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415章 回京,又回京

鼎三五月初先一步返回,皇帝的圣旨非常快,第二天晋升新平伯,地名取自新平堡。

然而他这个伯爵什么都没变,府邸还在城外,也没有赐地,官位也没变,很多时候还是就近跑到大同侯前院住宿。

五月十五,侯夫人张之音到城外巡视一遍侯府田产耕种情况,晚上回到外庄。

后院静悄悄的,张之音借着月光来到卧室,刚进门就被人凌空抱起,反手一肘被挡,一个声音让她雷在原地。

疯狂战斗,尽情释放彼此的思念。

月儿高高挂,白月光洒入卧室,两人抱一起看明月痴痴笑。

“夫君,破虏很健康,哭声嘹亮,快夸我。”

“之音当然厉害,只是这名字真发愁,侯府走破字辈,还是虏字辈,听起来都不怎么样。”

“什么破字辈虏字辈,这是皇帝赐名,夫君得另起,他们不需要跟着走。”

朱鼎顺笑笑,不置可否,张之音又抓抓他的胡子,“刮了,扎人,孩子还不被吓坏了。”

“哈哈,我可不回城,虎子还得半个月。”

张之音才知道,闻言惊坐而起,又被一把搂回来,“激动什么,不会劈叉,传旨钦差先得去汉城,等他去江华岛,只剩下裕竹了,他还得追。”

大小姐叹气一声,“皇帝怎么就不行了呢。”

“听鼎三叙说,我觉得还有一段时间好活,这是尿毒症或者肾炎。我倒是对魏忠贤的立场很感兴趣。”

张之音过滤她听不懂的病,反正是绝症,直接说魏忠贤,“这有什么奇怪,他不靠侯府,定会死得很惨。且夫君不知道,陛下越发急切,周王入宫一次,陛下总会找适合的宫人。这是鼎三到江南之后的消息,魏忠贤到府上告诉我的。”

朱鼎顺刹那惊呆了,这时候能有孕?

张之音悠悠道,“听说又一位宫人有孕。”

“皇女怎么样?”

“不怎么样,已经夭折了。”

“啊?!”

“五月初五那天。”

我去!

难道真有命数这回事?

“太子羸弱?”

“不,魏忠贤说太子越来越壮实。”

“皇帝疯了?”

“但太子与陛下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越来越像陛下。”

“哈,心病!”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陛下现在估计很难相信周王的话,周王一次能选出二十名宫人。”

朱鼎顺,“……”

两人安静了一会,朱鼎顺又问,“信阳有什么消息?”

“没有,信王还在造王府。天下大概只有夫君一人关注信王。”

朱鼎顺坐起来捏捏眉心,“是不是下个月那位后妃生产?”

“是啊。六月或七月侯府也有三位母亲。对了,妾身把哈尔接回侯府了,女儿也很好。哈尔与梅溪应该无事,顾芊芊真是令人担心。”

“怎么?”

“镇远侯府伺候的太好了,芊芊胖了一圈。”

朱鼎顺顿时有点心烦意乱,张之音又道,“陛下召原大同巡抚入阁,看起来也没戏了。倒是孙传庭连传两次,夫君一回京,孙传庭肯定得上任顺天府尹。”

“我已经通知他奉召了,至于李老头,老师也不想用他,是郭恺之和皇帝过渡一下的人物,顾秉谦一去,老头也失去了资格。”

“呵,所以说魏忠贤更害怕了,阉党一旦失去内阁,其余人滚蛋的更快。陛下只想让他掌东厂和司礼监,却看不到内廷残酷,他一个阉人,毫无退路可言,这是让他去死。若陛下…魏忠贤需要新主子护着他。”

“我对做他新主子没兴趣。”

张之音没有搭话,一时眼睑快闪,眼珠转了好几圈。

朱鼎顺看不到她的表情,沉声道,“看来回京得做个刚臣,徐希皋和郭恺之真tm多事,老师回京十天了,竟然啥都没做。”

没有听到大小姐的声音,回头发现她好像在发呆,又好像非常兴奋,拍拍脸,“怎么走神了?”

张之音哦一声,“袁公在等夫君吧!”转瞬又趴到身上,很是开心,“别说这些事了,我们安静待几天,加油。”

加油就加油,在江南被调教坏了,那几位还在后面呢。

接下来真在外庄待了半个月,实在是没什么事,更没什么消息,自己把自己关了半个月。

傻气。

六月初三,东江水师快船到天津卫传话,大同侯预计三五日后到。

至于为什么这么慢,风向不顺呗,皇帝能砍了他还是怎么滴。

天启让内阁安排人去迎大同侯回京,内阁首辅袁可立竟然亲自去了。

朝臣猛然发现,首辅大人在辽西权倾朝野,回到京城竟然是光杆司令,内阁六部没有一个他的人。

右都御史高攀龙是至交好友,兵部侍郎鹿善继是后辈,两人还避嫌不见。

大同侯的人,不是首辅的人?

这个发现让朝臣小小激动了一把,也许可以靠首辅大人更进一步,次辅郭恺之就算了,他现在对外还是大同侯的人。

六月初十,袁可立到天津三日后,大同侯的福船才靠岸。

武勋徐希皋,没有内廷的人,倒是鼎三来了。

朱鼎顺前天迎面上船,当然没有疲惫之色。

下船后看到老师,朱鼎顺愣了一下,老头怎么一股淡然出尘的样子,一点不像大展抱负的朝臣。

“老师,您看起来身体不错。老师迎学生,有点出格。”

“京城太压抑,出来透透气。”

“大明一切向好,怎么压抑了,谁惹老师不开心?”

袁可立斜眉瞧了一眼,嫌他演戏过头,不再搭理。

哈哈,袁枢在白莲反贼的功臣名单上,荫恩到通政司做了个四品通政,没几天又去太常寺做少卿,掌宗庙礼仪的闲散职位,他极其不愿意,听说天天闹着辞官。

师兄在京城,老头当然知道这位‘好徒儿’已不动声色布了个大局。

徐希皋看两人聊了三句就尬住,连忙出来打哈哈,“恭贺大同侯大捷,咱们走吧,马匹在后面,正好明日回京。”

“感谢公爷照顾素素,原先觉得她身体柔弱,万幸很顺利,侯府又多了一个儿子。”

“行了,路上说吧!”

“公爷别着急,天津卫还有一件大事呢。”

“嗯?什么大事能迟回京?”

“给老师找个帮手,公爷以为老师真的来迎自己学生啊,哈哈。”

朱鼎顺说完看向鼎三,他连忙说道,“在西面五十里一个农庄闲住,带了几个徒弟,闲暇编书,还翻种了三亩地。”

“不错,是他的性格。公爷知道是谁吗?”

徐希皋眼珠子一转,“詹事府少詹事、兼督练新军的徐子先、徐光启?”

“哈哈,公爷记错了,您说的是他实职,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庶吉士储相出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的正三品大员。虽然他没有上任,但诏书已下,精通历法、算术、农学、兵事的实干家,朝廷急需的大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