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摆烂世子,当皇帝哪有当大侠爽

作者:夏天的蚂蚱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24章 圣旨与说书

书名:摆烂世子,当皇帝哪有当大侠爽 作者:夏天的蚂蚱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8

圣旨中明显有不合礼数的地方,就比如“储贰”一词,代指的该是太子,可领旨之人只是位皇孙。

但这块关系到中原未来的黄绸子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沈凛亲写。

礼部的意见,影响不了陛下和三省的决议。

当然,若换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皇帝不在乎下一任继承者是谁,甚至有概率直接传位给孙子。

割孤阴柔的嗓音,在此刻显得极为光明正大:

“齐王世子舟,天资英毅,夙秉忠孝。因北疆不靖,胡尘蔽野,多有忠勇将士陷于虏庭,骸骨曝野,英魂难归。朕每念及此,恻怛于心,寝食难安。”

“齐王世子舟,体朕悲悯,感将士之忠义,不避斧钺之险,弃珠玉之安,潜行千里,深入毡裘之地!”

“风餐露宿,蹈锋镝之危;智勇兼施,破豺狼之窟。终同生还之白发老卒。”

“此一行也,非特显其勇略超群,胆识盖世,更见其仁德之心,发于至诚!视将士如股肱,待士卒若手足。以一己之躯,践护国卫民之志;以皇孙之尊,行拯溺扶危之实!”

“其行,义贯金石;其心,光昭日月!”

“救忠魂于异域,全大义于绝境,上慰朕心,下安将士,中固国本!”

“使天下知朝廷不负忠良,使三军感皇恩之浩荡,使四夷慑天威之难犯!此乃社稷之幸,苍生之福!”

“朕观其德,仁厚足以抚万民;察其能,刚毅足以承大统;验其功,卓着足以服天下。”

“此诚天意所属,民心所向。为宗庙社稷计,为江山永固谋,朕心甚慰,决意早定国本。”

周围呼吸声骤然沉重,如此说来,他们是第一批跟未来陛下并肩作战的士卒,回家后吹牛嗓门都得大些!

“册封齐王世子舟为皇太孙! 授以册宝,正位东宫。尔其钦承朕命,祗服训言:惟谦惟敬,克勤克俭;亲贤远佞,修德进学。念将士之血勇,体黎庶之艰辛,夙夜匪懈,以副朕之深望,以固万世之丕基!”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近三十万大军一同行礼,甲叶摩擦声震耳欲聋,“见过苍梧太孙!”

无人回应。

莫非真跟传闻一样,殿下身受重伤?

沈承煜笑道:“不领旨吗?”

微风卷起车帘,里面空空荡荡,座位处放着一本摊开的《柔然摘要》。

几位领兵大将眼角一跳,跑…跑了?

沈承烁气笑道:“要不要找人给舟儿抓回来?否则父皇面子上不好看。”

沈承煜摇摇头,胸有成竹道:“鸢儿还在京城。”

沈承烁惊叹一声,“哇,你们好阴险,心计全用在孩子身上。”

“那有什么办法…”沈承煜反问道:“不然你去劝父皇改变心意?”

沈承烁尬住,突然提议道:“如果鸢儿诞下一位男丁,让我教他兵法之道如何?”

“真不要脸!”沈承煜呸了一声。

暮色,如同稀释的墨汁,缓缓洇染着天穹,将最后几缕挣扎的霞光吞噬殆尽。

肃穆的将士陵园,热闹之后更显空旷寂寥。

一排排冰冷的石碑,像一支支沉默的长矛,铭刻着无数戛然而止的名字与岁月。

陵园某处,赫然插着两柄剑。

右边那柄,剑身宽厚,细看能瞧出铸造者稚嫩的手法。

刃口因多次战斗,布满了饱饮风霜的痕迹。

紧挨着的是一柄细剑,剑鞘是乌沉的鲨鱼皮,剑锷被打磨得寒光四溢,即便不曾拔出,也能感受到里面的锐气与力量。

它们之间,放着一个扁平的黄铜壶,壶口敞开,散发着浓郁醇烈的香气。

壶身之下,压着一张泛黄的宣纸,墨迹未干,笔锋遒劲:

旧刃埋沙场,新锋指北疆。

同袍酒未冷,故地草又黄。

沈舟和温絮并肩而行,脚步轻缓,不敢打扰沉眠的英魂。

陇右道囊括北庭,西域两大都护府,占地面积仅次于河北道。

因处西北,所以总让人感觉离中原很远,但它其实还毗邻着关内,剑南和山南西三道。

一入梁州,色彩陡然鲜活,黄灰戈壁转化成一副生机勃勃的画卷。

空气似乎都温顺了许多,带着一丝清甜的水汽,陌生而熟悉的味道,让沈舟胸膛高高隆起。

从京城发出的驰道,已经修到此处,随处可见忙碌的民夫。

梁州城内人声鼎沸,商户忙的不亦乐乎。

沈舟带着温絮找了家茶馆入座,台上的说书先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各位看官且听好!今儿个咱们不说江湖恩怨,也不表才子佳人…”

“搞快点!”有男子催促道,其他地方早就有人日夜赶工,将故事整理了出来,唯独梁州,磨磨唧唧!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想要拿捏一下听众,却被一颗银锭砸中脑袋,急迫道:“话说当今天子,坐镇龙庭,心系四海,最挂念啥?不是金山银海,也不是美人歌舞,而是咱边关将士的忠魂!”

“宸国遗老,四百年坚守,马革裹尸,埋骨他乡!深陷茹毛饮血的柔然草原,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陛下每每思及,都会龙目含泪,夜不能寐!满朝文武,束手无策!为啥?那草原深处,是龙潭虎穴!有百万铁骑环伺,去了就是肉包子打狗!”

沈舟笑了笑,点了几份当地特色小吃,热面皮,菜豆腐听说都不错,还有那原公大杂烩。

小二随意应付两声,注意力全在说书先生身上。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位爷!龙子凤孙,金枝玉叶!咱们的齐王世子殿下,听了老卒们的遭遇,那是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他猛地一敲醒目,“岂有此理!我中原忠魂,岂容遗落异域?我白发袍泽,岂能老死毡帐?诸位猜猜他干了个啥惊天动地的大事?”

不等众人回答,说书先生语气加快,“殿下扔了锦衣玉食,撇了暖阁温香!孤身一人直插柔然王庭腹地!”

“那是啥地方?狼窝!虎穴!阎罗殿门口打转悠!千里草原,风吹草低见不到牛羊,全是闪着寒光的弯刀!”

沈舟神色尴尬,自言自语道:“也没这么夸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0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