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

作者:吾乃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章 赐下机缘 收徒孔丘

书名: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 作者:吾乃安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40

东周洛邑,王城衰败。

昔日的镐京,曾经是何等的辉煌,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

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的威严荡然无存,如同一颗陨落的流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更让元始天尊无法容忍的是,随着诸侯们对周天子的不再尊崇,阐教在人间的香火信仰也一落千丈。

那些曾经香火鼎盛的神庙,如今却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在混沌道场玉清天中,元始天尊的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静静地站在水镜前,凝视着镜中清晰映照出的人间景象。

只见老子化身李耳,在洛邑的守藏室中埋头着书立说,其周身环绕着的紫气如同一股强大的气流,源源不断地向东流淌,绵延三万里之遥。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昔日供奉阐教的神庙,如今却已无人问津,香火零落。

“好一个大师兄!”

元始天尊的声音,在寂静的玉清天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怒意,“竟然趁我阐教势微之际,抢先下手争夺人道气运!”

他猛地转过身来,宽大的衣袖在空中飞舞,袖中的手指紧紧握起,似乎在压抑着内心的愤恨。

“传我法旨!”

元始天尊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中炸响,“命广成子,即刻召集门下弟子,下界传道!我阐教决不能坐视人道气运被他人夺走!”

白鹤童子闻声而动,迅速领命而去。

不多时,下界昆仑山玉虚宫的大殿内,阐教的二代弟子们纷纷赶来,齐聚一堂。

广成子高坐首位,面色凝重。

自南极仙翁在蓬莱岛受挫后,阐教声威已大不如前。

“诸位师弟,“

广成子环视众人,“师尊有令,命我等即刻下界传道,争夺人道气运。

如今截教余孽猖獗,大师伯又抢先立道,我阐教必须尽快行动。“

清虚道德真君上前一步:“师兄,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广传教义。

可效仿大师伯,各立学说,总有一派能得诸侯青睐。“

赤精子点头附和:“不错。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求变,正是传道良机。“

太乙真人轻抚长须,眼中精光闪烁:“我观列国形势,当以法、兵、墨三家最易被诸侯接纳。

不如我们分头行动,各领一脉。“

广成子沉吟片刻,拍案定夺:“善!就依诸位师弟所言。

自今日起,我阐教弟子尽数下界,广传道统。

务必在下一任人皇崛起前,奠定我阐教根基!“

众仙领命,纷纷化作流光下界。

一时间,人间诸子百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尤以法家、兵家、墨家三家最为兴盛。

与此同时,阳城百里外的鬼谷之中。

魏余——即乌云仙所化——正负手立于山崖之上,俯瞰云海翻腾。

他身后站着一位青衫老者,正是他新收的记名弟子鬼谷子。

“老师,近日各国变法图强,兵戈四起,我鬼谷一派当以何立足?“鬼谷子恭敬问道。

魏余微微一笑:“乱世之中,纵横捭阖之道最是实用。

你且记住,我截教真传虽不可轻授,但你可将兵法韬略传于门下。记住,有教无类,不问出身。“

鬼谷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这位老师来历神秘,学识渊博得可怕,更有一身通天彻地之能。

短短数月指点,已让他脱胎换骨。

“弟子明白。近日已收得两名弟子,一名孙膑,一名庞涓,皆是可造之材。“

魏余满意颔首:“很好。不过...“

他忽然抬头望向东方,“为师还需去鲁国一趟。

那里有一位大才,当为我截教人间道统的真正传人。“

三日后,鲁国陬邑。

一位身着粗布长袍的中年男子,正在杏树下讲学。

此人相貌平平,却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正是日后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丘的声音温和有力,周围弟子听得如痴如醉。

忽然,一阵清风吹过,杏花纷飞。

众弟子惊讶地发现,一位青袍道人不知何时已站在树下,正含笑望着他们。

“这位先生是...“孔丘起身行礼。

道人还礼:“贫道魏余,途经贵地,闻夫子讲学,特来一听。“

孔丘连忙让座:“先生请坐。丘不过略通诗书,岂敢当'夫子'之称。“

魏余入座后,与孔丘论道三日。

从礼乐制度到治国方略,从道德伦理到天人关系,二人越谈越是投机。

孔丘惊讶地发现,这位魏先生学识之渊博,见解之独到,远非常人可比。

第三日黄昏,魏余忽然问道:“丘啊,你可知'有教无类'四字真义?“

孔丘浑身一震,这句话一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多年的困惑。他起身长揖及地:“请先生教我!“

魏余扶起孔丘,正色道:“我观你心怀仁义,主张因材施教,与我截教'截取一线生机'之道不谋而合。

今日愿收你为徒,传我大道,你可愿意?“

孔丘大喜过望,当即行拜师大礼。

魏余取出一柄,看似普通的木尺,郑重交给孔丘:“此物名'戒尺',看似寻常,实乃法宝。

可量人心正邪,可度天下是非。

今日赐你,望你善用。“

孔丘双手接过,只觉尺上一股暖流涌入体内,顿时灵台清明,往日诸多困惑豁然开朗。

自此,魏余留在陬邑,将截教真义结合人间实际,悉心传授孔丘。

他取截教“有教无类“之精髓,融会贯通,创出一套适合人族的教化之道。

“记住,“

魏余对孔丘谆谆教导,“我截教之道,在于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

你之学说,当为天下人开一道光明之路。“

孔丘日夜研习,终有所成。

他将截教真义与周礼结合,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这一学说后来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此乃后话。

就在魏余悉心教导孔丘之际,玉虚宫中,广成子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顿时变色:“不好!截教余孽竟在鲁国传道!“

他急忙传讯下界弟子,命其速往鲁国查探。

接到传讯的阐教弟子不敢怠慢,迅速化作流光朝着鲁国赶来。

其中,一名阐教四代弟子名叫玄真道人的弟子心思最为急切,他想着若能阻止截教传道,定能在阐教中立下大功。

几日后,玄真道人等人来到鲁国陬邑。

他们刚到,便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截教气息。

玄真道人冷笑一声,大踏步朝着气息传来之处走去,只见魏余正站在杏树下,为孔丘讲解经义。

“大胆截教余孽,竟敢在此公然传道!”玄真道人大喝一声,抽出宝剑便朝魏余刺去。

魏余不慌不忙,轻轻一挥衣袖,便将玄真道人的攻击化解。

“阐教小儿,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我不过是在此传授人族教化之道,与你们阐教并无冲突。”魏余平静地说道。

玄真道人却不听解释,再次发起攻击。

一场激烈的斗法就此展开,周围的树木被劲风刮得东倒西歪,孔丘和弟子们则惊恐地躲在一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9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