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16章 房玄龄的担心,李恪的震惊

第517章 卷五 房玄龄的担心,李恪的震惊

“外臣不敢。”王德全闻言笑道,“不过这沙盘的个中细节,外臣的确知之甚少。”

如今的王德全早已不是当初那一个县令就能使其唯唯诺诺的商贾了。

李二笑了笑,倒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为难王德全,反而是哈哈大笑道:“高明送来的寿礼,朕甚是满意!

来,众卿都来感受一下我大唐是何等的辽阔。”

从这沙盘上来看,大唐的国土绝对是周边诸国中最为广袤的,周边那些邻国甚至还不及大唐的一州一府。

“原来这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如此之小?”李二这么说,众人当即就涌了上来,围着沙盘便开始指指点点的。

“咦,这天竺国土不算广袤,但耕地倒是不小。”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奇怪的问题。

在古人的眼中,土地平坦之地,几乎都可以视作耕地。

“何止是不小。”又有人仔细对比了一番后,说道,“这比之我大唐也不遑多让?”

“哼。”李二闻言,冷哼了一声,道,“是不遑多让么?朕虽然也不愿意承认,但如果就是这么看的话,这天竺的耕地面积比之我大唐,也是要略胜一筹的。”

这个还真没法不承认。

纵使到了后世,印度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哪怕它们的领土不及我国的三分之一,但其国土一半以上都适合耕种。

这一点儿,是绝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依靠那点国土,在贫富差距极大之下,还能养活十三亿人口的原因!

当然,这里面自然也有李承乾的一些心思,至少在李承乾督造的这沙盘之上,之所以能看得这么显眼,都是他有意为之。

严格的来说,李承乾督造的这个沙盘,太假了一些,有些地方也的确不精确。

毕竟在这个年代,想要严格的按照比例尺来制作一个精确的沙盘,不是做不到,只是太过于耗费时间了。

再说了,李承乾送给李二这个玩意儿,目的本来就很简单。

“天不佑我大唐啊……”李二感慨道,“我大唐虽然国土广袤,但耕地却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大唐抵御天灾**的能力一直不够的原因,若是我大唐能有天竺这块土地种植粮食,何愁大唐不兴?”

“又来?”房玄龄闻言无奈的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从刚刚他就看出来了,李二是看中这些土地了。

作为一个皇帝,李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大唐开疆拓土。

当然,这也是极其正常的。

别看房玄龄还有众多臣子在李二生了这种心思的时候都会极力反对,可如果李二没有这种心思的时候,他们又会颇为失望。

在古代,土地就代表了粮食,粮食就代表了生命!

这是这个时代最为浅显的道理。

“陛下此言不妥。”在众人不言的时候,魏征却是拱手说道,“这几年我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于内,无隐忧,于外无边患?

整个大唐都是一副欣欣向荣之貌,怎就天不佑大唐?”

作为御史中丞,魏征干的活就是直言犯谏。

只要李二有失言失德之时,魏征都会毫不客气地站出来。

对此,李二也没办法,毕竟这御史中丞是他亲自任命的。

当然,这也是李二大气的一种体现。

王德全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倒也觉得有趣,本来还意再多说两句来着,可刚刚众人看他的那个眼神儿让他有些惊慌,这才没有继续开口。

“来来来,继续,饮酒!”李二多豪迈的人,揭过这一篇之后,继续招呼着大家继续饮酒作乐。

当即,李二就命人将沙盘抬了出去。

李二的酒宴嘛,歌舞自然是少不了的,在献礼这个环节草草结束之后,便开始了歌舞。

众人在欣赏歌舞的时候,无不是交头接耳。

往日之时,他们议论的都是哪个歌姬身材如何的丰盈,相貌融合的俊俏,但今日,大多数人议论的话题都是李承乾的沙盘。

作为压轴的寿礼,其实不应该如此草草结束,只不过很多人都察觉到了李承乾的目的,这才有了李二直接命人将沙盘收了下去的一幕。

“还别说,这沙盘当真是个奇物!”武将中,侯君集和在侧的李孝恭以及李道宗还有李绩聊了起来。

李孝恭闻言笑道:“怎么,陈国公有想法了?”

“难道郡王就没想法?”侯君集也是笑道,“我辈武将,见到如此广袤的土地,难道不应该有想法么?”

“陈国公说得在理。”李绩也是笑道,“我辈武将,本就是为了开疆拓土而生,这等广袤的土地,本就应该属于我大唐才是。”

都是聪明人,从刚刚李二的话语中,他们就听出了李二的心思。

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坏事。

武将嘛,正如李绩所说,本就是为了开疆拓土而生。

李孝恭笑而不语,心中却也是感慨颇多。

李承乾不过是用了一张沙盘,就引得无数名将心生涟漪,当真是好手段。

虽然说以前他们也有堪舆图,但远远没有沙盘看得更真切,更直观。

视觉上的刺激也远远达不够。

另一边,士家官员也是交头接耳。

“殿下此举,居心不良啊!”有人说道,“这不是在刺激陛下和一众武将么?”

“确实。”郑御史闻言看了看侯君集他们那边,摇了摇头,道,“你们看看那些武将,这会儿一个个估计都恨不得立马提兵上马了都……”

“房仆射,此事你怎么看?”温彦博说道。

温彦博此人虽然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贞观初年的朝堂上,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作为中书令,他自然有资格出席今日的酒宴。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如果站在殿下的立场来看这个问题,老夫只能说一个好字!”

“此话怎解?”温彦博有些好奇地问道。

房玄龄指了指王德全,说道:“你看看那王德全,虽然今日他的表现略有瑕疵,但目的却是都达到了。

当我大唐拿下了吐谷浑之后,外在威胁其实已经不多了,顶多也就一个高句丽还在虎视眈眈,但高句丽对我大唐早已不构成任何威胁。

灭之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且,随着我大唐将作监研发出来的黑火药,未来在对外作战之上,也必有建树。

这个时候,我大唐最多就是出兵高句丽,然后我们又会做什么?”

温彦博闻言一惊,小声道:“提防西北?”

所谓的提防西北无非就是提防李承乾,毕竟如今的李承乾兵强马壮,不管是他们,还是李二都得防着李承乾行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儿。

这也是长孙无忌经略洮河郡的重要原因。

据悉,如今尉迟敬德也已经着手去洮河郡上任了。

如此种种,其实都是为了提防西北。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想必殿下也猜到了,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送来一张沙盘。

不瞒诸位,当时老夫都动了心思。

以前看堪舆图的时候,老夫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当天下大势呈现在沙盘上一览无余的时候,老夫都想着,如果那真腊、南诏的耕地都归我大唐所有,我大唐面对天灾的时候,是不是更有能力应对一些?

想必诸位都还记得,在贞观初年的时候,几乎年年天灾,每年都有数之不尽的百姓死于饥荒之中。

可如果我们但凡多一亩的土地,是不是就能多一亩的粮食,在灾荒的时候,多救哪怕那么一个人?”

“房相说得在理。”戴胄也是点了点头,道,“老夫忝为户部尚书,对此知之甚深。”

“可这就是殿下的厉害之处。”房玄龄摇了摇头,“殿下深知我大唐连年灾荒,朝堂上下无不是居安思危的心思,这才将沙盘送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从沙盘上直观的感受到了大唐的耕地不足。

这还不够,他甚至还将周遭各国的情况也一并告诉了我们。

就说那真腊吧,据老夫所知,他们的国力还不及殿下建立不过两年的大明,但拥有的耕地却是大明的数倍。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殿下什么都没做,仅仅只是用一张沙盘就勾起了我们的贪欲。”

说罢,房玄龄无奈地叹了口气。

贪欲啊,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又都难以遏制的。

他甚至敢打赌,今日宴会结束之后,李二就会派人去打探周边各国的实力。

还是那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那伱刚刚说的‘好’是何解?”温彦博问道。

“就是字面意思。”房玄龄说罢,独自端起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温彦博有些不解,在从政一道之上,他较之房玄龄还是有些许差距。

当即就一个人沉思了起来。

而在另一边,王德全看着大殿上群臣的反应,也是一个人在默默反思。

他能感受到,今天众人的反应较之去年有了明显的区别。

虽然不明深意,但他的确察觉到了。

尤其是那些文官,看向自己的眼神仿佛多了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至于那些武将,倒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哪怕是之前扣留过他的李孝恭,都笑着和他遥饮一杯。

“老夫今天可是有冒失的地方?”王德全小声问了问自己身后的随行之人。

随行之人躬下身道:“没有吧,小的倒是觉得郎君今日颇为威风,那沙盘一出现,郎君便成了整个酒宴上的焦点,当时陛下围着沙盘打量之时,跟在陛下身边的人中,郎君可是第一个,哪怕是房仆射还矮了郎君半个身子。”

“莫不是老夫骄纵了一些?”王德全有些疑惑。

“不能够吧?”随行之人说道,“当时也只有郎君能为陛下答疑解惑,随行在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吧?”

王德全摇了摇头,到了现在,他还没察觉到问题出在哪里,随即摇了摇头,道:“算了,不想了,只希望没给殿下添什么麻烦才好。”

说罢,王德全便开始打量起了全场,虽然他不在想了,但他也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同样郁闷的还有李恪。

李恪这会儿,哪儿还有心思看什么歌舞,想着李承乾的那张沙盘,整个人脑子里都是嗡嗡做响。

他的反应,在一众皇子中间,倒也算是另类,引得无数人朝他这边观望。

本来不想掺和这些事儿的李泰见状,当即凑了过去说道:“二哥,别想了,这大家的目光都看过来了,今儿是父皇的寿宴,高兴一些,来,喝一个。”

听李泰这么说,李恪才回过神儿来,当即就端起一酒杯,一脸的感激,倒是没有多言,端起酒杯就一饮而尽。

他知道他刚才的走神儿失态了,作为一个皇子,而且还是庶长子,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更何况这还是李二的寿宴。

李泰就没他的这种烦恼,虽然他也不甘心,但现在,他也确实没能力做什么。

要想在能力上比肩李承乾,他做不到,这个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当然,他也不会劝李恪,让李恪去试试好了。

反正对他又没有太大的影响。

“青雀,你今后想做什么?”李恪回过神儿后,笑问道。

李泰笑了笑道:“我能做什么,当然是当一个逍遥王爷啊,现在有父皇庇佑着我们,今后有大哥庇佑我们,当然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对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千万别告诉其他人。”

“秘密?”李恪一愣,问道,“什么秘密?”

李泰随即就伏在李恪的耳旁,低语了一番。

“什么!”李恪闻言不敢置信地喊道。

这一声,倒是又招来了不少人的目光。

李二见状,故作不悦道:“贵为皇子,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儿臣知罪。”李恪连忙起身道。

李二其实也不是真的生气,加之他今天心情的确不错,摆了摆手,道:“如今高明不在长安,你就是长兄,长兄就要有个长兄的样子。”

“儿臣知道了。”

摆了摆手,李二也就不再管他们几个了,当即就和长孙皇后窃窃私语起来。

而李恪刚坐下来,便急不可耐地问道:“你说真的?”

“废话。”李泰说道,“二哥还当我骗你不成?”

“这要是让父皇知道了,有你好受的!”哪怕到了这时候,李恪都有些难以置信。

“那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李泰笑道,“没办法,咱这个太平王爷后台太硬了,只要不瞎折腾,不管是父皇还是大哥,都拿我没辙。

三哥,我可跟你说,这事儿就你一个人知道,要是父皇提前知道了,我一准儿认为是你告的密,到时候我可跟你没完。”

听李泰这么说,李恪有些狐疑。

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李泰这是真的放弃了?

不,这都不能说是真的放弃了,而是彻底放弃了!

可如今父皇春秋鼎盛,现在就放弃,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哪怕现在避其锋芒,但十年后,二十年后,李承乾还能一直如此锋芒毕露不成?

“这个放心,二哥什么人你还不清楚?”虽然不敢相信,但李恪还是答应了。

其实也犯不着答应,李泰想做的事儿,他举双手支持!

“那二哥要不要支援我一点儿?”李泰一脸憨厚地说道,“你也知道,我越王府家底都快被我败光了。”

“我就说你怎么会突然告诉我呢。”李恪闻言笑道,“原来你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成,没问题,二哥府上还有些家底,晚上就派人给你送去。”

“那就谢谢二哥了。”李泰当即又端起了一杯酒,笑道。

李二看着这两兄弟有说有笑的,倒也笑道:“你看看青雀和恪儿,他们自从一道出使过一次日月山之后,兄弟间的感情明显好了许多。”

作为玄武门之变的发起者,李二如今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步自己的后尘,见李泰和李恪两人兄友弟恭的一幕,倒是让他多了些许安慰。

也许这一幕,比之什么寿礼都让他高兴。

“可怜了高明那孩子。”长孙皇后闻言,有些伤感地说道,“这是高明在外过的第三个年了吧,那孩子当初独自带着长乐,一个人在西北那片苦寒之地挣扎求生,想来也是吃尽了苦头。”

说起李承乾,李二也是叹了口气。

虽然现在的李承乾的确是一方霸主了,但那也是现在的李承乾。

王朝霸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必然都是从披荆斩棘中走出来的。

吃苦,也是必然的。

“你要是想长乐了,朕就派人去将她接回来。”李二叹了口气说道,“这妮子也是怪可怜的,几岁就跟着其兄长漂泊在外。”

虽然他们都知道,不管是李承乾还是长乐,这俩家伙现在在外面过得都很滋润,但作为父母的,总是还有那么几丝牵挂的。

“行了吧。”长孙皇后道,“上次长乐回来也没见你把她留下来,还不是让她走了,那妮子,走的时候,硬是忍着没哭。

听说回去的路上,她还一路宽慰着武家的那个女子。

小长乐也长大了啊。”

长孙还是那个长孙,当初让李承乾带走长乐,就是不希望李承乾在成就自己的王图霸业的路上遗忘了亲情。

现如今,她同样希望长乐能在李二和李承乾之间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之时,能够阻止一二,至少能够给两人一个心平气和谈谈的机会。

可能这就是一个母亲的无奈吧。

“是啊,都长大了,你看看青雀他们?哪个没长大?”李二笑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谁能想到以前还在满地爬的小家伙,一晃都成了一方霸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