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511章 税赋的本质(上)

平凉城北五里的虎山,是韩王的王府。

王府比主城占地面积还大,前有三道门禁,内有三殿、四园、五宫、六亭、七堂、八楼。

规模宏大得令人发指,别说代王、努尔哈赤的东京城也得甘拜下风。

这是‘内府’,前面还有长宽五里的长吏司衙门、仓库、护卫军营、校场,韩王平时养活着近万人的属官、下人和家眷。

比韦州的庆王牛叉多了,所以死的也很干脆。

九月初十,朱鼎顺从韩王府主殿的卧室睁眼,掰开胸口两只玉臂,昏暗中拿床头的水一饮而尽。

依旧不解渴,下床到炭盆边倒水继续喝。

近一年没什么事,对张之音的刺杀依旧只能暗中查探,自己到朝鲜住了三个月,与江南人谈妥海贸。

然后从辽东一溜来到宁夏,这里的情况让人感觉恐怖,有点后悔来迟了。

超越时代的改革,造就火爆的士气。

这些热血士兵,别说打败陕西那些饿肚子的治安兵,解难营火力不足恐怕都得掉头跑。

宁夏只有三万兵,却能瞬间集中起十万人,朱鼎顺觉得一直捂着会出事,六月底让他们向西,结果平凉府也捎带给打下来了。

平凉府就是陕西镇驻地固原州所在地,这两镇的边军根本不用打,兴高采烈迎接大湏军,什么巡抚、总兵、指挥使、知州、知县,统统不好使,大湏军在后,他们在前,杀戮远比宁夏惨烈。

真的惨烈,血腥程度自己人都看不下去。

这些家伙完全没有分辨敌我的兴趣,反正吃饱饭的都得去死,几乎把宗室、士绅、商户等等诛九族了。

这不是改革,是泄愤。

反应过来立刻叫停向延绥的蔓延,那里更不用打,得留给朝廷、留给某些英雄成事。

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不愧是搞阴谋的人,再加上李信、熊廷弼,对面的驻军被渗透成筛子,陕西现在就是一张纸,想怎么折就怎么折。

朝廷的反应让朱鼎顺非常失望,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底气,西北都丢完了,还认为不是个事,计划中‘震惊天下’的效果根本没有。

一个悲哀的事实,陕西这么大的面积,记忆中三个省的地盘,没有江南一个中等府税赋多。

这么一想,也怪不得朝廷。

他们在面对一块鸡肋?

不管怎么样,不能再占地、更不能吸纳人口了。

这样不对!

老子是不需要农业税,但忽视了一个大问题。

税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说法无比正确。

所以,税赋的一头是忠诚,另一头是资源分配的权力,本身就是一部分治权的体现。

放这年头,就不是‘一部分’,而是绝对的治权,权力完全通过税赋来体现。

一刀切掉,等大湏占据中原,先烧死的不是大明,而是武王自己。

因为对百姓来说,他们若不需要缴税,就不会听任何人叨叨,这样就没有村长,连乡老制度也瞬间瓦解了。

没有村长,就没有乡长。

没有乡长,就没有县长。

没有县长,知府、知州以上任何公权机构都没有。

当然也没有军事武力。

大湏的义军杀性太强,太‘纯粹’,只要不是一贫如洗的百姓,他们会毫不犹豫一刀斩杀。

若继续占地下去,某一天会省与省开战、府与府开战,最终会蔓延到村与村、家族之间开战。

这tm哪儿跟哪儿。

典型的步子大了扯着蛋,理想主义害死人。

必须停下来成立大湏的治权机构,先得巩固统治。

关外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百姓现在受稷武王保护,愿意听令,等他们稳定下来,同样是大祸。

所以,这是朱鼎顺自己的问题。

喝了两杯水,解决小腹憋胀,看天色时辰还早,又回到床上。

肫哲、周奕梅、海兰珠都在,昨晚几人喝了一顿酒,没什么头绪,日子过的也放荡了。

他这一趟来回,把周奕梅吵醒了,迷迷糊糊缠到身上不老实,想偷吃。

这醉生梦死的日子,越来越没自制力,一个时辰后,天色大亮,四人才满意起床。

朱鼎顺吃饱喝足,摸摸新剃的光头,整理一下胡茬子,单衫劲装来到正殿,后面则跟着金装闪闪的肫哲。

虎子是姑舅兄弟,两人眉宇间多少有点相像,朱鼎顺来到西北三个月,慢慢露面成为洪大、虎子则变成了洪二。

之前肫哲早来半年,一直在虎子身边参谋,号称大湏女王。

她就像一个标志,反正没多少人认识,兄弟俩靠一个女人成功转移视线。

到现在义军已经接受了一个现实,班九是大湏管家、洪二是大将军,洪大才是大湏的王。

大殿中人很多,文武分列。

一侧**星、熊廷弼、李信、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

一侧是被调来的顺二、顺四、班九、昔鸟、投降的尤世禄,还有一个别人想不到的人物,吴三桂,朱鼎顺的恶作剧作祟,把这个崇拜自己的小迷弟调来,也许有点用。

兄弟们在辽东好几人,只要有三人以上,就不怕闹出事,虎子则带着一万骑军在东南方向,二百里外的泾州前线。

平凉府与西安府有一个百里的边界,虎子直冲三百里就是西安城,不管后方怎么乱,他得顶在前面吸引火力。

“拜见殿下,拜见娘娘!”

朱鼎顺随意摆摆手,与肫哲一起坐在大椅中。

“诸位,有没有被他们的杀戮吓着?”

**星一脸苦闷躬身,“殿下,杀戮已不可避免,或许我们也得对这些刁民开始杀戮,必须尽快归治。”

“呵呵,这就是赵先生所说的除尽恶心,这天下没那么简单。”朱鼎顺兴趣不是很高,叹气一声继续道,“宁夏北有两万骑军,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顺二、顺四得带他们恢复秩序。在这之前,我们得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秩序。”

众人连连点头,的确不能这样瞎搞,朱鼎顺是专业流寇,隔行如隔山,得学会当一个坐寇。

熊廷弼拱手道,“殿下,我们没时间,按照大明律,稍微改改,大湏应该定临时都城、定年号,自上而下开始归治。”

“说的有理,都城就在这里,过年去西安,那就定个年号,叫顺治好了,赵先生任丞相、熊廷弼和李信分别担任都察院和民政使,至于三位先生,宁夏、甘肃、固原,一人一地分治吧。不需要在我身边,先发觉治理人才,等我们地盘稳定,你们再回中枢。三位的谋略在这地方有点大材小用,用力过猛吃苦的我们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