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周天子 > 第九十二章 两面三刀(二合一大章)

周天子 第九十二章 两面三刀(二合一大章)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7: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周天子 !

一般来说,两个人辩论,那是不能赞同对方的话,要给出另外的见解,故此孟子的这一句话,顿时令剑拔弩张的气氛减缓不少。

看戏入迷的魏惠王,也慢慢走出来,却觉有些懵。

不会吧!

孟先生竟然处于下风?

这怎么可能!

深受孟子毒打的魏惠王亦不觉惊喜,曾有那么一刻,他觉得这个臭小子要更加可恶,毕竟孟先生怼他,那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传统文人的作风。

而这臭小子则是咄咄逼人,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上来二话不说,就是要灭你。

真是没有比较,就不知前任的好,魏惠王变得越发尊敬孟先生。

他的感觉也没错,从场面来说,姬定的确是占据上风,但那只是表象,因为姬定对待孟子的策略,是明争暗舔,他没有否定孟子的理论和思想,他话语之间都是非常支持得,他讲得乃是统治者的思想。

这导致孟子是有力也使不出来,不像似他与墨者相争一样,两方都有着非常鲜明的观点,那就有得论。

但是跟姬定辩论时,他说什么,姬定都是言之有理,如果孟子继续发难,那就纯属抬杠,而且一不留神就连自己的思想都给否定了。

“不知大王如何看?”

孟子突然话锋一转,看向魏惠王。

魏惠王一时没反应过来,错愕道:“看什么?”

孟子神色严肃地问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还是很清楚的自己使命,他不是来跟姬定斗嘴的,既然话说到这里,就不妨再就多说一句。

还是孟子舆比较讨厌。魏惠王暗自嘀咕了一声,嘴上却是虚心道:“适才寡人听闻二位先生之论,是受益良多,寡人也很希望寡人的子民能够生活的更好,但正如这位周先生所言,寡人也是希望招揽更多的人才来辅助寡人,治理好国家。”

确实!

他在招募人才方面,也真是没话说,比秦君也没有差,只不过他将几个非常关键的人才给放走了。

这也许真的是天意。

孟子微微瞧了眼姬定,又向魏惠王道:“大王若真的这般想,那真是魏人之福啊!”

魏惠王一看这情形不对,要再聊下去,那不得聊到自己身上来,要是他们两个联手,那今日这条老命可得交代在这里,于是他赶紧装模作样打个圆场,然后让他们走。

而孟子目前最要是在齐国活动,他也没有强求,就与姬定一同出得大殿。

刚走出殿门,孟子突然一把揪住姬定的衣袖,训斥道:“好小子!竟然与大王一块戏弄我。”

他早已经看明白,这是一个局。

姬定苦笑道:“老先生勿怪,晚辈也是被逼的,如今晚辈都还被大王软禁着。”

孟子一惊,松开姬定来,又问道:“这是为何?”

姬定道:“事情是这样的,我打算去向秦君去献策,灭了梁魏,故此大王就将晚辈给软禁了,今日这一出,都是大王安排,他就想看我与孟先生自相残杀。”

如此严肃的话题,他却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出来,弄得孟子是哭笑不得,他也懒得管这闲事,问道:“你师从何人?”

孟先生是一个非常自信、骄傲的人,但如今他还真不敢小觑姬定,方才他们二人的交锋,其实就已经道出统治者最真实的一面,而他还觉得姬定比他看得透彻。

但是姬定才这么年轻,这令孟子很惊讶。

姬定自然是搬出他那套说法,自小随父周游列国,师从杂家,村里悟道,等等。

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啊!孟子心里一番感慨,又问道:“其实之前我已经听说,你建议卫侯仁政治国,并且取得成功,本打算回去的时候,去濮阳看看,可不曾想,竟在这里遇上你,你是如何使得卫侯答应仁政治国。”

姬定笑道:“其实很简单,我只是将孔老先生和先生的一些言论,打造成一把统治的武器,然后交予卫侯。”

孟子一听就明白过来,皱了下眉头,但又好奇道:“你这么说,就不怕老夫去给你找麻烦吗?”

姬定道:“这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卫侯请我去,又不是要听我论道,再说我这个小子,亦无道可论啊!”

可惜此子品行不怎么样!孟子眼中闪过一抹惋惜,好心劝说道:“你天资聪颖,若能用在正道,将来必成大器,可若只顾着追求名利,只怕会被名利反噬啊。”

姬定笑道:“先生何不这么想,对于我这般年纪而言,此时不争名利,更待何时。”

“倒也是得。”孟子抚须笑得几声,也不再多言。

可孟子刚刚离开,姬定又被叫回大殿。

“先生请坐。”

就这一转脸的功夫,魏惠王对于姬定的态度大变,真是客客气气的。

生气归生气,但魏惠王也不至于糊涂到这种地步,如此年轻,便能与孟先生侃侃而谈,且还占据上风,这不是人才是什么。

那自然得好生招待。

待姬定坐下之后,魏惠王便道:“先上方才那番言论,可真是精彩至极,寡人是受益匪浅。”

姬定懒得与他瞎逼逼,直接问道:“大王这回不会再赖账了吧。”

“咳咳!寡人一直就没有想过赖账。”魏惠王尴尬笑得几声,又道:“不过以先生之才,待着濮阳,难免是大材小用,何不留在大梁,寡人愿拜先生为客卿。”

这客卿那可是非常尊贵的职位,客,代表着非本国人,卿,代表着爵位,也就是说,客卿是专门给他国人才安排的爵位,可比那什么侍中,要强多了,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姬定在梁魏出任客卿,什么殷顺且、绁错见他可都得行礼啊!

姬定摇头道:“多谢大王的一番美意,但是我曾答应过父亲,要造福乡邻,故此我并没有为他国效力的打算。”

“先生的想法,寡人也能够理解。”魏惠王呵呵笑得几声,紧接着话锋一转,语气温和地说道:“先生何不替寡人想想,先生有数策可灭我梁魏,就还请先生告诉寡人,寡人又该如何处置先生?”

姬定微微皱眉,显得有些挣扎。

魏惠王偷偷瞄了眼姬定,心里好爽,寡人也不差,能将这小子说得哑口无言。他咳得一声,又道:“寡人倒是有一策,可一举两得,让先生安心留在我梁魏。”

姬定看向魏王,问道:“不知大王有何良策?”

魏惠王呵呵笑道:“很简单,一鼓作气,将濮阳都并入我梁魏,到时先生在我梁魏为官,亦可造福乡邻,岂不是一举两得。”

看着老头也没有老糊涂啊!姬定思索半响,摇摇头道:“大王可有想过,若吞并濮阳,自然避免不了兵戎相见,届时无数无辜卫人将会因此丧生,亦可说是因我丧生,这又怎能说是一举两得。”

魏惠王摆摆手道:“这种事是在所难免的,今日卫地不被我梁魏吞并,他日也有可能被齐、赵吞并,到时可能会更惨,先生应该看得更加长远一些。”

姬定紧锁眉头,思忖好一会儿,才道:“大王方才说此策是一举两得,但是在我看来,此策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不得好,大王也不得好。”

魏惠王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大王难道还不明白吗,为何当初盛极一时的梁魏会落到如此境地,不就是因为大王你到处树敌,以至于周边诸侯皆来讨伐大王。”

魏惠王据理以争道:“可我梁魏身处四战之地,周边亦是强敌环伺,寡人若要称霸,不战怎行。”

姬定道:“但是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想那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称霸难道都是单纯的凭借武力征服吗?他们其实都有着仁义的一面,只不过他们的这番仁义,也是为了他们的霸业,而大王只学到他们的霸道,而没有学到他们的王道,故而才有今日之败。”

魏惠王沉思片刻,问道:“那依先生之策,寡人该如何做?”

姬定道:“王道在外,霸道在内。就说我卫国,如果大王直接出兵,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是难以抵抗,但这也会令齐国感到担忧,这国与国之间,可是没有信任可言,齐王对于大王的判断,是在于大王所作所为,而不是大王的口头承诺,大王突然派兵吞并卫国,那么齐王必然会认为大王在西边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是要采取东进策略,这极有可能导致齐国主动寻求与秦国联盟,到时面对秦齐两大诸侯国从东西两面夹击,梁魏危矣啊!”

魏惠王吸得一口凉气,后背已然是冷汗涔涔,但旋即他便苦恼道:“倘若连一个小小卫国都不能吞并,那寡人还能做些什么,难道先生让寡人在这坐以待毙吗?”

他说得也有道理,不管打谁,都会有其他诸侯感到威胁。

不打吗?

可你不打别人,别人必然会来打你。

“非也!非也!”

姬定轻摇羽扇,道:“要吞并一个国家,其实很有多种方法,不是非得出兵征伐不可,可以采取智取的方式。”

魏惠王目光闪了闪,道:“那就以你卫国为例,寡人该如何智取?”

姬定皱眉瞧向魏惠王,好似说,你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魏惠王笑道:“适才先生也说了,先生之所以留在卫国,其因乃一片孝心,而非是为了别的,可那小小卫国,又岂配得上先生之才,如果能够将濮阳并入我大梁,那么先生既可以造福卫人,慰籍尊父在天之灵,亦可在我大梁大展身手,岂不美哉。”

姬定挣扎半响,叹了口气,极不情愿地说道:“大王可以悄悄收买卫国的贵族,推翻卫侯,然后扶植一个傀儡上去,如此一来,便可以慢慢地吞并卫国。”

魏惠王稍一沉吟,道:“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

要是这么简单,就能够推翻一个国家,那还等着你说吗。

姬定又迟疑了少许,道:“这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如今我正辅助卫侯变法,这已经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但是由于大多数人都支持,贵族亦是敢怒不敢言,大王可趁虚而入。”

魏惠王立刻明白过来,简单来说,就是里应外合呗,那这绝对有可能,不禁暗自得意,你小子再厉害,可也逃不出寡人的手段,哈哈笑道:“先生此策,果真是妙啊!来人啊!备宴!寡人要与先生痛饮一番。”

其实这年代也不是太看重忠诚,更像似以后公司争夺人才,不谈忠诚,就谈钱,故此魏惠王一上来,就直接欲拜姬定为客卿,他们这些诸侯,主要就是靠地位、金钱、女人,去笼络人才。

马上宴席备上,二人一番痛饮,喝得皆是红光满面。

期间魏惠王与姬定狼狈为奸,制定出一条吞并卫国的计划。这计划咋一听,也不是非常高明的那种,可是一旦谈到细节,魏惠王不禁大为震惊,原来还能够这么玩,当即就被姬定的计谋所折服。

这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让姬定带兵打仗,他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要说让他玩这一手,那他绝对是行家,因为后世那个所为的“和平”年代,就经常这么玩。

但之后魏惠王并没有再问策,二人交流的是风月,是诗歌,是女人,魏惠王在得知姬定还未成亲后,便强行要为姬定寻得一美女,可是将姬定给吓坏了,心里也纳闷,自己不管上哪,都有人要送女人给自己。

可真是气人啊!

当然,他将罪责推倒郑公主身上,都怪那女人不懂撩汉,撩了半天,也没有到手,否则的话,哪有这么多事。

也可见魏惠王也是很通情达理的,这什么好处都还没有给对方,就光问策,这吃香也太难看了。

二人越聊越起劲,一坐就是大半日,实在是魏惠王年纪大了,这体力不支,这才念念不舍的与姬定分开。

回到住所时,院内多出一人来,不是别人,正是姜佐。

魏惠王这点笼络人心的手段还是有得,如今他已经是铁了心要留下姬定,许多事就不需要姬定开口,如果还得姬定提醒他,那可就没意思了。

姜佐见到姬定,立刻问道:“周侍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成陵君还真不是开玩笑得,他回到魏国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拿下姜佐,并且还向魏王进言,说卫侯只愿拿一万石粮食打发他。

姜佐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这莫名其妙就被抓了。

姬定叹了口气,道:“这事说来可就话长了。”

随后他便将成陵君与蔡夫人的事,告知了姜佐。

姜佐闻言,是怒容满面,拳头握着咯吱咯吱作响。

事到如今,他心里哪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气得可不是成陵君,而是那卫侯,他们姜家可也是血统贵族,竟然被人这般玩弄,叫他如何不生气。

姬定看在眼里,劝说道:“大司马切勿生气,此事君上是毫不知情,并且君上也立刻派我前来,搭救大司马。”

姜佐却是冷冷说道:“周侍中方才不是说,自己本是要去咸阳的吗?”

姬定笑道:“可是我去咸阳,亦可救出大司马,在这事上面,君上也有诸多难处,还望大司马能够顾全大局啊!”

姜佐虎目直视着姬定,过得半响,他叹了口气,抱拳道:“不管怎样,姜佐多谢周侍中救命之恩。”

姬定拱手回得一礼,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姜佐见姬定喝了不少,也就没有跟他多聊。

姜佐离开之后,小莺赶忙为姬定拿来一块热帕子,敷了敷,一双巧手帮姬定轻轻捏着。

法克突然凑上来,嘿嘿道:“先生,姜佐此番回去,对于卫侯的忠心必然大减。”

姬定闭目养着神,淡淡道:“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说着,他睁开眼来,道:“对了!可能用不了多久魏王就会将卫侯派来的人给放了,你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先回去向卫侯禀报,危机已经解除,我已经劝说魏王停止对濮阳出兵,让卫侯暂时别再担心,还是要以国内为主,我还需要在大梁留一些时日,等处理完一些事,我便会立刻回去。”

法克点头道:“我知道了。”

姬定又问道:“目前我们与楚国有多少来往?”

法克忙道:“在七雄之中,我们与楚国的往来是最少的,因为楚国乃蛮夷之地,他们不喜中原文化,故而在楚国暂时没有多少人用黄纸,单就买卖而言,黄纸运去楚国贩卖,这路途遥远,成本也颇高啊!”

姬定稍稍点了下头,没有再说什么。

小莺睁着大眼睛地看着法克,法克茫然地摇摇头。

卫国对于姬定而言,只是一个新手村,在那里取得成功,不代表着什么,而如今姬定进入了大国之间游戏,这就难以一手掌控,对于姬定而言,未来将充满着变数。

翌日。

由于昨日与姬定喝得比较多,直到下午,魏惠王才彻底缓了过来。

“这年纪大了,不能再这般喝酒了。”

魏惠王躺在塌上,发出了一声“英雄迟暮”的叹气。

两个妾侍一个跪在前面,一个跪在后面,个个都是袒胸露ru,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这要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

真的是英雄迟暮啊!

这时,一个阉人在门外禀报:“启禀大王,成陵君求见。”

魏惠王眉头一皱。

这时,一个妾侍突然开口道:“大王,上午的时候,成陵君可就来过一回,”

魏惠王瞧了爱妾一眼,沉默少许,方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那两个爱妾急忙扶着魏惠王坐起身来,麻利地帮他整理好衣服,然后便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成陵君入得屋来,抱拳一礼道:“臣参见大王。”

“免礼!”魏惠王又指向旁边的位子,道:“成陵君请坐。”

“多谢大王。”

待成陵君坐了下来,魏惠王就问道:“方才寡人听说成陵君上午就有来过?”

成陵君点头道:“是的。”

魏惠王又问道:“不知成陵君有何要事要向寡人汇报。”

成陵君立刻道:“听说大王昨日下令放了姜佐?”

魏惠王点点头。

成陵君道:“为什么?”

魏惠王哦了一声,风轻云淡道:“关于粮食一事,寡人已经命人查明,这只是一个误会。”

成陵君愣了下,这事一直都是他在调查,立刻道:“臣手中可是有确实的证据,那些粮食绝不是个误会,而且臣去过濮阳,卫侯最近还下令减免农税,若是他们没有粮食,又岂会减免粮税。”

魏惠王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耐烦道:“行了!此事你就不用过问了。”

成陵君只觉倍感好奇,问道:“大王,这又是为何?”

“你还好意思问。”魏惠王突然激动起来,指着成陵君道:“你自己干了什么,你自己还不知道吗?口口声声说是去为寡人去要粮食,可结果却跑去濮阳调戏寡妇......!”

“大王,此事您请听臣解释.....。”

“还解释什么?”

魏惠王打断了成陵君,“你知不知道如今有多少大儒在濮阳,如今他们都上书给寡人,讽刺寡人,讽刺我们魏人,我大梁的颜面都让你给丢尽了,为了你这事,寡人可真是伤透了脑筋,寡人本还念着你为国立下不少功劳,不想说你,你却还在这里纠缠不休,真是岂有此理。”

原本这对他而言,倒不算是什么大事,他都交给了成陵君,他的心思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偏偏当时有来信说,卫使要去秦国,这才是引起他的重视,故此这事的来龙去脉,他都非常清楚。

就是成陵君从中搞鬼。

成陵君辩解道:“大王明鉴,臣那是被人陷害。”

魏惠王道:“你多大的人了,竟然被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娃给害了,亏你还好意思说。”

这话还是给成陵君留了一份薄面。

间接肯定成陵君是被人陷害的。

成陵君反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他自己说被人陷害的。

魏惠王道:“你先回家待三个月,好好反省一下。”

“大王......。”

“你怎还不明白,寡人这也是为了你好,避过这阵风头,你再出来,寡人也会为你说话的。”

他这软硬皆施,成陵君也没有办法。

正当这时,门外阉人又道:“启禀大王,相邦求见。”

成陵君抱拳道:“多谢大王宽恕臣之罪,臣告退。”

魏惠王哼道:“你也知道自己没脸见人啊!”

成陵君好生尴尬。

魏惠王道:“你下去吧。”

成陵君前脚刚走,惠施后脚就来到屋内,君臣二人,相互行得一礼,惠施便道:“大王,方才好像见到成陵君。”

魏惠王叹了口气道:“如今国家举步维艰,他倒是有心思为了一个寡妇是绞尽脑汁,甚至不惜欺瞒寡人,看看人家周先生,如此年纪便为了自己的国家东奔西跑,以身犯险,唉.....!”

惠施愣了下,道:“周先生。”

魏惠王呵呵一笑道:“相邦可真是为寡人举荐了一个人才啊!”

惠施好奇道:“难道昨日周济还论赢了孟子舆?”

魏惠王哈哈道:“相邦昨日是不在呀,周先生才思敏捷,口才非凡,竟将孟子舆说得几乎是哑口无言。”

惠施赶忙问道:“那大王可有问他,他可有办法扭转当下战局?”

魏惠王讪讪道:“这才第二回见面,寡人如何好意思问,等过几日再问吧。”

“这倒也是。”惠施点点头,随即又道:“可是大王,臣刚刚收到前线的来信,秦军又再进犯我们河西仅有的城池,倘若那些城池有失,那么河东也变得岌岌可危啊!”

“他们秦人真是欺人太甚。”魏惠王气得拍桌子,又向惠施问道:“相邦可有对策?”

惠施沉思一会儿,突然起身走到魏惠王桌前,用手在杯中沾了一点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魏惠王定眼看去,“楚!”又抬头瞧了眼惠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