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作者:执笔墨画你倾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14章 合兵一处,进击长安

书名: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作者:执笔墨画你倾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另一边,在曹操说完这番话后,孙坚也豁然起身道:

“我赞同镇北王的说法,当务之急,我们确实应该合兵一处,直逼长安,不给那董卓丝毫的喘息之机。”

而在场的一众诸侯,听完赵云,曹操,孙坚三人的话后,并没有多做犹豫,当即便纷纷附声赞同道:

“镇北王所言有理!我们听镇北王的!”

“镇北王百战百胜!只要有镇北王在,我们必能灭杀董卓,迎回陛下!”

“我刘岱愿做先锋,为盟军开路!”

“我等愿听镇北王调遣!灭杀董卓!迎回陛下!”

最后,在众人的全票通过下,十几路诸侯敲定了合兵一处,西出洛阳,征讨董卓,营救天子的策略。

其实这事也好理解,为什么一众诸侯会听从赵云的话,继续讨伐董卓,

第一,赵云威名在外,自出道以来,他就没打过败仗,有如此人物带领,何愁大事不成?何愁名利没有?

第二,也就是各路诸侯,此时已经尝到了甜头,别的不说,光是把董卓从洛阳赶跑,他们就已经名利双收了。

当然,有些人除外,比如死去的桥瑁,损兵折将的曹操,袁绍,以及王匡,鲍信等人。

至于第三,那就是纯纯的嫉妒了,

他们嫉妒董卓,为什么他董卓,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们嫉妒董卓,为什么他董卓能够夜入皇宫,夜卧龙榻,然后…………。

人心啊!有时候很简单,那是相对于善良的人,简单的人来说。

但有时候,人心却又很复杂,特别是人心的阴暗面,你永远都想不到它有多险恶。

嫌你穷,怕你有,你不能比我强,你不能比我有钱,你只要比我好,那你就是有罪,十恶不赦,杀杀杀……。

这就是人心的阴暗面,而且还只是人心阴暗面的一小部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

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赵云能够说服各路诸侯继续讨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只是晚宴结束后,下半夜的时候,洛阳城内又奔出了几骑,直奔长安方向而去。

翌日清晨,

驻守在函谷关断后的吕布,便接到了赵云的密信,信中写的很明白,关东联军不日便会赶至函谷关,让吕布做好应对之策,最好是提前埋伏一下。

与此同时,还有着一封相同内容的信,正在往西面董卓的手中飞送。

中午时分,

停在弘农的董卓,收到了赵云的密信,

信的内容不长,却让董卓脸上笑开了花,

“李儒,镇北王说关东联军,不日便会赶到函谷关,让我们提前设伏,或者做好别的打算,对此你怎么看?”

有事李儒干,没事…………。

李儒听到董卓的问话后,当即便应声回答道:

“太师,函谷关设伏可能性不大了,因为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最迟今天下午,联军便会赶到那里,

时间上来不及了,如果真要设伏的话,还是在渑池附近设伏吧!想必奉先肯定能够给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

不过联军兵马人数比较多,而我们目前手底下的兵马,只有三万人不到,恐怕得从凉州,长安那边调军啊!

不然的话,恐怕是不能给关东联军一个深刻的教训,打不疼他们,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嗯!李儒你说的不错,函谷关设伏的话,时间上确实有些仓促了,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在渑池附近,给他们来一波大的,一次打疼他们,让他们再也不敢追着我打。”

最终,董卓还是决定调兵遣将,给关东诸侯来一次深刻的教训。

其实前面李儒说的没错,此时的关东联军,已经快要抵达函谷关了,大概还有几十里路吧!

如果现在回头设伏的话,时间上确实来不及了,但是吕布提前知道了消息,并且已经做好准备。

函谷关,处于洛阳至长安古道的最东面,乃是战国秦惠王时期设置的关口。

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是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来往的重要关口,再加上它紧靠黄河岸边,城关又设立在山涧深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东西长达十五里,但是南北宽度,最窄处仅容一车通行,正是应了那句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天下午,

当刘岱,袁遗二人为首的先锋大军,赶至函谷关外二十里处时,刘岱身旁的一人,顿感浑身生寒,头皮发麻。

此人乃是刘岱麾下别驾王彧,也是刘岱的随行军师。

看着眼前深深的峡谷,王彧不由得朝着前面的刘岱说道:

“主公!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怀疑这峡谷两边的山上,有什么埋伏,要不咱们还是暂时停军,派人上山检查一番再说吧!”

王彧此话一出,前面的刘岱,袁遗二人皆是一愣,随即袁遗便笑着开口说道:

“王彧啊!我看你是多虑了,如今董卓就如同那丧家之犬一般,跑路都来不及呢!哪还顾得了这些啊!

而且董卓都撤出洛阳几天了,就算这函谷关外曾经设有埋伏,现如今也早该撤走了,毕竟长安才是他们的目的地。

再说了,这峡谷山道那么长,我们怎么派人上山检查?什么时候能检查完啊!”

哎!你还别说!这袁遗说的还真有几分歪道理,你看都把刘岱给听的一愣一愣的,就连王彧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袁遗,字伯业,汝南汝阳人,乃是袁绍的从兄,曾经在长安当过长安令,

所以此次,他也请命做了个先锋大将,跟着刘岱一起率领六万大军开路。

“额……这样的吗?”

听完袁遗的话后,刘岱有些半信半疑,做不了决定。

而袁遗见状,当即笑道:

“公山兄,如果你害怕的话,那我先行一步,替公山兄探探路如何?不过到时候这头功,可就算是我的喽!”

一听到头功,刘岱不由得内心一动,不过他还是惜命的说道:

“这样吧!如今我这里有五万兵马,就让我麾下大将林充,领两万兵马,与你在前一同开路吧!”

“唔!也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93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