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433章 在漠北设立都护府

要在漠北设置一个州,或是都护府进行管理吗?

对此,群臣都不由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这一次李靖征北,为大魏开疆拓土,征服了漠北诸部,的确是劳苦功高的。

这一年来,李靖带着数万魏军铁骑兵,先是翻越阴山,征服了拓拔鲜卑,又一路向西,击破河西鲜卑、匈奴、呼得、坚昆、丁零诸部,饮马北海(贝加尔湖),将北海变成了大魏的“内湖”。

漠北的疆域面积那是相当大,从地图上来看,比大魏现有的疆域面积还大!

只是,漠北地广人稀,较为贫瘠,适合放牧,而不适合耕种。

要治理起来,那也是非常的麻烦!

“陛下。”

这个时候,王朗首先手持牙笏,站了出来,向秦牧进言道:“老臣认为,塞北苦寒,不毛之地,我大魏不应该要这种地方。”

“不论是置州管理,还是设置都护府管理,都不太妥当!”

“自前朝汉武帝以来,二百多年间,匈奴、乌桓等异族不断内迁,原因何在?”

“其一,他们仰慕我中原王朝之强大,有臣服之心。”

“其二,塞北过于贫瘠,不适合生存。”

“在汉朝的时候,难道汉朝就没有能力横扫漠北,将漠北广袤的土地据为己有吗?不,汉朝有这个能力。”

“为何历代汉朝天子都没有这么做?”

“老臣认为,原因在于治理漠北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想当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是因为匈奴仍盘据在天山以北,不断侵扰西域诸国,而西域诸国不能抵御,这才选择臣服汉朝。”

“应西域诸国之邀,汉朝这才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把西域纳入到汉朝的版图当中。”

“但,西域是东西方重要的商路(丝绸之路),每日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光是收取关税、商税,沿途诸国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汉朝也有利可图。”

“有这样的原因在,西域都护府才能成立。”

顿了一下,王朗又道:“现如今,漠北之地有什么?”

“那里不是草原便是荒漠,贫瘠之所,不毛之地,人口还少。”

“最重要的是漠北的胡虏桀骜不驯,不服王化,时常发生叛乱。”

“若要在漠北设置都护府或州郡管理,我大魏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要派遣多少官吏?要屯驻多少兵马?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请陛下三思!”

王朗说着,就朝着秦牧跪了下来。

他所言,不无道理。

大魏要治理漠北的成本太高了。

得不偿失!

历朝历代,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无不以开疆拓土为殊荣。

武将们也以“封狼居胥”为最高荣誉。

但,为什么从古到今,都没有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将漠北据为己有?

哦不,有一个,那就是唐朝!

唐朝在漠北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

只不过随着盛唐时代的结束,这两个都护府也不复存在了!

随着王朗的话音一落,陈登也跟着出列道:“陛下,微臣认为,王大人所言极是。”

“这一次太尉大人为朝廷,为我大魏征服了漠北诸部,漠北已经平定,各胡虏尽皆来降。”

“料想他们不敢再有叛乱之心了!”

“陛下何不按照以往的惯例,封赏安抚胡人诸部,让他们进贡兵丁、战马、牛羊,而不必大动干戈?”

“臣附议!”

“得到一个漠北,并无益处,反而坏处多多!”

“请陛下明鉴!”

群臣都纷纷站了出来,赞同了王朗、陈登的主张。

秦牧坐在龙椅之上,扫视了一周,只见偌大的朝堂上,竟然有半数以上的大臣,认为大魏不应该对漠北建立统治。

那样是得不偿失的。

难道,这些大臣并没有血性吗?

并没有“野心”吗?

不,不是。

在他们看来,使用羁縻政策,管理塞外的胡人诸部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毕竟以胡人的秉性,时降时叛,如果大魏在漠北进行直接统治的话,会被叛乱的胡人搞得不胜其烦,损失惨重的。

一个地盘,如果打下来不治理,说得过去吗?

而大魏如果要治理漠北,成本太高,可能不是现在的大魏帝国能承受得起的。

“陛下,微臣认为不妥!”

关键时刻,还是尚书令房玄龄站了出来。

房玄龄慨然道:“诸位!诚然,我们之前的最初目的,是想将塞外的胡虏打服了,打怕了,让他们几十年之内,都不敢随便再起叛乱,牧马南下。”

“但,现在太尉大人为国家社稷,为陛下打下了这一片大大的疆土,如何能再舍弃出去?”

“为征服漠北草原,为征服那些桀骜不驯的胡虏,我大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钱粮马具的消耗且不说,将士们也死伤了不少。”

“他们浴血沙场,为的是什么?不正是为了后世儿孙,不正是为了幽州、并州之地的百姓,不再遭受胡人侵害之苦吗?”

“对于胡人的秉性,想必诸位心知肚明。”

“胡人反复无常,如同恶犬一般,在主人强大的时候,他们自然能俯首称臣,愿为驱使,而一旦主人变弱了,他们就会扑上来,想在主人身上撕咬一口!”

“匈奴的冒顿,鲜卑的檀石槐都曾先后统一漠北。”

“匈奴、鲜卑由此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敌,使边境的军民深受其害,这样血淋淋的例子还少吗?”

“现在漠北诸部分裂,所以容易被我大魏所破,而一旦草原上出现了强主,统一了漠北,则当何如?”

顿了一下,房玄龄振振有词的道:“单纯的迫使胡人臣服,他们迟早会反叛。”

“这不是贻害无穷吗?”

“陛下,微臣主张在漠北设立一个或两个都护府,先进行初步管理。”

“承认诸部首领的地位,但他们必须要听从我大魏的号令,听从陛下的号令。如有不从者,杀!”

“如有反叛者,举族夷灭!”

随着房玄龄的发言,王猛、华歆、陈宫、沮授、田丰等大臣,也都深表赞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