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510章 兴福元年的天下事

登基大典后的信王一直在文华殿,日夜攻读朝廷历年奏本。

与那个世界不同,此刻的魏忠贤很规矩,且天启已明确告诉过朝臣,权阉是他的手段,所以信王和东林对魏忠贤并没有表现出深仇大恨。

中枢现在对奏本的处理是先到文华殿,再到司礼监,然后又返回文华殿信王手里。

司礼监完全成了一个过渡,这就是失权,若非需要向皇帝太后负责,根本不需要转这一圈。

但魏忠贤很有眼色,让司礼监在文华殿偏殿弄了一个小公房,还把内库大权交给孝贤太后,太后自然又转给信王。

于是衙门休沐的时候,信王已大权独揽,若仔细看,他现在比天启权力都集中,除了没有厂卫,一切都在掌心。

朝廷大权过渡如此平稳,完全超出内阁众人意料之外。这样的魏忠贤不仅不能打压,还得抬一抬,赏了一个太傅衔。

滑天下之大稽,曾经斗得头破血流、恶贯满盈的权阉九千岁,稳稳当当退居二线,还与内阁君子做起了朋友。

奉大行皇帝遗诏,杨涟获平反,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杨忠烈一出,东林君子都得平反,天启可没让他这么做。但内阁现在是孙承宗做主,高攀龙、朱国祯本身还是东林,孙传庭、周延儒、冯铨、李精白没有反对。

信王干脆下了一个招贤令,韩爌、**星、曹于汴、钱象坤等东林被起复回朝。

**星没影,游离天下去了,其余人却陆续回朝,朱由检直接跳过与阉党清算的大戏,兴福元年开始崇祯二年的大戏。

天下臣民还真给信王面子,大明疆域东西南北一片安静,原本边军闹饷哗变的事,也被大气的信王消散于无形。

春季的时候,稷武王迁察哈尔本部到大都旧地,距离张家口三百多里,朝廷派出一队信使观礼。

没有见到稷武王,听说去了奴儿干旧地。

中枢清楚知晓稷武王现在没有大军,也不再关注草原的事。

四月底,孝仁皇太后遗腹子降世,还真是男孩,这没得作假,出生时太多人在仁寿宫看到,大行皇帝赐名朱慈煌。

兴福皇帝在第二天册封皇弟沁王,藩地辽阳,奉大行皇帝遗诏,沁王可随时就藩,孝仁皇太后可前往照料到成年。

这件事总算有了吵吵声,好赖是嫡子,信王你怎可以对皇嫂和侄儿如此刻薄。

但中枢官员、宗人府、勋贵等大权在握的官员集体上奏,赞扬信王和孝仁皇太后的大义。

朱由检拨内库五十万两为沁王就藩修建王府,朝臣顿时也哑巴下来,皇位已定,这确实是最好、最仁义的结果。

五月中,京城复刊的报纸刊印了一期厚厚的‘书’。

内容与之前完全不同,全篇都在介绍大明朝北境和南洋的情况,海量肥沃的土地等着百姓去开荒。

大明稷武王号召百姓到关外、海外开荒,不收农税,禁止农田交易,家家都是农场主。

凡北境、南洋百姓,鼓励生育,无论男女,头胎奖励十两,二胎二十两,以此类推,孩子长到十二岁,每人还可以领三十两的养育奖励。

百姓顿时哗然,这么说,只要生孩子就比以前收入强?且越来越富?

当然有条件,孩子六岁到十五必须入学堂,父母若不让孩子入学,将面临高额罚金,交不起罚金会有劳役。

这算是惩罚?

还有一条消息,凡大明疆域百姓,十二到二十的男子,只要识字、识算,即可报名参加稷武王为祭酒的武学,管吃管住。

兴福二年开学,因科目不同,学期分一年到三年。从今以后,武王不再从民间招募士兵,服役三年即可自愿恢复民籍,天南地北随处落籍。

这个消息点燃了朝堂,五六月吵翻天。

信王需要与稷武王争夺声望,开始考虑免除商税。

崇祯二年的改革也提前了,去年商税只有二百万两,天子不与民争利,取消商税的同时开海,可以用稷武王的水师护卫海贸,这样江南的商品都会大涨,百姓也有积蓄种田。

漂亮,逻辑‘完美’。

高攀龙、孙传庭,竭力反对取消商税,奈何朝堂现在君子很多,高攀龙被自己人批的体无完肤,不得不败下阵来。

孙传庭独木难支,而且他有稷武王‘家臣’的经历,更是被每日弹劾,若非顾命大臣,很可能会丢官。

六月底,为了转移朝臣视线,曹于汴曹大爷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监察大印,开始京察。

这只是幌子,东林还是不受控制的向阉党大员举起了屠刀。

信王不是跳过这茬了吗?怎么又开始了?

但现在的阉党不一样了,有两位顾命大臣呢,就算魏忠贤不出面,他们也实力强悍,声音很高。

朝堂除了吵还是吵,每天都很忙,每天都不务正业。

七月,来了一个消息降温,陕西行都司甘肃镇边军反了,反贼只用半个月,就占领甘肃镇全境。

然后甘肃边军向洪大靠拢,与宁夏勾连,攻占临洮府、平凉府,反贼竟然成了气候。

平凉府就是固原镇,陕西都司、三边总督驻地,西北顿时失去一大半边军,约三十万没了。

兰州肃王、平凉韩王,两位亲王,35位郡王、镇国将军80人、辅国将军170人、奉国将军450人、中尉、女君等五千多人失踪于战火。

朝臣被当头敲了一闷棍,不是说好不主动进攻吗?

三边总督空缺半年,还准备秋季收拾你们呢,怎么不好好在宁夏待着等死?

朝廷急议西北大事人选,稷武王远在辽东,且总所周知武王现在‘没有’兵,朱由检也落不下脸去求皇叔‘剿匪’。

刚刚回朝的左佥都御史杨鹤一句话说服信王,‘清慎自持,抚恤将士而已’。

嗯?清廉就可以了?

有道理,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就可以。

上,就你了。

七月底,杨鹤升兵部侍郎,任三边总督,带了二百万两饷银,准备厚赏仅有的延绥镇,绞杀固原、宁夏、甘肃反贼。

听说反贼在忙着杀士绅、分田地,暂时也没有任何进攻之力,且杨鹤不到年底无法准备周全,这么一想,半年内又没事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给了大明朝臣这样的迷之自信呢?

难道十万‘天朝乞丐’,单靠嘴里的煌煌大义,举着日月旗就能剿灭三十万‘反贼乞丐’?

总之,兴福元年就这样过了一大半,天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又什么都发生了。

明朝的陕西省域很大,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一部分,这张不包括‘甘肃镇’

三边总督的驻地在平凉府固原州,节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