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74章 七十四斩

浮光三千里 第74章 七十四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林红锄回家侍奉母亲后,胥姜暂且没有再请人的打算,小妮子气性大,一时怕她吃味儿。且离元正已是数着日子在过了,也没请人的必要,反正买卖清闲,她一个人也能忙活过来。

若真要请,也待年后再慢慢寻,不着急。

只是没了小妮子叽叽喳喳的动静,肆里难免觉得冷清,一时竟有些不知从何着手之感。

她在靠在门前撒癔症,半晌才回过神,将林红锄抄写的梅花笺找出来,欲制笺谱。

笺谱便是将诗笺以经折装的形制装帧成册,也就是寻常所说的折本,其装帧法要比蝶装更为简单。

先裁纸为长卷,将其以矩尺定距,一正一反相折叠,最后在其首尾加以硬纸装订。装订好后,再将诗笺裁裱上,一套笺谱便成了。

胥姜在笺谱首尾的硬纸上,各画了一枝红梅,题上《梅花诗谱》之名,才停活儿。

她将笺谱来回翻阅了几遍,觉得大体还算满意,一些细枝末节,待熟练后,还能做得更好。

她喝了口冷茶,正歇气儿,月奴便跳上桌,拨弄起桌上的纸笔玩儿。胥姜怕它抓坏笺谱,便把它捞进怀里,按着将它从头到尾顺了几个来回。

“你也长大了。”想捡到它时不过巴掌大小,眼下已有七八寸了。

可真是光阴似箭,离弦不回。

她来京城,竟不觉间已四个月了,从前在旅途中,她只觉得四个月漫长,如今却恍若白驹过隙,转瞬而逝。

回首这四个月,她结识了一些人,送别了一些人,也重逢了一些人。

这些人犹如种子,发芽抽枝,搭成一间舒适温暖屋舍,将漂泊的她安顿下来。

让她不想再走了。

月奴在她手下眯眼直咕噜,胥姜摸着它油光水滑的皮子,不由一哂,自己何时竟多愁善感起来了。

胥姜将月奴放下,拍了拍脸,打起精神起身收拾桌面。她过会儿要将梅花纸和笺谱,送去袁祖之府上给袁烟烟作回礼。

正好可以去看林夫人,问起来就称顺路。

锅里闷着一盅参鸡汤,她早起炖上的,这时火候刚好。她鸡汤装进食盒一并带上,随后给楼云春留书,才锁门挂牌子,牵着驴先往南山书塾去了。

一到书塾,胥姜便闻到一股药味儿,她拴了驴,轻手轻脚的穿过前院,朝里头走。

林红锄正在熬药,见她过来,有些惊喜。

“姐姐怎么来了?”

胥姜凑过去揭开药罐子瞧了瞧,笑道:“去袁先生府上送东西,顺道过来瞧瞧婶婶。”

林红锄看见了她手里的食盒,问道:“食盒里是什么?”

“鸡汤。”胥姜提着食盒进了厨房,拿了只砂锅将鸡汤给倒出来,架在炉子温着。见林红锄跟了进来,便问道:“婶婶这几日胃口如何?”

林红锄叹气,“不大好,每顿只用小半碗汤,便再吃不下了。”

“还是得吃,食养百元,不吃怎能见好?”

“陈大夫也这么说,只是母亲每每吃多了便吐,见她吐得可怜,便不忍心强要她吃了。”

“那便少吃多餐,总要设法进用些。”胥姜温好鸡汤,对林红锄道:“这鸡汤是拿山参煨的,我炖得清淡,这么一锅,也够婶婶吃几餐了,明日我再做些别的送来。”

林红锄拉着她的手,眼圈有些发红,“你不是说顺路来的么?”

胥姜摸了摸她的脸,“日日都顺路。”随后又说:“我先去看婶婶。”

说完便往林夫人屋里去了。

林红锄盯着锅里的汤,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婶婶。”

林夫人正在缝鞋,见胥姜自门外探个脑袋叫她,脸上浮起笑意,忙对她伸手,“今儿怎么过来了?”

胥姜握着她的手,顺势坐到床沿上,“去袁先生府上送点东西,正好过来看看你。”

“劳动你了。”

“不妨事,我正想婶婶想得紧呢。”说着拿起她面前的鞋来看,瞧大小、式样像是给林红锄做的,又见其针脚细密,边缝严合,便笑道:“婶婶手真巧。”

“眼下瞧着是好,我像你这般年纪时做的鞋,父女俩都穿不出去。”

胥姜噗嗤一笑,然后拿起针比了比,泄气道:“哎,下不去手,怕毁了这双鞋。”

“来,我教你。”林夫人捉着她的手,教她缝了几针,夸道:“瞧,这缝得不是挺好?”

胥姜愁眉苦脸,“那是您把着呢,若是我自己,怕是能缝出条蜈蚣来。”

林夫人被逗得直笑。

此时林红锄端着碗进来了,林夫人讶异道:“到时辰吃药了?”

“没呢,药还没好,这是姐姐送来的鸡汤,我闻着香得不行,便想先端来给母亲尝一尝。”

林夫人拍了拍胥姜的手,叹道:“太麻烦你了。”

胥姜嗔道:“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婶婶这是把我当外人了。”

林夫人拧了拧她的脸,笑道:“哪里的话,爱还爱不过来呢,只恨不得你是托生在我肚子里的女儿,那才好呢。”

林红锄酸溜溜道:“我就说,姐姐一来,母亲就将我抛到脑后了。”

林夫人哄了这个,又要哄那个,忙得不行,最后三人都没绷住,乐开了。

林红锄将鸡汤递给她,她接过来闻了闻,只觉得鲜香扑鼻,便尝了一口,随后一勺接着一勺,竟慢慢将一碗鸡汤喝完了。

林红锄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见她没有要吐的意思,才暗暗松了口气。

一碗汤下肚,脾胃竟也没闹腾,林夫人抚了抚胸口,对胥姜说道:“这汤瞧着清淡,味道却着实好,花了不少心思吧。”

这鸡胥姜是先用酒炙过,再分两次炖的。头次炖是为除去腥气和多余的油脂,待腥气和油脂去得差不多了,捞出来加水重新炖。待炖到鸡肉八分熟,再放入山参,以微火将鸡的鲜、山参的气,慢慢煨出来。此法炖出来的汤温补而不油腻,最适合病人。

做法说来倒是不复杂,就是要盯着火候,尤其是第一次炖煮。若火候太过,炖出来的鸡汤没味儿,火候太欠,又避除不了油腥。

胥姜怕林夫人觉得麻烦,便笑道:“炖个汤能花几个心思?我又不是小锄头。”

林夫人顿时笑开了怀。

林红锄闻言,不由得拍了她一下,“姐姐就爱拿我开涮,我不理你了。”说完抢过林夫人手里的碗,在二人的笑声中,气哼哼地出去了。

胥姜又同林夫人说了会儿话。

林夫人喝了鸡汤,起了睡意,眼皮直掉,说着说着便歇声了。胥姜小心扶她歇下,等她睡熟,才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林红锄守在炉子前,见她出来,起身朝屋里看了一眼,见母亲睡下了,才拉着胥姜的手走到远处,问道:“姐姐要走了?”

“嗯。”胥姜嘱咐道:“我瞧那鸡汤婶婶受用得住,过会儿她醒了,你再让她喝一碗。喝完了才服药,免得药败坏了胃口,又吃不下了。”

“我省得了。”林红锄听着她细细的叮嘱,只觉得惶惶无措的心安定不少,随后抱住她,感激道:“姐姐,谢谢你。”

胥姜拍了拍她的背,又捏了捏她的脸,笑道:“既然叫我姐姐,就莫说外话了。”又听外头云板响了,便问:“陆稹可来上学了?”

林红锄点头答道:“来了,父亲本来说让他年后再入学,可他等不住,父亲便先让他旁听了。”

这倒是陆稹的性子,“我去瞧瞧他。”

“去吧,进门左手第二间屋子。”林红锄指她去。

胥姜来到前院,正巧碰见林夫子,林夫子身后跟着个小尾巴,正是陆稹。

倒不用她去找了。

林夫子早先听见动静,便知她来了,所以并不惊讶。

“这是要走了?”

“嗯,要去一趟袁先生府上。”

陆稹见她倒是惊喜不已,跑到她面前正要抱,忽想起眼下在学堂里,便硬生生停住,眼巴巴的看着她。

胥姜冲他笑了笑,柔声问道:“上学堂的滋味如何?”

陆稹小脸儿浮起一个大大的笑容,“好。”

书塾里有人陪着读书,不孤单,因为他年纪最小,又乖巧,学生们喜欢逗他,对他也体贴关怀,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林夫子却有些愁,“成天跟在我身后问这问那,跟个狗儿似的绊脚。”

胥姜闷笑,“以后还有得您嫌的呢。”

林夫子话虽说得嫌弃,语气却透着喜爱,胥姜知道对这个学生林夫子是满意的,她也就放下心来。

想着过会儿林夫子和陆稹还要上课,胥姜也不好再打扰,便拍了拍陆稹的肩膀,叮嘱道:“在书塾要听夫子的话知道么?”

陆稹重重点头,“知道了。”

“夫子,那我便先走了。”

“去吧。”

“姐姐,慢走。”陆稹朝她挥手,见她走了,才又踩着步子吧嗒吧嗒地跟在林夫子后头,往八极斋去了。

出了书塾,胥姜骑驴往袁宅去。

不休沐的日子,袁祖之在国子监监学,不在家。胥姜登门只说找袁烟烟,那小厮认得她,立即叫人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自角门里出来一个丫鬟,约莫十七八岁,模样清秀,举止沉稳。她一见胥姜先行礼,随后请道:“娘子请随我来。”

小厮赶紧上前接过胥姜的驴,将其牵进马棚,胥姜则带着回礼与丫鬟一起由角门往院里去了。

袁宅一如往昔,古朴清凉。胥姜往梅苑望去,红梅已谢枝头,徒留一片空枝,让人瞧了难免生出萧瑟之意。

“娘子请往这边走。”丫鬟是个少言寡语的,胥姜怕唐突她,也没开口搭话,只默默同她前往后院。

走到二门,有两个小丫头等在那儿,一见她们过来,便迎出来,将胥姜挽着往里走。

那丫鬟将胥姜交给她们,便告辞退下了。

袁府内院比外院要热闹,一来是丫鬟仆妇们多,人声杂,二来是陈设鲜艳紧凑,多碧纱彩绸,看着亮眼。

两个小丫头一路叽叽喳喳,将胥姜带到一间暖室,一个小丫头先去通报,待得了话儿,才将胥姜带进去。

一进屋,胥姜便见袁烟烟正躺在一张摇椅上,整张脸都快被裘毯给淹没了。袁夫人坐在一旁给她喂瓜果吃食,见胥姜进来,连忙起身,将她拉了过去。

胥姜走近一看,袁烟烟脸颊通红,便问:“风寒了?”

袁烟烟瓮声瓮气地喊了声:“胥姐姐,你来了。”

一听这声音,看来是风寒没跑了。

袁夫人嗔道:“都是自己作的,大晚上的不睡,非要去学人执灯夜游,劝都劝不住,这下可好,受了风,也只有哭爹喊娘的份儿。”

执灯夜游?这冬夜里黑漆漆的,游什么?

袁烟烟自裘毯下伸出一只热乎的小手拉住胥姜,问道:“胥姐姐今日是特地来看我的?”

胥姜柔声道:“来给你送礼,谢你上次差人送到肆里的梅花酒。”

“酒好喝么?”

“好喝。”

“可见我的手艺不差。”袁烟烟得意的笑了笑,又问:“姐姐带的什么礼来?”

袁夫人笑骂,“没规矩,哪有当着客人面索礼的?”

“无妨,本就是给她的。”胥姜从小丫头手里接过带来的礼物,拆开给袁烟烟瞧。

袁烟烟坐起来,袁夫人连忙扶着她,让丫头拿个个枕头来塞在她背后,又让丫头给胥姜搬来一只圆凳,让她坐着说话。

“这是梅花纸。”

胥姜拆开封纸,当落英缤纷的梅花纸出现在袁烟烟眼前,她不由得‘哇’了一声,立即伸手接过,小心摩挲着上头的花瓣。

“真漂亮。”复又叹道:“这如何舍得写。”

“看了下一件,你定然舍得了。”胥姜又拿出笺谱递给她。

袁烟烟打开笺谱一瞧,先被那一手字给惊艳了,再读那诗,顿时惊喜道:“是梅花诗。”

胥姜笑问:“这两样礼物可喜欢?”

袁烟烟赶忙点头,“喜欢!太喜欢了,多谢胥姐姐。”

“喜欢就好。”

袁烟烟爱不释手地翻着梅花笺,随后问道:“姐姐,这诗是谁抄的?字写得真好,与梅花也契合。”

“我妹妹抄的,她名唤林红锄。”

“林红锄,红锄……这个名字也好。字好,名儿也好,简直就像故事里的人物,真想见一见啊。”袁烟烟一脸向往。

胥姜想着二人年龄相仿,又都讨人喜爱,说不定能合得来,便道:“待日后有机会,我替你们引见引见。”

“好,一言为定。”袁烟烟让袁夫人将梅花纸收起来,自己则捏着那本笺谱不放,入迷地读了起来。

袁夫人替她掖了掖裘毯,随后对胥姜道:“小丫头骄惯不懂事,胥娘子勿怪。”

“夫人说笑了,烟烟天真纯率,招人喜欢着呢。”袁烟烟身上有股‘痴’态,惹人怜爱。

“难为你念着她,想着她,为她送这么些东西过来。怪道说连老爷时常夸你周到,说你重情重谊,可真是没错儿。”

“都说物以类聚,若夫人觉着我好,那便是咱们都好,才能聚在一块儿。”

见她这般谦逊,袁夫人越发喜欢了,便叫人摆了桌清席,拉着胥姜便吃茶边聊。待两盏茶尽,却见袁烟烟抱着梅花笺睡着了,胥姜不好再多留,便起身轻言细语地同袁夫人告辞。

袁夫人送她至门外,轻道:“待烟烟好了,再请你过府一叙。”

胥姜笑应了,“好。”

袁夫人叫来方才那两个小丫头,嘱咐她们妥帖的把胥姜送出门,胥姜与袁夫人话别,随后又跟着两个小丫头往院外去了。

“胥娘子好走。”

“回吧。”

胥姜与两个丫头挥挥手,牵着驴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