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212章 太极殿舌战群儒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212章 太极殿舌战群儒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213章 卷二 太极殿舌战群儒

和牛进达简单的磋商了一番后,李承乾便回到了庄子上。

原本他是准备在洮源留宿一夜,但随行的普禄勃齐说什么都不同意,非要回庄子。

李承乾也就没再坚持。

他明白普禄勃齐是什么意思,还是那句话,别人的好意,不能辜负。

见李承乾回到庄子,长孙冲当即就找来了。

很没营养的寒暄了一番后,李承乾问道:“表哥可是有事儿?”

长孙冲犹犹豫豫,他觉得自己刚刚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这会儿李承乾该邀请他去日月山了才对,可李承乾就像什么都不懂一样,这就让他很难受。

没办法,长孙冲只得说道:“殿下,吾等也商议了一番,也想去日月山见识见识。”

李承乾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但能同意么?

同意个屁!

当初房遗爱等人他都没同意,要是同意了长孙冲,那让房遗爱他们怎么想?

当即就摆了摆手,说道:“表哥还是待在洮源的好,别看日月山刚刚一场大战稳定了局势,但这只不过是刚开始罢了。

接下来,待本王回去后,定会寻那慕容顺的晦气,想当初,他如此欺辱本王,焉有不报仇之理?”

“无妨。”长孙冲说道,“吾等也并非胆小怕事之辈,说不得,此番还能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打仗好啊,打仗说明大明王廷正在急速的扩充,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毕竟,只要处于扩充期的大明王廷,才有他们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

李承乾笑道:“表哥怕是误会了,此番本王与慕容伏允还有大唐签订了三方互不侵犯条约,赤水源只会是大明王廷和慕容顺的争斗,并不会涉及到大唐和吐谷浑。

换句话说,我们在赤水源是没有援兵的。

而慕容顺麾下精兵数万,大明王廷满打满算,不足万!”

这是长孙冲没想到的。

他还以为大唐会借此机会一举拿下吐谷浑,但谁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

不过话都说出口了,岂能食言?当下,长孙冲便说道:“既如此,吾等更应该助殿下一臂之力才是!”

“表哥莫要说笑。”李承乾还是摇了摇头,道,“如今日月山危机四伏,本王如何能让表哥以身犯险,若是表哥有个三长两短,本王又该如何向舅舅交代,表哥莫要为难本王。”

说完,李承乾再也不接这茬儿。

来可以,但你得学学房遗爱他们。

没得到答复,长孙冲很失望的离开了,这和他一开始的预估截然相反,他还以为,只要自己表态了,李承乾理应一脸欢喜的邀约他们共襄盛举。

这就是人的谜之自信。

“怎么样?”等长孙冲一出来,萧钺等人就围了上来,“什么时候出发?”

面对众人一脸期待的神情,长孙冲无奈摇头道:“殿下担忧吾等的安危,不便让吾等前去。”

这话一出,众人瞬间失望到了极点。

话说得再好听,终究还是被拒绝了呗。

这让众人瞬间意志消沉了起来。

“问问房遗爱他们吧。”李德奖说道。

“对对对,问问他们。”有人立马说道。

萧钺道:“问程处亮,房老二那家伙,说话忒损了些……”

不多时,众人找到了程处亮。

第二天,李承乾便带着众人启程回日月山。

这一次李承乾出来,没走冰河。

都四月初了,就算冰河没解冻,数千人在上面狂奔,天知道冰河抗不扛得住。

刚出大唐没多久,程处亮就凑了上来:“殿下,长孙冲他们偷偷的跟在后面。”

“你给他们支的招?”李承乾怎么可能猜不到。

程处亮急忙摆手道:“不不不,他们就是问了末将当初是怎么去的日月山,末将一五一十的相告罢了。”

萧钺认为程处亮憨厚,可就这小子心眼儿最坏。

当初他们可是没少遭罪,到了日月山的时候,都跟要饭的一样,这不让长孙冲他们体会一下,总觉得自己亏得慌。

摆了摆手,打发了程处亮,李承乾对刘三说道:“通知后面的人,除了李德奖的亲随,一个不准进入日月山的领地,嗯,不要做得太明显,明白么?”

刘三有些疑惑,李承乾之前可是打着这些亲随的主意,这会儿怎么变卦了?

当然,虽然有疑问,但也不影响他将李承乾的命令执行下去。

其实,李承乾想防备的,只有长孙冲的亲随。

没办法,老狐狸长孙无忌的名头在他看过的书里实在是很难让人生起好感来。

不说对付他,防着他一点儿总是没错的。

回到日月山,契苾何力便找了上来。

“殿下,那些俘虏就这么养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如今,瓮城的尸骸也清理完了,这些俘虏也就没什么用处了,相反,还得分出人来看管他们。

李承乾笑道:“怎么会没用?这样,你让李勤俭带着工坊的人,再让伊原锡也带人去挑一挑,剩下的人,就给我去开山掘石,怎么可能没用?”

“他们可有两千余人,这样做,不好吧?”契苾何力有些担心。

两千多人,真要叛变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动静的。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无妨,只要告诉他们,达延芒结波已经回到吐谷浑了,而且,从始至终,达延芒结波都没被我们俘虏过。”

契苾何力有些不懂,这就行了?

“伱跟他们说就行了,他们能明白的。”李承乾道。

他为什么在俘虏了达延芒结波后,见都没见这个家伙?也没让这个家伙露过面?

其目的不就是为了这两千俘虏么。

在这个年代,人力就是生产力,他怎会轻易放过这些家伙?

“对了,你暗中让人调查一下,那些对我们大明王廷心生恨意的,留一个心眼儿。同时呢,也在他们中间培养几个领头的,这样的人,得精挑细选,越是往日里不被众人看得上的,越要重用。

最后再告诉他们,之前大家各为其主,没什么好说的,但既然他们如今成了我们的俘虏,那么就必须接受失败者的惩罚,三年,为大明王廷充当三年苦役,本王放他们离开,同时,也允许他们三年后,加入大明王廷。

届时怎么选择,由他们自己做主。”

临了,李承乾又补充了一句。

分化矛盾,培养矛盾和制造矛盾,这一手,李承乾是真的玩了个得心应手。

契苾何力不懂其中的深意,但还是去做了。

当他将所有俘虏集中到一起,告知他们达延芒结波已经回到了吐谷浑,并且大明王廷从没有俘获过达延芒结波时。

他顿时从那些俘虏中看到不少人面露绝望。

这一幕让他很是不解。

紧跟着,就将李承乾剩下的安排,也一一告知,众人这才回过神儿来。

三年,长么?

反正不短,但这是希望不是!

是以,当李勤俭和伊原锡来挑人的时候,一群俘虏都很踊跃。

哪怕是没被挑上的也没有太多的失望,开山掘石又不是多难个事儿。

一时间,日月山再次忙碌了起来。

而李承乾则在帐房中谋划着打出去!

既然要和大唐建立榷场,那么他就需要要掌握赤水源和大唐的交界处。

就在李承乾谋划这些的时候。

几匹快马正在朝着长安狂奔。

有程咬金送往长安的三方互不侵犯条约,也有崔明远开设榷场的奏章,还有牛进达送往长安的连弩以及他与李承乾两人商议的价码。

而在长安城,太极殿。

大朝会开得那叫一个热闹。

众人吵哄哄的,而之所以开成这般模样,还是因为李承乾。

无他,魏征的奏章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

“陛下,世间何时听闻过子与父和亲的?简直荒谬绝伦!”崔御史率先开口道。

很快,一群人站了出来,纷纷表示从未见过如此荒唐之事。

别说他们了,李二都觉得头疼!

活见鬼了!

他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儿。

之前,他看到魏征的奏章时,都气笑了!

老子就想给你安排个婚事,你小子居然给老子整了一出和亲?

你确定没开玩笑。

恰在这时,黄门传来了魏征求见的声音,众人顿时一惊,这魏征不应该还在出使大明王廷么?这就回来了?

李二也是一愣,赶紧传魏征上殿。

这事儿,也就魏征最是了解不过了。

不多时,魏征上殿。

“老臣魏征,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李二道,“爱卿何故这般匆忙回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魏征这一身风尘仆仆的模样,绝对是刚回长安就来上朝了。

叹了口气,魏征道:“还不是为了老臣奏章之上所说的事。”

“秘书丞回来得正好。”崔御史当即站出来问道,“下官正有一事不明,为何秘书丞的奏章之上,竟会提出如此荒谬绝伦之事?

纵观史书,何来父与子和亲,这等滑天下之大稽的事?”

“崔御史可知老夫从何处而归?”魏征不答反问。

崔御史当即说道:“秘书丞这是明知故问,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秘书丞是去了大明王廷?”

“既然知道,崔御史为何视而不见?还信口雌黄污蔑老夫!”魏征说道。

崔御史有些蒙圈:“这话从何说起?”

他可没有针对魏征的意思,主要是这家伙,战斗力忒猛了一些!而且自身实在是太硬,咬不动……

“老夫的奏章上,哪一字哪一句提及了父与子和亲?”魏征冷笑。

回来之前他就知道,这事儿在朝堂上难免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那些士家大族,他们更是不能接受。

这在他们看来,于礼数不合。

“秘书丞这是当我们满朝文武都是傻子不成?”当即,有人站了出来,说道,“谁人不知大明王廷的明王,乃是当朝太子殿下,这不是子与父和亲,又是什么?”

“你也知道是大明王廷。”魏征不屑道,“老臣乃奉陛下之命出使大明王廷,鸿胪寺有备案,陛下赐有亲笔国书,即便是在大明王廷的王帐之中,老夫也是依照出使的流程觐见的明王殿下,明王殿下仰慕我天朝上邦,特此求亲有何不可!”

孔颖达有些傻眼,自己这老兄弟是咋了?

今天这反应,可不像魏征。

“荒谬。”又有人站了出来,“秘书丞当真是巧舌如簧,满朝文武谁人不知所谓大明王廷的明王便是我朝太子殿下,如此偷换概念,莫非是当天下人都是傻子不成。”

“王侍郎言之有理。”萧瑀站出来说道,“这的确说不过去,颇有掩耳盗铃之嫌。”

萧瑀这个人,不好说……

按理说,他是不应该站出来的。

怎么讲呢?如果不是之前李承乾一场大胜,李二龙颜大悦,萧瑀如今都没资格参与朝政。

他在贞观四年就因为其性格被免官赋闲在家,正是因为李承乾的一场大胜,李二大赏了一批曾经教授过李承乾的官员,而萧瑀刚好在其列。

不过这家伙,一向就是以清正严苛自居,所以他站出来也不奇怪。

“宋国公此言差矣。”魏征道,“老夫此番出使的是大明王廷,既然我们已经认可了大明王廷的合法性,那大明王廷提出与大唐和亲,怎就不行?

别忘了,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而国是先于家的,莫非宋国公不认可?”

对付萧瑀,其实最简单。

这家伙虽然性格清正严苛,但最是讲道理。

你只要从道理上说服了他,他屁话都不会有。

事实也是如此,一提到国家这个概念,萧瑀闭嘴了。

不是他认可魏征的话,而是在思量这其中的东西。

萧瑀闭嘴了,王侍郎却不会闭嘴,见状当即说道:“说破大天,大明王廷也是我大唐的大明王廷,就算抛却父与子和亲的说法,本官也从没见过自己和自己和亲的!”

他终于把众人想说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给说了出来。

是的,大明王廷是大唐的大明王廷!

这是他们所有人的看法。

谁让大明王廷是李承乾一手弄出来的?

这不就是大唐的么?

魏征笑了,其实早之前他也是这么看的,哪怕现在,他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会儿他却是说道:“这话你应该问问明王答应不答应!”

“什么明王!”王侍郎不屑道,“那就是我大唐太子,别说是身为大唐储君,就算是普通的大唐子民,为大唐开疆拓土,那也是应当应分的!”

“既然王侍郎如此认为,那老夫是不是可以认为身为大唐子民,一切都是大唐的?”魏征大声质问道,“回答我!”

王侍郎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说道:“那是自然。”

他一说完,崔御史等人就愣住了,这话能乱说的?

不过王侍郎哪里是魏征的对手啊,被魏征一诘问,当即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那太原王家什么时候把家业捐给大唐国库!”魏征厉声道。

王侍郎终于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吱吱呜呜道:“这……”

“这什么这?”魏征道,“明王殿下征战吐谷浑之时,你是出了一兵还是援了一卒?

明王殿下在草原上被人追杀之时,你是挡了一箭还是挨了一刀?

明王殿下困守围城之时,你是献了计还是助了一臂?

你哪儿来的脸说这话!

大明王廷麾下七千精骑,有几个是我大唐军卒?

大明王廷治下上万子民,有几个是我大唐子民?

大明王廷所辖的每一寸土地,又有几尺是我大唐领土?

你凭什么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要将人家用命去拼,去挣来的一切收归己有?

读书人的脸面就是这么来的?”

魏征不愧是名传千古的大喷子,怼起人来那叫一个豪迈,只要让他抓到机会,就是一通火力全开,直接喷得王侍郎哑口无言。

但你如果以为魏征只会喷人,那就错了,见众人都傻眼了,他又说道:“老夫与诸位一样,也想将大明王廷纳入大唐的版图!

但不是这样做!

诸位想想,你们辛劳一辈子挣下的家业,别人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给你弄走了,你愿意不?”

“可那大明王廷前前后后只用了几个月!”王侍郎咬牙切齿地说道。

魏征都笑了:“咋的,这说明了啥?这说明你没用呗!吐谷浑那么大,老夫找人给你借人凑足一百兵马,你去试试?莫说几个月,老夫给你一年,不,两年时间,你要是能弄出第二个大明王廷,老夫给你磕头认错!你去是不去?”

王侍郎闭嘴了。

傻子才去……

摇了摇头,魏征道:“大明王廷最终会是大唐的大明王廷,这老夫相信,估计在座的都相信,但他也需要发展的,需要大唐展现出自己心胸的,你得让大明王廷的人,认可大唐!

而不是人家刚刚有点儿起色,你就拿着刀枪去抢。

毫不客气的说,你敢拿着刀枪去抢,大明王廷就算是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也不会成为大唐的大明王廷!

此番出使大明王廷,老夫感触最深的便是大明王廷的那股子精气神儿。

他们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自信。

诸位,你们知道,明王为何非要和亲吗?”

“为何?”萧瑀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