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一百七十章 傲慢与偏见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一百七十章 傲慢与偏见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番权衡讨价还价之后,事情定了下来,西京政权让遥尊废帝耶律延禧为帝,以蜀国公主监国。按旧制分南、北院,许王耶律宁知北院枢密院事,负责处理契丹各部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事宜;乔坤知南枢密院事,负责管理汉人,渤海人事务。以赵王耶律习泥烈为大惕隐,司掌四帐皇族政教。

耶律余覩为‘大于越’,这个官位居百官之上,总知军国事,非有大功德着不授,地位极为尊崇。耶律雅里为西北安抚使,负责安置流民,招降纳叛等,其实这也是个闲职。至于耶律定,赵柽还没想好让他干点什么,暂时歇在家里。萧察剌也没动他,还是西京城府尹。

赵勇被封为西南都部署,应朔节度使,管理两州事务。赵信为大内都检点,总管‘皇上’的禁卫、宿值,以原州军为骨干在各部征调军士,组建禁卫军。因为仍然遥尊耶律延禧为帝,所以国都依然是上京,西京还是陪都,那么军权就掌握在了西北招讨司和大内都检点两处,也就是说还在赵柽手中。

这下西京搭起的一个国家政权的架子,部门设置齐全,那些娶了公主的驸马、嫁了皇子的人家也都有了安置的地方,唯独尚了监国蜀国公主和原州萧氏五姑娘的赵二公子没有安排职位,只得了个驸马都尉的虚衔,还是暗地里封的。

“这简直就是他娘的倒推!”一下多了两个老婆的赵柽是愤愤不满,阻止赵信出嫁那是他此行的目的,而娶公主完全是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那日基本搞定了几个皇子之后。耶律定这货心眼多,他知道自己这些人的命运都掌握在燕亲王的手里。只有把他变成自己的亲戚才能稍稍放心,这又何尝不是其他几个人的心思呢?于是他们以拒不合作相要挟。赵柽想想那貌美如花、贤淑知礼的红颜知己,下身一动,意思了意思便‘妥协’了。

“二爷,是得了便宜卖乖,偷了个小的,还捎带了个大的,真是做得好买卖!”瞅着还‘愤懑’的王爷,赵信撇撇嘴说道。

“胡说,那纯粹是意外。都是路逍遥那厮多事,否则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赵柽哪里肯认,瞪着赵信说道。

“新人一上床,媒人甩过墙,谁知道是不是你吩咐的,我不信陆大哥会违拗你的意思,二爷即便没说,肯定也暗示过,否则陆大哥怎么会擅自行动!”赵信才不信王爷的‘鬼话’呢。揶揄道。

“瞎说,我可没有和公主上过床,倒是和你上过床…”赵柽立刻抓住了赵信的话把儿,开始了反击。

“呸。谁和你上过床?这种混话也敢说!”赵信啐了王爷一口说道。

“你还不知道啊,现在外边早就传开了,公主和你被偷走了月余才送回来的。跟那个‘贼’已经明铺暗盖了,要不梁王怎么会不娶五姑娘了。大家都知道这事儿了!”赵柽绘声绘色地说道。

“你…二爷是不是很得意啊,要是圣上知道你做了大辽国的赘婿。不知道会如何收拾你,王妃会不会放过你!”赵信在王爷的额头上轻点了下说道。

“怎么办?我就躲在这里不回去了,就让你这个大内都检点保护我,你不会不收留我吧!”赵柽拽过赵信的手,可怜兮兮地说道。

“能为王爷做事,属下十分荣幸,愿意时刻保护您!”赵信笑着说道。

“真乖,让王爷亲一口!”赵柽探着脑袋作势道。

“不要,喜爷在外边呢!”赵信一跳躲开了。

“扫兴,明天我就要走了,你还不让沾点便宜!”赵柽悻悻地说道。

“二爷,明天就要走?”赵信吃惊道,两人才刚刚消除了误解,王爷就又要走了。

“是啊,河东那边也不安宁了,必须回去收拾烂摊子!”赵柽起身说道。

“我这就收拾行李,跟您一起回去!”赵信说道。

“不必了,西京城初定,大战将至,你还不能离开,现在要尽快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禁军!”赵柽轻揽着赵信地腰说道。

“嗯,可二爷不担心这支军队将来会成为您的敌人吗?”赵信点点头,又突然想到了点什么问道。

“有这种可能,但是我相信你不会再离开我!”赵柽摸摸赵信的脸蛋说道。

“那可不一定,我可是契丹人,大辽的亲族!”赵信玩弄着王爷的头发说道。

“可你是在大宋长大的,还是大宋亲王的妃子,皇上的儿媳妇啊!”赵柽笑着说道。

“你还有一个辽国公主的媳妇呢,她可是以复兴大辽为己任的,你怎么办啊?”赵信靠在王爷的胸前不无忧虑地说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板凳满地走,契丹人也一样吧,不管她以前是什么人,他也得随着我跑吧!”赵柽轻拍着赵信的后背说道。

“那二爷是不是早打着娶公主的主意呢?”赵信仰着头嘟着嘴说道。

“嘿嘿,我要说是呢?”赵柽笑着反问道。

“我就知道二爷你打着这鬼主意呢?”赵信冷哼一声说道。

“为什么这么肯定?”赵柽笑嘻嘻地问道。

“本小利大呗,白得个老婆不说,还能控制整个西京,这不正是二爷的买卖经吗?”赵信撇了下嘴说道。

“是吗,那我就先讨回点本钱!”赵柽猛地将赵信抄起,不顾她的挣扎抱着进了内室…

………

赵柽从西京悄悄潜回了河东,巡视河东沿边诸州,检查春耕、战备。这春天就要到了,必要要抓紧时间春耕,播下种子,否则为了为了‘支持’伐辽被朝廷拔得溜儿光的河东、河中两路官民,不但工资发不出,就是饭都会吃不上了。

而随着燕京归宋,女真胁迫居民北迁,导致大量幽燕汉人南逃,可因为宋朝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失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随着春荒的到来,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有发生大规模动乱的可能,赵柽不得不着手解决这个难题,替他爹收拾烂摊子。

幽云十六州的汉人成为辽朝属民百年之后,其不仅在性格方面,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开始发生全面的胡化。这逐渐导致了宋人对其态度的变化。在宋人看来,那些生活在敌境之中、着胡服、用胡礼、习胡俗的人,于己来说完全是一种异类,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他们已将幽云汉人和契丹一道视为“番夷”的态度。

由于宋人对辽朝的幽云汉人往往缺乏必要的认同感,因此,无论是在太宗两次北伐时,还是此时入燕攻辽的过程中,朝廷都摆出一副‘代天吊民’、以幽云汉人解放者自居的傲慢架势,作出高高在上的慈悲姿态期待幽云汉人的归顺。

在幽燕汉人归宋后,这种态度也没有丝毫改变,不仅没有想办法去消除宋人对辽朝汉人的排斥心理,减少幽燕汉人心中的疑虑,却反而处处体现出不信任的态度,做出许多根本不把他们当作子民、而是乒出卖的事来…

宋廷在获得幽云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这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政策却没有能稳住局势,反而引起了幽燕汉人的不满,其中换官、授田、盐法等最为人诟病。

采用大规模的‘换官’的初衷是为对新占之地加以巩固,将原在辽朝各州县任大小官员的‘汉人’大量调至内地任职,而另行指派宋朝官吏前往管理其地。朝廷之所以如此行事,一是为了笼络幽云汉人上层,二却是出于不信任,而不敢令其继续在原处为官。

而授田却是为当初的草率买单。在宋金两国的联合作战中,按照约定,灭辽后宋朝收回的是幽云十六州,而辽上京、中京、东京等道的人口,无论渤海、契丹还是汉人,都归金朝所有。然而宋军攻燕失败、金军南下占领燕京后,‘常胜军’的去留便成了问题,

金人要依照事先的约定,将松亭榆关外民户妇国数内,辽国降将郭药师率领的常胜军由八千余户辽东组建,当然也在索要之列。但作为第一支降宋的辽朝武装力量,常胜军是宋朝赖以守卫北部边境的主力,自然不能眼看其被金人带走,但宋朝为了保住常胜军又能换取其移交燕京,作出了一个十分卑鄙的一举两得的决定――授田!

辽朝后期,幽云汉人的经济负担并不很重,甚至相对于宋朝宣和年间的税赋还要轻。而宋朝却不考虑实际情况,为了早点捞回本钱,在幽云实施和内地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官盐制度。过去辽国每石盐是一贯四百文,每斤盐约合十二文钱,但是改换大宋的盐法之后,每斤盐暴涨到每斤二百五十文,甚至到达二百八十文。

在政府滥抬盐价的同时,还有宋人的投机生意扰乱经济,这其中,众多的中原富户显贵以至商贩地痞全都参与进来,令幽云汉人更加不堪重负!(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