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三条金鱼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2章 连全唐诗都选不上去的货色

书名: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三条金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冷宫一夜风流,柔太妃已然成了李睿手中一枚温顺又锋利的棋子。

食髓知味,龙榻之上,萧玉婵与周如月更是百般迎合,让李睿过了两天帝王该有的快活日子。

转眼,便到了麒麟诗会之期。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京城最大的活水园林“沁芳园”内,早已是人头攒动,墨香浮动。

大夏皇朝三年一度的麒麟诗会,便在此处举行。

能来此地的,无一不是自诩有些文采的读书人,更有不少是名动一方的青年才俊。

他们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或独自踱步,搜肠刮肚,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在这诗会上一鸣惊人,博取功名。

李睿今日,换了一身半旧不新的青色儒衫,手中摇着一把普通的折扇,扮作一个落魄文人。

他给自己取的化名,更是惊世骇俗——赵日天,字日天居士。

王德全听到这名号时,眼皮子都抽搐了好几下,心道陛下这恶趣味,真是……一言难尽。

“陛下,您这……这名号,会不会太张扬了些?”

王德全还是忍不住小声提醒。

“张扬?”李睿嘴角一撇,“就是要张扬!不张扬,怎么能让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记住朕?哦不,记住我赵日天?”

他身边,只带了王猛扮作的粗豪护卫,以及几个锦衣卫好手散在人群中。

“情报上说的那几个人,都盯紧了。”

李睿压低声音对王猛道。

王猛点头:“陛下放心,陆远那边已经派人摸清了底细,今日这三人都会到场。”

李睿嗯了一声,目光在人群中逡巡。

他今日来此,除了要装个惊天动地的大逼,震慑文坛,为自己日后选拔人才铺路外,更重要的,便是要亲自考察锦衣卫筛选出的几位“沧海遗珠”。

这第一位,名叫张三石,年约二十,出身贫寒,据说为了凑够盘缠来京赶考并参加诗会,把家里最后一点薄田都给卖了。

此人衣着朴素,甚至有些寒酸,此刻正独自一人站在角落,神情略显局促,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透着一股不甘平庸的执拗。

第二位,柳如风,二十二三岁的年纪,一身月白绸衫,手持玉骨扇,面如冠玉,风度翩翩。

他是江南望族柳氏的旁支子弟,家道中落,却依旧带着几分世家公子的傲气。

此刻,他正被一群年轻士子围在中央,谈笑风生,显然是场中的焦点人物之一,不时有惊艳词句从他口中蹦出,引得周围一片叫好。

第三位,顾长青,年近三旬,面容沉静,眼神深邃,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此人屡试不第,曾心灰意冷,后得恩师点拨,重拾书卷。

他不像张三石那般窘迫,也不似柳如风那般张扬,只是静静地看着场中,偶尔眉头微蹙,似在思索。

这三人,便是李睿此次的目标。

若真有才华,他不介意破格提拔,充实自己的班底。

“咚——咚——咚——”

三声鼓响,原本喧闹的沁芳园瞬间安静下来。

礼部的一位官员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朗声道:“诸位才子,今日乃我大夏麒麟诗会,圣上隆恩,广纳贤才。今日诗会,不设题目,诸君可以江山为题,各展所长,佳作将由翰林院大学士与几位文坛名宿共同品评,魁首者,将有机会面呈圣听!”

“江山!”

此题一出,场下顿时一片窃窃私语。

这题目可大可小,既可写壮丽河山,亦可抒胸中抱负,更能暗喻朝堂天下。

不少人已开始低头沉吟,抓耳挠腮。

柳如风折扇一合,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似乎已是胸有成竹。

张三石则握紧了拳头,眼中光芒更盛。

顾长青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很快,便有自持才思敏捷者,率先登台献作。

“北望燕云十六州,烽火连天不休。愿提三尺龙泉剑,为国斩尽佞臣头!”

一个年轻士子慷慨激昂,引来一片喝彩,却也有老成者摇头,嫌其杀伐之气太重,失了敦厚。

“江南烟雨锁重楼,才子佳人竞风流。若得江山如画卷,愿作丹青点春秋。”

又一人上台,文辞华美,意境也算不错,只是格局略显小了些。

一时间,台上台下,佳句偶有,却也多是些陈词滥调,听得李睿直打哈欠。

“就这?大夏文坛的水平,也不过如此嘛。”

李睿撇了撇嘴,对身旁的王猛低声道。

王猛嘿嘿一笑,他虽是大老粗,但也听得出这些诗作与陛下平日里偶尔哼唱的那些“小曲儿”比起来,差得远了。

柳如风终于登台了。

他一袭白衣,风采卓然,一开口便声震四座:

“万里江山收眼底,千古风流在我心。金戈铁马犹酣战,书生亦怀报国音!”

“好!”

“不愧是柳公子,果然气度不凡!”

台下顿时掌声雷动。

几位评判席上的老学究也频频点头,目露赞许。

接着,张三石也鼓起勇气上了台,他声音有些发颤,但目光坚定:

“茅屋草舍观天下,垄上耕牛望京华。莫笑黔首无壮志,他日亦能定江山!”

这诗句质朴,却带着一股蓬勃的野心和力量,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顾长青最后才缓缓上台,声音低沉:

“江山几度易其主,兴亡皆是百姓苦。愿得明君施善政,海晏河清万民福。”

此诗一出,场中气氛微微一滞。

虽有忧国忧民之心,却也透着一股消沉与无奈,与今日诗会的热烈气氛有些格格不入。

几位评判交换了一下眼神,有人点头,有人蹙眉。

李睿看着这三人的表现,心中大致有了数。

柳如风才华横溢,但略显锋芒毕露。

张三石质朴坚韧,是块璞玉。

顾长青老成持重,但心气似乎被打磨得差不多了,需要一把火重新点燃。

眼看日头渐高,佳作也出了不少,但始终没有能让李睿觉得真正惊艳的。

这些诗,连全唐诗都选不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0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