路。”

天天有人跑,这没法打。

昭阳决定将最精锐的军队留下来,这最精锐的军队,肯定是各个家族的常备军,肯定待遇非常好,这些人都是非常忠心的。

然后与姬定决一死战。

各军将官是你望我,我望他。

都显得非常沮丧。

他们跟着昭阳南征北战,就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战,敌人都看不到。

正当这时,司马昭鱼走了进来,道:“大司马,新会那边送来一些东西。”

沙场上。

嗖!

一支巨矢从床子弩上射出。

昭阳以及他的将官们,站在一旁,人手一把大刀,眼神中透着绝望。

姬定送来的,正是新会最新生产出来的武器。

昭阳向来使问道:“周济送这些来,是想吓唬我们么?”

那人回答道:“绝非如此,我们会长派人来此,是向大司马献宝,献策,我会长说了,先王在世时,他与大司马一文一武,相辅相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今我们会长知道大司马深陷困境,故此派我来献此宝物给予大司马,大司马可命工匠仿制,如此可增加楚军的战斗力,同时还有一策,大司马若用此策,必马到功成!”

大家都听傻了。

我们的敌人不就是你们会长吗?

你们会长献策给我们,让我们去打败你们会长。

你这哪是献策,这分明就是羞辱我们。

“岂有此理!”

一个将官扬起锋利的大刀便要斩了这来使,“你们可真是目中无人,欺人太甚......。”

“住手!”

昭阳喝止那将官,又向那来使道:“是何策?”

来使将一封信递给昭阳。

是很长一封信。

昭阳看了好半响,看得是满脸通红,沉默不语。

司马昭鱼道:“大司马,信上写了什么?”

“破敌之策。”

昭阳将信递给司马昭鱼。

真的是破敌之策?

司马昭鱼赶紧接过来,看了起来。

上面将楚军当前的困境,分析一清二楚,并且还告诉他们,该如何扭转当前的困境,该如何去消灭新会。

其实消灭新会很简单,只要你们将楚国治理好,政治清明,新会就完了。

姬定甚至连怎么治理都写在上面。

字字珠玑,金玉良言,就没有一句废话。

只不过...。

只不过他们做不到。

人性如此!

司马昭鱼看完之后,如昭阳一般,也是满脸通红。

“啊!”

昭阳突然仰天长啸。

大刀往地上一扔,心灰意冷地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