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17章 吐蕃,作死!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17章 吐蕃,作死!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7:39 来源:泡书吧

第518章 卷五 吐蕃,作死!

大明王廷,日月山。

春节刚刚结束,大明王廷的众人便陆陆续续的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工坊里每日都能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商铺中讨价还价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学堂中不时也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哪怕是大明医院里也有悲喜交加的故事传来。

“殿下,王侍郎和马业他们回来了。”正月底,李承乾正在将作监研究火药的配比之时,尉迟宝林推门而入。

“回来了?”李承乾闻言,抬了抬头说道,“先让他们去大殿候着,本王倒要看看,这苏毗到底在搞什么鬼。”

说罢,李承乾起身取下手中的手套,对方铁匠和张二牛说道,“你们再多做几次试验,原料大概就是这些,但具体的配比,还要多尝试一下才行,既然大唐已经在这方面走到了我们的前面,那我们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

李承乾终究还是信不过其他人,最终还是将火药一事交给了方铁匠和张二牛。

当然,正如他所说,这事儿其实也不难,无外乎就是配比的比例罢了,多试验两次总会出结果的。

“这事儿交给我们,殿下放心就是。”张二牛躬身说道。

他知道这火药的重要性,殿下能交给他们,那是无上的信任。

当然,他们也对李承乾有着无上的信任,既然李承乾说这配方没问题,那就一定没问题,说到底,不过是水磨石的功夫罢了,这点儿小事儿,他们还是做得到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

作为大明的王,他不可能每件事儿都亲力亲为。

回到大明宫的时候,王玄策和马业一行人正候在群英殿之外,李承乾招了招手,刘三便立马上前去安排除了王玄策和马业之外的人先去用餐。

等他们走后,李承乾才一边走着一边问道:“苏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回殿下。”王玄策立马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苏毗可能被吐蕃给阴了。”

被吐蕃给阴了?

李承乾笑道:“具体说说。”

王玄策立马将他们了解到的情况细说了一番。

李承乾一听,顿时就乐了。

“还别说,这吐蕃的确有些东西。”李承乾听完了王玄策的诉说之后,笑道,“当时要是契苾沙门一个处理不当,我们和苏毗的关系就算不决裂,但短时间内也会出现缝隙,搞不好我们边境还会出现不大不小的麻烦。”

“谁说不是。”王玄策说道,“吐蕃不要命的拖着苏毗,就是为了让苏毗自顾不暇,若是当时我大明兵出苏毗,搞不好苏毗真有亡国之危,届时,我大明可能就有独面吐蕃了。

而吐蕃要是吞并了苏毗,也绝对会将目光投向我大明,倒是好算计。”

“是不错的算计。”李承乾仔细琢磨了一番,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吐蕃本就有地势之优,真要如此的话,我大明南边怕是难得安稳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承乾自然知道吐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真要让吐蕃吞并了苏毗,大明还真有一场恶仗要打。

毕竟吐蕃居高临下,而大明虽然地势也不低,但要打上去,适应他们那个海拔的气候,可没那么容易。

“芒波杰孙波是怎么说?”李承乾问道。

“按照苏毗王的意思……”王玄策说道,“那支进犯我大明的苏毗大军,他如今自顾不暇怕是顾及不上了,他的意思是希望我大明能出兵帮他们清君侧。”

“清君侧么?”李承乾有些愣神,良久才说道,“苏毗的局势已经如此紧张了?”

“殿下有所不知。”马业在一旁说道,“此番吐蕃近乎倾巢而出,而且,吐蕃本来就势大,苏毗若非有我大明的军械支持,其实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哪怕就算如此,苏毗也不过是在苦苦支撑,别看他们打得势均力敌的,其实真要说起来,他们早就是强弩之末了。”

听马业这么一说,李承乾也点了点头。

苏毗这个国家,还是他穿越之后才听说的,在他的记忆中,其实并没有这样一个国家,如此说来,这个国家的确没有在历史上搅起多大的风雨来。

又聊了一阵,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你们先下去休息,至于出兵的事儿,本王还要再合计合计。”

“臣等告退。”王玄策、马业当即躬身离去。

等他们走后,李承乾倒是笑道:“吐蕃,松赞干布么?你这是逼着本王早些对伱吐蕃动手不成?”

他其实不想这么早就对吐蕃动手,在他的原本计划中,是希望苏毗一直消耗吐蕃的实力,到时候他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吐蕃有地势之优,哪怕是李二终其一生也拿吐蕃没有办法,他可不想步李二的后尘。

“殿下,刑部主事慕容孝永求见。”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说道。

李承乾闻言一愣,这家伙这时候求见?莫非是劫掠日月山孩童的凶手抓到了?

点了点头,不多时,慕容孝永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躬身道:“微臣慕容孝永,参见殿下。”

“可是那劫掠幼童的凶手抓到了?”李承乾直接问道。

慕容孝永说道:“回殿下,凶手还没抓到,不过现在有些棘手。”

“棘手?”李承乾眉头一皱,“难道凶手身份不一般?还是说凶手和我大明官员有所勾连?”

慕容孝永明显听到了李承乾话语中的愤怒,当即便说道:“暂且倒是没查出和我大明官员有何勾连,只是这些孩子如今出现在了大赵王廷。”

“大赵王廷,李元景?”李承乾听到这个答案,当即也是一愣,“他倒是好胆,胆敢到我日月山劫掠幼童!当真以为本王不敢对他动手不成?”

说完,李承乾摇了摇头。

“不对啊,李元景劫掠幼童作甚?据本王所知,李元景虽然无大才,但也没有这些奇奇怪怪的癖好。”

“那个……殿下……”慕容孝永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眼李承乾,这才说道,“丢失的幼童之中,有一人乃是普氏族人,听闻还是普尚书的孙子。”

普西偌的孙子?

李承乾闻言倒是明白慕容孝永的意思了。

“你是说李元景此番的目的其实只是普尚书的孙子,想借此要挟普尚书?”

还别说,这个可能性还真有可能,毕竟如今的普西偌在大明绝对算得上是一方大人物,尤其是他主户部,确实能在某些方面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无这个可能。”慕容孝永说道,“否则微臣实在不明白大赵王廷这么做有何目的?

而且,自从普尚书的孙子被掳走以后,日月山也就再也没有幼童失踪的事儿,这怎么看上去,都像是对方的烟雾弹,他们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掳走普尚书的孙子。

只是为了不让我们察觉到他们的目的,这才如此罢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还别说,慕容孝永分析得蛮到位的。

“那你可有去找普尚书了解过?”李承乾问道。

慕容孝永摇了摇头,道:“事关重大,微臣获悉之后,第一时间便进宫了。”

“你且先行下去。”李承乾闻言说道,“继续跟进这条线。”

对于慕容孝永的表现,他还是满意的。

等慕容孝永离开后,李承乾立马便找来了吴安。

“最近,普氏一部可有异样?”

一听李承乾这么问,吴安当即就是一愣。

“回殿下,暂且没察觉到任何异样。”

“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人和普氏一部接触?”李承乾继续问道。

哪怕普西偌的孙子丢了,但如果普西偌因此受人要挟背叛他的话,他依然不能接受。

“和普氏一部接触的人就多了。”吴安说道,“毕竟如今的普氏早已今非昔比,攀龙附凤者更是比比皆是。”

“那普尚书最近有何异样没有?”李承乾又问道。

“并无什么异样。”吴安道,“当然,具体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如今密谍司的情报机构不敢说遍布天下,但遍布大明是绝对的,只要是在大明范围之内,稍微大一点儿的事儿几乎都瞒不过密谍司。

李承乾闻言,便将普西偌孙子被掳一事儿说了一遍,道:“普尚书乃我大明重臣,居然有贼子胆敢掳走他的孙子,简直是在挑衅我大明的威严!

虽然普尚书没有向本王求助,但身为大明的王,保护每一个大明子民本王责无旁贷!

吴安,你速速派人去大赵王廷,务必要将普尚书的孙子以及其他的幼童给救回来!”

“微臣领命。”吴安一听这话,就懂了。

虽然李承乾没有明说,但此番可不简单是营救那些孩子。

等吴安走后,李承乾自言自语道:“普西偌啊,你可千万别让本王失望。”

不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堂堂大明的户部尚书,孙子被掳这么久,居然什么都没做,如果不是慕容孝永,李承乾甚至现在都不知道。

这由不得他不怀疑。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刘三,通知下去,三日后,大朝!在朝七品以上官员,必须上朝!”琢磨了片刻,李承乾这才说道。

刘三闻言也是一愣,大明王廷可没大朝的习惯,大明建国两年有余,好像都没开过几次大朝。

……

吐蕃,逻些,松赞干布的王宫之中。

年约十七八岁的松赞干布倒是看上去要比李承乾更显得成熟一些。

也许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虽然松赞干布实际上还只有十七八岁,但看上去却要显得老成很多。

大殿之中,其叔父轮科耳和宰相尚囊分坐两旁,尚且才算初出茅庐的禄东赞则是站在几人的中间。

“前些时日,军中来报,说是此番大举进攻,我吐蕃勇士伤亡惨重,诸位怎么看?”松赞干布放下手中的信函,问道。

“这日子行军的确是艰难了一些。”尚囊闻言说道,“不过这事关我吐蕃生死存亡,岂可因为区区伤亡就轻易放弃?”

“大论说得在理。”轮科耳也是点了点头,说道,“虽然如今的大明并未对我吐蕃构成威胁,但他李承乾一直援助苏毗便已经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若是任由如此下去,苏毗在大明源源不断的物资及军械支持之下,就算拖不垮我吐蕃,但也一定会使得我吐蕃的发展受阻。

届时,大明必定会协助苏毗,大军南上!

这可不是我吐蕃想看到的一幕。”

松赞干布摇了摇头,说道:“叔父和大论说得都有道理,但有一点儿你们想错了。”

“额,不知老臣哪里错了,还请赞普指点。”尚囊问道。

哪怕他年纪比松赞干布大了不少,但他从来不敢小觑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笑道:“李承乾是不会允许苏毗坐大的,如果在与苏毗的作战之中,我们吃了大亏,你们信不信,李承乾援助的对象立马就会从苏毗变成我们?”

“嗯?”尚囊闻言,说道,“赞普的意思是李承乾其实是在利用我们自己,相互制衡着彼此?”

“对。”松赞干布说道,“他大明虽然强势,但我吐蕃有地势之优,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李承乾是不愿意贸然对我吐蕃出兵的。

反之,我吐蕃于他大明而言,居高临下,只要我吐蕃一统,随时都能对他大明构成威胁。

所以,李承乾其实不是在支援苏毗,只是不想我们这片土地统一而已。

我们但凡一统之后,必定会将战略目光放在大明的身上。

这才是李承乾不愿意看到的。

可惜啊,苏毗那些蠢货,居然连这个都看不明白。”

说到这里,松赞干布没来由的骂了一句。

不过他这句话可就骂错了。

芒波杰孙波可不是没看明白,人家早早就看明白了,只是同样作为王,谁又愿意臣服谁呢?

“确实。”轮科耳说道,“如果我们吐蕃一统之后,必定会和大明直接冲突。不过这也说明李承乾还是忌惮于我们的。”

“忌惮是必然的。”松赞干布说道,“不过我们同样也忌惮于他们。”

“赞普,要不微臣出使苏毗,和苏毗王谈谈?”就在这时,禄东赞出言说道。

在这个场合下,禄东赞一般都是多听少说,毕竟他如今的身份,还不够资格在这里挥斥方遒。

“出使苏毗?”松赞干布闻言笑道,“算了,芒波杰孙波那人比茅坑里的石头还顽固,你说服不了他的。

真要那么容易说服他,他早就率领苏毗一部归顺我吐蕃了。

而且,你要去了他的地盘,他可不会跟你讲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对于这一点儿,松赞干布太清楚了。

不过禄东赞倒是不想放弃,坚持道:“微臣愿意试试。

我吐蕃若是继续被他苏毗这么耗着,对我吐蕃自身的发展来说,终究是个麻烦。

而且,此番苏毗正是最艰难的时候,搞不好就会引来大明的腹背受敌,这时候我们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难说不能说服他们。

说到底,这片土地上,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绝对不是李承乾那等汉人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微臣还是有把握说服他们的。”

“你可能还有所不知。”松赞干布笑道,“就在不久之前,大明的使团已经出使了苏毗,听说是一个叫做王玄策的家伙。

所以说,你之前的计策,早就被人看破了。

而且,进犯大明的苏毗大军并没有将大明的军队引出城。

你的那些计谋啊,已经没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