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414章 朕还有多长时间

京营作为常备军,却没有常备军的行动力,没有十天时间,连粮草都准备不足。

鬼知道皇帝这三天是怎么过的,听说一晚得两位宫人伺候,才能让皇帝安静下来。

当世圣君,当世圣君啊。

当世圣君怎么会丢掉江南税赋重地。

四月二十一,双眼通红的皇帝收到一封署名五十多人的奏折,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五府十一城被劫掠,江南束手无策的逆贼,被一个胖子带五百人击退,又被恰逢其会的锦衣都督砍瓜切菜击杀。

百姓伤亡万余,反贼留下三千具尸体。

好多士绅豪宅被付之一炬,果然是白莲教的手笔。

出兵的命令当然收回,那些反贼没有粮,且是内河船,去海上估计还没找到落脚地就翻船了,根本没机会做海贼。

天启在乾清殿看了一上午的奏报,午时才召核心文武大臣觐见。

第一句就把众人问住了。

“千名锦衣卫可以追着两千人反杀,自身才死了五人,听起来像戚少保再世。大明边军、两京京营羸弱不堪,到底是将的问题,还是兵的问题?”

朝臣讪讪没有开口。

天启又道,“暗中围剿几千反贼,把主力放空在岛上,人家直接灭了中军,国公、侯爵、巡抚齐齐阵亡。

这是有多蠢才会上当,虽然奏报含糊其辞留了脸面,朕也能猜到他们的狂妄自大。

好在还有个伯爵嫡子把脸捡了回来,好在有义民帮忙,议功封赏吧,他们大多是南直隶人,这个温体仁却是浙江人,他还有一月丁忧结束,升应天巡抚安民。

马上召朱东三回京,论功封伯,依旧掌亲军。其余人等巡抚上任再论功奖赏,江南必须马上稳定。”

朝臣没有动,郭恺之却立刻匍匐大跪,“陛下圣明!”

“圣明在何处?东林也许吵了一点,这奏报里的朱国祯、周道登、钱谦益,还不是东林。”

扑通~

一侧站立的魏忠贤也匍匐大跪。

天启没有理他,“众卿家是反对吗?给个反对的理由。”

朝臣只好齐齐躬身,“臣等领旨!”

来得快,散得也快,皇帝留下了暂代内阁的郭恺之。

“袁卿预计安排好辽西兵事,五月才回京,温体仁先在江南吧,就算他是浙江人,也在江南圈圈里,至少一年半载不能动,卿家可以再找一人入阁。”

“微臣惶恐!”

“刚才卿家说朕圣明,你真的赞同朱东三封伯?”

“陛下,鼎三在他们兄弟里面,一直有个活泼的性格,朱三寨当时带人出征,也是他话最多。”

郭恺之点到为止,皇帝无声笑笑,示意魏忠贤说两句,九千岁难为情的道,“郭大人,锦衣都督有意无意向咱家送了两次银子,想到都督府。”

郭恺之这次沉默了一会,“回陛下,是好事,但不能同意。”

“朕当然知晓,皇叔一回来,他还是缩脖子老实听话,得给点底气。朕和卿家说句实话,有时候朕也看不懂皇叔,锦衣亲军现在比五城兵马司还规矩,让朕很不适应。”

“朱三寨不仅规矩,而且非常强硬的守规矩。宣大官商都知道,朱三寨从不多要、也从不少取。他在塞外所做的事,都在这个规矩下。”

皇帝眼神一亮,哈哈大笑,“这么一说朕就明白了,卿家去拟旨吧。”

郭恺之躬身而退,皇帝看一眼魏忠贤,“大伴不用慌,显得我们君臣疏远,让别人看到不好,魏良卿至少是个侯爵。”

“奴婢不敢,叩谢陛下!”

“哎,这一通瞎折腾,江南损失的是大户,还好!”

九千岁再一次展示他的智慧,“陛下,这才糟糕,百姓的东西无人购买,江南至少一年没有税赋。”

皇帝一滞,深吸两口气,喃喃自语,“还好皇叔带回来一千万两。”

转瞬又扭头,“锦衣都督回来,你与他多亲近亲近,近段时间可以找理由去侯府几次,以免别人起疑。”

“是,奴婢明白了!”

“召周王入宫!”

朱恭枵入宫的时候,皇帝又在他的‘小作坊’中。

望闻问切,号脉结束,周王从袖口滚出几粒药丸,皇帝直接吃两颗,把剩下的揣自己袖口里。

“朕还有多长时间?”

“陛下脸色略有发黑,强行房事,透支寿命。”

“朕还有多长时间?”

“三五年!”

“大胆,去年就是这么糊弄朕。”

“微臣明年也会这么说。”

天启一滞,哈哈大笑,“姓朱的两个王八蛋,朱明的孝子贤孙啊。”

“微臣不敢与族叔相提并论!”

“他要回来了,只要见到朕,你说他会猜不到吗?”

“为朱明万世,猜到也会拜服于陛下的大毅力。”

天启摆摆手,“卿家去看宫人吧,朕今日兴致不错。”

接下来京城突兀陷入安静,朱明二百年奇景出现了。中枢大权空缺,却没有一人争,皇帝也不去上朝,君臣全部成为隐形人。

与京城相比,南直隶的安静更加诡异。

大明朝的皇陵很多。

湖广荆门有显陵,是嘉靖父母陵墓。

南京有东陵、孝陵,一个朱标的陵寝,一个老朱的陵寝。

抛开京城的一堆不说,中都凤阳也有两个皇陵。

一个是老朱为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就叫皇陵,在凤阳城南。

一个是老朱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祖父葬地,叫祖陵,在盱眙县的洪泽湖边。

两个地方距离二百多里。

中都留守司是军事机构,专职护卫皇陵,属南京中军都督府,下辖八卫一所。设留守一人,左右副留守各一人

留守都是南京勋贵,魏国公很少到中都,其实就是副留守在中都。

这年头的洪泽湖与黄河、运河都相通,就在淮安城旁边。

朱鼎顺听到皇帝病重的消息,立刻北上,贿赂黄河入海口的巡检司,晚上放进来几艘船,直达盱眙县的祖陵旁边一处山坳。

四个丘陵中间一大片军营,只有不到五百名士兵,里面有一千多**岁到十四的女孩子,还有百名妇人和核心家丁。

亲卫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八百人被砍瓜切菜,然后把女孩子们全部救走,当晚又去了海上。

可能是魏国公暴毙的原因,也可能是中都的人害怕。

总之,朱鼎顺在淮安府暗中等了五天,中都都没有任何反应。

第六天才接到赵之龙和钱良臣暗中的消息,听徐允爵所言,那地方竟然是五十年来,第二次被洗劫。

朱鼎顺一脑袋疑惑,见鬼了,是谁呢?

却也不得不偷偷返回京城,看看皇帝到底是不是要嗝屁了。

说好了年底从朝鲜发动灭金大战,就算老师回京,大同侯也没有必要召回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