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558章 臣请马上定储君

秦孝明一时没理解朱鼎顺话里的内涵。

若放十二年前,朱鼎顺也认为破虏说的没毛病。

现在完全不一样。

当一个人在顶峰站久了,会生出很多忧虑,内心会做很多预案。

朱破虏是一个合格的稷国公,做个按部就班的封建帝王应该也行,但绝对不是一个独立思考的新时代帝王。

三岁看老,不需要多大年龄,现在完全可以看出来。

母亲和旁边人灌输的‘选择’太多,他说话做事,脑子习惯性参考‘先例’,反而把一个孩子弄得不会思考了。

成年人的世界、上位者的世界,需要的是接受能力和耐久度,应变能力反而其次,这一点梅武比他强多了。

因为梅武和他母亲一样,对什么事都没有多余想法,能站在旁观者角度看问题,不仅接受能力强,他还有一个‘慢’性子,总是反复思量才说话。

与自己计划中的继承人契合,原本想让兄弟两性格互补,现在看起来完全没必要。

能时时刻刻以底层视角思考的上位者,立场天然正确,慢一点真的无所谓。

朱鼎顺一边思考,一边写了封奏折,并不是回信。

直接推给秦孝明,“麻烦去给师兄,让他现在就回京。告诉胖熊和鼎三,给老子老实点,做自己的事。”

秦孝明拿起来一看,很简短的奏折。

启奏陛下,微臣乃先帝钦定太保,皇太弟薨,举国同哀。为朱明江山社稷,臣请朝廷遵大行皇帝遗诏,马上确立储君,立监国信王嫡长子朱慈烺为皇太弟。

秦孝明看朱鼎顺躺下后盖被子睡觉,扭头叫停爬犁下车。

政事院大佬所在的爬犁与武王的一样大,本就是备用的车驾,里面很安静,进车厢后发现那三兄弟也在。

秦孝明没有多言,把信递给袁枢,“师兄,夫君好像很生气。说让您带话给胖熊和鼎三,老实做自己的事。”

她说完准备离开,刘贺州急急叫住,“王妃娘娘,这里没有外人,殿下为何如此生气?”

秦孝明没有隐瞒,直接把朱鼎顺的话复述了一遍,“夫君说破虏认为君王是独裁者,认为天下财富是君王所有。而且夫君看到破虏说话的时候,眼神自负高傲。”

刘贺州没有一点意外,武王让他解释臣民和人妖含义的时候,他就明白了。而且四人回到车厢已交流过,是其余人不认同他的判断,找秦孝明验证一下。

总之一句话,突然发现王妃把儿子教导成了稷国公,武王很不满意。

这…虽不能明说,但距离武王心中的‘储君’真的不行。

秦孝明离开后,他们越想越苦恼,朱鼎顺不是一个能听劝的人。

武王一向认为自己大事绝对正确,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武王的下属很悲催,脖子越硬越是找死,没有一个例外。

刘贺州十二年前就知道,狡辩对武王没用,他脑海早推演过无数遍,老老实实重新教导朱破虏是正事。

咳~

鼎五突然轻咳一声,“刘大人,以您看,大哥西征回来,若破虏还是这样子,大哥会不会不等他?”

“不等他?鼎五将军何意?殿下不是说让郑芝龙也教导嘛。”

“有那个机会吗?”

刘贺州挠挠头,很认真回道,“老夫不知。其实这事难在我们不能提醒小公爷,诸位做叔叔的也不提醒一下?”

三人同时摇头,鼎一解释道,“大哥当时教导我们兵法,探讨交流可以,他最讨厌别人用一知半解的见识去强行纠正另一人。若我们提醒破虏,他肯定会刻意改正,或者会问原因,一次性没有解释清楚,更加完犊子了。大哥一眼就能瞧出来,这事可不敢冒险。”

鹿善继抱胸插话,“立嫡立长,人伦大事,事涉天下安危,殿下不会随意而为。”

切~

众人齐齐撇嘴,连徐光启都知道,武王年轻、强大,立嫡立长的传承秩序对他毫无约束力。

他说谁合适,谁就合适。

对以后的传承不利?好办,真到哪一天,谁的儿子是太子,谁就是正宫皇后,多简单的事,谁又敢反对。

众人沉默间,爬犁突然停步,吴三桂到门口大声道,“大王下令到宁远,我们会转向西边,今晚到徐大人建设的新城辽中过夜,后面还有三位王妃,诸位大人可先行。”

“等等!”鼎五叫住准备离开的吴三桂,“发生什么事?”

“五爷,属下不知,但又来了一封京城密信。”

兄弟三人立刻起身跳下爬犁,看到朱鼎顺竟然在前面雪地里发呆,不由得加快脚步跑过去。

秦孝明突然出现挡在三人面前,摇摇头递给他们一封信。

西宁侯写来的密信,内容让三人如遭雷击。

“锦衣都督与孝仁太后密谋,妄图抬沁王朱慈煌做皇太弟。他们没有与任何人商议,直接让副都御史黄道周上奏,大约二百名中下层官员赞成。信王似有意动,直言沁王身体健康,让朝臣商议,结果内阁也被拖下水了,前日朝会几乎人人在请立沁王。”

毫无疑问,只要公布天启遗诏,沁王得马上就藩。

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信王这么说又有什么意思。

朱鼎顺朝他们招手,三人立刻到身前。

“鼎一,你和师兄都回京,路上辛苦点,把沁王抢出京。”

鼎一两眼一瞪,“大哥,抢?”

“没错,让魏忠贤抢,不用管张嫣,你也不用回王府与之音商量,抢到立刻返回辽西,我在宁远等你,孤还没见过自己的儿子呢。”

鼎一懵逼了,啥意思?

朱鼎顺捏的指关节叭叭响,语气焦急,“快滚,迟了兴福皇帝和孝贤都会死,信王更会死。朱由检在拖延时间找勋贵支持,但拖延不了几天。”

鼎五猛得反应过来,那位兄弟肯定有‘其余行动’,同样焦急道,“大哥,这事一人不好做,小弟也回京吧。”

“好,来去五日,不用管任何人,鼎三敢阻拦给我砍断他的腿。”

两人立刻招呼自己随行的二百亲卫,与袁枢一同骑马快速离开。

身边只留下顺三,他一脸纠结,总觉得哪里不对。

朱鼎顺反而轻松了,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鼎三想法太多,但他不是蠢货,这么做一定有其他原因,哎,想成大事,怎么能着急呢。”

顺三恍然大悟,立刻点头,“大哥,四年前刺杀王妃的人在做局。”

朱鼎顺更加不屑,笑骂道,“可能不是,也许岳父大人英国公赞同这个建议,慈煌上位,信王出京,召孤回朝监国,更能让人接受。”

顺三双肩一抖,眼里闪过一丝兴奋,“两京勋贵抛弃了信王?”

“不可能,但的确很多人支持我回朝,因为明眼人都知道大势无法阻挡,早回朝他们的财富才能保住。可惜老子依旧没一点兴趣,所以上奏立信王嫡子做皇太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