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800章 长孙皇后的洒脱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800章 长孙皇后的洒脱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关于李恪和李泰的传言,在长安那是络绎不绝。

其中最阴险的说法,李恪毒杀了其母妃嫁祸给李承乾,而李泰借着李愔为其母妃不平,围攻东宫之际,谋逆长孙皇后,以此博取同情分。

相对的李愔的形象就正面了许多,无数人都称赞其有一颗赤子之心。

该说不说,如此一来,李愔的形象瞬间就正面了许多。

以前在众多皇子中的小透明,一瞬间就成了年轻士子眼中的香饽饽。

而这会儿,蜀王府,李恪也是焦头烂额。

洮河郡那边本来就进展不顺,如今长安这边又是一堆糟心事儿,他怎么可能不着急。

“殿下,梁王是不是也对那个位置有……”

“不会。”杨怀之话都没说完,李恪就打断了他,说道,“李愔那家伙,就是好心办坏事儿,他想帮本王,只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

昨儿他还来府上,跟本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他也没想到会闹成这样。

不过这事儿也怪不得他,谣言的确是他那边传出去的,但是人云亦云之下,远不是他能够控制的。”

对于自己这个胞弟,他也有些无奈,当然,他不是没有怀疑过,但在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他却是不能有这个态度。

说到底,支持他的人,不是不能支持李愔。

换句话说,李愔如今已经对他造成了威胁。

“那我们要不要下令禁止此类言行?”杨怀之想了想,继续说道,“如今殿下监国,是有这个权利的,而且,若是再任由此类谣言流传下去,对于殿下的声望是有损的。”

就他而言,如今李恪权利几乎达到了巅峰,可随着南征结束,陛下回朝,权利必然回收。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有权就用,过期作废。

不过李恪依然摇了摇头,说道:“这种谣言是压不住的,相反的,越压,这谣言便会传得愈发的夸张,甚至还会有新的谣言出来,说本王是在心虚,到时候我们的处境只会更差。

所以,就让他们传吧,这个时候,终究只是谣言,我们什么都不做,反而有种清者自清的感觉。

再说了,谣言这种东西,止于智者,解释,反而落了下乘。”

李恪这些年,倒也不是白给的,倒是真学会了不少东西。

就如今这个情况,他还能如此冷静,可以说这些年他也成长了不少。

“可我们要是什么都不做,不说旁人,就是我们自己人,怕是也会有不少非议。”杨怀之说着,也是头大。

他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他真的听到了不少的风言风语,相对的,他其实比李恪还着急。

“如果对本王没有绝对的信任,这样的人留着有何用?”李恪倒是不以为意,反问道,“难道说,真要等到我们一败涂地的时候,让他们提着你我的头颅去邀功?”

说到这里,李恪甚至笑了起来,“这么说的话,李愔那小子此番倒是真帮了本王一个大忙,借此机会,也是时候试探一下,到底有哪些人是蛇鼠两端之辈。”

他都这么说了,杨怀之也就不再多言,当下也便笑道:“还是殿下胸怀宽广,臣不如也,这事儿要是换在臣身上……”

“怀之先生过誉了。”没等杨怀之的彩虹屁拍完,李恪便笑道,“说起来,不过是本王清楚如今做什么都无用罢了,真要说的话,倒是和胸怀宽广无关,如果真有切实的解决方案,本王也想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他倒是坦然,这些年屡屡遭受打击,对于他而言,其实也大都习惯了。

挫折是真能让人成长,这道理,就没错过。

同一时间,梁王府。

李愔最近真可谓是春风得意,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子,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皇子带给他的荣耀。

以前,他总觉得皇子这个身份还不如平头百姓,那时候,众人似乎只知道皇兄。

而他们这些皇子,真就比透明人强不多了多少。

“殿下,如今这个情况,对我梁王府极为有力啊。”梁王府的长史笑道,“要不要这个时候……”

“太早了。”李愔闻言,摆了摆手,“本王的几位兄长,可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如今没出手,要么是没找到好的办法,要么就是看到事情的本质。

真以为本王去皇兄那里哭一嗓子,皇兄就会真的相信本王?

太天真了,皇兄到如今之所以一言不发,不过是念在兄弟情份罢了,就这,还是因为母妃刚刚离世,若是换在平时,你看他会怎么做?

真以为本王这皇兄,斗不过太子,还拿捏不了我们?

这个时候,造势比什么都重要。

比实力,我们梁王府一个都不比不过,但有些时候,真就不是谁跟有实力,谁就能笑到最后的。

还记得我们那位太子么?

他当年进入吐谷浑的时候,能比当初的慕容顺更有实力?

但他为什么笑到了最后?

民心!

这些年,本王什么都没做,一直在研究大明的发家史,最终,本王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李愔这话说完,哪怕是长史而言愣住了。

他虽然辅佐李愔多年,但往日里,李愔还真没跟他说过这么多,当下也是来了兴趣。

“不知殿下发现了什么秘密?”

李愔笑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管是我李代隋杨,还是隋取北周,其实都是士族夺的天下,与普通百姓关系其实不大。

但皇兄强势建国,却让本王真真正正的见识到了百姓的力量。

当初的皇兄,不过二十来人,能有如今这个成就,说到底,就是吐谷浑的百姓推上去的!

可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皇兄?

哪怕皇兄有鲜卑血脉,但当时皇兄的身份,终究只是一个汉人,说到底,还是慕容顺的逼迫。

是慕容顺将这些百姓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皇兄才有如今的成就。

归根结底,吐谷浑的那些百姓,才是皇兄最终能成事的关键!”

李二的儿子,可能有人荒淫无道,可能有人沉迷酒色,但该说不说,教育都是不差的。

从小不说耳濡目染,就是从小教他四书五经的,又有哪个不是当世大儒?

而长史听到李愔的言论,嘴里一直嘀咕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琢磨了一番后,长史当即躬身道,“殿下大才啊!”

“长史说笑了。”李愔摆了摆手,道,“本王哪里算的什么大才,真正大才的,是本王那位身在千里之外的皇兄。

他才是真正的大才,短短数年,建立庞大的大明帝国,纵观史书,又有几人能出其右?

要不是因为有皇兄的鞭策,本王到如今估计也和其他人一样,不过是一纨绔罢了。”

他这话倒也没作假,一开始,他对于什么大位,真就没太多的想法。

但那些年,李承乾的壮举每每传回长安的时候,他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久而久之,便有了效仿之意。

但他身份何其尴尬,加之既不是嫡长子,又不是庶长子,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在等待机会。

如今,机会来了,他岂会轻易放过?

“暂时什么都不要做,也不要拉拢任何人。”李愔想了想说道,“既然坊间都说本王有一颗赤子之心,那就将这颗赤子之心一以贯之下去。

时间长了,大家才会明白,本王这颗赤子之心是何等的纯粹。

与其本王去争,不如民心所向。

有些时候,不争便是争。”

“殿下高明。”长史闻言笑道,“的确,殿下能感悟出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番言论,这未来,大有可为!

下官李义府,愿誓死追随殿下。”

李愔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

而李义府见他不说话,思量了半晌,这才说道:“那我们是不是要继续……”

他这话的意思是,继续在坊间给李承乾几兄弟制造一些谣言。

李愔笑道:“那是自然,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能一味的谎言了,真真假假掺和着来吧,全是假的,终归会露馅,七分真三分假,才是谣言的精髓。”

“下官明白。”李义府闻言笑道。

他自然是明白这个的。

当然,对于他来说,追随谁其实不重要,他更想自己走得更高。

但如今这个情况,他其实也没更好的选择。

明面上,越王是不参与这档子事儿的。

至于蜀王,呵呵,他其实比谁都清楚,蜀王的机会不大。

别忘了,他之所以能出任梁王府长史,便是马周推荐的。

时常和马周有书信往来。

而马周其实也蛮看重他的,在信中明确告诉过他,让他不要掺和到蜀王和太子之争中。

虽然没有告诉其原因,但以李义府的智慧,又怎么可能看不明白?

这也是当初马周之所以推荐他出任梁王府长史的原因。

要知道,一开始,李二可是打算将其安排在蜀王府。

所以,他如今能依附的,其实只有李愔。

当然,真要是李愔这边有翻船的可能,他自然是第一个跳船的好汉。

政客的承诺,尤其是李义府这种为了能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客,他们的承诺最不值钱!

……

另一边,东宫,长孙皇后十年如一日的在做锻炼。

别看她一天啥都没做,但对于她来说,这长安城的事儿,还真就没有什么能瞒过她的。

相对的,她甚至比李二都知晓得更清楚。

这没办法,唐明两国的密谍司,只要她想过问,都不会瞒着她。

做完锻炼,长孙伸了一个懒腰,问道:“确定最近长安的风波,都是李愔那小子弄出来的?”

“回娘娘,这个已经确定了。”一直侍候在旁的内侍当即躬身说道。

“这小子,倒是真有了长进,陛下这几个儿子,还真出了几个头角峥嵘之辈。”

说着,长孙皇后自己都笑了。

对于她来说,李愔的这点儿小把戏,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也是值得肯定的。

站在一个长辈的立场来说,她还是有几分欣慰的。

虽然说是在和自己儿子争,但那有什么?

高明如果连一个李愔都忌惮,他也没资格窥视大位。

不过她之所如此这般,说到底还是因为李承乾如今羽翼丰满了。

整个大唐,除了李二,还真没人能给李承乾制造太大的困扰,如此一来,她也就不像之前那么担心了。

对于她来说,如今只要李泰、李治这两个家伙不掺和进去,她是无所谓其他皇子去跟李承乾争的。

在她看来,不管是谁和李承乾争都无所谓。

相反,这还能让大唐的百官认清楚,到底谁才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

“听说,梁王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内侍闻言笑道。

“嗯?”长孙皇后笑道,“什么结论?”

“得民心者得天下。”内侍也是笑道。

不过长孙听到这话,倒是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还别说,这家伙,倒也是真的长进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要是传到陛下那里,只怕都会龙颜大悦。”

何止是李二,这话要是让李承乾听到,估计都会呆滞在原地。

“不过这话不难,说出来也容易,但真要说的话,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长孙皇后笑道,“这么说的话,他如今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争取民心?

呵呵,真要用这种法子争取民心,这民心也如陶瓷一般,一击即碎。”

长孙皇后的政治智慧,在女人中,那也算是出类拔萃的,若她是男儿身,也不是做不得一朝宰辅。

“娘娘说的是。”内侍闻言笑道,“一开始奴婢听到这话,便有种镜中月水中花的感觉。

这话明显是在说太子殿下,但太子殿下当初之所以赢得民心,那是全心全意为了百姓去考虑,去衡量,去做的。

这才有了大明民心所向的盛世。

而放在梁王身上,梁王不过是在欺瞒百姓,百姓虽然只是百姓,但终归不是傻子,谎言这个东西,早晚也会被人拆穿,届时梁王所期待的民心所向,也不过如泡沫一般,一戳也就破了。”

“是啊。”长孙点了点头,当即又摇了摇头,道,“罢了,让他们去折腾吧,终归是他们自己兄的事儿,本宫虽然是高明的母亲,但也是大唐的皇后,就不掺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