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瓦窑夫人 > 第17章 货殖列传

瓦窑夫人 第17章 货殖列传

作者:梁嬷嬷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4-07 12:01:37 来源:9书院

三日之后,姚黑儿又回到了单家村。

满身尘垢,满面憔悴,满心疲惫,满目凄凉。

琼儿和铁柱,还有村里的几个孩子,各自都背了一捆木柴,正从村后的枯树林中走来。

远远地,琼儿就认出来这个走路跌跌撞撞的人,正是自己的母亲,惊喜地将肩头的木柴,往地上一丢,像鸟儿一样欢快地奔了过来,脆生生地喊着:“娘!娘!”

姚黑儿脸上浮现出一丝勉强的笑,蹲下身子,将飞奔而来的女儿,揽在怀里,摘下她头上的一根杂草,心里却略略浮上一丝歉意,应该在寒城给女儿买几样她爱吃的糕点的,这孩子的小脸,越发的瘦了。

铁柱捡起琼儿丢下的木柴,与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围了上来,争着叫“黑姨”。姚黑儿那颗在绝望中浸泡了几天的冰冷的心,骤然一暖。几个热情洋溢的孩子,天真欢快的笑脸,让她觉得这个世界,并非只有用心险恶。

她伸手去接铁柱手里的木柴,铁柱将柴往后撤了撤,略带羞涩地笑道:“黑姨,你看着累极了,这柴我拿着就好。我做惯了的。”一边说,一边已飞快地跑了,一边跑,还一边欢快地喊道:“钟姨,珮儿妹妹,黑姨回来了!”肩上和手里的两捆柴,随着铁柱的奔跑,也欢快地跳着。

随着铁柱的叫喊,钟翠菱抱着玖儿,手里拉着珮儿,迅速出现在姚家的大门口。

姐妹两人重逢,相对无语,各自眼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

晚上,几个孩子横七竖八地在床上都睡着了。香甜地熟睡着的珮儿,还依依不舍地用一只手,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襟,生恐她再次走了似的。

姚黑儿裹着被子,斜倚在床头,将自己这次进寒城的经过,从头到尾,给钟翠菱讲了一遍。

钟翠菱一遍听,一遍掉泪,想说些什么,又生恐更勾起姚黑儿的愁肠和哀伤,只得不住地叹气。

姚黑儿道:“倒是秦妈妈,一句话提醒了我,我父亲和哥哥,已是那样了。只是我母亲和嫂子,若是有银子,就可以救出来的。又有地方,只是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咱们赶集花了十二两,我往寒城去花了十两,如今还剩下一百七十多两银子……”

钟翠菱忙拉了姚黑儿的手道:“姐姐,难不成你要往济延城去?”

姚黑儿眼中闪出一丝坚定的光,道:“难道去不得?”

钟翠菱低了半日头,缓缓地道:“姐姐,我知道你心里急,可是我听人说,济延城离寒城还有一千多里地,你若是去,要什么时候能到?济延城那么大,又不知道老夫人和少夫人在哪一家安身,该如何去找?那富商家里,也定是深宅大院的,怎能进得去?即便是你找到了,一口咬定要赎老夫人,只恐人家反犯了疑,反不好了。再则,你一个女子,独身上路,若是遇上了山贼响马,又如何是好?还要想个更妥当的法子才使得。”

姚黑儿烦躁地道:“难道就不管了吗?若是不知道也罢了,既是知道了,岂能让我母亲在别人家里受罪?”

钟翠菱见姚黑儿有些急躁,忙道:“姐姐,我怎能不愿意去救老夫人,只是要想个更妥当的法子。否则只恐救不了老夫人,连姐姐你再遇上什么事,可如何是好?三个孩子,都还未经世事,还要靠着姐姐你的教导,才能有出息。”

这一句话,提醒了姚黑儿,她弯下腰,借着房内昏黄的灯光,看着床上的三个孩子,她们还这么小,已经失去了父亲的庇护,难道,让她们再失去母亲吗?

忽然见,姚黑儿想起那晚在观音庙的睡梦中,观音娘娘的话——孝慈不并。若想对母亲尽孝,就不能对女儿尽慈;若是对女儿尽慈,就不能去救千里之外的母亲。女儿和母亲,此时,她只能选择一样。

起风了,刮的窗棂噼啪作响。

千里之外的母亲,是一个未知。未知她身在何处,未知她安泰与否,未知自己千里奔波,是否真的能找到母亲,且救了她脱离困境。

身边的女儿,是三个已知。已知她们如今嗷嗷待哺,已知她们离不开自己的教导,已知她们如今惶恐的如同惊弓之鸟。

她是否该为了千里之外的未知,放弃身边的已知?若是自己去救母亲,势必要将家中的银子,甚至钗环都带了去变卖,三个孩子,又该以何为生?难不成,还要让她们靠着村人施舍的黑面窝窝度日?

姚黑儿潸然泪下。难以做出的取舍,让她的心抽搐般的疼痛。

她猛然站起身,披衣下床,在带来的几个箱笼中,一通乱翻,又催促钟翠菱道:“翠菱,你去拿了灯来,给我照着点。”

翠菱不解何意,茫茫然问道:“姐姐,都这个时间了,你又跑了几天的路,正该好好休息,若是找什么,等明日也是一样。”

姚黑儿的话简短且不容置疑:“快!拿灯来!”

钟翠菱不敢违拗,只得答应了,也披了衣服,拿了灯走来。

床上、桌子上,箱笼的盖子上,登时堆满了衣服、汗巾、书籍、鞋袜。

姚黑儿一边翻着,一边道:“下次若是再收拾箱笼,我们该将哪个箱子里,都装了什么东西,拿张纸写了,这样就不用费力乱翻了。”

钟翠菱无奈地“哦”了一声,两个人都是第一次收拾箱子,自然没有经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瓦窑夫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瓦窑夫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终于,姚黑儿手里捧着一本书,停止了翻检,又笑道:“就是它了。”

钟翠菱忙凑近了细看,因原先做过姚黑儿的陪读丫头,她也认识几个字,只见这本厚厚的书,却是一套《史记》,心内正不解何意,只听姚黑儿又道:“这《史记》中,司马迁老先生写了一篇《货殖列传》,有多少陷入困境的古人,通过经商改变了命运,他们使得,我们如何使不得?”

钟翠菱虽也读了几天书,却皆是一知半解,这厚厚的《史记》,更是从未读过的,听姚黑儿这样讲,心内方明白了些,道:“姐姐,你也要学着经商不成?”

姚黑儿捧着书,道:“正是!‘夫山西饶材、竹、榖、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砂、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藏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钟翠菱茫然地摇摇头,道:“姐姐,我听不懂。”

姚黑儿叹道:“往年让你跟着我读书,你不肯,只不过认识了几个字,就觉得够了。”又对着《史记》念道:“《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见翠菱依然摇头,又换了方式道:“姜太公封在营丘的时候,那里都是盐碱地,百姓又少,姜太公就命女子们纺织,提高技艺,又将鱼盐都卖到别的地方去,这样齐国很快就富裕起来了。”

钟翠菱这才笑道:“这个我听懂了,原来那位封神的姜太公也是做生意的?”

姚黑儿也不由得笑了,又道:“孔子的弟子子贡,用贱买贵卖的方式,在曹、鲁之间做生意,成为孔子的弟子中,最有钱的;秦国破了赵国之后,将卓氏迁徙到蜀地,卓氏夫妻两个,只推着一辆车子,被迁徙到临邛,在铁山熔铁锻造,成了蜀地最富裕的人家,家里的童仆都有上千人,田池射猎,富比国君……”

姚黑儿沉默了。若是真的能富比国君,还能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赎出母亲和嫂子,自然不在话下,说不定,还可以……

如今许国,也不过是偏安一方的小国;北边,还有胡国和燕国;南边,还有越国和荆国;东边,还有鲁国。各国之间,混战不断,谁能料得了明天会发生什么?

喜欢瓦窑夫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瓦窑夫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