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二百一十七章 资源危机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二百一十七章 资源危机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议定了处置秦桧的事情,户部尚书陈遘汇报了去年的财政收入支出的情况,开海通商给大宋带来的好处已经显现,以此相关的税收便有四百万两白银入账,合计五千万贯的收入,与两税和盐、酒、铁等专卖的税收相当,再加上杂七杂八的收入朝廷财政收入已与本朝最好的年景相差不大,国库已有剩余,今年形势更好有望继续增长,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好当了许多。

这都拜大宋有个算盘打得精的皇帝,去年仅军费一项就花掉了近一半收入,不过皇帝还算厚道,将缴获的财物三分之二拨入国库,三分之一进入内藏库,两下相抵朝廷没花多少钱。但是皇帝又布置了修路和兴修水利的任务,这两项也都是烧钱的活儿。陈遘算计了下,这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活儿,只要分解到几年完成,财政还能支撑,不用再跟皇帝借钱了。

“陈大人,如今燕京和大定两路已入我手,但是那边地广人稀,虽有千里沃野但无人耕种,而东南、江浙、川蜀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田价飞涨,可招募无田佃户和流民迁往两地以充边防!”听完了介绍,赵柽说道,他对具体的数字不知道,但心里有数,起码从自己各堂柜坊发行的交子账目上可以看出个大概,所以并不意外,怕朝廷钱花不完,便又给他们找了个道儿。

“陛下所说不错,但江南富庶,招募恐怕无人愿往,不若从人口密集之地州县整体迁移北方!”陈遘心下又是一哆嗦。招募前往那是有代价的,不但提供路费、还得无偿提供房屋、耕牛、农具。花销很大,而整体移民却不管贫富连锅端。能省下不少。

“强制移民虽花费较小,但是容易引起民乱,迁到北方也是人心不稳,常常逃离结果得不偿失,不要舍不得那些钱。北方只要人口增加,土地得到开发,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新的财赋之地,眼光要看得远一些!”赵柽知道管钱的没有几个不小气的,都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紧紧的。笑着说道,“不愿前往,是因为条件没有满足,去了人人能当上地主,我就不信没人愿意应募,要好好跟百姓解说会有人愿往的!”

“臣明白,即刻下令命江南各州县招募!”陈遘被皇帝戳破心事脸一红说道。

“陈大人,招募移民的事情你可以向陛下多多请教,当年河东、河中战乱不止。人口损失严重,陛下平定西北后,数年间便增加了数十万的人口,开垦了百万顷良田。如今丰饶可比江南!”许景衡扭头对陈遘说道,他可是当年的亲历者,对皇帝的手段佩服不已。

“臣也有所耳闻陛下经略西北之伟绩。还得请陛下不吝赐教!”陈遘这才想起皇帝也曾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十余年,没有点手段能在西北振臂一呼应者如云。数日间便能聚起十万大军吗,因此这话说的倒是出自真心…

众人说笑了几句后。兵部尚书张叔夜又对组建克虏军和忠勇军及扩编沙漠旅、猎骑旅、炮兵旅做了专题汇报。现在各部编制已经制定完毕,所需资金下拨,人员正在招募、选拔。武器的配发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了一个难题,尤其火炮和弹药供应不上,因为大宋缺少铜。

赵柽听罢将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陈遘想听听他的解释,因为他知道大宋金银产量很低,相反铜的产量却达到很高水平,他为此下诏要优先保证军器监用铜,逐步减少铸造铜币,以纸质的交子和银替代以供军需,怎么到头来还这么紧张,以致影响到了军队的扩建,这要是大战再起不都‘虾米’了。

“陛下,臣已经尽力了,我大宋各场监,每年产铜二万五千余斤,铸器用去一部分后,余者皆送往军器监,但缺口依然巨大,只能以回收的铸币重炼后供应军器监,但现在铜币兑换者寥寥,所以一时供应不上!”陈遘看皇帝眼神不善,急忙解释道。

“数百年来历朝历代铸币何止万亿,如何就无人兑换呢?”赵柽算了下二万五千宋斤,合计到现代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十五吨,都不如后世一个小作坊的产量,但铸造铜炮动辄数百斤,相较之下这点铜少的可怜了,可这产量在此时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下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了。可中国的铸币史足以千年了,年增月积的铜钱,达几亿贯,加上前朝的铜钱,都可在市场上通行无阻,只这些回收上来,也可以用上一阵子了。

“陛下有所不知,铜币去向概括说来,一是官库和私人的贮藏,二是将铜钱镕铸铜器,三是流出我朝。”陈遘再奏道,“蕃国小邦不能铸钱,每得中国钱,必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往来蕃舶以高大深广之船,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而我朝舶商也广收铜钱,以致兑换者日稀。”

“嗯,原来如此!”赵柽点点头道,他是做买卖出身,而且黑道白道皆通,陈遘一提便明白了其中奥妙。

宋朝是当时全世界最高度发展的帝国,也是最大的海上贸易国之一。其出口商品除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等外,铜钱和铜器也是很多外国所珍爱的重要出口物资。但必须指出,铜钱与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等等出口物品不同,属于非法的走私出口物品。宋朝严禁铜钱出口,规定“钱出中国界及一贯文,罪处死”,还“重立赏格,使人告捕”。

一种商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从日本到非洲的很多国家,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货币;而因冶铜铸钱技术等项困难,又暂时不能大量生产铜钱。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铜钱就成为这些国家的“镇国之宝”,成为国际上一种很昂贵的、极受欢迎的硬通货。

由于宋朝冶铜铸钱的工艺比较先进,铜钱的价值必然比外国低廉得多。反之,很多外国的特产品,如各种香料、胡椒、珍贵木材、象牙、犀角等等,其价值也必然比中国低廉得多。故海外贸易成为赢利极大事业,“每十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可以易番货千贯之物”。

因此,大量铜钱的出口就势不可遏了。如在三百年间每年出口十万贯计,则为三千万贯,约折合九万吨;以每年出口二十万贯计,则为六千万贯,约折合十八万吨。可实际上铜钱出口究竟有多少,已无从统计,而现在自己停止铸造铜币,使其成为紧俏物资更无形的抬高了铜币的价值。赵柽相信除海商外,官员和士人、甚至水军都会卷入以铜钱进行走私贸易之中,恐怕那些严禁铜币出口的刑令在如此暴利下不过是一堆废纸。

“如今大宋各个矿场能否继续提高产量?”赵柽想了想问道,他知道要想遏制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产量,借以平抑铜价。

“陛下,我朝矿场有限,信州铅山场、德兴兴利场、韶州岑水场、潭州永兴场等矿场,均全面推行其湿法炼铜技术,全国可得胆铜百万斤,皆以尽力,若想提高也很有限!”陈遘答道。

“嗯,可还能寻找更大的铜矿开采?”赵柽知道这种胆铜是种炼铜法,采用铜铁置换的化学方式提取铜,听着产量可达百万,其中却包含着大量的铁,重新熔炼去除杂质后就没有那么多了。而这种方法已经是在这个年代最为先进的方式了,限于时代的局限性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在扩面上想办法了。

“陛下,臣已经尽力了!”陈遘躬身施礼苦涩地说道。

“哦?!这不怪你!”赵柽看自己把陈遘这个擅于调度的户部尚书逼的都没有办法了,暗自叹气无奈地说道,他了解中国也是缺少铜的国家,即使在现代科技下帮助发现铜矿藏稀少,别说现在几乎全部靠人力的时代了。

“臣等有罪,不能为陛下分忧!”众臣见这事儿把皇帝愁得不行连忙请罪,他们也知道宋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依仗的便是火器,而铜是生产火器必不可少的材料,可巧妇也难做无米之炊啊!

“朕知大理国铜矿较多,可否与他们相商购买呢?”赵柽忽然想起云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产地,可那里现在却是大理国的地盘。

“陛下,大理国贺岁使节尚未离开,臣愿与其会商!”礼部侍郎马扩听皇帝一说,马上请命道。

“嗯,铜关系到我大宋命脉,此事必须尽快解决,最好是可以租买其矿场,如其答应咱们也不让他们吃亏,若是…哼哼!”赵柽略一沉吟说道。

“臣遵旨,立刻亲自去办!”马扩被皇帝阴沉的口气激的打了个冷战,急忙答道,而其他人感到了皇帝身上透出的杀气,知道此事如不能得其所愿,恐怕皇帝就要出手抢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