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60章 逆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60章 逆子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8:21 来源:23小说

江州,浔阳。许敬宗站在浔阳江畔码头,心情感慨。“阿耶,这就是老师琵琶行里所写的江州吗?”许家大郎许昂道。许敬宗瞥了眼这个儿子,“这也是你阿耶曾经贬谪浔阳县丞所在的江州,”“老师什么时候到啊,会不会路上耽搁了,这都午后,我们等了半天了。”许敬宗想把这大儿子踢到江里头去洗个澡,他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儿子却傻傻的,这家伙还拜在武青阳门下读书,是其入室亲传弟子之一,平时文章书法都还不错,怎么说话听着就像不太聪明?还是说这家伙的脑筋除了用在读书写文章上,就是用在偷他的姬妾婢女上?之前妻子陪嫁丫头裴氏,这小子就眼神不对,后来妻子把裴氏给送给武怀玉了,可这小子依然贼心不死,这几年又陆续看上了他们夫妻身边好几个漂亮的婢女,妻子发现一个打发一个,最近这小子又瞄上了虞婢,这虞婢许敬宗也喜欢,年轻又漂亮,还曾是官宦家小姐,琴棋书画皆懂,许敬宗喜欢,红袖添香什么的最有情调了。可这兔崽子不但看上了,居然还敢趁他不注意直接抱着啃,正好被妻子撞见,裴氏很恼火,男儿长大了喜欢姑娘很正常,可你不能总喜欢父母身边的人啊。尤其那个虞婢,都被许敬宗收用过了,这好大儿哪还能去偷父亲的人。“大郎啊,这次你老师青阳先生来江州就封,很快会回岭南,陛下将岭南委他镇守,近几年可能都不能回京了,在青阳先生门下学的挺好,青阳先生也喜欢你,可现在你在长安,他在岭南,总是相隔几千里靠书信授业解惑也不是问题,我这次跟你母亲商量好了,带你来江州见青阳先生,然后你就跟着回岭南。”“青阳先生在广州新开了一家黄浦书院,是曲江书院的分院,那里老师也大都是从长安请去的,还有不少是江南岭表的大儒名士,你就安心在那读几年书,等学有所成,书院举荐你回京科举,考个进士出来,不要坠我高阳许氏的名头。”许大公子愣住。心里此刻想的全是虞婢,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诱人,那么的惹人怜爱,他觉得虞婢落到父亲手里是可怜的,每每见到她,他就有股要解救她要怜爱她的冲动,而在不久前,他也终于鼓起勇气壮起胆子向她表露心迹,她在他怀里哭泣颤抖,哭诉自己的不幸,这让少年心都要碎了。十几岁的少年,正是热血之时,“阿耶,我,我,我在长安习惯了,”“长安虽好,可好男儿岂是依恋繁华贪图享受之时,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用功读书,将来科举考中进士,你虽拜得名师,跟太子是同门师兄弟,你爹我如今在朝中也算有些地位,我们高阳许氏也算是天下名门,但这些,不是你止步不前的理由,反而是你更加努力的动力,你得奋发图强,你要光宗耀祖”许敬宗说了一大堆,可许昂公子脑子却只有那个偎在他怀中低声轻泣的可怜虞婢。任父亲怎么说,他都低头不肯答应,许久许久。有船队驶来,“阿郎,武相公的船来了,即将停靠码头。”有管事赶来通知,许敬宗深深看了眼这逆子,孽障啊,他许敬宗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玩意,小小年纪,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男盗女娼的事。看着驶向码头的帆船,他心中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要把这逆子交给武怀玉带回岭南去,绝不犹豫,学不成不许回京。虞婢,本来应当把虞婢发卖掉,免的这孽障惦记,可一想到那我见犹怜的红袖,他又舍不得了。把儿子送去岭南就行了,虞婢留着,可以给个名份抬举一下,这样虞婢成了自己的妾侍,名份已定,许昂这逆子也不敢乱来。码头,船靠岸,武怀玉牵着儿子大郎武承嗣的手下了船,七岁的武大公子左瞧右望的,去年才从这南下,这回来却是没啥太大印象了,“感觉,感觉来过这,但去年来时这里好像也没这么热闹啊,船好多。”码头无数的大小商船,甚至还有许多服务于商船的船只,有卖酒卖菜的,还有卖花的,更有满载着姑娘的花船画舫,也有只载着一个姑娘的小船,姑娘们多抱着琵琶唱曲,商船上的客人点曲,便靠上舷上船献唱,也有直接就在小船上弹琴唱曲的。自从武怀玉的琵琶行火遍天下后,江州浔阳码头上,就有无数个琵琶女出现,南往北往的客商们,还真就喜欢点个琵琶女听一曲,这似乎还成了浔阳一景,和浔阳码头的特色了,挺受欢迎。“这季节正好海商来唐靠港,为江州啊,现在可是中原、江南通往广州港的一个重要水陆码头,这时节自然是人多船多货多,”怀玉跟儿子解释。许敬宗拉着还满怀心事的逆子许昂小跑子来到武怀玉近前。看着那个意见风发的男人,许敬宗打心底的露出笑容,“武相,一路辛苦了,我已经在江州城里备下接风酒宴。”怀玉站在那,笑着打量着许敬宗。这位高阳许氏的才子,十几年的坎坷,仕途如今也是终于步入坦途,代检校黄门侍郎兼右庶子,“恭喜许公成为黄门侍郎,半个宰相了啊。”“武相这不是打我脸么,我现在只是代检校黄门侍郎而已,”黄门侍郎勉强算半个宰相,但他这个黄门侍郎前有个检校,检校前又还有个代,那么他便只是个暂时代理黄门侍郎,还在试用阶段呢。当然,许敬宗说这话的时候没啥不满,暂时代理,那也是黄门侍郎,从武德时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到贞观初的通事舍人,再到后来的军器少监、浔阳县丞、给事中兼修国史,一直到现在的代检校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兼修国史,他很清楚如今自己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