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83章 八十三斩

浮光三千里 第83章 八十三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十五,上元节,吉庆有余,天官赐福。

各家堂前皆供奉起了‘福’字灯,在门窗上贴蝙蝠剪纸,以求福入家门。

胥姜提着节礼来到南山书塾,林夫子与林红锄这些日子接待太多访客,一见来人皆有些目光滞顿、神情疲倦。

林红锄接过节礼,挽着胥姜入后院。林夫人气色瞧着倒比父女二人好,自打胥姜进屋,她脸上的笑容便没断过。

胥姜私下问了林红锄她这两日的情况,林红锄也说林夫人这几日身子好了不少,甚至偶尔能自己下地走走。

“昨夜还让我试鞋子,哦,对了还给姐姐也做了一双,说是还差点功夫,做好了再给你。”

“给我也做了?”胥姜心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她做鞋子。

“嗯。母亲做的鞋,穿着可舒服了。”林红锄提起裙子,露出自己的鞋,眉宇间皆是满足。

胥姜摸了摸她的脑袋,又问道:“烟烟可有给你回信?”

“有!”提起袁烟烟,林红锄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她可太有趣了,满脑子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

“今日上元节,她也要出来逛灯会,你去吗?”

“不去了,我在家陪母亲,日后有机会见面的,不急在这一时。”她嘴里这么说,脸上却露出向往之色。

胥姜暗自叹息,问道:“我马上要去她家送节礼,你可有东西带给她?”

林红锄摇头,笑道:“曾追已替我带去啦。”

“他倒是来得早。”胥姜无言片刻,说道:“我去找夫子说几句话,你回去陪婶婶吧。”

“嗯,好嘞。”

胥姜来到书房,林夫子听见她的脚步声,抬了抬头,随后继续整理教案。

胥姜走过去帮忙,“夫子,有件事我想讨您个示下。”

林夫子手一顿,皱起眉头,“与楼家那小子有关?”

“不,不是。”胥姜见他会错意,忙道:“是关于我师父的事。”

林夫子松了口气,“什么事?”

胥姜也松了口气,“我师父留下一些典籍注本和私刻文集,我想将其上架。您与师父是至交知己,这些典籍不单是师父留给我的,也是留给您的,所以我想来问问您的意思。”

“他着书不就是让人读的么?书之所以为书,不仅在着书之人,还在于读书之人,二者相逢方为书,否则只是叠写满字的纸。”林夫子自身后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递给胥姜,胥姜接过来一翻,是一册从未见过的文集。

“这是我一个学生写的,如何?”

胥姜读了一篇,只觉其条理明晰,观点犀利,便点头道:“写得很好。”

林夫子却道:“他从前拿它来垫桌脚。”

胥姜闻言一愣,随后又是一笑。

“你若只将你师父留下的典籍当遗物,那它们便同这本曾被拿来垫桌脚的书没什么不同。”

“多谢夫子,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胥姜心头豁然开朗。

林夫子想了想说道:“上架之后,记得带来给我看看。”

“好。”胥姜又道:“夫子,届时我准备办一个品书宴,您来么?”

林夫子摇头道:“来不了。”

胥姜心头一紧,顿时说不出话来。

林夫子又有访客,胥姜没有再多留,她往袁宅去送节礼,正巧在门口遇见胡煦。

“竹春,你也来送节礼?”

“嗯,东家,好久不见。”

既然碰见了,胥姜便不好留下节礼独自走了,两人一同进门,往袁祖之的书房而去。

“上次你送来的画我看了,很喜欢。”

“喜欢便好。”

“竹春真是见多识广。”

“这话何来?”

“香山白肋产地不在京城,且极其罕见且珍贵,因其并非名花,知之者甚少,知其寓意者更少。”说完,胥姜好奇问道:“不知竹春在何处见到过?”

两人经过一片山石,胡煦脚下一顿,沉默片刻道:“在我家中。”

胥姜脚底差点打滑,吃惊道:“你家中?从何处得来的?可还有多的?”

最后一问,已难掩垂涎。

“只有一株,别人送的。”

那便不好夺人所好了,胥姜满心遗憾,又不禁好奇谁会这般慷慨,便问:“何人所赠?”

胡煦半晌才作答,“一位卖花娘子。”

卖花娘子?这花对花农来说可不是轻易给予之物,胡煦做了什么,让卖花娘子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他?

胥姜脑子里迅速闪过各种旖旎桥段。可还未待她细问,两人已至袁祖之书房前。

胡煦叩门,里头随即传来袁祖之的声音:“可是竹春?进来吧。”

两人推门而入,袁祖之正在练字,一见胥姜同来,有些惊讶。

“你二人约好一起来的?”

“刚巧在门口碰上。”胥姜将节礼奉给他,胡煦见他手上不得空,便替他接过,放到了一旁。

袁祖之忙招呼她,“胥掌柜来瞧瞧我这几个字写得如何。”

胥姜过去一瞧,不吝夸赞,“丰筋多力,笔老墨秀,好字!”

“你既说好,楼敬那老家伙想来也挑不出什么错。”

“这是要赠给楼先生的?”

“不是赠,是比。”

原来二人斗墨呢,“若是比,您和楼先生那可难说谁更甚一筹。”

两人书法难分伯仲,只是楼敬的字比袁祖之多一份逸乐之韵,更符合胥姜喜好。

胡煦见她拱火,眼底浮起一丝笑意。

袁祖之瞪眼,“你胳膊拐哪边的?”

胥姜闷声笑道:“哪边也不拐。”随后又提议道:“既然二位先生要比,不如来书肆比如何?儿正巧想办个品书宴,届时将几位先生都请来,让大家评一评,如何?”

“品书宴?”袁祖之敏锐道:“品什么书?”

“儿先卖个关子,到时候先生来了便知道了。”

“你这妮子,惯会吊人胃口。”

胥姜只是笑。

袁祖之拿她无法,又问:“日子定在何时?”

“二月十五。”

今年科考日子定在二月初二、初三和初四,放榜日定在二月十二,十五办品书宴正好替先生们洗尘,也为胡煦庆贺。

袁祖之一听定的这个日子,便知她是花了心思的,“那就这么说定了。”

胥姜看向胡煦,问道:“还有半个月便要参考,竹春可有把握?”

胡煦道:“不敢辜负老师悉心教导。”

见他这般笃定,胥姜安心不少,眼看时辰不早,她怕耽误师生二人授课,自己又还要去别家,便告辞离开了。

待送完节礼回书肆,发现书肆前正等着两个人,走近一瞧,竟是吴清窗与旦泗,她赶紧拴驴开门,请二人进肆安坐。

“让二位久等了。”

胥姜正要生火煮茶,却被吴清窗拦住,“胥掌柜不必忙活,快坐,咱们说会儿话便回去了。”

“那可就怠慢二位了。”

待她坐定,吴清窗将一本书递了过来,胥姜一瞧正是她刻的那套《王仲公文集》。

“这么快便成书了?”这套文集同样是蝶装,选纸、选墨都十分讲究,刷印得也清晰,并无洇墨,且无乱序、错漏,瞧着比她那套《蒙学新集》更为精致。

旦泗笑道:“这是样刊,胥掌柜觉得如何?”

“好。”胥姜赞道:“比我那套更好。”

吴清窗闻言,摆手道:“胥掌柜莫要自谦,你那套集子体谅学生,价定得低,自然在材料上吃亏些。”随后又问:“你那集子胥掌柜可有再版的打算?”

“已经提上章程,只是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刷印匠人,所以暂时搁置着。”纸她已经定好,就是匠人不好找,那纸坊坊主替她问了好些人,不是已揽了活,便是看不上她这小书肆不想来。

眼看春学将开,她已有打算,若请不来人,自己便劳苦些,先刊印几十册出来应付着。

吴清窗一拍桌子,“胥掌柜如何不早说?我这儿正好有个人,可替你解燃眉之急。”

胥姜大喜,“当真?”

“这还能有假?”吴清窗点了点桌上的《王仲公文集》,“便是刷印这集子那位匠人的徒弟,虽说是徒弟,手艺却实在好,人又踏实。眼瞅着就要出师,正在觅活,你若有意,我明日便领他过来给你瞧瞧。”

“好,好!”胥姜赶紧应了,吴清窗这集子刷印得好,想来有这等手艺的匠人,教出来的徒弟也定不会差,“那就劳烦吴掌柜了,如若事成,我定有重谢。”

“重谢倒不必,若书刊印好,我想找胥掌柜讨个买卖。”

“这话说得折煞人,什么买卖吴掌柜直言便是。”

“那我便厚着脸皮说了。我想上架贵肆出的《蒙学新集》,不知胥掌柜意下如何?”

旦泗接道:“我也正有此打算。胥掌柜可是不知道,好些学子都来咱们书局找这套书,可惜没有,平白错过好些买卖。”

“原来是这事,那咱们可算是想到一起去了。便是二位不提,待书刊印出来后,我也想找二位商量,让二位替我代销。只是……”胥姜犹豫道:“这是此事若是被书行得知,会不会对你们不利?”

吴清窗道:“胥掌柜不必担心,此书是由国子监名义出的,咱们售卖国子监的书,明面上挑不出错。”

胥姜叹气:“就怕他们暗地里使绊子。”

“他暗地里使不使绊子,咱们的日子也是一日比一日难熬,说是入了书行万事无忧,可实际却只管收银子,根本不做事。”

旦泗神情阴沉,言语中浮起怒意与不满。

“不做事便罢,还联合几家大书局,将好文好诗好匠人都拢了去,根本没将咱们这样的小本买卖的死活放在眼里。一味的抬高书价、工价,又只认衣冠不认人,替那些草包刊印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平白败坏了风气。让那些有才无钱的士子文人,出不了书,扬不了名,也让咱们因工价、本钱过高,不敢替其刊书,错失不少好诗好文和好买卖。”

胡煦不正是这样?

胥姜又想到冯杪,不禁叹道:“一味求利求名,长此以往,那些有才之士受其熏染,难免不生歪心,往别处钻营,哪里还写得出好文章?更有甚者,自此一蹶不振,白白断送前程。”

科举之路毕竟狭窄,万众学子,能上榜的凤毛麟角。

当今文坛百花齐放,其功不仅在上榜士子、朝堂官员、名贤大儒,还在那些落榜士子、文人、隐士身上。而这些人靠着书鸣志,也靠着书为生。若书局只认名声、地位、钱财,截断这些人的路,扼紧他们的喉舌,那文坛前景堪忧。

好在科考公正清白,不至于让朝堂受其波及,只是久而久之,怕是朝堂也难出人才的。

吴清窗说道:“所以我与旦兄也想明白了,左右日子都难过,与其受这般窝囊气,不如放手一搏,让自己堂堂正正站直了说话。”

旦泗道:“胥掌柜尚且不惧,咱们又有什么好怕的。”

“二位好骨气。”胥姜大赞,随后说道:“咱们依律行事,做正经营生,又不偷不抢,不欺不骗,怕他作甚?反倒是他们私下做的一些勾当,令人不耻。”

吴清窗压低声音,“他们私下所行之事,胥掌柜也有所听闻?”

“拾文雅集之事和收取入行费之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胥姜眸光微闪,也低声问道:“二位可曾听闻他们以次充好,给孤本绝刊掺假之事?”

旦泗惊道:“胥掌柜也知道了?如何知道的?”

胥姜没将袁祖之说出来,只道:“无意间看到过他们出的‘孤本绝刊’发现其真假参半,造假手段高明。”

不曾想旦泗却追问道:“可是那套《东陵子集》?”

“旦掌柜怎么知道?”

“因为那套《东陵子集》如今正在我一个好友手上。”

胥姜闻言无语,这又是哪个冤大头?

“你那位朋友花了多少钱入的?”

“三千两。”

“三千两?”胥姜心道原来袁祖之不是被坑得最惨的一个,“他如今可知这套集子是假的?”

“知道。”旦泗恨道:“他找书局讨要过说法,可书局拒不承认,也不退钱,他也不敢得罪,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胥姜问道:“你这位朋友家中是做什么营生的?”

旦泗道:“开布庄的。”

胥姜哑然,果然是人傻钱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