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三条金鱼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0章 造水泥咯

书名: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三条金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柳如风,英气勃勃,眉宇间自有一股杀伐之气,虽是文人,却颇有几分将帅之风,是个可造之材,稍加历练,可堪大用。

张三石,出身寒微,眼神却透着一股子不甘平凡的狠劲和精明,这种人,用好了,就是一把最锋利的刀,能替自己处理许多见不得光,却又不得不为的脏活累活。

至于顾长青,此人身上有股子文人的痴气,对格物致知之道,似乎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上次诗会后,还曾向李睿讨教过一些“奇技淫巧”的问题。

这三人,正是他接下来计划的关键执行者。

“朕今日召你们来,是有一桩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交给你们去办。”

李睿开门见山。

三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屏息凝神,等待下文。

“张弓,你且看看此物。”

李睿将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图纸递了过去。

那图纸上,画的并非什么精巧的机械,而是一堆看似寻常的土石,旁边标注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比例。

张弓接过图纸,仔细端详,眉头渐渐蹙起,又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困惑,又有一丝明悟。

“陛下,此图……恕臣愚钝,这似乎是某种……建筑材料的配比?”

“不错。”李睿点了点头,“朕称之为,水泥。”

“水泥?”三人面面相觑,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此物,以石灰石、黏土、铁粉等按特定比例混合,高温煅烧,再磨成细粉,遇水则凝,坚硬如石,远胜于如今所用之糯米石灰浆。”

李睿顿了顿,声音沉了下来:“英国公方才与朕提及,南京江浙一带,水患频发,百姓深受其苦。尤其是昆山县,地势低洼,年年涝灾,朝廷虽屡次拨款修缮堤坝,却收效甚微。”

“朕思来想去,症结便在于这堤坝不够坚固,一遇大水,便溃不成军。”

“若能用此水泥修筑堤坝,必能固若金汤,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

此言一出,张弓和顾长青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特别是顾长青,他本就对格物之学痴迷,此刻听到这“水泥”的神奇功效,以及皇帝陛下那清晰的制作思路,只觉得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

“陛下圣明!”顾长青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若真能制出此等神物,莫说昆山水患,便是天下水利,亦可焕然一新!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啊!”

柳如风和张三石虽然对这“水泥”的具体门道不太清楚,但听皇帝和顾长青这么一说,也明白了此物的重要性。

能解决水患,这可是天大的功绩!

李睿看着他们激动的神情,微微一笑,继续加码:“昆山,只是一个开始。”

“朕要你们三人,即刻启程,前往昆山。张弓负责指导工匠,依朕之法,烧制水泥。顾长青,你从旁协助,务必将这水泥的配方和烧制工艺,给朕摸透了,日后还要推广到大夏各地!”

“柳如风,张三石,你们二人,则负责督办此事。朕知道,地方上的事情,盘根错节,少不得有些牛鬼蛇神出来作祟。你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此事顺利进行,任何人,胆敢阳奉阴违,阻挠工程,一律给朕拿下!”

李睿的声音陡然转厉:“朕给你们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朕要看到昆山的水泥堤坝初具雏形!朕要让今年的秋汛,昆山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此事若成,你们便是大夏的功臣!朕不吝封赏!日后,你们的名字,将与这水泥一道,载入史册,万古流芳!”

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狠狠扎进了三人的心脏!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哪个读书人,没有这样的梦想?

三人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恨不得立刻就为陛下赴汤蹈火!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三人齐齐跪倒在地,声音铿锵有力。

“好!”李睿满意地点了点头,“朕再拨给你们五十名锦衣卫校尉,随行护卫,听候调遣。记住,你们代表的是朕!在昆山,你们的话,就是朕的旨意!”

“所需钱粮,工匠民夫,朕会下旨地方官府全力配合。若有不从者,先斩后奏,朕为你们担着!”

“臣等,定不负陛下厚望!”

三人再次重重叩首,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陛下给予他们的天大机遇!

能不能抓住,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打发走了打了鸡血一般的三人,李睿长长舒了一口气。

……

京城,李睿在麒麟诗会上那两首石破天惊的词作,早已被那些激动的士子们传抄开来,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到处都有人在吟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百姓们或许不懂词中的精妙,但那股子睥睨天下的豪情,那份指点江山的壮志,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再加上当众平凡乌台诗案,整个士林都对李睿赞许有加。

一时间,新皇李睿在民间的声望,竟隐隐有超越先帝之势。

“圣君降世啊!”

“咱们大夏,要出一位千古明君了!”

这样的议论,不绝于耳。

内阁首辅,陈府。

陈廷和端坐在太师椅上,面沉似水,手中那串盘了多年的紫檀佛珠,此刻被他捻得咯咯作响。

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幕僚吴敬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好一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陈廷和猛地将佛珠拍在桌上,声音冰冷,如同数九寒冬的北风。

“竖子!黄口小儿!仗着几首歪诗,就想收买人心,蛊惑天下?!”

他气得浑身发抖。

李睿在麒麟诗会上的举动,无疑是在光明正大地挖他文官集团的墙角!

那些士子,本该是他们“清流”的后备力量,如今却对那小皇帝感恩戴德,五体投地!

这还了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9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