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00章 第两百斩

浮光三千里 第200章 第两百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隔日,楼云春沐浴焚香,换上了使臣仪服,执王杖栉节,登二马轺车,由四十八人所组成的仪仗队与一百名护卫护送,鸣锣开道、大张旗鼓地,从河西都督府出发前往北庭。

五名巡卫作为副使伴驾,只觉比除夕花车游街还威风,可威风劲儿过去之后,又难免担忧。

老段驱马与轺车并行,低声对楼云春问道:“大人,若那郭元振抗旨对咱们不利怎么办?”

“我们这般声势,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手。”

“就怕他来阴的。”

楼云春朝他看来,安抚道:“不用担心,一切安排得都很周全。”他顿了顿,“我不会再让兄弟们为我牺牲。”

“大人此言差矣。”老段沉默片刻,说道:“兄弟们不是为大人牺牲,而是为大盛牺牲,大人无需将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楼云春微怔。

“我们跟随大人出关,事出自愿,所以大人不必为此内疚自责。”

老段看着大大咧咧,却心如明镜。楼云春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可老段却察觉乌兰桥一役后,他掩埋在心底的愧疚自责,他一直想宽解,却不得时机。

眼下楼云春既起头,老段便顺着他的话,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

“说来不怕大人笑话。最初我跟随大人出关,心头很是忐忑,也有恐惧和不安,可当真面对刺客、敌人之时,却只觉得愤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打倒他们。”

老段朝楼云春拱了拱手,“这都是因为大人你。大人你比我年轻,可心性之坚毅,却让我等自愧弗如。一路而来,咱们遭遇这么多次刺杀,再如何惊险,大人却从未动摇前行之心。也正是因为大人这份坚定,才让我们有了底气,不再畏惧,敢于前行,也敢于牺牲。”

老段一番话,让楼云春平静的心湖翻腾起波涛。

“况且,这份职责并不该压在你一个人身上,我们既同受皇命,一起出关,那么自然该生死同行,风雨共担。”老段望向东方,“我想留在乌兰关的兄弟们也是这么想的。”

楼云春抬手撩开车帘,忽地一阵风过,刮得车前的旗帜猎猎作响。他沐风东眺,胸中郁气被长风吹散,顿觉松散不少。

“多谢。”这是对老段说的,也是对托于长风的英魂说的。

老段有些不好意思,他抓了抓脑袋,又将话头转了回去,“大人,那您觉得我们去北庭后,郭元振会怎么做?”

“老样子,拖。”

楼云春放下车帘,望向前方,若他猜得不错,郭元振不会抗旨,却也不会服从。他会设法拖延,然后去寻援军,设法突破萧固和卫驰飞的封锁。

届时就该赵秀登场了。

算算日子,赵秀也快到安西地界了,只希望他是个靠得住的,不要出差错。

一旦出差错,便只能使最下策,那么这塞北恐怕免不了一场战祸。

大盛不怕打仗,可百姓经不起战火,且一旦河西、安西、北庭局势被打破,周边的突厥、吐蕃等诸国,势必会趁火打劫。

因此能不动兵,便不动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住郭元振,接管北庭。

待擒住郭元振,萧固接管北庭后,圣人那头也该收网了。

届时一切平定,便是良辰吉日。

楼云春按了按胸口,那里贴身藏着一块腰牌,上面刻着‘斩春’二字。

阿姜,等着我。

————阿姜跑路分割线————

在得知溪芷的下落后,胥姜没有耽搁,立即着手安排书肆事宜,做出行准备。

她已定明日启程,前往充州。

她将书肆的大小事务都罗列出来,又把纸、墨、料等采买点也都录了名目,还有算计成本之法等等,尽数都交给了梁墨。

茵茵贴个小耳朵在旁一个字不落的记着,警惕的模样让胥姜哭笑不得。

梁墨接过胥姜所列的单子看了又看,心头还是有些不踏实。

“东家,若是你走后,有人上门刊书,咱们是接还是不接?”

“你看着办。”胥姜想了想,又道:“审材可以请教你胡大哥,有他把关错不了,过会儿我会去拜访他,托他关照。”

听胥姜这么说,梁墨便放心了。

胥姜又嘱咐道:“另外,时逢节气别忘了给各位老主顾准备节礼,礼不在贵重,但要尽心尽力,让人看着诚恳,不可失了礼数体面。街坊邻居们若送来节礼,也都要回赠一份,可记清楚了?”

“东家稍等,我记一下。”梁墨索性拿了纸笔来记。

胥姜便同他细讲了熟客的哪些讲究、哪些忌讳,听得一旁的茵茵眼睛直打转,晕头转向。

梁墨一边记,心头一边暗道:本以为自己在肆里这些日子,也算学了七八分,眼下看来竟一半都不到,看来还得多用功才行。

胥姜讲得口干舌燥,茵茵很有眼力见的捧来茶水,她喝了半盏,说道:“大致就这些,别的事你自己看着裁断。”

讲得再多,都是纸上谈兵,要想上手快,还是得梁墨自己来。

胥姜很看好梁墨。梁墨踏实肯干,仁善赤诚,行事也稳妥,虽有些少年人的执拗尖锐,却有一份难得的自知自省。

他初掌书肆,出差错肯定在所难免,但只要有这份自知自省便不会一直错下去,迟早会摸出自己的一套章法。

她很期待,梁墨经这次历练打磨,会长成怎样一番模样。

梁墨将抄录的事项又读了一遍,心头底气渐足,随后对胥姜道:“东家放心去办事,我会替你看好书肆的。”

说完,便朝一旁,自个琢磨去了。

茵茵见势凑过来,悄咪咪说了一句,“姐姐放心,我会替你看着他的。”

“呆丫头。”胥姜忍不住将她抓过来捏脸。

正闹着,一道声音从门口传来,“哟,说什么呢,这么热闹。”紧接着又喊:“梁墨,来搭个手。”

三人朝门口望去,只见汪掌柜抱着一大堆东西,被门槛拦住不好进屋。

梁墨和胥姜赶紧上前,替他接传。

胥姜问道:“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过来?”

“都是你嫂嫂准备的。”汪掌柜将东西放下后,一样一样的点给胥姜听,末了说道:“都是些路上吃的用的,此去充州路远,她怕不够吃,就多备了些。”

胥姜叹道:“怎地这么破费。”

汪掌柜摆摆手,“破费什么,我自己开米铺,就这点糕饼吃食还要不了一斗粮的。”

“真是……又让你和嫂子为我操心了。”胥姜看着大大小小的包袱,有些过意不去,又觉心头满满胀胀的。

汪掌柜一家这是真拿她当自家人相待。

“应该的,平日里你有什么也没少惦记着咱们。”汪掌柜拍了拍手,问道:“明日几时启程?我去送你。”

“城门一开就走,眼下天热,趁早多行路。”胥姜扫出一张桌子让他坐,又让茵茵添茶,续道:“兄长早起还要去送粮,倒不必耽搁着时辰来送我。”

“送完你再去送粮,能耽搁什么时辰?”汪掌柜又问:“从哪个门走?”

“安化门。”

“也不远,来得及。”

茵茵将茶水端了上来,胥姜举盏敬他,二人喝了一回。

汪掌柜惆怅道:“你这一去,本望你早些回来,却又想你与母亲多处处,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胥姜安然一笑,“那就赠我得偿所愿,万事顺意吧。”

“好。”汪掌柜也端起茶敬她,“那就祝妹子得偿所愿,万事顺意。”

喝完茶,胥姜托付道:“我出京后,肆里就剩两个孩子,还请兄长借双眼,帮我看着些,遇事帮忙拿拿主意。”

“这还消你说?我不帮你看着,谁帮你看着?你就安心出去,保管你回来,书肆和这两个小的都好好的。”

“那便麻烦兄长了。”胥姜朝他一礼。

“这么见外干什么。”汪掌柜笑道:“若真要谢,路上若碰上什么稀奇的小玩意儿,给你小侄女带一两件回来耍玩就是。”

胥姜笑应,“好。”

茶过三巡,汪掌柜与她约好明日安化门相送,便回自家去朝娘子复命去了。

胥姜见时辰也差不多了,便动身去找胡煦。找完胡煦,还要去和林夫子与红锄道一声。

来到胡煦所居的街巷,胥姜先碰见了宋樆。

她招呼道:“宋娘子,回来啦。”

宋樆一见她,有些诧异,随后露出一丝笑容,“来找胡煦?”

“嗯。”胥姜见她背着一篓用青苔包裹的兰草,便问:“去山里了?”

宋樆点头,又道:“胡煦这个时辰应该还没回来,不如去我家坐坐?”

想着自己独身登胡家的门,叫人看了不大好,胥姜便答应了,“那就打扰了。”

“来。”宋樆引着她往自家去。

来到宅门前,宋樆掏钥匙开门,胥姜好奇道:“家中无人么?”

“父亲这些日子都住在山中,家中只我一人。”宋樆推开门,侧身让胥姜先进。

胥姜一进院子,便嗅到一股清新的草木之气,她环视四周,只见屋檐、廊檐下都摆满了花草,满目的新绿,让人看了精神为之一震。

再仔细打量,这是一个小二进院落,大门正对堂屋,堂屋左右各有一住房,穿堂而过是后院,胥姜往后院瞧了一眼,也是满院奇芳。

“家中寒陋,见笑了。”宋樆进院后将大门左右敞开,随后引胥姜往花丛中坐,那儿设有石台石凳。

“娘子这话可别让温先生听去,这院子也别让温先生瞧见,他瞧了听了,只怕是要赖着不走了。”

宋樆这院子,陈设虽旧,却因满院花草而别有幽情,是为文人最爱,何况温惠那个‘兰痴’。

宋樆闻言露出笑容,随后转身往廊檐下去卸背篓,胥姜忙上前帮忙。

放下背篓后,宋樆擦了擦汗,说道:“我去倒茶。”

“要我搭手吗?”

“不用。”说完,宋樆又道:“不过,你若是想逛逛那就来吧。”

胥姜道:“那就逛逛吧。”

宋樆朝她伸手,“走吧。”

胥姜笑眯眯地握住她的手,她就知道,这人看着冷,实际心软着呢。

两人穿过堂屋来到后院,院中花草不比前院少,比前院更清净。其格局简明,左右各对坐着两间屋子,正里二房与堂屋呼应,一为厨房,一为柴房。

居中有一口八角井,宋樆的茶就镇在井中。

她将茶壶摇上来,又去厨房取来两只碗,先倒给胥姜,看她喝了,才给自己倒了一碗。

“是忍冬啊。”这忍冬茶里头加了石蜜,被井水一浸,喝起来分外清香,“好喝。”

宋樆又给她添了一碗,“三月间去山里摘的,还有很多,喜欢就带些回去。”

胥姜摇摇头,“可惜我明日就要离京,等回来再找你讨。”

“离京?”宋樆惊讶道:“去哪里?”

胥姜抱着碗顿了顿,说道:“去寻我的母亲。”

‘母亲’二字,让宋樆心头一阵刺痛,她喝了一口冰凉的茶水压了压,问道:“我记得你说你是……”孤女。

“我也是近两日才知晓的。”胥姜微微叹息,随后减去胥十二所行龌龊事,将身世来历言简意赅地讲给她听。

宋樆听后久久不语,两人对站半晌,她才开口,“她肯定等你很久了。”

胥姜把剩下的茶水喝完,“嗯,所以才要去见。”

“还喝吗?”

胥姜摇头,随后将碗递给她,“够了。”

宋樆收了茶碗,又将茶壶重新放回井中,“她是个好母亲。”

不像她的母亲,无情无义。

她随后又问道:“你明日什么时候走?”

“一早便走。”胥姜打趣道:“难不成要来送我?”

“嗯。”胥姜曾说她们是朋友,朋友相别自该相送。

有一个汪掌柜了,也不怕多一个宋樆,况且不能与宋樆客气,一客气就缩回去了。

“好啊,我走安化门,城门一开就动身。”

“省得了。”宋樆点头,她定不误时辰。

二人刚说定,外头便传来胡煦的声音。

“宋樆?”随后又自言自语道:“门敞着,难道是宋叔?”

宋樆?先前不还叫宋娘子么?胥姜心思一转,将宋樆推出去,并悄声道:“你先出去应着,我随后就来。”

外头胡煦还候着,宋樆怕他走,也来不及问胥姜用意,便迎了出去。

见宋樆出来,胡煦眼底微微含光,笑道:“原来是你在,我还以为是宋叔从山中回来了。”

平日里宋樆即便在家,也是关门闭户,不叫不开。

宋樆朝后院看了一眼,随后说道:“父亲嫌城里热,待在山中不愿回来。”

“那可就苦了你了。”胡煦见她站在二门堂前不下来,又频频回顾后院,便问道:“家中有客?”

宋樆犹豫片刻后点头。

胡煦有些惊讶,与宋樆比邻几年,少见她开门迎客。随即微微皱眉,什么客会请至后院?又见她眉间似有难色,便问道:“可是遇到麻烦事了?要不要我帮忙?”

后院忽传来‘噗嗤’一声笑,宋樆无奈转身,唤道:“胥娘子,快出来吧。”

胡煦怔愣,“东家?”

宋樆说道:“来找你的,你不在,就先在我院里坐坐。”

闻言,胡煦放下心来,随即又觉窘迫。

胥姜自后院出来,朝胡煦打了个招呼。

胡煦对上她忍笑的目光,心头叹气,早知瞒不过她。

宋樆对胡煦道:“进来说话吧。”

胡煦也坦然了,拱手道:“那就叨扰了。”

待人进门后,宋樆将二人引到石桌前,说道:“你们就在院里谈吧。”

“好。”胥姜先坐了。

宋樆见胡煦额头浸汗,便说道:“我去备茶,你们慢聊。”

“有劳。”待她往后院去,胡煦才坐下,见胥姜一脸探究,有些不自在的咳了一声,问道:“东家来可是为了文集之事?”

“是,也不单是。”胥姜收起玩笑神色,说道:“我明日要离京,你的文集刊印事宜,都交给了梁墨,过后会由他来和你接洽。另外,我不在这些日子,他若遇到拿不定主意之事,恐怕会来找你请教,届时还请你替他撑掌撑掌。”

“离京?”胡煦豁然起身,急切道:“出了何事?你为何要走?可是又有人来找麻烦了?”

屋内宋樆端着茶,闻他失态至此,一时停住了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