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修根固本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二百一十五章 修根固本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除夕过后,又是元旦朝会,接见各国使节,受百官朝拜,校阅三军…等等,各种活动安排的满满的,比平日事情还多。虽然早有礼部官员打点好一切,不需赵柽这个皇帝做什么,但是每天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正襟危坐,被众人围着评头论足,让他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甚至平日不会注意的小节,否则就会被人参有失国体,因此这年过得累啊!

好不容易过了正月十六的灯会,赵柽才算闲了下来,但是看到案上堆积几尺高的奏章、贺表,脑门上又起了几道黑线,这还是尚书省过滤后送上来的,否则还不把这大殿堆满。烦心归烦心,二十二日春节假期就结束了,各部门都要上班等着他的批示好去执行,也只能加班加点的批阅了。

“呵呵,鸽子都变老鹰了!”赵柽翻看着奏表轻笑着道,他越看越快几乎是一目十行,其中既有太学学生写的,也有朝中大臣及各地守臣,甚至还有名震一方的大儒们,用词着笔虽然不同,但是意思都差不多,除了歌功颂德之外,就是携收复燕云、攻克大定之威,再次北伐辽东,直捣黄龙,灭女真迎辽王,一雪前耻。

“二爷,鸽子变老鹰这是什么戏法?”在一边侍奉的见喜听皇帝嘟囔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纳闷地问道。

“我不过打个比喻罢了,鸽子要能变成老鹰岂不天下大乱了!”赵柽叹口气道,从奏章中他可以看出大宋上下被一场胜利刺激的热血沸腾,真以为大宋已经天下无敌了,一个个恨不得都撸胳膊挽袖子上战场,却忘了战前一力劝阻皇帝整军备武的事情。转眼从鸽派变为鹰派了。对于这种急速转变在赵柽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是一种狂热和不理性的表现,丧失了冷静,把战争当做了儿戏。

从经济上考虑,‘养兵一万。日耗斗金’,这还是说的平时,战时翻上一倍也不止,人吃马喂不算,抚恤伤亡、奖励战功,武器马匹的消耗到安抚当地的民众等等。花费巨大,这都是天文数字。号称富强的大汉帝国几代帝王的积蓄被武帝刘彻几次远征西域就给花了个干净,成全了他千古一帝的美名,却使耗尽了精血的大汉也从此走上下坡路。

收复燕云之役从准备到战斗结束历时四个月,大宋动员了除江南以外的所有禁军和大部州军,兵力达二十余万。还有六、七万征调的民夫。支出的军费达到了六百万两白银,合七千万贯铜钱,几乎是大宋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掏空了赵柽登基来四年的所有积存,武备库中的剩余仅够维持各军战备所需水平,再打就得抡大刀了。而这些仅仅是战争消耗,还不包括组建新军。维持驻军所需的钱粮。

再说人都有个头疼脑热的,别提这么大的国家了,哪天不出点事情,赶上个大点儿的天灾**,只靠皇帝带头勒紧裤腰带从嘴里省出来的那点银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是不顾财政情况坚持打下去,除了加税没有什么办法了,只怕那时这些人又要骂皇帝穷兵黩武不顾民生了。

当然这次出征靠着赵柽的精打细算,出动水军作战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运输物资,还起到了奇袭之效,将兀术在平州多年的积攒全部弄到了自己的口袋中。又咋呼的宗辅一直未能下决心点火烧了皇城,结果所需军粮大半可以就地解决,省下了一笔费用。

另外选择秋后出兵也是有门道的,秋高马肥是一说,征集民夫也不会耽误农时。再有幽燕地区粮食收割完毕。百姓手里就有了存粮,加上打土豪所得便不会再重蹈当年因为缺粮只能从国内调运,结果成了填无底洞,最后无力再维持,拖垮了国内的经济不说,还费力不讨好惹得燕人闹气,又投靠了女真。

赵柽知道开疆拓土,横扫四夷,建立一个复员辽阔的大一统国家可以说是每一个帝王的雄心,他也想早八百年就建立一个超级大国,横跨亚欧非,最好连后世美国的地儿也占了。可他也知道有志气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因为大也有大的难处。

在这个世界历史上疆土辽阔的帝国比比皆是,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古罗马帝国;灭绝了古希腊、迦太基和古犹太文明的古罗马帝国;几乎征服世界的蒙古帝国等等,都曾拥有辽阔的疆土。然而这些帝国几乎从未真正的存在过,或只短暂的昙花一现便崩分离析,分裂成了无数的国家,无法形成真正的统一。

现代坐着飞机一天能转地球一圈,一部卫星电话就可以接收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传来的讯息。可古代不行啊,交通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边境都打翻了天了,这边半个月后才能知道消息,等派人过去往往生米都做出熟饭了。赵柽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抢占了先机。反之他也会面临这个难题,无法实时掌握形势变化,导致局面失控。

在中国也曾建立过疆域广阔的秦、汉、唐等帝国,雄踞于亚洲,但是他们也不可避免的灭亡了,或是毁于内乱或是亡于外敌,虽然有后期政治**、社会黑暗、帝王昏庸、经济崩溃等等各种原因。可这都与越来越宽阔的疆域使得中央政府的控制难度明显增加,中央极权式微有很大关系。

孙子曰: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反过来说就是‘途有所必由,军有所必击,城有所必攻,地有所必争’。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绝对的必争之地和绝对的不争之地都是很少的,大部分地区和地点的价值会随着力量分布,敌我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弃不争而争必争之地,就成了均势能否有效维持的重要内容。这就要考虑目标与资源的平衡、利益与威胁的关系。如果仅用威胁来界定利益,必然是盲目出击,造成资源的虚耗。必须明确利益,尤其是地缘利益范围,如果被侵入,就要坚决反击,反之则保持沉默,不能擅起战端。

金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以排山倒海之势蛇吞了辽国结果便是消化不良,国内矛盾解决不了,只能一味的靠战争解决矛盾。即便没有赵柽这个怪胎横空出世搅乱了历史,也没有出现足以载入史册的盛世,而是在新崛起的势力打压下不得不逐步南迁,最终被他曾经征服的蒙古诸部消灭。

现在大宋刚刚开始复兴,国内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赵柽十分清楚随着国家的稳定,人口便马不停蹄似的增长,刺激消费和商业世界的生长,却也同时带来了资源的明显紧张。更多的读书人期待获得官职,更多的农民需要耕地,更多的人要吃饭、穿衣。当这些通道没有同步扩展时,矛盾就开始积郁了。接下来矛盾仍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各种问题便开始出现,危及到统治者。这就需要变革,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原有的政治体制和国家的稳定,使一个王朝延续更多的时间。

宋朝经历的这次金国的入侵,其实对于中国的官僚系统来说,战场上的胜负其重要性远比宫廷政治小的多。赵柽的改革虽然暂时扭转了内部传统部门的颓势,但不过是加固了那些本应该被改变的体制,这一切努力往往有一时之效,但都像附着在内脏已经腐烂的身体上的光鲜皮毛,在任何一个考验面前,这种改变都是十分脆弱的。

现在宋军一举攻下了大定府,便形成了以其为外沿的第一道防线;以大同府、燕京府和灵州为支撑点的第二道防御圈;再就是黄河天险构成的第三道防线,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全,这个圈也将东亚地区最为富饶、繁华的土地全部囊括进去。而圈外不是苦寒,就是荒芜之地,除了牲畜没有什么值得抢掠的东西,占领了每年还得拿出大笔的银子和精力去经营,可以说是个填不满的大窟窿,即便是现代还得国家拿出巨额的资金补贴。

但赵柽知道那边地下有石油、煤炭和各种矿产,可这个时代也无法开采,也无法有效的利用,谁也抢不走。所以可以暂且可以先放下这些地方,优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把世界上的好东西都弄到自己手里来。而是把统一世界的野心收敛一下,要打好基础,修根固本,把到手的这一亩三分地经营好,同时有选择的抢占战略要地,为以后的突破打下基础,而不是一味的进攻,占领新的地盘,背上更多的包袱。

赵柽想得是不错,可民声也不能不顾,如何给他们发热的脑袋降降温,暂时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建立不世武功上引开,利用这股热情成就自己的想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