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斩

浮光三千里 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渭水汤汤,风雨如晦,

木府看守角门的小厮皱眉看着眼前女子,大雨天来投什么拜帖?

胥姜举着拜帖,“劳烦小哥帮忙通传一声,就说胥姜来拜访木夫人与木小姐。”

小厮没接,“大人交代了,近日府上不见外客,还请回吧。”

说罢便要关门。

胥姜伸手拦道:“上月灯节贵府小姐走失,便是我帮忙找的人。前些时日木夫人携礼亲自登门道谢,并且邀请我来府上做客。小哥可是要替木夫人做主,拒了我这个恩人?”

此事木府上下皆知,小厮一听是自家小姐恩人,脸色一转,赔笑道:“不知竟是恩人娘子,勿怪,勿怪。”

随后为难道:“不是小的非要拦您,实在是大人有令不好违背,也请娘子体谅咱们做下人的难处。”

虽说软话,却也不松口,可见其治家严明。

话已至此,纠缠无益,胥姜只得作罢,“既如此,我便改日再来,还请小哥替我将拜帖带给木夫人,说今日遗憾不得相见,若夫人有闲,还请过肆一叙,胥姜敬候芳驾。”

小厮这次接了,“娘子放心,小的必定转达。”

见人牵驴离开,小厮随即掩了门,心头忖度片刻,将拜帖送去后院,交给院里头伺候的丫鬟。

胥姜并未着急离开,而是在木府附近找了间食肆,借躲雨之名,在此等候。坐了近一个时辰,却并未等到木家人出来。

正要走,一辆马车自街上驶来,停在木府门前。

是木淙也回来了。

木淙也自马车下来,两名侍从忙替他撑伞,他身着朝服,应是刚下朝归来。

胥姜看着跟在他身旁的两名侍从,其中一人身形颇似那日在小竹溪监视他那人,便不好上前。

直到几人进门,胥姜才走出食肆。

等了这么久,木夫人都没出来,看来是指望不上。

她盯着木府紧闭的大门看了许久,心头烦闷。

赵秀是木淙也的门生,他的底细木淙也最清楚,朝廷必定会盘查,他是如何答的?

想着如今还锁在乌台的杜回,答案显而易见。

他帮了赵秀。

胥姜对他的行为无从指摘,心头却郁恨难解。这些混账,活生生将人逼成了鬼!

进门后,木淙也停下脚步,对身旁二人冷道:“都回来了,还跟着做什么。”

打伞的侍从表恭而心不恭,笑道:“咱们只是奉命行事,大人又何必拿咱们撒气。”

木淙也撇开伞,拂袖而去。

侍从变了脸,冷哼一声,对另一人招呼道:“大爷还懒得伺候,走,咱们吃酒去。”

木淙也回到书房,却见夫人正等在房里,疲倦道:“你怎么在这儿?”

木夫人见浑身都被雨打湿了,忙叫丫鬟取来干净衣衫替他更衣。换好衣服后,木夫人拿帕子替他擦头发,发现他竟添了许多白发,立即红了眼。

“赵秀……如何了?”

“有他们作保,性命无虞,只是功名前程尽毁,再不得入仕。”

“那……杜大人呢?”

木淙也沉默片刻,“不是贬谪出京,便是削为庶人。”还得赔上一世清名。

木夫人手一顿,愧道:“是我们对不起他。”

“强权之下,身不由己。”木淙也拍了拍她的手,叹道:“若我孤身一人,又何惧生死?可我有家,有你,还有兰景。”

他舍不得,也不忍心。

“我亦无惧。”木夫人洒下清泪,“只是兰景何辜?”

木淙也起身替她擦去眼泪,将她揽进怀里,“所有罪孽都让我担着,只要你母女二人平安,哪怕往后下地狱,我亦无怨。”

“夫妻同命,你去哪里我都跟着。”

木淙也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半晌后,木夫人拭干眼泪,轻道:“今日胥掌柜上门来递了拜帖。”

木淙也一惊,急问:“可让她进府了?”

木夫人摇头。

木淙也松了口气,“那便好。”

木夫人补道:“她让小厮传话,约我去书肆相见,想必是为了打探赵秀的底细。”

“万不可去。”木淙也阻止道:“一旦去了,不仅会给咱们带来麻烦,也会将她牵扯进去。”

况且他们既然选中赵秀,又怎会留把柄?

如今赵秀除了科考时的答卷和在杜回府上所写的文章,其乡试考卷、其余文作、诗作,全都捏在他们手上,便有遗漏,只要说一句为人代写,便统统作不了数。

总不能让他出面指证,说赵秀构陷朝廷大臣,如此岂非是置整个木府于险地。

“可瞧着她的样子,是不肯轻易罢休的。”木夫人心头有愧,“当初兰景走失,她尚能尽心竭力地帮忙寻找,何况如今出事的是与她交情匪浅的杜大人……”

“只要咱们不见,她也没办法。”木淙也又何尝心安,只是眼下风云既起,局势非他与胥姜这等位卑之人可左右,又何必使她掺和进来,枉作齑粉。

危局之中,能求得自保,已实属不易,不管是木府或是胥姜,最好能避则避。

木夫人做不了主,唯有郁结而叹。

门外,来寻母亲的木兰景,将二人对话一字不漏的听进耳朵里,随后抹了抹眼泪,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胥姜没有直接回书肆,而是直奔大理寺,她请守卫通传后,楼云春连伞都没打便冲出来了。

胥姜见到他,心头顿时一酸,他比先前审理周家案件时更显疲惫了。

她赶紧拿伞替他挡雨,心头道:“你这几日是不是都没休息过?”

楼云春将她拉到一旁,目光犹如刻刀,得恨不得将她镂刻在心上。

几日不见,想她想得紧。

“别担心,我没事。”

“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何不告诉我。”

“不想你掺和进来。”

“你觉能瞒住?还是你觉得我该置身事外?”

楼云春少见她发火,一时有些无措,便借着雨幕的遮挡,握住她指尖,轻声赔不是,“我错了,你别恼。”

胥姜哪里还忍心责怪,便红着眼问道:“杜先生如何了?”

楼云春暗暗松了口气,“虽被囚禁,却并未受苦。”

“那过后会怎样?”

“御史台对已杜府与赵秀住处进行搜查,除赵秀的一些文章外,并未发现双方收受贿赂或泄题的其它证据,因此杜大人并不会有性命之忧。”

果然与她想的一样。

胥姜心怀侥幸地问道:“听曾追说赵秀文章作得好,既然搜到他的文章,那不就能证明他确有其才?”

“搜出文章虽能证明赵秀有才,却更能证明他与杜先生平日有所往来,且文章上有杜先生的批注,他大可狡辩说是文章是杜先生教导他作的。”

楼云春之前查赵秀底细,却得知其考卷文章、户籍卷宗皆早已被吏部与户部调走,查无可查。

“且此案关键不在赵秀是否有才,而是在于只要他咬死自己高中是因为杜大人泄题,那么杜大人身上的嫌疑便永远洗不清。”

有才无才,赵秀都能找理由开脱。

他身为探花,只要他一咬住杜回,无论作弊一事是真是假,必定引起轩然大波。再加上有心之人煽风点火,待舆论一起,杜回即便长百张嘴,也辩驳不过来。

所以即便他们知道赵秀心怀不轨,即便他们处处防范,只要此局一开,杜回便再也脱不了干系。

因为谁也想不到,赵秀好不容易考中探花,会自毁前程去攀污一个国子监司业。此事对于不明就里的人来说,过于匪夷所思,所以他们顺理成章地便会去相信赵秀的话,认定杜回舞弊。

想通此关节,胥姜恶狠狠道:“这赵秀就是一条疯狗!”

以自污而污人,无异于同归于尽,此人简直丧心病狂。

楼云春安抚道:“幸而杜大人自身清正廉洁,也幸好你拒绝替江孤刊印集子,让他们抓不住把柄,才给杜大人留了余地,他如今看着凶险,实则并无性命之忧。”

“可他的仕途和清名却就此毁于一旦。”胥姜不由得哽咽。

杜回品性高洁,且极看中清誉,从今往后却要被戳着脊梁骨骂,这让人如何不恨。

楼云春少有见胥姜流露出脆弱。

头次是因江孤出事她回来晚了,得知他冒雪满街找人后偷偷哭了,第二次是胥十二找上门,她提起往事之时,颤抖而不自知的手,第三次便是眼下。

她次次不经意流露出的脆弱,次次都洞穿他的心。

他放柔语气,开解道:“眼下只要保住性命,待尘埃落定,便还有洗刷冤屈,东山再起的可能。”

“我知道,我只是替他不甘心,又恨自己什么也不能为他做。”就像当初她什么也不能为师父做,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遭难。

他耐心安慰,“曾追来找过我,说你替他出了主意,让他宴请士子,声讨赵秀替杜大人鸣冤,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胥姜脸色稍霁。

楼云春继续与她剖明局势,“杜大人于国子监任职这么多年,在学子们中声望颇高,只要有人振臂高呼,定会有人出来为他说话。再加之此事关乎士族与寒门之争,朝中寒门出身的朝臣与待考士子,即便为了自己,也会站在他这边。届时,我与父亲联合其他大臣上奏求情,至少能保他不被罢黜为庶人,只要能保住官身,他往后便还有复职的可能。”

得知杜回能保住官身,胥姜心头安定不少,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她随即又问道:“那袁先生呢?”

“袁大人虽会被牵连,却因与此案没有直接干系,后果不至于像杜大人那般严重,至少能留在国子监。且圣人也不会让国子监连失祭酒与司业,让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眼下,既已失杜大人,那无论如何也会保下袁大人。”

楼云春顿了顿,继续道:“另外,还有胡煦,只要胡煦明日能通过殿前考核,证明袁大人并未徇私,他便能脱去大半干系。”

“且他们一开始想的便不是坐实诬告罪行,而是以此为借口来挑起纷争,动摇士子们对国子监与礼部的信任,不会对二人穷追猛打。”话至此处,楼云春眼神变得深晦。

眼下士族们上奏的折子,明面上是弹劾杜回和袁祖之,暗地里却在胁迫圣上将主理科考之权归还吏部。此举已触圣人逆鳞,冒犯了皇权天威,也使这桩科举舞弊案,转为士族与皇权之争。

相较之下,袁祖之与杜回下场如何,便显得无足轻重了。

胥姜叹道:“也幸得有胡煦,不然此次赵秀的目标,便是袁先生了。”

因胡煦高中状元,赵秀要诬告袁祖之漏题便没那么容易,而杜回门下的曾追因今年未参加科考,不易自证,所以才让其有机可乘。

杜先生受这一遭,可谓是时也运也。

楼云春暗暗压下那一丝不合时宜的酸味,揉了揉她的手,再次叮嘱道:“此事已成定局,再怎么忧虑也无济于事,你安心回肆里等消息,其余的你不要管。”

胥姜思忖片刻,还是将今日去木府之事告知了楼云春,“我……方才去了木府。”

楼云春盯着她,一时冒不出来话。

胥姜忙道:“我没能进门,也没能见到木家人,后来见木大人回来,怕被他身旁的眼线发觉,便走了。”

看来没见到人,她竟甚是遗憾。

胥姜见他气闷,忙拉了拉他的手,保证道:“你放心,我不会再去了。”

且见今日这情景,即便再上门,也是见不着人的。

气不过她几句话的功夫,楼云春心便软了,他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沉声道:“安分呆在书肆,等我回来。”

胥姜乖巧点头,“知道了。”

他不舍道:“我进去了。”

“好。”胥姜送他至门前。

楼云春深深看了她一眼,才朝庭内走去。

直到楼云春的背影消失在门内,胥姜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正要离去,却不经意间对视两名守卫按捺着激动的眼神,胥姜一呆,登时跟接了几块火炭似的,扯着驴子慌慌忙忙地跑了。

云销雨霁,辰光万丈。

胥姜准备妥当,等梁墨一来,便将书肆交给他,骑着驴便朝泰康坊去。

想着昨日楼云春叮嘱的话,她暗道:自己只是去看看情况,绝不出面参与。

到了泰康坊,还是那条街,还是那座酒楼,还是那群看热闹的坊众。

胥姜混入其中,随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曾追犹如天降之神兵,气势昂昂地站在二楼挤满人的廊道上,手中还拿着一面锣。

他抬手“哐”地一敲,随即开骂:

“奸人赵秀,为继圣书局之伥鬼,士族门阀之走狗!尔折风骨以侍权贵,弃忠义委于佞人,枉负诗书之才,愧读圣贤之书,如此寒门之败类,世人皆可唾之!

今尔以诳言污司业之清明,自毁功名以害新制之公正,企图翻覆天地,其心之歹毒应遭天诛!其德之败坏应为地灭!

尔惜为乡试之经魁,今为新科之探花,诗书、考卷、文章来去皆有考证,今却以愚钝为由,强诬杜司业漏题,却是函矢相攻、鬻茅誉盾。

吾乃蜀中曾追,乡试解元,为杜司业得意门生,本有望高中,却因存折桂之志,方拜于杜司业门下潜心求学。

吾铭记司业之教诲:学当以立德,谋大道先立其身,修大德福乐无穷。

如此良师贤臣,岂是那徇私舞弊之人?

且尔为木淙也之门生,自有师门,与吾师非亲非故。屡次登门,皆是不请自来,脸皮之厚非常人能及也。

尔诬告吾师徇私漏题,敢问徇何人之私?俗语云:亲疏有别。有吾半子门生在此,舍吾就尔,岂非本末倒置?

尔上欺昭昭青天,下辱凄凄寒士,为桐城之奇耻大辱也!想尔桐城之亲族,惜才之功考,皆因尔之邪心,惭愧天地祖宗,尔还有何等颜面苟存于世?”

哐——

随着又一声锣响,胥姜振臂高呼,“骂得好!如此不仁不义、阴险狡诈之徒,该当此骂!”

楼云春的叮嘱,此时已被她抛到九霄云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