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478章 震惊天下的实力(下)

九月二十一,南洋白米入直隶湾的消息公布,京城米价顿时应声下跌。

洪武年间,一匹棉布兑一石粳米,官员俸禄都是以实物发放,米布几乎承担货币功能。

随着海外大量白银的流入,以及江南织布规模的历年扩张。

米布价格一涨一跌。

这其中交叉盐铁茶等兑换,各地士绅豪商差价吃的满嘴流油。

所以大明豪商起家不是盐商就是粮商。

土地兼并二百年,天灾**不断,米价越来越高,是明初的近三倍,布价却越来越低,且非常低。

以粳米算,一石粳米约二两二左右,棉布一匹却只有四钱,江南棉布更便宜,一匹两钱半。

一个家庭妇女,一年织布约15匹,只可以得到两石左右的粮食。

这是天启年的大明物价,正史往前三十年、往后二十年,都算是最好的时期,过个十年,米价会涨到惊人的十两,布匹会跌到一钱半。

生产资料过于集中,量变已到质变临界点。史册中常说的资本萌芽,就是指这种情况。

士子文臣面对资源分配失衡的情况,不仅反射弧超长,还没有宏观调控意识,完全依靠士绅豪商‘德行’调整。

以德治国,脆弱的实物财政崩溃是必然结果。

国家财政崩溃,都没有国家了,萌芽有个蛋用。

经济上怎么解决?

九月二十二,袁可立亲自到国公府宣旨后,让属官先走,他和高攀龙在后院正堂,向张之音问出了这个问题。

大小姐觉得自己说不明白,把朱鼎顺的秘书徐素素叫到正屋,她的回答应更准确。

答案很简单,削减农税,免除粮税,降低粮价。征收布匹税、纱线税,提高布价,让纺织业底层活。更重要的,控制互市、海贸,不能让外来粮、外来布搅浑市场。

就这么一个答案,袁可立与高攀龙在正屋发呆到午时,张之音不得不让下人摆了一桌菜,叫刚好入城的朱鼎熊来陪着。

这一招呼不要紧,郭恺之、周延儒、冯铨、李精白、西宁侯、定西侯、镇远侯、永康侯,阁臣勋贵都来蹭饭。

袁可立把徐素素的答案复述一遍,众人个个低头思考。

说起来一句话,却需要精准的调控,关键是,需要执行力保障。

大明朝谁都没有这个权力,皇帝不行,朱鼎顺不行,内阁首辅更不行,所以说,不破不立,资源得重新分配,权力结构得重新调整。

胖熊被老大臭骂一顿,这一个月过的悠哉悠哉毫无心理负担,这顿饭陪的腻歪,看他们绞尽脑汁思考,实在憋不住了。

“袁公,您是不是想着如何劝大哥不要把粮食送入大明?或者想着大哥有多少银子才能撑起关外、海外的开支?”

袁可立挤挤眼回神,“贤侄想说什么?”

“小侄什么也不想说,郭大人也许该给诸位解惑,周大人建议朝廷买粮,大哥肯定不会卖,这其中的道理郭大人更清楚。”

郭恺之闻言苦笑,他很想做个透明人,奈何次辅很难躲事,只好解释。

“袁公,宣大的时候,朱三寨现银顶多五十万两,但养活了四千解难营、三万家眷,到天启五年,宣大边军几乎都靠三寨而活。

但北寨还是那点银子,甚至更少,解难营月月发饷,每年饷银开支在三十万两,军械马匹开支相加,每年大约五十万两。

七年前,郭某听说过一句话,会花银子才是真本事。银子得转起来,稷国公下属的藩国、解难营、水师,会越来越富,他们没有多少银子,却有银子无法买到的财富。

大明年入白银1200万两,若统计稷国公的财富,从此刻起,国公府有至少价值五万万的白银。”

噗~

郭恺之说的毫不隐藏,却把朱鼎熊说喷了。

这家伙是认为稷国公不可战胜,躺平越来越舒服了。

Gdp和现银是两个概念。

熊大摸摸嘴角的哈喇子,对一圈瞪大眼的人道,“这是个生意逻辑,哪有那么复杂,一切靠武力说话。

一个茶杯可以在南洋换五石米,一匹布能换十石,大明朝如果不靠外海完成物资循环,就得自己调动,但士绅豪商太多了,他们烧我们的工坊,真正的原因就是怕我们赚他们的银子。

其实那点屁银子大哥根本不在乎,但这些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不能不管。

正确的看法应该是,大哥在大明疆域之外富可敌国,在大明疆域之内,依旧只有几百万两银子。”

袁可立总算绕过来了,环视一圈道,“主弱枝强,朝廷大患。贫瘠的藩国将会繁荣起来,朱解难之后,谁可节制这个庞大的实力集团,他们没有任何朝堂权力,却有盖过朝堂的武力。”

就差指着说朱鼎顺造反了,没人接老头这话茬。

周延儒轻咳一声,“袁公,江南应该在联络郑芝龙,准备开始向外海卖布,布匹价格不能降得太低。”

“大明禁止海贸!”

袁可立说一声后,突然起身离开餐厅,自顾自走了。

“哎,大变革呀!”

郭恺之感慨一声,把杯中酒一饮而尽,起身准备离开,却被熊大叫住了。

“郭大人,宁夏兵变的消息收到了吗?”

郭恺之不得不返回座位,朝他点点头,“周大人已建议陛下,等东虏投降后,向天下边军补发半年军饷。宁夏五卫三十个兵堡炸营,巡抚死了,总兵会处理。”

“郭大人真是可爱,半年军饷,连将官欠饷都不够,能发到士兵手里吗,这与宗室的窘境一样。

给诸位大人提个醒,我们也有宁夏延绥的商号,虽然大哥回朝后商号撤了,对宁夏的情况我们可能比诸位清楚。

这个班九,我还认识,是个做生意的人才,非常崇拜大哥。

他还有个表兄弟洪大,曾经在东寨做过十人小头领,因偷盗吃食被兄弟们重罚撵走。但他非常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大哥原先准备安排他做我们兄弟排行之下的头领。

重要的是,班九在宁夏声望非常高,他们兄弟日夜攻读京城售卖的报纸,想做大明第二个稷国公,可惜没什么机会。

听说这次他为边军兄弟请饷,被巡抚和总兵打的奄奄一息,这才是宁夏炸营的原因。

总兵能处理就见鬼了,三边总督武之望也没戏。

哦,对了,还有件事,大哥吃了土默特一万人,闹的很不愉快,班九是鄂尔多斯、西土默特的常客,他在河套内比解难营还受欢迎。”

朱鼎熊说的时候,郭恺之先站起来,然后西宁侯、镇远侯、高攀龙…一个个大汗淋漓。

该死的,宁夏原来是第二个朱三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