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32章 北魏后裔 ,文帝嫡系。

第333章 卷四 北魏后裔 ,文帝嫡系。

当一个人对某些事情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了兴趣之后,有人会放弃,也有人会坚持。

很显然,长乐便是那个有毅力,且愿意坚持的人。

别看当天李承乾来了之后,她很听话地跟李承乾回了王宫。

但从那之后,她依然每天都坚持习武。

为此,她还专门问过尉迟宝林、刘三,当从他们口中得知习武的确是一个水磨石的功夫后,她又嘻嘻哈哈地缠着契苾琳娜几人教她习武。

“去去去,我们教得可乱七八糟了,伺候不了你这个小祖宗。”契苾琳娜故作不满地说道。

当然,她也不会真的跟长乐生气。

不管怎么说,她在王宫里过得也算快活,除了和慕容婉秋有些历史悠久的恩怨以外,哪怕是和苏氏还有侯氏,关系都处得还行。

至少没有啥勾心斗角的糟心事。

“那不是为了让大哥早些回来休息么?”长乐笑道,“大哥受了伤,外面天寒地冻的,可不敢让他再冻着。”

一听长乐这么说,众人也就没啥说法了。

“长乐,你堂堂大明长公主,习哪门子武啊?”侯氏倒是好奇地问道,“再说了,明王哥哥不是说了么,来年学堂开学了,他会安排人的,说实话,我们教得确实是乱七八糟的。”

作为侯君集的长女,侯氏性格还是大气。

错了就是错了,这没啥不好意思承认的。

再说了,说这话的是李承乾,那就更没问题了。

当然,若是说这话的是苏氏,那她就非得跟苏氏比划比划了。

只是她也好奇,咱出生就是千金之躯,何苦如此折磨自己?

尤其是长乐,头顶两国公主,绝对算得上旷古烁今的存在了。

长乐仰着头,说道:“大哥都遇袭几次了,未来肯定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到时候最起码不能给大哥拖后腿啊,如果我练成了高手,还能保护大哥呢。”

听她这么说,众人倒是不再多言,身份摆在这里,这种事情也是难免的。

“我也要习武。”武眉闻言也说道。

没谁愿意当拖油瓶,尤其是最敏感的孩子。

一时间,众人纷纷响应。

哪怕是张小花也是嚷嚷着要习武,要知道,她平日里可是最乖巧的。

如此一来,王宫里可就热闹了。

一天天都能听到咿咿呀呀的声音。

而且,那些放了假的孩子,一听说长乐她们在习武,那也是积极得很,没几天人就越来越多,到最后,长乐大手一挥,学堂又热闹了起来。

而对于孩子习武,那些做父母的也没一个反对的。

学文又学武,文武双全,多好?

最重要的是,也不看看他们都跟着谁在一起学,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他们今后的未来,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

日月山外城。

虽然经历了之前李承乾遇袭的恐慌,但对大家的生活倒没多大的影响。

只要李承乾平安无事,这种事儿对大明其实反而是好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大明恐怖的凝聚力。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日月山的商铺也是越来越多。

如今的日月山,也终于有了一丝繁荣的模样。

说起来,最聪明的还是那一群商人,短短时日,几乎长安能买到的,日月山都能买到,甚至长安买不到的,日月山也能买到。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大明自身的生产力了。

为了养活大明数十万的人口,整个大明有数万人投身于工坊之中,而放牧种地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严格来说,李承乾的这种做法还是不够稳妥的。

现如今的大明所有的粮食几乎百分之九十都依赖于进口,这等于被人卡住了咽喉,未来万一和周边的国家发生了矛盾,单单就这一条,就能要了他老命。

当然,这也怪不得李承乾,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草原上连年的雪灾,别说种地了,就连畜牧业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打击。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图谋吐谷浑的原因。

慕容伏允有一点儿想得太理所当然了。

他认为李承乾不过是在为自己今后谋夺大唐的皇位在给自己增添筹码,至少短时间内,李承乾不应该把重心放在吐谷浑才对。

以己度人,如果他站在李承乾的位置上,他一定想的是先确定自己大唐的地位,再图谋其他。

孰轻孰重,他分得清。

但李承乾会如他所愿么?

不可能的,李承乾想要什么?

他想要一个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帝国,不说比大唐强大,但至少有抗衡大唐的实力,未来就算真的在皇位之争中输了,他的那些兄弟也不敢轻易对他动手。

这才是李承乾的目的。

大唐,是他的,也不是他的,因为这不取决于他。

但大明不一样,大明是他的,也只能是他的,就这么简单,直接。

所以,吐谷浑,李承乾势在必得。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下如此大的功夫,也要稳定大明的原因。

真要是按照慕容伏允所想的那样,他这会儿就该回长安了。

而就在最近几天,日月山又有几家商号开业了。

其中最大的莫过于元氏商行。

说起这元氏商行那就有些意思了,据说,这元氏商行乃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后裔。

这来头就有点儿大了哈。

当年拓跋宏推行汉化之后,改拓跋氏为元氏,这也是草原上元氏的由来。

不过这些年来,草原上元氏的族人几乎都重新改回了拓跋氏,所以元氏商行一开业,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草原上很多人都是昔年北魏灭亡之后,定居于此的。

毫不夸张地说,元氏商行开业的时候,就连普西偌、伊原锡这些大明的高官都亲自去捧了个场。

没办法,看到这个名字,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拓跋宏。

毕竟是这一位,曾经将他们鲜卑一族带到了另一个高度。

这种民族自豪感还是有的。

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元氏商行开业第一天,就异常火爆。

在元氏商行对面,也有一家酒楼,是长安来的商贾开的。

虽然日月山有长明酒楼一枝独秀,但并不意味着其他酒楼就没有生存空间,毕竟随着日月山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长明酒楼定位就是高档酒楼,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消费得起的。

这就是商人的智慧。

当市场形成之后,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别人去引导,他们自己就能在市场中发现商机。

尤其是当大唐禁止粮食出境后,大明也要求大唐的商队自备干粮,这就让中低档酒楼的市场一瞬间就引爆了起来。

这事说起来吧,也有意思。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商人那是真的把钻空子这件事儿,干到了极致。

怎么说呢?

他们每次来大明的商队本来就人多,大唐也允许他们自备干粮,毕竟大明的很多货物都是大唐需要的。

也能丰富大唐的商贸市场,大唐也能从中获取巨额的商税。

可这些商人那是真的贼精贼精的。

事情操作起来也简单,报备三十日的足额粮食,他们可能十五日就回去了,剩下十五日的口粮,就成了酒楼的粮食。

要知道,那是一支商队十五日的口粮啊!

一支商队少说也有百八十人!

对于此,李承乾自然不会拒绝,这是好事。

“裴老,这一手高啊。”酒楼靠窗的地方,裴默正和他带来的一群年轻人坐在窗口,看着元氏商行火爆的场景。

裴默摇了摇头,笑道:“和老夫有什么关系,这元氏可是陛下找来的。”

他嘴里的陛下自然是李渊。

当初李渊和武士彟在太安宫里就此事商议的时候,两人就已经沟通出了这个想法。

一分钱一分货,就是这么个道理。

既然裴默他们的筹码不够,那就再给他们加一些呗。

对于李承乾而言,没什么比元氏族人,更加厚重的筹码了。

至于说李渊是怎么在长安就搞定了元氏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又有人问道。

裴默笑了笑,道:“不着急,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就是等,我们手里的底牌已经放出去了,现在就是等殿下的应对了。

对于殿下来说,元氏可比我们金贵多了,也重要多了。”

“确实,我们现在只能等。”又有人说道,“而且,现在大明不说缺不缺少官员的问题,就大明王廷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其中,最棘手的莫过于粮食问题。

如今,大明王廷的老百姓,几乎都集中在了工坊之中,畜牧业和农业几乎都荒废了。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大明未来堪忧啊。”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还是有些见识的。

当然,也就只是见识罢了。

整个大明看到这个难题的人,不说一万,八千是有的。

但问题是,看到了又如何,有几个人知道怎么解决。

难题之所以叫难题,就是因为你明明看见了,但就是无能为力,这才叫难题。

裴默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事儿不好处理。”

正说着,有人推门而入。

“裴老,元氏族长来了。”来人说道。

裴默闻言,赶紧说道:“快,有请。”

他说完,原本还坐下的几个年轻人立马站起了身,走到了裴默身后。

不多时,一个更像汉人而多过于异族人的中年汉子带着人走了进来,爽朗地说道:“元平见过裴老。”

“元族长多礼了。”裴默伸手道,“请坐。”

元平其实本名袁平,当年北魏覆灭后,他们这一支并没有进入草原,而是就待在了中原。

因为元氏的指向性太强,当年为了避祸改元为袁,这些年一直在汉人的地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也不知道李渊是怎么找到他的,并且说动了他动身前往大明王廷,这才有了元氏商行。

大家都不是傻子,回到鲜卑人的地盘上,改回元氏,自然便利多多。

毕竟当年的孝文帝,那还是给鲜卑人争脸了的,不少族人还是感怀那一段短暂的兴盛。

“今日开业,倒是辛苦元族长了。”裴默笑道。

元平闻言,连忙摆手:“谈不上辛苦,也不辛苦。今日倒是让老夫长了不少见识,大明啊,当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这倒是的。”对于这一点儿,裴默也不否认。

确实,自他们第一日踏入大明开始,就领略了这个地方的神奇。

“不过这片土地本就属于北魏故土,元族长难道就没有想法么?而且,老夫看那些老百姓,对北魏还是有些感情的,否则,那有今日的火爆。

而且,就连大明的高官,两部尚书都亲自来了,这可是机会啊。”裴默笑道。

可元平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变,最终还是叹息了一声,说道:“裴老说笑了,北魏早已隐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我等如今不过都是普通人,真说起来,不如裴老等人甚多,怎敢起那些非分之想。”

他不知道裴默这话什么意思,但他不敢接这个茬儿,就算他真的有想法,也不敢跟这些人说啊。

裴默却是笑了笑。

他当然不希望元平起什么不该起的想法,不管怎么说,汉人执掌的大明和异族执掌的大明,那是天差地别的。

兄长终其一生没有背判过大唐,更没有背叛过汉家天下,他又怎能行此辱没家兄之事?

刚刚,那不过是他的一个试探罢了。

毕竟元氏在这草原上,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有民族基础。

对于李渊把这样的人弄来,裴默也是有些担忧的。

“其实想不想都无所谓,大明不过是半年多就有了今日之成就。”裴默继续说道,“若是元族长愿意,吐谷浑可不止一个赤水源。”

“算了。”元平笑道,“如今元氏只想在这世道挣扎求存即可,万万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有些事情,那位殿下能做,可不代表我们也能做。”

至少在现在,他确实没有任何想法。

来的路上,他就仔细分析过,李承乾成就今天的雄途霸业,不说过程是否曲折离奇,但他的先天条件也不是别人能比拟的。

不管伱承认不承认,李承乾大唐太子的身份,终究还是让吐谷浑投鼠忌器过。

没有这个身份,李承乾能做成今天的样子么?

不可能。

但那个人,是李承乾,那就不一样了。

简而言之,李承乾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这一点儿他看得很清楚。

他可不是李承乾,身后随时还有一个强大的大唐能为其做后盾。

关键是,他要是有这么强大的背景,他图谋吐谷浑作甚?难道不应该是先稳定自己在大唐的地位么?

等到他日黄袍就身,君临天下,小小吐谷浑还是问题么?

所以,从这点儿来说,他其实也看不懂李承乾。

“此番陛下让老夫过来可是有过交代,让老夫全权听裴老的意见,裴老就不用试探老夫了。”元平说道,“老夫如今只想让族人生活更好一些,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老夫还真没想过。”

裴默点了点头,但也没人知道他到底信不信这家伙的话,总之是点头了就是。

“今后,怕是还要我们众人齐心协力才好。”裴默说道,“如今大明对于我们还是有些微防范的,而我们此番的目的,说到底,也只是为了辅佐殿下,对了,接下来,老朽倒是有一件事儿要麻烦元族长。”

说着,裴默就将一封信从袖笼中拿了出来,直接递了过去。

元平粗略地看了一眼,便露出了为难的模样。

“怎么,不方便?”裴默笑道。

元平摇了摇头,道:“倒不是不方便,裴老稍等老夫几日。”

“那行,今日是元族长的好日子,那老夫就不打扰元族长了。”说完,裴默就起身带着人离开了。

而他走后,元氏的族人却是不满地说道:“这老匹夫,岂敢如此?好歹族长也是文帝嫡系后裔!”

“行了,慎言!”元平冷哼了一声,道,“在这里,没有什么文帝嫡系后裔!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