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01章 大人物!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301章 大人物!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302章 卷三 大人物!

“什么说法我不知道。”长乐摇了摇头,道,“但大哥在别的事儿上很少要求我,除了饮食。”

这话她真不是乱说,李承乾的确在其他事情几乎没要求过长乐,但饮食上是有的。

毕竟小家伙还在长身体的阶段,而且日月山总归是要比长安的条件差那么一些的,所以李承乾也是想着法的给小家伙补充营养。

当然,他自己也是如此。

老道一听,就来精神了,说道:“那能细细说说么?”

小家伙正琢磨要不要说呢,巢正就给她眨了眨眼睛,当即,小家伙就明白了。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长乐说道,“大哥说每种食物的营养是不一样的,而且功效也不一样。

就比如牛奶,这是大哥硬性要求的,让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喝一杯。

至于其他的,我也说不上来,总之是每天都是荤素搭配吧。

反正,我来了日月山后,从没有生病过!巢伯伯,对不对?”

她能知道多少啊?反正李承乾安排的都挺好吃的。

“对对对。”巢正笑道,“殿下对长公主的饮食还是极其在意的,之前殿下常说,是药三分毒,所以就格外的在意长公主的饮食,毕竟病从口入。

听说殿下还有一套食疗的法子,具体还没细问过。”

老道点了点头:“是药三分毒,这话没错,病从口入也对,不过饮食真的有这么神奇?”

“想来是的。”巢正说道,“殿下从不会无的放矢,道长也看到了,大明医馆极其注重卫生,虽然我们找不到缘由,但结果摆在这里,不承认都不行。”

“这个我知道。”一听巢正说起这个,长乐就开口道,“大哥说过,这是因为预防细菌感染。”

“细菌是何物?”老道问道。

长乐想了想,有些沮丧地说道:“这个我忘了,好像大哥也没说,他只说高温和酒精可以消灭细菌。”

“这个我也听殿下说起过。”巢正笑道,“但当时也没记住,道长若是想一探究竟,不妨多留些时日便是。”

老道一听,顿时又有些纠结。

说实话,他之所以不远千里的从秦岭而来,就是听闻了酒精的神奇之处,想来一探究竟。

可是来了之后却又总觉得云里雾里的,有些迷糊,这和他一直研究的东西,不在一个方向,所以他又打了退堂鼓。

“让老道再考虑考虑。”最终,老道说道。

巢正点了点头,当下也很满意。

只要愿意多考虑考虑那就说明还有希望,这是好事儿。

长乐闻言,则是笑道:“巢伯伯,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啊,我去看看小白去。”

“去吧,注意安全。”巢正笑道。

面对长乐的时候,大家总是多了一丝笑意。

关键是这丫头,太懂事了,嘴也甜。

哪怕她如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从未见她刁蛮跋扈过。

再说了,大家都是从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熬过来的,感情还真就不一样。

等长乐风风火火的带着一群人都走了后,老道笑道:“长公主殿下就这么在日月山到处走,不怕出事么?”

“出事?”巢正有些难以理解,“能出什么事儿?不说一定有人护卫左右,就算没有,谁敢在日月山对长公主如何?

真要有那样的人,他们会见识到日月山最强大的防守力量到底是什么。”

“哦,怎么说?”老道问道。

巢正摇了摇头,道:“不说这个,刚好饿了,长公主送来的倒是时候。

道长,要不要一起尝尝?”

“正有此意。”老道见巢正不愿多说,当下也不再多问,“不过这长公主殿下,倒是被教的极好。”

“那是自然。”巢正说道,“若是道长愿意留下来,还能见识一番明王的风采,那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

天下少年,无人能出其右者!

晚辈也算是眼睁睁地看着明王是如何从长安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其中过程,当真是曲折离奇却又充满了激情。

每每回想往事,晚辈总是庆幸当初做下的决定,才不至于遗憾终生。”

“时常听你提起明王,说得老夫都想见识一下是何等少年,尽让你这个医痴也赞叹不已。”老道笑道。

对于明王,他其实也充满了好奇。

一个少年人,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便有如此成就,当真是干了多少人几辈子也干不出的成就。

当然,术业有专攻,他也不过是好奇,并无其他的意思,于他而言,李承乾要是能在医道一途走得更远,那才值得他羡慕。

余者碌碌,不过尔尔。

巢正闻言道:“有机会的,殿下虽未沉浸于医道,但也绝对是医道一途的大才,只是可惜,殿下有着更大的目标。

我辈只想悬壶济世,救一人是一人。

殿下想的却更多,更远,也更广阔,殿下啊,他想救的是这芸芸众生。”

既然想留下老道,巢正自然不吝帮李承乾吹嘘几句,不过这话倒也不虚,至少有了大明王廷之后,这赤水源的确很少再有衣食无着之人。

老道点了点头:“这话倒也实在,在来之前,老道碰巧遇到了德阳令,与之闲聊了几句,虽然年龄不大,可的确是实干之人。”

“道长说的是萧钺萧县令吧?”巢正闻言笑道,“那都是跟随殿下许久之后,殿下才下放出去的,也算是少年英才了。”

老道就是当初在德阳城和萧钺一同吃汤饼的老人,事后,他专门问过汤饼铺子的掌柜,才知道那跟他一起吃汤饼,畅谈商贾之道的乃是德阳令。

当然,一个小小的德阳令,他还没放在眼里,当初李二赐官,他都没在意,更何况一德阳令?

“道长。”巢正说道,“晚辈倒是有一事不明,还想请问道长。”

“请讲。”老道说道。

巢正道:“道长高风亮节,一心发扬医道,晚辈是知道的,但晚辈不明白,道长钻研医道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悬壶济世么?

救一人是一人?

可人力有穷时,如果只是我们,终归有我们救不了的人。”

老道闻言一愣。

伱把我想说的都否定了,我还能说什么?

“不知巢医正以为如何?”

巢正闻言笑道:“晚辈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但自从跟随殿下来了日月山后,倒是有了一些想法。

道长也看到了医馆中有很多女子,她们都会最简单的包扎、消毒和配药。

哪怕是很简单的一些事儿,但道长难道没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医道已经慢慢的传播了出去么?

我们现在称她们为医护,是能辅佐我们这些人给病人看病开方的。

道长可能不知,最开始,医馆里这样的医护人员其实不过寥寥十数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医护人员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了上千的规模。

这难道不是一种医道的发扬?”

“巢医正到底想说什么?”老道明显听出了巢正的言外之意。

巢正也不遮掩,而是说道:“之前明王殿下和晚辈商议过,要不要在学堂单开一科,名为医学,专门培养行医之人。

当时晚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害怕误人子弟,不敢轻易答应,这不道长来了,晚辈才又起了这个心思。

毕竟以道长之才学,是能撑起这门学问的。

而有整个大明的扶持,医学终将会真正的发扬光大。

届时,行医的多了,悬壶济世的多了,那不正是我辈所想的么?

救一人不如教一人。

救一群人,不如教一群人。”

“救一人不如教一人。”听到巢正的话,老道陷入了沉默。

能行么?

当然能行。

他要是能教培养出一百个行医之人,他们救的人绝对比自己多。

可能教出这么多人么?

学医啊,那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哪儿有什么速成的法子?

毕竟,他带过徒弟的,且不止一个。

“听上去很美好,但此事做上去,可没那么容易。”老道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这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巢正同样摇了摇头:“也没道长想的那么难,道长看看外面的那些医护,可敢相信,一年前她们连基本的草药都分不清,但哪怕现在她们还是有可能分不清,但她们的确帮了晚辈的大忙。

不是她们多聪明、多努力,当然,也不能否认她们的聪明和努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方法。

在这方面,殿下当时跟晚辈商议过,晚辈觉得殿下说得在理,只是晚辈的确没有撑起一门学问的底气。

医道也好,医学也罢,总是要有先行者走在最前面,去开拓的。

就如大明王廷,若非殿下是那先行者,带着我们一起爬冰卧雪,又哪儿有今日的大明王廷?”

老道陷入了沉思,他其实明白,巢正说的是对的,但就是有些不放心。

先行者,先行者的路哪儿有那么好走?

“对了。”巢正说道,“若是道长愿意,其实对于道长钻研医道也是有好处的。不说殿下对医道有着常人没有的理解,就说有大明的支持,道长的研究是不是要轻松一些。

一己之力和一国之力,总是有差别的。

更何况,在哪里研究不是研究?

我辈行医之人,何时在意过环境?道长在秦岭之中,不也待了这么多年?

而且,普天之下,也许只有我们大明王廷的殿下,是最看重医学的,这对道长来说,其实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老道心动了,这话没错。

他当初为了钻研医道,婉拒了李二的赐官,便一头扎进了秦岭。

环境对他来说,其实不是最重要的。

至于说为什么拒绝了李二,在李承乾这里他又心动了,这其实也简单。

李二的目的和李承乾的目的不一样,就这么简单。

念及此,老道笑了:“老道孙思邈,活了大半辈子,居然被你一个小辈给说得心动了。”

没错,这老道便是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

那可是上过历史书的存在!

李承乾也就是不在这儿,要是在这儿定当是大吃一惊,然后说什么都不会放跑这位活神仙。

是的,就是活神仙。

因为据历史记载,这位老神仙,可能是五千年来华夏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之一!

“道长说笑了。”巢正闻言笑道,“不是晚辈让道长动心了,而是大明让道长动心了。

大明啊,本就是一个充满了神奇的地方,晚辈相信,只要道长留下来,多看看,便会发现,这神奇的大明,传言不虚。”

“安排一下吧,老道要和明王聊聊之后,再做决定。”孙思邈说道。

真正让他留下来的是什么,孙思邈自己也说不清楚。

因素很多,但绝不是巢正的三言两语。

当然,他这会儿还需要和李承乾聊聊之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对于孙思邈的要求,巢正不觉得有何不妥。

毕竟这位李二也曾亲自赐官。

不管当时李二赐官是何目的,但孙思邈辞而不受使得他在这一圈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需安排,晚辈这就带道长进宫。”巢正说道。

赶紧的吧,就别墨迹了。

见巢正急切的模样,孙思邈倒是多了些满意,当下两人看了看一桌的饭食,也是不做多言,开始了狼吞虎咽起来。

他们这个年岁,都是吃过苦或者说饿过肚子的人,糟践粮食的事儿,他们是真干不出来。

不多时,吃过饭的两人便一道朝着王宫而去。

宫门守将伊原骁见到巢正,当即躬身施礼道:“见过巢医正。”

论官职,好吧,这还真说不清楚谁高谁低,但论私情,伊原骁是真的感谢巢正,毕竟他那条命就是巢正给捡回来的。

“将军可别如此,当真是折煞我也。”巢正笑道。

伊原骁笑道:“巢医正客气了,当日所有人都说末将这条命没了,是巢医正把末将从鬼门关给拉回来的,这个恩情,末将终生难忘。”

“切莫如此说,真要说救回你的,那得是殿下。”巢正说道,“若非殿下研制出了酒精和一系列的消毒程序,我也无力回天。”

“殿下之恩情,末将自然铭记于心。”伊原骁说道,“不过医正之恩情,却也不能忘。”

巢正点了点头,这就是行医最让他骄傲的地方,寒暄了两句,巢正便和孙思邈一同进了王宫。

以他的身份,带个把人进来,那还真跟守将是不是伊原骁没有任何关系。

这会儿,李承乾正在王帐中处理公务,尉迟宝林便进来说道:“殿下,巢医正带着一老头求见殿下。”

“快请进。”一听是巢正,李承乾也当即放下了手中的活。

这家伙,没事儿是不会来找自己的。

不多时,巢正和孙思邈走了进来。

“参见殿下。”两人拱手施礼道。

李承乾一看这老头,和之前的长乐一个心思,这是真老啊,胡子都白了。

在这个年代,虽然人均寿命低,但也真有一些能活的。

七八十岁的老人不是没有,只不过少罢了。

而之所以人均寿命低,则是因为孩子夭折得太多。

“两位坐。”李承乾说着,看向了巢正,道,“巢医正,这位老先生是?”

“回殿下。”巢正立马说道,“这是孙思邈孙道长……”

“谁?”巢正话都没说完,李承乾就站了起来,一脸惊讶地问道,“你说他是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自己都傻眼了,我什么时候还有了药王之称?我咋不知道?

“殿下谬赞了,老道孙思邈,当不得药王之称。”孙思邈说道。

对于李承乾听说过自己,这他倒是不意外。

李承乾也终于冷静了下来,心说,乖乖,还真让我捞着了大鱼,呸,不是,是大人物!

孙思邈啊,读过中学的,但凡上课没有打瞌睡的,历史课本上都有给你讲过的!

“孙道长何时来的日月山?”李承乾问道。

心说,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这么一尊大神放跑了,他觉得自己一准儿会后悔。

“来了些时日了。”巢正说道,“道长一直在医馆之中,教授微臣一些医术。”

“不能这么说,应该是我们彼此探讨。”孙思邈笑道。

李承乾那个恨啊,都来了有些时日了,你现在才带来见我?

这要是出个什么差池,又回了大唐,我找谁说理去。

在这个年代,一个神医意味着什么?你不知道么?

当然,这会儿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点了点头,道:“既然孙道长不远万里的来了大明王廷,不妨就多待些时日。”

“殿下,是这样的。”巢正说道,“之前殿下不是说要在国学里面单开一科医学么?当时微臣害怕误人子弟,也就一直拖延到了现在,但现在孙道长来了,岂不是有了最好的人选?”

巢正一听李承乾之前那语气,就知道不用另外再介绍孙思邈的那些事迹了,直入主题好了。

一听他这话,李承乾眼睛都亮了,这个好,这个好。

当下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以孙道长在医学一道的造诣,的确是最好的人选,既然巢医正也这么认为,那就这么定了。”

他直接快刀斩乱麻就给定了下来。

一旁,孙思邈都傻眼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殿下……”孙思邈急忙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