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222章 房玄龄大殿诛贼!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22章 房玄龄大殿诛贼!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223章 卷二 房玄龄大殿诛贼!

太极殿,当房玄龄等人都到了的时候,看着李二桌案上的奏章,一个个都有些疑惑。

这又咋了?

才消停几天啊,又来?

“陛下,这些奏章?”房玄龄问道。

李二摆了摆手,道:“都是那些士族官员上的折子,说是有人在破坏长安市面上的稳定,在兜售一种价格极其廉价的纸张,使得那些依靠造纸作坊谋生的都没了活路。”

“陛下,这话说得可是没道理!”尉迟敬德闻言,当即就站了出来说道,“就以前那纸张的价格,微臣见了都得离它三丈远!更遑论其他人了?

这廉价的纸张一出,可算是为天下读书人造福了。”

“吴国公这话倒是不错。”长孙无忌难得的认同了一次尉迟恭的话,“今儿老臣也得知了这件事儿,特意上大街上看了一下,那些往日里读不起书,买不起纸张的士子,都是一脸笑意的满载而归。

老臣还问过几人,他们说这纸张虽然成色差了些,但胜在便宜,而且书写起来,也并无碍。”

从知道纸张的价格起,他就知道这是一门暴利的生意,既然长孙家有机会参与进去,他怎么可能放弃?

钱嘛,大家都缺。

房玄龄闻言,也说道:“这的确是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好事。”

作为当朝仆射,如果你认为房玄龄也只是看重了其中的利益,那就太小瞧他了。

他和魏征一样,看重的还是这廉价的纸张能振兴文教。

如果大唐的文教能在他掌权的时候,得到一个质的提升,那远远不是些许财富可以比拟的。

当然,能顺便赚钱他当然愿意。

又没谁和钱有仇不是。

至于说尉迟敬德,好吧,这家伙就是一搅屎棍,赚钱不赚钱无所谓,只要能他爽,啥事儿他都干得一包子劲儿。

不过,真要说尉迟敬德就表面上这么简单,那也不对。

这家伙,能干出逼着李渊退位的事儿,就可见一斑。

他这一生,真就是躺在功劳簿上,都够其吃三代了。

“确实。”李二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廉价的纸张,对于天下学子而言,的确是一件幸事。”

在这一点儿上,哪怕是李二也认同。

和房玄龄一样,赚钱不赚钱,他真不在乎,而是这件事儿本身的影响,让他在意。

就以往那纸张的价格,尉迟恭说他见了都要绕路走,这的确有些夸张,但也充分说明了纸张的昂贵。

正是因为昂贵的纸张,才使得天下学子的求学之路格外的艰难。

而如今,廉价的纸张一问市便遭到了诸多学子的推崇,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李二看重的,便是这点。

只要天下的读书人多了,士族还能像前隋一般垄断知识,垄断朝堂?

“是好事。”魏征站出来说道,“但也确实使得那些依靠造纸作坊为生的匠人少了一些收入。”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只要有问题,他就一准儿指出来。

所以大家私底下都认为,跟谁做队友都别跟他做队友。

没办法,这家伙随时有可能朝自己人开炮!

而且动不动就是火力全开的那种。

这他妈谁着得住?

“不是,你到底是哪头的?”尉迟敬德当下就质问了起来。

其他人纷纷闭嘴。

你这话问了个寂寞。

魏征哪头都不是,他只**,讲理,伱跟他扯这个,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难道老夫说错了?”魏征一点儿不带怂的,“这纸张的确造福了天下读书人,这没错。可它也确实断了那些以造纸作坊的活路。

难道说,天下读书人是大唐的子民,那些开造纸作坊的就不是我大唐的子民了?”

“又不是不让他们卖!”尉迟敬德气呼呼地说道,“你让他们卖就是!”

“卖得过么?”魏征没好气地说道,“十文一刀的纸张,他们要是卖上一天,当天夜里就得一家人上吊了!”

尉迟敬德也怒了:“那你说怎么着!非要朝廷下发明文,所有纸张跟他们一个价,那天下读书人还不得跳起来!”

“行了,二位就不用吵了。”房玄龄见状,说道,“造纸作坊的事儿好解决。”

“怎么解决?”萧瑀问道。

房玄龄笑道:“说到底,市面上十文一刀的纸,成色还是差了些,它受众的本就是那些寒门学子和普通老百姓。造纸工坊的份额,其实受损不大。”

这话倒也实在。

哪怕是他们,自家也没人用那种十文一刀的纸。

又不是没那条件,没必要在这上面抠抠搜搜的。

“房仆射还是没看到问题的关键。”萧瑀说道,“这十文一刀的纸,我也见过,说到底还是工艺的不成熟,待工艺成熟以后,难说不会造出比现今更好的纸。

这纸如今除了在色泽上差了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可比现今的纸张,都要好上不少。”

点了点头,房玄龄说道:“这也的确是要考虑的。”

说完,房玄龄看向了李二,道,“陛下,不如借此机会由朝廷出面,收购了这些造纸工坊,哪怕日后再有什么意外,也能保全这些工坊。”

李二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法子。

魏征闻言,也就不再多言。

在看到这纸的时候,他就料想到了这种情况,也为此和房玄龄商议过。

这是他们商议后,最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里面其实也有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说一千道一万,这纸是李承乾弄出来的,他们可以接受。

这玩意儿但凡是慕容顺或者慕容伏允弄出来的,谁敢在长安接头贩卖,你再看看他们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嘴脸。

大唐的文教重器,岂能被旁人左右?

天大的利益,李二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沾染!

“造纸作坊的事情都是小事情。”李二说道,“重要的是这些奏章如何处理。”

对于造纸作坊的事情,李二还真没放在心上。

关键是士族在长安的近百官员都上了奏折,明天大朝会的时候,难免又是一场恶战。

众人谁不懂啊?

哪怕是尉迟敬德都知道,士族不可能善罢甘休。

如此廉价的纸张面市,对于士族而言,那就是一把锄头,足以刨了他们根的锄头!

“利国利民之举,谁敢阻拦,必诛之!”房玄龄当即说道。

这句话,杀气腾腾,倒是让众人一愣。

不过转念一想,众人又都懂了,当即附和道:“对,利国利民之举,谁敢阻拦,必诛之!”

在他们任职期间,如果能将大唐的文教推到鼎盛,哪怕是百年之后,史书上也会为他们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哪怕他们很多人都和士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事关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好意思,那点儿关系不够看……

李二闻言,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什么来,但心里却是大定。

之所以将这些人喊来,无外乎就是想得到他们的一个态度,毕竟他一个人抗衡整个士族,还是有些吃力的。

关键是,那些士族官员有没有别的能耐不说,动不动一群人辞官,着实让他有些头疼。

这也是为什么他非要如此的原因。

若是天下读书人多一些,这些家伙敢以辞官相逼?

那可是官位啊,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结果被这些家伙几次三番的轻贱,早就让李二不爽了。

得到了答复,李二也就让众人退去,自己则回到了后宫。

而众人刚走出太极殿,房玄龄就说道:“诸位,如此廉价的纸张,定是大唐文教之盛的开端,老夫仿佛能听到万千学子那悦耳的读书声,当是一副盛世美景!”

众人闻言,笑了笑,也是附和道:“确实是一副盛世美景。”

打了个哑谜,众人各自散去。

该明白的都明白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回到家的房玄龄,便立马让人将王德全请到了自己府上。

明天是场硬仗,当然要多做些准备。

后宫之中,李二一阵爽朗的笑声惊动了长孙皇后。

“什么事情让陛下如此高兴?”

李二坐下后,一把搂住长孙,大笑道:“还真让你说中了!”

虽然李二后宫妃嫔众多,但最受他宠幸的还是非长孙莫属。

不说别的,就说长孙十多年为李二生育了七个子女,便可见一斑!

“陛下说什么呢?”长孙有些不懂,轻声问道。

李二笑道:“之前你不是说高明是带他们赚钱的么?哈哈哈,这一次,那些家伙可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说着,李二便将事情详细的跟长孙分说了一二。

长孙也是一脸的震惊,她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成这样。

之前她那般说,不过是为了宽李二的心罢了,谁知道,还真让她说中了。

不过,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长孙又不高兴了,说道:“这小子,有这生意居然不想着自己母后,还亏得我给他弄了一个商队在洮州待着,他不知道内帑都快能跑马了么?”

女人嘛,都是这般不讲理。

尤其是跟自家孩子,那是更不讲理。

李二闻言,笑了笑,说道:“这事儿你倒是误会高明了。这孩子长大了啊,真的长大了,至少知道分寸了。”

见长孙不解,李二随口解释道:“这生意,我们倒也能做,但绝对没有交给他们做来得好,真要是皇家独自做这生意,那士族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可那些勋贵家里的做的话,呵呵,就算他们不善罢甘休,不还有人顶在前面么?

真要说起来,这纸张的生意,赚不赚钱倒是其次,主要还是能大兴文教,就这一条,我们就赚大了。”

长孙何其聪明?

听李二这么一说,瞬间就懂了。

说到底,权利也好,利益也罢,都需要平衡。

李承乾将利益分给了勋贵,不管是为了到手的利益,还是为了政治上的回报,他们都将和士家大族站在对立的位置上。

而作为皇帝的李二,反倒成了裁判,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舒服的?

关键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恰恰还是他。

“这孩子,确实长大了。”长孙笑道,“毕竟是陛下的血脉,优秀一些也理所当然。”

这彩虹屁吹得李二格外的舒服,当即说道:“那要不……”

说着,就是一段足足省略了八千字的香艳情节……

一直到次日凌晨,李二才不情不愿的从长孙的床上爬了起来,毕竟上了年纪了,折腾一宿不说伤身,总归是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这世上只有累死的牛,哪儿有耕坏的田?

再说了,长孙如今都多大了?三十多了好吧。

正所谓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李二哪是她的对手……

太极殿,大朝会。

李二强打着精神支撑着。

随着太监的一声公鸭嗓后,文武百官依次入殿。

走完了流程,王侍郎便站了出来,直言道:“启禀陛下,如今长安市面上,有人公然兜售劣质纸张……”

王侍郎的一番长篇大论,李二听了个没头没尾。

他是一点儿不操心,有房玄龄等人在前面顶着,他操哪门子心?

再说了,这事儿他不比任何人都清楚?

“陛下,臣请朝廷下令,禁绝这些来历不明的劣质纸张,一是维护大唐造纸工坊的利益,二是以免此等劣质纸张影响大唐学子进学……”

“臣附议!”

“臣附议!”

……

王侍郎说完,乌泱泱一片人就站了起来。

虽然上奏章的有近百人,可有资格来上朝的却是没那么多。

“荒谬!”都不等人全站出来,尉迟敬德便起身说道,“老夫怎么听闻那些纸张不过是色泽上差了些许,质感上比市面上十文钱一张的大纸还好。”

“吴国公一日才写几个字,哪知道纸张的好坏?”当即有人不屑道。

对于尉迟敬德,他们倒也不惧。

再说了,这是朝堂之上,尉迟敬德还敢动粗不成?

“老夫的确不如你们这些酸儒,每日舞文弄墨的,毕竟老夫的家当可比不得你们!十文钱一张的大纸,老夫可用不起!”尉迟敬德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直接出言讥讽道,“莫不是,只许你们用十文钱一张的大纸舞文弄墨,不许那些寒门的学子用廉价的纸张研习学问?”

这话当真是一针见血,直接戳破了这些家伙的险恶用心。

“谁说不允许寒门学子研习学文了?”崔御史当即说道,“吾等不过是可怜那些以造纸作坊为生的人罢了,他们何辜!

这劣等廉价的纸张一出,他们又当如何生存?”

“单单如此的话,诸位大可放心。”房玄龄站出来说道,“吾等已与陛下商议过,朝堂将出钱收购那些造纸作坊,如此一来,便也是两全其美之事。”

对于这个,王侍郎等人也早有预料,昨日上了奏章之后,他们又再次商议过,当下,王侍郎便说道:“此法虽然可行,但也不尽然。”

“不知王侍郎还有何忧虑?”房玄龄笑道。

今天,天王老子来了,这纸也得给我卖下去!

这是房玄龄的底线。

别看他平日里很温和,跟个老好人似的,可真当他发起狠来的时候,众人也得思量一二。

王侍郎倒也不惧,说道:“且不说这十文一刀的纸,质量何其低劣,就说这十文钱一刀的纸,能卖多久?

诸位同僚都应该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若是当天下学子都习惯了这廉价的纸张,可突然有一天,这般廉价的纸张没了,那天下学子该是何等的绝望!

毕竟,我们都知道,造纸的成本摆在那里,像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能做一天,两天,就算是能做一年两年,还能一直做下去?

商人逐利这是本性,一旦当他们发现,他们已经垄断了整个大唐的造纸业时,那未来的价格,岂不是这些商贾说了算?

届时,他们只会变本加厉的将之前为了垄断市场而亏损的钱,从我大唐学子的身上,狠狠的赚回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商人自古以来就是无利不起早之辈!”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还是做足了准备的。

这一番危言耸听的言论,着实让不少人担心了起来。

的确,造纸的成本摆在那里。

而商人的逐利的本性,也早就被无数历史所证实过了。

“王侍郎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房玄龄点了点头,却是话锋一转,“可王侍郎对其只不过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官已经了解过,虽然不能告诉你一刀纸的成本具体几何,但本官却可以告诉你,一刀纸售价十文尚有利润。

对了,本官说的一刀纸,不是市面上那种裁剪过后的,而是一大张,你没听错,一刀大纸十文,尚有利润。

而且,据本官所知,随着造纸工艺的改善,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所以王侍郎担心的这些,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这等造福天下学子的事,本官认为朝廷应当推广下去,以使得全天下的学子,都能享用到如此廉价的纸张!

都能有纸习书,有纸识字,有纸做文!

不久的将来,大唐的文教定当步入盛世!

谁敢阻拦此等助我大唐步入文教盛世之逆贼,当诛之!”

听到前面,众人还只是惊讶于这造纸的利润如此丰厚,可听到后面房玄龄那杀气腾腾的话语之时,众人呆住了!

这还是他们熟知的那个房玄龄么?

“对,谁敢阻拦此等助我大唐步入文教盛世之逆贼,当诛之!”

尉迟敬德立马跳了出来。

大家伙那叫一个震惊,你一个大老粗还关心起文教的事情来了?

但跟着,魏征也站出来说道:“谁敢阻拦此等助我大唐步入文教盛世之逆贼,当诛之!”

萧瑀站出来了。

侯君集站出来了。

孔颖达也站了出来。

秦琼身子不好,动作要慢些……

总之,勋贵团体几乎都站了出来。

这一瞬间,士族的那些官员傻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