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斩

浮光三千里 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突厥人也只慌了一瞬,随即继续安然啃羊排,“你这人这么狡猾,若他真能帮你,你还用来找我?”

“你都说我狡猾了,我使点小计,让他帮我也不是难事。”

突厥人不搭话,心头却也觉得赵秀能干得出这种事。

“我不过是想着咱们这一路来,也算同生共死、同甘共苦,所以不忍将你扔下。”赵秀感叹道:“我赵秀不是什么好人,可却是讲情谊的,何况……”

突厥人直觉他‘何况’不出什么好话,便打断道:“我答应你,去替你送玉虎。”

这突厥蛮子忽然这么爽快,赵秀倒有些不放心,委婉道:“你们突厥人对狼神发誓后,是不是不能够反悔?”

突厥人只想拿啃干净的羊骨头塞进他脑子,搅散他那满脑子诡计。

赵秀见他要起杀心,很有眼力见的,给他递上一块新的羊排。

突厥人接过羊排啃完后,在身上抹了抹手,对狼嚎的方向,抱胸起誓道:“我阿艳连山对狼神起誓,定助赵秀将信物送往北庭,若违背誓言,便叫我葬身狼腹。”

发完誓,他瞥了一眼赵秀,“这下放心了?”

赵秀点头,“放心,放心,我一直对你都挺放心的。”

阿艳连山不信他的鬼话,另道:“我答应替你送信物,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就说这人答应得没那么容易。

赵秀提了提心,请道:“洗耳恭听。”

“你是颍王的人,定熟知其京中网络,你既能替他给郭元振传信,那定然也能替我疏通与京城官员的关系。”

“你要我给你当线人?”这突厥蛮子野心可真不小,赵秀笑道:“这么信任我?不怕我像伏羌县令那般背刺你?”

“我不信你,但能杀你,我们鹰师可不是百鹩那种没用的野麻雀。”

赵秀脸上带笑,心头却是一沉,此时恨不得将楼云春吊起来抽个八百遍,瞧瞧自己为了他,都惹上了些什么人!

不是想置他于死地,便是想逼他叛国。

若是这突厥蛮子往后发现自己骗了他,他这下半辈子怕是就要东躲西藏过活了。

“怎么?不愿意?”阿艳连山眼底火光跳跃。

赵秀回神,“这可是叛国通奸之罪,我得考虑考虑。”

阿艳连山道:“你如今所作所为,与叛国又有什么不同?”

“我如今只是背君,不算叛国,二者可大有不同。”赵秀盯着火堆,缓缓道:“俗话说成王败寇,往后若颍王登位,我还可算个功臣,可你们突厥人若占了咱们的山河,我站在你们这边,那便是国贼,可是要遭万世骂名的。”

“你们中原人就是死守这些虚名。”阿艳连山不屑道:“便如你所说,成王败寇,我们若打败大盛,建立新朝,不也是王?”

赵秀嗤道:“大言不惭,依你们如今之势,休说打败大盛,就连凉州都出不了。便是你们西突厥举国走狗屎运,打败了大盛取而代之,也成不了气候。”

阿艳连山被戳到痛脚,挤出两个字,“狂妄。”

“你很清楚这是事实。”赵秀起身抖袖,转向阿艳连山,朝他比出三根手指,“三代,即便你们取代大盛,最多三代必定亡国。而亡国的原因,便是你如今不屑一顾的‘虚名’。”

阿艳连山冷笑,“危言耸听。”

赵秀摇头相讥,“愚昧无知。”

两人互瞪半晌,一阵夜风吹来迷了二人的眼睛,也吹得人打颤,赵秀揉了揉眼,走到火堆上风口,一边挡风一边烤火。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和你们的王,根本不了解大盛,也不了解中原,所以征服不了我们。”

赵秀摊开手掌贴向旺盛的火焰,“在你们眼中,颍王讲求的名正言顺,郭元振讲求的师出有名,和我不敢背的叛国之名,都是虚名,可在中原,这些都是礼。对掌兵、掌权者而言,礼甚至高于皇权,可以不尊皇权,但不能不尊礼,甚至连皇帝都要受其约束。”

阿艳连山从未听过此种言论,既觉新奇,又觉有理,一时听得入神。

他不由自主地问道:“什么是礼?”

赵秀的脸被火光映得亮堂,“中原之礼,源自先圣先贤,经千年筑基,早已融入中原人的血脉之中。由礼衍身出的仪、法、律、章,与其并传之仁、义、智、信,便是君王立国之基址,百姓立身之根本。无论中原权势如何更替、内斗、倾轧,在建立新政后,必定扶其纲,立其言,奉其行,以此顺化民众,稳定国祚。古往今来,无一例外。”

“就像我们的狼神?”

赵秀摇头,“狼神是你们的信仰,而礼并非信仰。它是人与人、与天地长久磨合而演化而来的相处法则,它比信仰更为复杂,更为深广,更切实际。”

阿艳连山好似明白了什么,细究之下却又觉茫然。

赵秀望向西方,西方星子漫天,却并无皓月。

“你们突厥历代游牧,居无定所,虽有信仰却并无文化,野蛮落后,是为无礼之族。你们不通礼,自无法顺化奉礼之民,所以即便有朝一日打败大盛,踏上那片土地建立新朝,也不过是电光朝露,难以长久,还反会招致覆灭。”

这话说得刺耳,阿艳连山皱起眉头,不服地强辩:“不试又怎么知道?”

“不用试也知道。”赵秀蹲下拿一根树杈子拨了拨火,火焰窜得更高,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你们自前朝分裂为东、西二国后,势力便江河日下,尤其是你们西国,如今被西域诸国逼缩一角,早无前朝之威,还做什么逐鹿中原的痴梦?”

他瞥了一眼阿艳连山,“与其好高骛远,不如着眼于当下,先想想如何化解你们几个部族之间的内斗,再降服周边诸国,夺回被抢去的疆土。别光盯着不切实际的东西。”

比如大盛,比如他。

阿艳连山冷哼,“绕来绕去,你就是不想替我搭线。”

这都糊弄不过去,赵秀暗暗翻了个白眼。

“我是不想做无用功。你找京中官员和颍王,他们举事若失败,你便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若成功,还能与你结盟?”

他眼睛一转,将狼爪子引到郭元振身上,“你又何必舍近求远 ,还不如同我去找郭元振,你们突厥与北庭接壤,如今又恰巧需要你们助力。你可以趁机同他谈条件,他若自立为王,便帮你主上夺取政权和收服周边各国。他若失败,你们还可趁机吞了他,左右都不吃亏。”

“倒有几分道理。”阿艳连山盯着赵秀看了半晌,说道:“我可以不让你做线人。”

“哎,这就对了嘛,孺子可……”

“我帮你办完事后,我要你同我回突厥。”

赵秀笑容僵在脸上,随即皱眉,“你要我跟你回突厥做什么?”

阿艳连山龇牙笑道,“你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要你回去告诉我王,大盛和中原究竟是什么样的。”

早在赵秀坦白救下自己的原因后,阿艳连山便清楚赵秀走这条路的目的。

赵秀是在躲避官差,也是在驯服他,让他心甘情愿的替他去为郭元振送信物,保全自己性命的同时,也保证完成颍王的任务。

这人善于算计人心,知他若不甘愿,随时会生变,所以一面用利益诱惑他,一边又用苦难来折磨他,让他对他服从、信任。

可草原的狼岂是那么容易被驯服的?

他不过是在将计就计,一来利用赵秀保命,二来他确实想从郭元振这里分一杯羹,三来,利用赵秀带自己去安西。

安西有鹰师的探子,只要他抵达安西,便能与鹰师取得联络,届时便是他反制赵秀之时。

他一直不表态,是因心头总觉得赵秀除给郭元振送信物外,还有别的目的,他心头不安,所以有心想再探一探。

可如今横插进一个支通,逼得他不得不答应。

只是他也不能让赵秀白占便宜,他想恢复与大盛官员之间的联络,赵秀是一个适合的线人。

没想到赵秀竟拒绝了,并说出一番让他耳目一新,且有几分道理的话,让他对这个人刮目相看。

看来这人也并非只是精于算计,还颇有才干,且他又这般了解大盛,将他带回去献给王,说不定有助于王完成大业。

赵秀望天叹气,这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自作自受。不过也好过真答应当突厥蛮子的线人,这日后被拿住把柄,他可再翻不了身了。

他答应道:“我可以跟你去突厥,不过只能待一年。”

先稳住这个突厥蛮子,届时办完事要么把他随地一扔,江湖不见,要么就将他杀了,一了百了。

阿艳连山点头,“一年就一年。”

届时赵秀到了自己的地盘,还由得了他?要跑就打断腿,没用了就杀了喂狼。

赵秀起身走到阿艳连山面前,朝他举起手掌。

阿艳连山不明所以。

赵秀道:“击掌为盟。”

阿艳连山问道:“这也是你们中原的礼?”

赵秀点头,“算是吧。”

阿艳连山抬手重重扇在他手心。

赵秀疼得直甩手,龇牙咧嘴骂道:“当真是突厥蛮子。”

无论如何,各怀鬼胎的两个人,总算达成一致,正式结为同盟。

阿艳连山在村口草垛里窝了一整夜,隔天一早,赵秀领着队伍作别支胡人,启程往北。

启程后,阿艳连山指着支通问道:“他怎么也在?”

支通看他不顺眼,便用族语呱啦了几句,像是在骂人。

阿艳连山顿时火冒三丈,呱啦了回去。

二人吵得火热,梅二见状,上前对阿艳连山劝道:“别吵,别吵,支通兄弟是给咱们领路的。”

“领什么路?”

“支通兄弟知道一条去阳关的近路,说是只走五日就能到。”

“不是去找他爹吗?”

支通闻言,扯马就要朝阿艳连山冲过来。

梅二忙将他隔开,并劝道:“他是无心的,不知者无罪,还请你见谅。”

赵秀在前方听见动静,回头朝支通招了招手,让他去前面。支通朝阿艳连山吐了口唾沫,便夹着马腹朝赵秀追去了。

见人走远,梅二才悄声对阿艳连山说道:“他父亲过世了,你别乱说。”

阿艳连山大惊,“什么?他父亲不是北庭的军曹么?”

“什么军曹?他父亲是个玉商,前年遭遇劫匪被杀了。”梅二唏嘘道:“也是可怜。”随即又提醒道:“你有眼力见些,别再揭人伤疤,多不好。”

“玉商?”阿艳连山一呆,随后冲前方的赵秀嘶吼:“赵秀!你这个死狗!你又骗老子!”

支通对赵秀道:“他骂你干什么?”

“有吗?”赵秀挖了挖耳朵,说道:“沙子堵了耳朵,没听见。”

“哦。”支通指着前方一条河说道:“那就是弱水,溯水走五日,便是阳关,过阳关就是安西境内了。”

赵秀眯眼望去,水面微波轻摇,浮光跃金,再攀着河流往上游望去,是一片丰饶的原野,原野尽头就是他的目的地。

他听着身后传来的咒骂,暗道:楼云春啊,楼云春,届时我的这条命,可就全靠你了。

————大猫分界线————

楼云春昨日刚至河西都督府,没顾及歇息,便与河西节度使萧固密谈了整夜。

天亮后,萧固便下令调重兵镇守各关口,并加强长城防卫,防止长城外的突厥趁乱越界偷袭。同时他又让亲卫副使暗中前往安西,与安西节度使卫驰飞传信,让其加强对郭元振的封锁和防卫,不让郭元振潜出去一兵一卒。

发完令后,萧固回房却见楼云春已伏在案几上睡着了,他叫了两声没叫醒,连忙将人扶到榻上,叫来军医为其检查。

军医检查后告知,楼云春是伤病加之疲累过度才导致的昏睡。

“睡着也好,这一路来,恐怕没睡几个安稳觉。”军医与医侍给楼云春换药,一边换一边叹道:“这么重的伤,坚持到咱们这儿才倒,也是不易。”

相谈一整夜,楼云春条顺理达,虽有疲态却精神饱满,竟不曾让人看出他身上带伤。

萧固看着这个年轻人,心头很是赞赏,于是对军医道:“你们留个人好生照料,另外再去瞧瞧他带来的人,有任何需要,尽量满足。”

“是,将军。”

这是萧固的书房,萧固没叫人将楼云春挪走,而让人收拾妥帖后,其留在此处养伤。

楼云春足足睡了一天一夜,醒后又被军医用重药,压在榻上又躺了两日,才真正恢复了些元气与精神。

老段和兄弟们也躺了两日,醒后就一直守着楼云春。

“大人身子虽好转不少,可依旧得注意歇息,莫要太过操劳。”

军医嘱咐几句后,招呼医侍走了。

楼云春下榻,起身时只觉得身体沉重,骨头也磨得嘎吱响,他慢慢打了一套拳,才方觉轻松了。

“舒坦。”老段也打了一套拳,随后上前对楼云春问道:“大人可还好?”

“好多了,兄弟们呢?”

“好着呢,过会儿说是还要跟着都督府的兄弟去军营,说要切磋。”

“让他们别丢咱们大理寺的脸。”

“那不能!”老段其实也想去,只是得守着楼云春,所以留下了,“咱们跟着大人出来的八名兄弟,身手可是一等一的。”

老段本说得兴起,可想到那三名战死的兄弟,又不禁黯然。

楼云春拍了拍老段的肩膀,以示安慰。

老段扯出一抹笑,随后问道:“大人,眼下已至都督府,接下来又该做什么?”

楼云春走到桌前分盏倒水,老段忙上前接过茶壶,给两人一人倒了一盏。

楼云春沾了两口润了润嗓,随后才缓缓道:“去北庭,见郭元振。”

老段在他对面坐下,悄声道:“咱们不是要……”他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还去见他做什么?”

楼云春眼眸深暗,“传圣旨。”

要让郭元振动,不能只靠河西与安西二府的封锁,还得施以天子之威。

楼云春在离京前,天子曾亲书圣旨,下令让郭元振回京朝见述职。这是给郭元振的最后一次机会,若他顺服,回京后便可保下一命。

先礼后兵。

若郭元振抗旨不遵,那等待他的只有一条路——死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