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作者:执笔墨画你倾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11章 颍川书院,群贤汇聚

书名: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作者:执笔墨画你倾城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7

两天后的早上。

颖阴县,高阳里,颍川书院外来了几位陌生人。

只见领头之人星眉剑目,俊逸无双,一身华服,气度非凡,一看就是那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而他的身后则是跟了五个人,衣着打扮同样不俗,其中三人衣着劲装,携带兵器,两人身穿儒衫,头戴纶巾。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赵云,王越,典韦,陈宫,郗虑,太史慈五人。

看着眼前的颍川书院,赵云的嘴角微微上扬,

此次造访,他势必要从这里弄走几个大才,要不然就对不起他骠骑将军的名头。

“鸿豫,你先去里面打探一番。”

“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幽州典郡书佐郗虑,就变成了专门打前锋交涉的外交人员了。

对此,郗虑并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很是乐意,谁也不知道为啥。

只见郗虑屁颠屁颠的快步朝书院内走去,而赵云,王越,典韦几人,则是在书院外面的几棵大树下等着。

大概过了盏茶的功夫吧!郗虑一脸欣喜的跑了出来,一边跑还一边说道:

“主公,主公!开始了!颍川书院的辩论大会已经开始了,就在前院,咱们过去吧!”

门外等候的赵云,一听郗虑如此说,当即便大手一挥道: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走!咱们去会一会这颍川书院的各路大才。”

说完,赵云便率先朝颍川书院的大门走去,而王越,典韦,陈宫等人闻言,也立马跟了上去。

不一会儿,赵云便带着陈宫,郗虑,典韦几人来到了前院。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过去,而是站在一片假山后面,偷偷的观察着前院的情况。

此时此刻,书院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只见书院前院的几棵大树下坐满了人,

他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背靠大树,有的坐在石头上,有的坐在树根上,很是随性而为。

唯有中间凉亭下的石桌旁,坐了几个上年纪的人,看样子应该是书院里的长者或者管理。

对此,赵云很是惊讶,原来这种私人书院如此无拘无束啊!颇有一副亲近自然,谈禅论道的感觉。

就在赵云等人躲在假山后面,偷偷观看着院子里的场景时,院子里的辩论大会也开始了。

凉亭下,只见一个身穿灰色儒衫,年约六十的老者,缓缓的站了起来,他先是环视了一圈凉亭周围的众多学子,然后方才慢慢开口说道:

“诸位学子,今天又是咱们一月一修的辩论大会了,今天咱们辩论的主题是天下,

所以,接下来你们就围绕着这天下二字,开始辩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吧!”

说完,那老者便面带微笑的坐下了。

其实,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荀家现任家主荀爽,也是这颍川书院的院长。

荀爽刚一坐下,便有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站了出来。

只见此人白色儒衫,头戴纶巾,风度翩翩,儒雅随和。

“我认为,如今天下,虽然风雨飘摇,日渐衰落,不如文景之盛,汉武之勇,

但是,也还没有到达那种不可挽回的地步,仍有再次中兴的可能跟机会。

只需陛下远小人,亲贤臣,励精图治,广纳贤才,抓经济,治民生,轻摇赋税,赏罚分明。

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大汉就能逐渐的恢复国力,再次重现昔日的辉煌跟昌盛。

毕竟陛下还年轻,大有可为,你们说呢?”

说这番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荀家的子弟荀彧,荀文若。

恐怕在场的也只有他,才能说出这番话来,因为换做旁人,恐怕都不会对大汉如此的有信心。

这不,荀彧话音刚落,便有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男子站了出来,

青色儒衫,面容俊朗。

气质非凡,自信满满。

此人名叫陈群,乃是颍川许昌陈氏子弟。

只见陈群面带微笑的开口说道:

“文若之言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你们觉得当今陛下会一改往日风流,痛定思痛,励精图治吗?

恐怕是不会吧!不仅如此,我断定陛下只会变本加厉的逍遥快活,不理朝政,

长此以往下去,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罢了。

至于再次中兴大汉,也许会再次发生,但不一定是在他手里啊!”

陈群这话说的有点直白了,在这个皇权至上,言论不自由的年代,属实有些大胆了。

不过众人听后,好像也没有什么惊讶之色,这让假山后面的赵云不由得面露诧异,内心更是暗自嘀咕道:

“这颍川书院教出来的都是什么人啊!不仅本事不小,看来这胆子也不小啊!”

其实赵云不知道的是,如陈群这样的言论,在这颍川书院早已以习为常了。

颍川书院是私人书院,而且还是家族式的私人书院,你以为他们有多尊重皇帝,多畏惧皇权吗?

党锢之祸怎么来的,世家皇权之争怎么来的,想想就知道了。

就在赵云暗自惊讶陈群言论的时候,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只见此人面容清瘦,身形单薄,不过那双眼睛却很深邃,仿佛里面蕴藏着星辰大海,苍茫大地一样。

此人名曰:戏忠,字志才,算是这颍川书院中,最没有身份地位的一个人了。

只见戏志才站起来后,先是朝着第一个说话的荀彧点了点头,然后才对第二个说话的陈群说道:

“长文,其实文若所言也不是不可能实现,而中兴大汉也并没有那么难,难的是有没有人能扛起这杆大旗。”

戏志才话音刚落,不等陈群接话,立马就有一个背靠大树的男子站了出来,

此人一副三十六七岁的样子,他不是别人,正是颍川钟家子弟钟繇,钟元常。

只见他一脸认真的说道:

“豫州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能不能扛起这杆大旗?”

“不能!陛下与袁家素来不和,就算袁家愿意扛这旗,恐怕陛下都不一定敢让袁家扛。”

“那弘农杨家呢!同样四世三公,若算上他们始祖杨敞,那可是比袁家还多一位呢!

杨家一门世代忠良,名满天下,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相信陛下必然愿意让杨家扛这大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66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