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706章 皇后出手,一招致胜!

长明酒楼。

长孙冲在听到明日自家姑母要宣召他们这些大明使团的时候,便对众人说道:“看样子,大唐皇后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我们来说,皇后,不容有失。

蜀王想谋夺大宝,真正拦在他身前的,并非是我们殿下,恰恰是这位皇后。

只要皇后还在,就很难有庶子继位的可能性。”

“蜀王真敢对大唐皇后下手?”王德全闻言有些难以置信,说道,“他要这么干,哪怕得逞了,大唐皇帝怕是也不会放过他吧?”

“人家又不是傻子,真要这么干了,岂会落人口实?”长孙冲摇了摇头,说道,“而且,皇位之争,向来都是充满了血腥和丑恶的,纵使他不愿意,他的那些支持者呢?

别的本官不知道,但当年当今陛下登基之前,家父以及房相这些人,才是当年之事最大的推动者。

当今陛下,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他太了解这里面的行当了,虽然玄武门事变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作为长孙无忌的嫡长子,他还是知道不少秘辛的。

“按照你的话来说,如今大唐皇后的处境可不太好啊……”薛仁贵闻言有些担忧。

他是知道这位活着的大唐皇后对于他们殿下有多重要的。

而一旁,普勒勃勃却是说道:“你们说,要是大唐皇后遇害,我家殿下岂不是有了兵进大唐的理由?甚至马踏长安也能说得过去?

届时,我们拿下了长安,大唐皇帝远征暹罗,我们岂不是能效仿大唐皇帝当年那般?”

“你想得太简单了。”长孙冲却是摇了摇头,道,“且不说殿下会不会用自己母后的性命来博取这个机会,姑且就算殿下会,但你以为大唐皇帝此番南征为什么没调用程咬金、郭孝恪这些人?

又为什么没动用李孝恭、李道宗这些人?

内外都有大唐皇帝的股肱之臣,这时候谁敢造次,不管是谁,都必然会面临大唐全方位的打击。

届时,大唐皇帝只需振臂一呼,甚至人都不用亲至,各地的兵马定会进京勤王。”

看似李二此番带走了半个朝堂的官员,但还是有些家伙本就在地方,李二并没有动用,这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么说来的话,此番我们只能肩负着保护大唐皇后的重任了?”薛仁贵闻言,有些无奈地说道,“可大唐皇后长居深宫,那可不是我们能触及的。”

说到这个,长孙冲也有些无奈。

的确,长明军有这个能力,但在大唐的宫墙之内,却是没有执法权,长明军敢擅动,李恪就敢派出大军围剿。

这说到哪里,他都占着理。

“明日见了大唐皇后再说吧。”长孙冲悻悻的说道,加之今天也不早了,大家也该休息了。

……

次日,晌午。

大明使团还未觐见长孙皇后,姚大倒是先进了宫。

和召见大明使团不同,她召见姚大是以长辈的身份,倒是没人会说什么。

满大唐的人,如今其实都知道了姚大的身份,但都没说什么。

长孙安业当年犯下那档子事儿的时候,这家伙终究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加之一家都死绝了,他能从当年的巨变中谋得一线生机,李二都接受了,旁人还会说什么?

此刻,姚大倒是蛮平静,在宫人的带领下,一步一步朝着立政殿走去。

对于自己那位堪称传奇一般的姑母,隐隐间倒是有些期待。

“宣,姚大进殿。”片刻之后,到了立政殿,待宫人通传了一声后,立马就有一道如公鸭嗓的声音传了出来。

姚大闻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后,这才大步流星地走进了立政殿。

“外臣参见大唐皇后……”

“没有外人,称呼何必如此见外。”都不等姚大把话说完,长孙便笑意盈盈地说道,说着,就给李治等人使了个眼色,李治见状,当即牵着晋阳几人起身走了过去,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见过表兄。”

姚大急急忙忙又给李治等人还礼后,这才看向长孙皇后,说道:“侄儿见过姑母。”

“就该这样。”长孙闻言,笑了笑,道,“本来就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分,过来让姑母瞅瞅。”

说着,还朝着姚大招了招手。

姚大是很容易为这些所谓的亲情而动容的,无他,这些年,一个人一路走来,实在是太孤独了,也太苦了。

是以,只要有人对他好一点儿,他就愿意相信这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虽然这些年一直有姚二他们陪着他,但那不同,完全不同。

蹑手蹑脚的朝着长孙走了过去,见长孙那一脸和煦的笑容,这一刻的姚大,心里甚为欣喜。

对于长孙,他一直都是心存感激的。

至今,他都记得,当年父亲犯下那等糊涂事儿之后,整个长安,只有自己这个姑母为自家求情过。

虽然最终的结果不甚满意,但在那一刻,真的有种患难见真情的感慨。

“这些年,苦了你了。”长孙皇后一脸怜惜地说道。

“算不得辛苦。”姚大笑道,“这些年的经历,倒是让侄儿学会了很多东西。”

摇了摇头,长孙皇后这才说道:“不一样的,当年姑母本在巂州为你们安排好了一切,谁知道,你们人还未到巂州,就传来了全家失踪的消息。

当即姑母就知道你们遇到了麻烦,可鞭长莫及,姑母什么也做不了,直到最后,传来消息说你们全家遇害,只有你销声匿迹……

再次听到你消息的时候,你已经是长安街市上的一个乞儿了。

那时候你才多大啊,一个人回到长安,该受了怎样的磨难?”

说着,长孙皇后的眼眶明显有了泪水在打转。

而听长孙这么说,姚大自己也陷入了回忆。

当年自己沿路乞讨,一路回到长安,真就是侥天之幸。

天知道他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至于李治几人,这会儿却是没说话,虽然听起来实在是凄惨,但他们从小就是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没有经历过,哪儿懂什么感同身受?

“好在这些年你跟着高明去了西域,倒是立下了不少的军功,将来高明回长安,你也能光耀门楣了。”长孙继续说道。

“当年侄儿前往泾阳,是姑母促成的?”来长安的路上他才问过姚二,当年他们怎么就稀里糊涂去了泾阳,现在听长孙这么说,一切都了然了。

至于说长孙既然知道他在长安行乞为什么没有伸出援手,他倒是没问过,现在想来,那些年,要不是有长孙的庇佑,他带着几个乞儿怎么可能在长安安然无恙,要知道,长安市面上,每年消失的乞儿不知凡几,可偏偏他们几人倒是在长安悠闲自在的很。

对于这个问题,长孙倒也没隐瞒,无奈道:“是啊,当年姑母纵使知道你的身份,可也不敢擅动,当年屠灭你全家的凶手还没查到,暴露了你的身份,对你没什么好处。

恰巧高明要去西北,姑母就想着让你去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就让你抓到了机会。”

她当年其实想得很简单,姚大纵使心中有恨,也恨不到她头上,更恨不到李承乾的头上,加之她对姚大一家还有恩,这孩子要是念及亲情,必然不会辜负高明。

真要是这孩子心性太差了,不还有春花她们在么?

姚大闻言,倒也只是点了点头,追随李承乾,对他来说没什么压力,更关键的是,李承乾还给了他机会报了灭门之仇,就这一点儿,就值得他誓死效忠李承乾。

“让姑母费心了。”姚大低声说道。

“一切都过去了。”长孙笑道,“如今不论是你也好,还是高明也好,都成长了,往日在长安,每每听到你和高明、长乐的消息,姑母就喜不自胜。

只要熬过了这一次,你们的好日子就真的来了。”

“姑母放心。”姚大其实听明白了,但也不在意,当下也是笑道,“侄儿定不会叫任何人破坏殿下的大业,若真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侄儿自会潜入蜀……”

“不行。”都没等姚大把话说完,长孙便抬手制止道,“记住,如果真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姑母不需要你冒险做什么,只要你潜入大唐,带着高明和长乐远遁域外。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高明能在短短数年间打造一个大明的奇迹,为什么就不能再复刻一次?

记住,一定不要冒险,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姑母还活着,哪怕是你们在天边,姑母也定能给你们援手。”

她今日将姚大喊来,可不是为了蛊惑他去冒险刺杀李恪的,没必要也没意义,李恪可以死,但一定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李承乾如果志在大宝,哪怕是学他老子,大鸣大放的玄武门之前,直接斩杀自家两位兄弟,也不能搞暗杀这一套。

皇家要是搞暗杀,呵呵,就算坐上了那个位置,也坐不稳当。

至于李恪他们真要走到了这一步,只能说利益熏心,被权利给蒙蔽了眼睛。

今日,她是在试探姚大的心性,虽然她只是一介女流,但作为大唐皇后,真以为她手下就没有几个能用之人了么?

这些,都是她为李承乾准备的,如今,只是欠缺一个为首之人罢了。

而这人,能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忠诚。

很显然,她比较满意姚大。

这也是她担心真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给李承乾准备的退路。

儿行千里母担忧,做母亲岂有那般简单?

“侄儿明白了。”姚大闻言,心中也是极为的舒服,他其实也就是试探一二罢了,真让他去暗杀李恪,不是说做不做得到的问题,哪怕是做到了,他也必死。

李承乾就算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必须得交出他这个凶手,否则不说天下人答应不答应,单单就李二,决计不会答应的。

现在看来,自己这姑母倒是真的在意自己,这就好。

他如今,啥都不缺,唯独欠缺的就是亲情。

“回禀皇后娘娘,大明使团觐见。”就在这时,一宫人进来通传道。

长孙闻言,当即笑道:“宣。”

说罢,又让宫人将大殿收拾了一下,顺便还让人把李治几人给带走了。

其实李治倒是无所谓,但自己几个闺女却是不适合出现在这里。

不多时,长孙冲为首的大明使团便出现在了立政殿。

“参见大唐皇后。”长孙冲等人躬身行礼。

对于站在一旁的姚大,众人也不意外。

“免礼。”长孙闻言,笑道,“算起来,你们也都是东宫的臣子,如此一来,倒也算是自己人,来人,赐座。”

李承乾会用的套路,她又怎么不会?

大明的人就这点儿最好,身份可以随意切换,只要拉得下脸来,那是真的好用。

李二要是脸皮够厚,南征之前来一句,征调东宫太子六率随军出征,搞不好都能将长明军给带走。

不过很显然,李二是骄傲的,他自不愿意占自己儿子的便宜。

再说了,他将长安腾出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兄弟斗法的,也不会刻意的去破坏这个平衡。

“皇后说得在理,殿下虽然是明王,但那是对外,对内可就是东宫之主了,如此一来,吾等自然是东宫臣子。”长孙冲多鸡贼的人啊,连忙就顺杆儿爬了上去。

“此言在理。”长孙也是笑道,“高明自立大明,说到底也是为了向他父皇乃至大唐证明他自己罢了,可说到底,他依然是东宫之主,大唐储君。”

“这是自然。”长孙冲立马笑道。

“对了,如今你们下榻在哪儿?”长孙皇后问道。

“微臣等人下榻在鸿胪寺,至于薛将军等人,则驻扎在皇城。”长孙冲答道。

“怎会如此?”长孙皇后故作一脸愕然地说道,“东宫属官不入东宫,怎会这么安排?来人,宣礼部尚书、河间郡王李孝恭觐见。”

一听长孙皇后这话,长孙冲都激动了。

这不是换个地方的问题,这他妈是身份的问题!

这些年,虽然李承乾在大明混得风生水起,但在长安,东宫却是寂寥得很,这也正常,失去了主人的东宫,还算啥东宫?

当下,长孙冲又和长孙皇后唠了几句家常,无非是长乐在大明的一些行径,听得长孙皇后笑意连连。

等李孝恭到的时候,他都愣住了。

啥情况啊这是?

皇后召见大明使团,他是知道的,可喊他来作甚?难不成让他站队?

真要是如此的话,那就为难他了。

毕竟对于这位皇后,皇室宗亲还是极为恭敬的。

“不知皇后宣老臣有何要事?”李孝恭有些忐忑地问道。

他不想卷入储君之争,一点儿都不想。

从龙之功,他这辈子有一次就够了,一次就能保他几代人衣食无忧。

“为何他们这些东宫属官和太子六率不入东宫,反而下榻鸿胪寺?真把他们当客人了?”长孙皇后当即问道。

一听到是这个问题,李孝恭顿时就松了口气,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是皇后在为自己儿子铺路。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他倒是不想得罪皇后,当即便笑道:“都是老臣失误,回头马上就安排。”

既然皇后都说了,这些是东宫属官和亲卫,他难道还要反驳一句不成?

而且,严格来说,人家还就是东宫的臣子,搞不好人家身上连东宫的牌子都有。

“既如此,那就去办吧。”长孙点头道,“虽然高明久居大明不归,但陛下一日没有废黜太子,那他就还是东宫之主,这一点儿,郡王还需明白才是。”

“老臣明白。”李孝恭连忙点了点头。

说罢,他看了看长孙冲等人,心中也是有些羡慕。

这些家伙,当真是好运,拿着双重身份,在这长安真就是独一份儿的存在。

等李孝恭走后,长孙皇后又笑道:“自高明走后,本宫也有些时日没去过东宫了,既然如今高明不在,本宫便带着稚奴、青雀、还有他的几个妹妹,去帮他打理一下东宫,省得他回来的时候,东宫的草都丈许深了。”

“皇后娘娘替殿下主持东宫,自然再好不过。”一听这话,长孙冲喜不胜出,他昨日还在烦恼怎么保护这位,结果这位自己就把问题都解决了。

长明军以东宫亲卫入驻东宫,自然会接手东宫的防备,有长明军护着东宫,不说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但说句铜墙铁骨不夸张吧?

当然,长孙其实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就她的安危,安保系数可以说是大唐最顶尖的,她担心的是自己的几个孩子。

别看她之前不允姚大去行谋刺之事,但皇位之争到了关键时刻,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她可忘不了,当年李二在秦王府都中过毒的。

她之所以不允这般,无非是她有三个儿子。

真要暗害了李恪,未来要是感觉李泰成了威胁,会不会继续?李治成了威胁,会不会继续?

她能接受自己男人手足相残,但决计接受不了自己几个儿子手足相残。

真要到了那一步,她可能也没有活下去的念想了。

当夜,李恪等人便收到了消息。

“看样子,安德郡公的谋划失败了。”杨怀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他本是李恪的幕僚,也是李恪给自己准备的长史,可还没等他向李二举荐,李二便将权万纪安排了过来,这也使得杨怀之这些年一直以幕僚的身份待在蜀王府。

李恪闻言,也是叹了口气,道:“终究还是小看了天下人啊,尤其是我们这位皇后,昨日我们才定下了计策,结果皇后今日便给了我们雷霆一击。

不过也是我们自己疏忽了,那万俟璞都能在大明将军和东宫亲卫的身份中切换自如,更何况长孙冲这些人……”

其实也不是他疏忽了,终究还是觉得长孙冲这些人会在意脸面,结果谁知道,如今的长孙冲,早就不是当年的长孙冲了。

只要能达到目的,脸面又值几个钱?

“殿下,王府里是不是要?”杨怀之说道,“只一日,我们还什么都没做,那边就做出了反应,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

“查!”李恪闻言,也是心头一狠,“查出来是谁,杖毙!”

昨天杨师道的谋划不可谓不高明,可问题是,他们能借大明的财力和能力来发展长安,为自己扬名,还能借力东宫不成?

真要这么干了,到底是给他扬名,还是给东宫扬名?

“殿下,安德郡公求见。”就在这时,收到消息的杨师道也是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

很快,杨师道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安德郡公收到消息了?”李恪说完,给了杨怀之一个眼神,杨怀之立马示意所有侍奉在侧的仆役离开。

而那些仆役早就惴惴不安了,刚刚他们可是听到了,昨日有人泄漏了王府的机密,被查出来可是要杖毙的。

这年头,没能力,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那真就是催命符!

“收到消息了。”见一众仆役都退下后,杨师道这才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皇后此举仿佛是专门针对吾等一般。”

说着,他又看了看杨怀之,说起来,两人也是老熟人了,两人对视一眼后,杨师道又说道,“殿下若是想要坐上那个位置,有三个人是不得不解决的。

本来这事儿可以徐徐图之,可如今越王和晋王进了东宫,以皇后的意思,怕是不到尘埃落定之际,是不会让这两位出来了。

比起长孙冲他们多了个东宫的身份,这才是最麻烦的。”

“真的一定要解决他们两人么?”李恪闻言,还是有些犹豫。

“成大事者,不可有妇人之仁。”杨怀之说道,“而且,这两位要是不解决,纵使解决了大明那位,可陛下还有两个嫡子,长孙无忌这些人也一定会拥护这两人其中之一。

长孙无忌如今之所以没表态,其实就是因为他还有选择。

可如今,有上万长明军护佑,想解决这两人,难了啊……”

李恪闻言,长叹了一口气。

争到这个份儿上,真就是不死不休了。

“其实也不是没路可走了。”就在这时,杨师道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