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四百一十九章 解读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四百一十九章 解读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皇帝亲书在五天后送到了那几个儒生手中,再次引起轰动,那几个儒生其实这些日子也是忐忑不安,承受着来自师长和同学们的压力。皇帝是什么人,他随便一句话就能攻灭一国,宰了他们几个还不是跟捻死只蚂蚁似的。再者即便皇帝开恩饶过他们,但不敬之罪是难免的,自己寒窗十载毁于一旦,此后前程全无。

现在皇帝亲自回书驳斥他们的观点,写明了自己的理解,且十分中肯的请他们继续一同探讨争论。先不说皇帝说得是否有理,只是这种胸怀就立刻征服了广大儒生们的心,想想皇帝可是日理万机的忙人,而像他们这种儒生大宋是成千上万,可其不但亲自批阅了他们的上书,还亲手回书,足见礼贤下士,乃是真正的仁义之君!

而皇帝的回书也迅速在士林传开,若是说其文采真得不敢让人恭维,通篇的大白话,但是也有好处,即便识得些字的人也一读便懂,更让人惊异的是皇帝还采用了各种符号来断句,使整篇文章读起来更为方便和通顺,不用在逐字逐句的判断,一不小心便会错了意,让大家不住感叹皇帝的聪明。

赵柽现在是皇帝了,人也尊贵啦,早年厌学的事情不但没人在提起,气走无数塾师的事情反而被加工成了皇帝自幼聪慧远超常人,以致聘请的塾师自觉学问疏浅,无颜教导,自行羞愧辞馆。可赵柽和诸位亲信大臣都知道自己这半瓶子醋的水平,批阅奏表时也是言简意赅,数字而已。为了避免在广大士子面前露怯。他可是苦思多日,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写成篇震古烁今的论文。索性用自己最擅长的白话文完成了这篇文章。

赵柽首先驳斥了关于先贤孔子和孟子的‘不战’之说。称迄今为止对于儒学的研究一直是以假设其本质上是和平的,不主张以任何理由发起战争。这种假设其实是不正确的。儒学对道德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并没有排除利用战争作为治国工具的,反而先贤们认为主张发动‘义战’,也就是仅仅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正义的战争。

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止,每当有可能的时候,历朝历代都会对邻国发动以惩治和拓边为目的的战争。一直被视为中原正统的王朝,汉朝有之,唐朝也有之。而汉之击匈奴、唐之驱突阙都被历代儒者视为壮我、扬我中华之威的经典战争,即便到了大宋也为收复燕云努力了百余年,一直也是士族之愿,不能也视为好战。

对于‘仁’的理解,赵柽以为仁应有‘大仁’与‘小仁’之分。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百姓免于荼毒而发动战争,铲除邪恶力量,即便流血千里,屠戮遍野也应视为正义,行的是君子之仁;反之。对于侵犯我国土和利益,杀害我百姓之恶人,视而不见,只是想通过自己行仁义之事感化其。无异于养虎为患,那是妇人之仁……

其实赵柽十分了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军事冲突不断。即便以正统自居的各个中原王朝的建立过程中都与战争脱不了干系,而在战争中的行为与其他国家并无区别。一样残暴和傲慢,事实上号称以仁治国的王朝都不排斥战争。长期的外交政策执行中也是‘暴力优先于仁治’。在回书中赵柽为了不刺激他们已经说得很婉转了。

而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区别又是那样的模糊,众所周知所有的执政者发动战争时,即便是侵略战争,也要师出有名,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而这个对于能熟练操纵政治的执政者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们总能找出巧妙的方法,把敌国的行为定义为非正义或是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

因此,有了适当的舆论导向,儒家的言论就可以用来证明防御性行为的正当性,也可以用来证明侵略行为的正当性,这对于赵柽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就拿女真人的‘兄死弟及’来说吧,父亲、哥哥死了,兄弟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小妈、嫂子收入自己怀中。而这种行为在中原儒学中那是**,为道德和世俗所不容。只这就可以将女真人视为道德沦丧的典范,发兵征讨这些‘禽兽’完全合情合理,毫无难度。

赵柽十分赞赏前世一位理论家关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假设,世界上的各国都会把生存列为最重要的目标,虽然不是唯一目标。但在紧要关头,生存会战胜所有其他目标,生存的含义超出了仅仅维护一国的领土完整,尽管这一目标具有根本重要性,生存还意味着维护一国决策过程的自主权,不为他国或他人左右。

如今赵柽东征西讨的根本其实也是为了维护大宋的生存,他知道一个国家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越强大,其生存就越不容易受到威胁。大国能达到的首要目标是地区霸权,而一旦实现地区霸权,它就有一国进一步的目的:防止其他大国控制自己的地理区域,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唯一的地区霸主。东、中亚地区如今具有成为霸主潜质现在只有金国了,那么他就必须被征服。他所做的就是排除实现这个战略的内外所有障碍……

赵柽在回书发出后,起先还有些不安,毕竟自己的‘理论’违背了多少年来的士人们对‘不战’的理解和认知,打破了固有的论断,说不定就会引起一场自己以一敌万的大论战。想着要面对一群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唾沫横飞的各路大儒和士人们,就头疼的紧,可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谁让他当初为了站在舆论的制高点而没有采取断然措施呢!

为了迎接可能到来的辩论,赵柽还真收起了心,在行宫中闭关读了几天书,这让众人惊诧不已。但是这场论战直到他回到东京也没有发生,反而是那几个儒生再次上书承认自己的莽撞和短见,曲解了先贤的思想,这让提心吊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赵柽放下心来,也再无人提起‘不战’之事。而赵柽在事件中的良好表现,让他再次赢得了士林的尊重和拥护,舆论开始一边倒的支持皇帝的燕京讲话……

这时前往西辽的吊唁使返回向赵柽禀报了一件事,因为耶律大石去世后,其子耶律夷列年幼,依照契丹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塔不烟摄政。但是这个女人不简单,不仅改元为咸清,还称制,号称感天皇后。赵柽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中原也有皇帝年幼,皇后垂帘听政的传统,只不过萧塔不烟的‘步子’迈的大了些。

再说赵柽才不管西辽由谁主政,只要他能为大宋守住国门,抵御西方入侵就好,且据他所知,萧塔不烟本人也有相当的统治能力,在她治理期间,西辽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并没有因为大石的去世而走了下坡路。但是他知道失去了耶律大石的西辽已经没有了继续征伐四方的野心,回归故土终成一梦。

而让赵柽感兴趣的是吊唁使带回的另一件趣事。大金国皇帝完颜亶从回鹘商人手中得知耶律大石去世的消息后,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马上派出使者前往西辽,不过不是去吊唁,而是去劝降。要不说精神病人喜欢异想天开呢,西辽当时刚在去年大败塞尔柱帝国苏丹,征服了花剌子模,气势正盛,也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中亚霸主,绝非辽亡之际的丧家之犬了,而他却想招降其以消减大宋的威胁。

偏偏完颜亶选择的使臣也是个逗比,此人名叫粘割韩奴,到达西辽直辖领地,正值感天后萧塔不烟到野外骑着马,粘割韩奴说:“我上国使也,奉天子之命来招汝降,汝当下马听诏。”他以前专门是从事出使活动的,由于曾多次成功的出使回鹘国,所以被完颜亶委以劝降西辽的任务。

不过这次粘割韩奴的运气非常差,因为对方虽然是一位女性,却是个非常强悍的女性。萧塔不烟大怒,命人将他从马上扯了了下来,命他下跪。而粘割韩奴此刻还不知死活,大骂萧塔不烟反贼,口称‘自己乃是天子之使,羞辱自己将引来讨伐’,他也不想想金国和西辽远隔万里,其中还要穿越被宋占领的高昌、漠北,讨伐只说岂不是笑话。萧塔不烟听了咯咯一笑,便将粘割韩奴的脑袋给砍下来了。

赵柽以为萧塔不烟怒杀金使做的还是欠考虑,她没有看清国际形势,如果是自己处理此事,绝不会杀了粘割韩奴,最多揍他一顿赶走。现在杀了金使等于是向金国下了战书,两国彻底反目,而没有考虑到西辽同样面临着宋的威胁,与金绝交便失去了一支可以牵制宋的力量。

赵柽却是得了便宜卖乖,借此发起了一场舆论战,将他们两国关系搞得彻底没了回旋余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