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799章 长安骚动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799章 长安骚动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雅砻江畔,李承乾倒也没有真的做甩手掌柜。

源源不断的消息,通过不同的渠道一直传到他这里。

当他收到消息的时候,倒也没有过多的惊讶。

战争说到底对他来说,就算不是陌生那也一定是生疏的。

当初大明立国的时候,他还愿意亲征,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时至今日,能不亲自上战场,他是决计不会上阵杀敌的。

至于此番亲征,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避开大明和大唐的直接冲突。

“对了,这段时间长安那边有什么情况没?”看完前线的奏报,李承乾突然问了一句。

袁公公闻言,连忙说道:“回禀殿下,有的。”

最近袁公公算是春风得意了。

随着大军都南下后,加之魏叔玉也回了长安,李承乾的身边真可谓是没什么人了。

而这就给了袁公公机会。

毕竟之前那些家伙在的时候,他可没有机会一直时候在李承乾身边。

作为内侍,如果不能贴身侍候殿下,那他几乎就失去了价值。

所以,这段时间,他算是重新找到了机会,怎么可能不春风得意。

看了眼长安传来的消息,李承乾眉头皱了皱。

“有人在给青雀挖坑?”李承乾一边看着,一边问道,“谁干的?李恪?”

“回殿下,就长安传来的消息,应该是梁王李愔。”

“李愔?”李承乾闻言倒是微微愣了一下,“这小子居然敢给青雀挖坑?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李恪指使的?”

“应该是梁王自己的意思。”袁公公说道,“而且……”

“而且什么?”李承乾倒是有些无所谓地问道,对于他来说,李愔也好,李恪也罢,都算不得对手。

他真正的对手,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人。

“如今长安的坊间有传言,说是梁王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帮其兄争夺东宫之位,甚至有人说,杨妃的突然暴毙,是蜀王为了谋夺东宫之位,暗中谋害的。”

“嗯?”李承乾闻言也是一愣,当即就陷入了沉思。

有这个可能么?

说实话,他是不希望如此的,可现实无数次告诉他,为了那个大位,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单单如此,如今长安已经有人说,陛下众多皇子之中,唯有梁王是至纯至孝的。”说到这里,袁公公欲言又止地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不耐烦地说道:“说,在他们嘴里,本王本就没什么好名声了,还在乎这个么?”

“说不管是殿下还是其他皇子,为了那个东宫之位,不择手段,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袁公公说完,赶紧闭嘴,生怕李承乾发飙。

不过李承乾怎么可能这么脆弱?

这些年,他经历的事儿还少了么?

如果到了如今,几句污言秽语还能波动他的心绪,他也坐不稳大明明王的位置了。

“传令密谍司,让他们密切关注长安的局势,说到底,长安才是此番变故的核心。本王倒要看看,此番到底有多少魑魅魍魉跳出来。”

随意的摆了摆手,李承乾就没兴趣关注长安的那些破事儿了。

有些事儿,其实他不问,单单只是猜,都能猜到现在的长安大致是个怎样的局势。

但这种事儿怪不得任何人,只要人还有**,这就是避免不了的。

哪怕到了今日,大明国富民强,他自身也注定被载入史册,按理说,他的成就已经很高了,哪怕是这会儿死了都不带亏本的。

可就算如此,他不是还惦记着偌大的大唐。

这就是人的**和贪恋。

有一个就想第二个,有了第二个,又想第三个,这就是人性的贪婪,而且是刻在骨子里的。

除了少数一些可以超脱于世俗的家伙外,谁都如此。

“殿下。”就在这时,袁公公思量了一番,这才说道,“这毕竟皇家密辛,让密谍司去查,会不会有损皇家威仪?

毕竟传出去,终究是有损皇家颜面。”

“嗯?”李承乾笑了笑,说道,“那你有什么想法?”

袁公公这会儿倒是没迟疑,直接说道:“奴婢觉得吧,这终究是我们皇家自己的家事儿,自然要用家奴。”

他所谓的家奴,自然就是他们这些宦官。

这种事儿,其实在汉家王朝来说,是屡见不鲜的。

虽然自有宦官以来,宦官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这个封建时代的糟粕,确实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我大明确是没有那么多的宦官。”李承乾笑道,“而且你也知道,哪怕到了今天,我大明的宦官都是当年你带来的,其数量之稀少,可能你比本王都清楚吧?”

大明立国这么多年,除了袁公公他们这批人,的确没有一个内侍。

这是大明的国情,同时也是李承乾的一种仁慈吧。

“这个倒是不用殿下操心。”袁公公闻言笑道,“殿下应该还记得,当年老奴在长安的时候,还是带过不少徒弟的,如今这些家伙听闻老奴在大明侍候殿下,都纷纷来信,说是要为殿下做点儿什么。

只要殿下点头,他们纷纷就……”

“这件事儿就不要再提了。”都不等他把话说完,李承乾当即就摆了摆手,“他们只要还在长安,那就是父皇的人,作为儿子,本王岂能如此?

传出去,那长安的传言岂不是就坐实了?”

说完,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下去吧,本王乏了。”

对于袁公公,李承乾其实没有多少的感**彩。

毕竟他又不是真的李承乾。

若不是看在他当年不远万里从长安而来,加之也不希望自己的身份露馅,他是真不愿意让这个家伙近身。

谁知道他是不是带着什么使命来的?

而袁公公倒也没有懊恼,做事儿嘛,哪儿有那么简单?

而且,殿下不还说了,传出去才有影响,可万一要是传不出去呢?

他也算是人精了,这种事儿,殿下知晓就行了,他该做还是得做。

一出去,袁公公便开始给长安的那些徒子徒孙们写信。

这是他的机会,密谍司,在大唐那向来都是由陛下身边最信任的内侍把持,在大明焉能例外?

而且,他吴安凭什么把持大明的密谍司?

他懂什么啊?

……

同一时间,长安。

东宫。

李泰丝毫没有被坊间的传言所影响,每天依然是乐呵乐呵的。

小日子那是好不惬意!

“哟,表哥今儿没出去?”就在长孙冲刚从房间走出来的时候,李泰自然熟的走了上去,说道,“这几天长安街头可是都快疯了,把本王和皇兄都说成什么样了?

表哥就没收到风?”

“行了,知道跟你无关行了吧。”长孙冲也是无语,自从坊间有留言传出来后,这家伙就没消停过,三天两头就往自己跟前凑。

当然,他也清楚李泰的目的。

没办法,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谁都不想帮别人背黑锅。

“什么叫行了吧?”李泰顿时就不乐意了,“表哥,你这是敷衍哈,不行,我这就回去给皇兄写信,这事儿得解释清楚,不然真就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说着,李泰一溜烟地就跑了。

看到李泰这般,长孙冲都傻眼了。

不过他却是很清楚,只要李泰不对那个位置抱有想法,未来李泰的地位必定是超然的。

所以,他也不愿意得罪自己这位大智若愚的表弟。

而李泰回去后,一屁股坐下,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道:“都叫什么事儿啊。”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身边的亲信,问道,“查出来没,到底是李愔那小子自己的主意,还是李恪在暗中推动的。”

他之前为了避嫌,甚至都没派人出去调查,一直到外面的传言愈发的离谱,他才开始派人出去调查。

在这些事情上面,他都是放在台面上做的,所以倒也没人觉得有什么。

“暂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麾下闻言说道,“不过蜀王那边也在派人调查……”

麾下说到这里,便自觉的闭嘴了。

而李泰又不是傻子,听到这里,当即就明白了,冷笑道:“李愔那小子,倒是真的敢!不过他觉得斗过本王和他兄长,那位置就轮到他了?”

说着,李泰自己都笑了。

开什么玩笑,拦在他么那这些人眼跟前最大的拦路虎,从来就不是彼此,而是远在大明的那位。

“殿下。”麾下闻言,当即说道,“梁王不会真的在盯着那个位置吧?

可不管怎么说,那个位置怎么也落不到他头上吧?”

他这话没毛病,哪怕没有李承乾,还有李泰,就算李泰也没了,还有李恪,李二的儿子何其多,怎么可能落在他的头上?

“怎么就不可能了?”李泰笑道,“听听最近坊间的传言,怎么就没可能了?

他不正在一步步的将他的拦路石都清理掉么?

人啊,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就认清自己?”

“那我们要不要做点儿什么?”麾下问道,“毕竟这么一直被人欺负还没反应,小的也怕别人轻视我们越王府。”

他还是愿意做点儿什么的,正所谓主辱臣死,他要是一点儿态度都没有,不单单李泰受影响,他未来的前程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不过李泰却是摇了摇头,笑道:“不急,这会儿我们看戏就好了,至于我越王府的名声,呵呵,我越王府难道还真是靠名声吃饭的不成?

而且,这时候最懵逼的可不是我们,不应该是蜀王府么?”

李泰越说越得意,他突然发现,自己要是真的放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那日子是真舒服。

麾下闻言,显然明白李泰的意思,想了想说道:“那麾下继续派人盯着?”

“盯着就行。”说着,李泰补充了一句,“记住,我们越王府所有的行径都要摆在明面上,这是必须的。

你要记住,李愔那臭小子,不值当我们做太多,但是对于大明,我们不能做太少。

如今我们越王府,只要守住现在,未来就不会太差,明白么?

虽然我越王府看似不争,但真要说起来,其实我越王府争的是未来。”

到了如今,他也需要安抚一下自己的这些麾下了。

不过他这话倒也没说错,越王府不争的是大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争的其实是未来。

不管将来谁登基,越王府的地位都是超然的。

麾下闻言,琢磨了一会儿也就回过神儿了。

的确,这也是他们的机会,除了他们,旁人还真没这样的机会。

“属下明白了。”麾下说完,也便起身告辞。

而同一时间,长安的街头巷尾,传言是越传越广。

就连一群贩夫走卒凑在一起也能聊上两句。

这其实也正常,毕竟是皇家密辛,谁还没点儿好奇心?

加之还有有心人的刻意散播,传到街头巷尾,也就正常了。

当然,这样的传言,传在老百姓耳朵里,还是有限的,更多的还是老百姓自己人云亦云得出的结论。

而且这种谣言最夸张的地方,一直都是在官员,士子之间。

他们才是谣言最大的目标。

毕竟,老百姓是盲从的,而他们往往听信的便是官员还有士子的话。

这会儿,士族的一些家伙坐在一起,一个个都是兴奋得很。

“听说了没?杨妃的死可能和蜀王有关?”有人左右看了一眼,低声说道。

“得了吧,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听着年轻人的话,当即就有人不屑道,“不就是蜀王为了构陷东宫那位,树立那位的残暴,自导自演的么?

听说,所有参与了此番行动的人,都被蜀王灭口了,要不是有个家伙命硬,躲过一劫,这屎盆子搞不好还真能扣在东宫那位的头上。”

“得了吧,你那而言是人云亦云吧?”这人说完,又有一人说道,“你们都知道什么啊?听到点儿风声,张口就来。

也不怕让蜀王得知了,扒你们皮。

这种事儿,没有证据,都是可以乱说的?”

“我还以为你知道点儿什么内幕呢?”当下就有人不屑地说道,“这事儿你以为蜀王不知道?如今满长安,又有几个不知道?

他杀得过来嘛?

再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