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

作者:都灵城府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9章 清扫国库券市场

书名: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 作者:都灵城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58

张诚打了个酒嗝,脸颊潮红,感激地举起一瓶未开的茅台,对张敬涛比了比:

“涛哥,都在酒里!”

张天连忙起身,伸手按住他的酒瓶:“张老弟,差不多了!”

张敬涛也笑着摆手:“老弟,一共就三瓶酒,你还想独吞不成?先吃菜,吃菜。”

“听哥哥们的!”张诚顺势放下酒瓶,坐回椅子,抓起筷子夹了块鸡肉,大口吃起来。

连干大半斤茅台,他确实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晃了晃脑袋。

张敬涛打量着张诚,转向高大同:“这小老弟太实诚。要不是拦着,今天非得抬去医院洗胃不可。”

“可不就是因为这份实诚,咱们才乐意交这个朋友?”高大同接话,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余地安新村那边……”

张天却仿佛没听见他俩的闲聊,只是含笑拍着张诚的后背帮他顺气,另一手夹菜,眼神却时不时在张诚脸上打转。

“叩叩叩!”

包厢门被敲响。

服务员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

“张科长,抱歉来晚,我自罚三杯!”中年人一进门,目光便在张天、高大同脸上掠过,最后落在张诚身上,多了几分探究。

此人正是耀光玻璃厂厂长,沈百万。

张天,嘉兴最大的私营服装厂老板,背景深厚。高大同,市长独子,路政局实权人物。这两个他都认识。

唯独这个年轻人……

张敬涛笑着起身,替沈百万拉开椅子:“老沈,罚酒免了。请你来,是有事相求。”

“张科长有事尽管吩咐。”沈百万顺势坐下。

他身为浙省最大玻璃厂的厂长,地位本在张敬涛之上。但官场人情,面子是相互给的。

张敬涛也不绕弯子,指了指高大同:“高处长,你认识。”

“自然认识,上月市里开会还同高处长聊过。”

张敬涛手又转向张天:“张天,张天服装厂的老板。”

“沈厂长,久仰!”张天起身,伸出手。

沈百万也笑着握手:“张厂长的大名,如雷贯耳。”

“这位是张诚,我的小老弟。”张敬涛最后才介绍张诚。

张诚脸上红晕未退,站起身伸出手:“沈厂长威名,我在阜宁也是早有耳闻。”

酒桌文化,不喝透难办事。

包厢内觥筹交错,气氛逐渐热烈。

几巡酒过,张敬涛放下酒杯,看向沈百万:“沈厂长,你们厂里,国库券应该还有不少吧?”

“有,四五十万的面值总是有的。怎么,几位对这个有兴趣?”

耀光玻璃厂作为省内大厂,从82年政策伊始便积极认购,每年指标近五十万。厂里补贴三成,工人七折认购。

今年因市面有人收购,厂里的认购指标尚未完全分配下去,厂里打算补贴两成。

张敬涛点头:“我这小老弟张诚,最近正在大量收购国库券。所以特意请沈厂长你来,看能不能匀一些。”

“我还当什么大事!”沈百万转向张诚,带着商人特有的审视,“张老弟,你打算要多少?”

“全部!”张诚答得干脆。

沈百万眉毛一挑:“张老弟若是全收了,我倒要谢谢你。市价一百面值换八十现金。我给你凑个整,一百国库券,七十八块,如何?”

“可以!”张诚点头。

沈百万话锋一转:“张老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厂长但说无妨。”

“都说国家今年要回购国库券,但这毕竟是传闻。万一国家按八十的比例回购,你可就亏大了。”

高大同、张敬涛也面露关切。中央对国库券回购的态度,确实不明朗。

张诚语气坚定:“沈厂长,我相信国家,不会让老百姓吃亏。”

沈百万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他也不再多劝。

“那好,我让人给你凑足五十万面值的国库券。明天你来厂里,咱们签合同。毕竟数额不小。”

高大同笑道:“老沈,你路子广,再帮忙问问,还有哪些厂子愿意出。以张老弟这比例,想来愿意的人不少。”

“高处长开口,自然没问题。我现在就去打几个电话问问。”沈百万起身。

张敬涛也站起来,扶着他:“沈厂长,我陪你去。”

两人并肩走出包厢。

一出门,沈百万便低声问张敬涛:“涛子,那小子什么来头?真能吃下这么多?”

电话里,张敬涛并未细说。

“他跟阜宁的赵大明关系极铁。我问过大明,说是山里出来的娃。但这小子手腕不简单,在阜宁有自己的人脉,到了嘉兴又能搭上高大同。前途不可限量。”

沈百万、赵大明、张敬涛本是战友,只是沈百万后来调往首都,这段关系鲜为人知。

“看在大明和你的面子上,我帮他这一回。最近找我要国库券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沈百万有些不屑,“都想赚快钱,哼,到时候国家政策一变,有他们哭的。”

若非这层关系,他根本懒得理会。

包厢内。

张天抽着烟,眯眼打量张诚:“张老弟,你那位朋友,到底能吃下多少国库券?”

“一百万,应该不成问题。”张诚估摸着姜于洪的实力。

“老弟,”张天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咱们玩一次更大的,如何?”

张诚心中一动,迎上他灼热的目光:“多大?”

“我把张天服装厂抵押了,从信用社贷个七八百万,再找朋友凑凑,应该能到一千万!”

一千万!

张诚心头剧震。这笔钱在87年是什么概念?足以在嘉兴掀起滔天巨浪!

张天此举,魄力惊人,但背后风险与图谋,同样深不可测。

高大同皱眉:“老张,一千万?嘉兴几个大户的国库券生意,你这是要连锅端啊!到时候,市里某些人怕是要坐不住了,我爸那边都未必好交代!”

“做买卖,哪有不得罪人的。”张天浑不在意。

高大同看向张诚:“你要想清楚。一两百万,大家分口汤喝。一千万砸下去,你这是连碗都想端走。”

张天撇嘴:“生意场上,可没那么多温良恭俭让。”

高大同懒得理他。

张诚沉吟片刻,他必须确认姜于洪的胃口。

“我得先问问我那位朋友,能不能吃下这么大的量。”

“也好。”张天点头,对张诚的“朋友”越发好奇。

不多时,张敬涛与沈百万返回包厢。

张诚起身:“各位稍坐,我去个洗手间,顺便打个电话。”

他必须立刻联系姜于洪。

他走到包厢外,借用酒店前台电话,拨通了老柳留在【国库券回收中心】的号码。

电话那头很快接起,是老柳熟悉的声音,却带着一丝不寻常的凝重:“张诚?姜总他……最近手头可能有点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